費米子強子重子都是怎樣分類了

2020-12-03 時空奇點源

看到這些粒子的名稱,你一定覺得很亂。現在讓我們來仔細梳理一下它們在粒子體系中的歸屬。

粒子有兩種分類方法。

粒子分類(一)

粒子安組成分為基本粒子和複合粒子。

一、基本粒子分為夸克、輕子、規範玻色子。

1、夸克分為上夸克u、下夸克d、粲夸克c、奇夸克s、頂夸克t、底夸克b。這些夸克又有紅、黃、藍之分。完了還有反夸克。共36種。

2、輕子參與弱力,帶電的也參與電磁力。

分為電子e、μ子、τ子、電子中微子νe、μ子中微子νμ、τ子中微子ντ。加上反粒子共12種。

3、規範玻色子分為光子γ、膠子g(8種)、W玻色子(2種)、Z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H。共14種。

二、複合粒子分為重子和介子。

1、重子由三個夸克或反夸克組成,自旋為半奇數。

重子分為質子p、中子n(合稱核子)、Δ粒子、Λ粒子、Σ粒子、Ξ粒子、Ω粒子(合稱超子)。

2、介子由一夸克和一反夸克組成,自旋為整數或零。

介子分為π介子、K介子、ρ介子、D介子、J/ψ介子、Y介子、η介子、ω介子。

重子、介子合稱強子,強子參與強相互作用。

粒子分類二

粒子安統計分為費米子和玻色子。

一、費米子遵循費米-狄拉克統計,自旋量子數為半奇數,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

分為夸克、輕子、重子、奇核子原子核。

二、玻色子遵循玻色-愛因斯坦統計,自旋量子數為整數,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

分為規範玻色子、介子、偶核子原子核。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牽頭,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首次發現雙粲重子
    中國科學家牽頭,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首次發現雙粲重子 操秀英/科技日報 2017-07-07 08:03
  • 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實驗發現新粒子雙粲重子
    原標題: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實驗發現雙粲重子中青在線北京7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葉雨婷) 近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底夸克探測器(LHCb)實驗組宣布發現雙粲重子,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高原寧、楊振偉、張黎明和朱相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發現新粒子中做出重要貢獻。
  • 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觀測到重子和介子「相互依偎」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來自大型強子對撞機b(LHCb)團隊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種五夸克(pentaquark)粒子擁有類似分子的結構。藉助這一五夸克粒子,科學家也首次發現重子和介子「相互依偎」在一起。        夸克是構成中子和質子的不可分割的粒子。
  • LHCb實驗首次發現雙粲重子—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7月6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LHCb實驗組宣布發現雙粲重子,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專門對該研究成果進行了新聞發布
  • 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新粒子:雙粲重子比質子重3.5倍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宣布,他們通過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底夸克探測器(LHCb)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雙粲重子,又被稱為Xi-cc++。
  • Σ*重子激發態取得新進展
    近代物理所高能核物理組研究人員運用有效拉氏量方法和共振態模型,在Λp->ΛpΠ0散射過程中加入了一個可能的重子激發態Σ*(1380)的貢獻,成功解釋了該散射過程的閾值增強現象
  • 科學家首次發現重子和介子「相互依偎」在一起
    科學家首次發現重子和介子「相互依偎」在一起 來源:科技日報 • 2019-06-11 15:37:50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來自大型強子對撞機b(LHCb)團隊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種五夸克(pentaquark)粒子擁有類似分子的結構。
  •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型費米子 突破傳統分類—新聞—科學網
    英國《自然》雜誌今天(6月19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一項最新成果,該所科研團隊首次發現了突破傳統分類的新型費米子
  • 歐洲強子對撞機啟動 毀滅地球說引熱烈爭論(圖)
    擔憂世界末日有人起訴有人自殺  在上周,就有國外媒體報導,一些批評人士聲稱,正式投入使用的世界上最大的原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可能會導致整個地球毀滅,導致「世界末日」。部分學者已經向歐洲和美國法庭提起訴訟。儘管事實證明,歐美法庭都沒有阻止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正式亮相啟用,但地球毀滅說正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
  • 輕子、重子、介子,這些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你會傻傻分不清嗎?
    我們知道,我們現在的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我們認識的都是我們周圍的物質;但是,可能你還不知道,「物」還有另外一種存在的形式,就是「場」。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實物」和「場」,「 實物」和「場」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
  • 玻色子與費米子
    事實上,這兩種情況在自然界中都存在,它們分別對應於不同種類的粒子。以正號相干涉的粒子稱為玻色子,以負號相干涉的粒子稱為費米子。光子、介子和引力子都是玻色子,電子、μ子、中微子、核子和重子都是費米子。而最終散射後的結果也因兩種粒子的不同而區分開來,即玻色子散射後的振幅=直接振幅+交換後的振幅,而費米子散射後的振幅=直接振幅-交換後的振幅,這將導致很多有趣的物理現象,我們會在後面為大家一一介紹。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之前的知識,我們了解到無法區分的粒子即可稱為全同粒子,而我們還知道力學量完全集可以區分任何一個不同的量子態,即粒子。
  • 專題導讀 | 強子物理與強相互作用專題
    本文選自《物理》2020年第8期(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許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趙政國 供稿)浩瀚宇宙中,我們都曾仰望過那片星空
  •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型費米子——三重簡併費米子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等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了突破傳統分類的新型費米子——三重簡併費米子。這是繼「拓撲絕緣體」、「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外爾費米子」之後,中國科學家在拓撲物態研究領域的又一項重大突破。該項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    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可分為玻色子和費米子。現有的理論認為宇宙中可能存在三種類型的費米子,即狄拉克費米子、外爾費米子和馬約拉納費米子。
  • 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揭示了「五夸克」粒子的結構
    介子和重子在五夸克中粘合在一起。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的新結果闡明了五夸克的結構,五夸克是一種由五個夸克結合在一起的奇異粒子。夸克是構成質子和中子的亞原子粒子,通常成對或三個一組結合在一起,分別形成介子和重子。但是最近對瑞士日內瓦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數據分析顯示,存在更大的聚合體,比如五夸克五夸克。現在,科學家們已經能夠處理更多的數據來了解夸克是如何在這些奇怪的五夸克粒子中排列的。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重子與介子結合,形成了一種奇怪的新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