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重子和介子「相互依偎」在一起

2020-11-23 硬派網

科學家首次發現重子和介子「相互依偎」在一起

來源:科技日報 2019-06-11 15:37:50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來自大型強子對撞機b(LHCb)團隊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種五夸克(pentaquark)粒子擁有類似分子的結構。藉助這一五夸克粒子,科學家也首次發現重子和介子「相互依偎」在一起。

夸克是構成中子和質子的不可分割的粒子。科學家很早之前就預測了五夸克態的存在,但直到4年前,才通過讓質子在LHC內發生對撞,觀察到五夸克粒子。隨後發現,這個五夸克粒子由四個夸克和一個反夸克組成。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五夸克的結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他們報告說,這個五夸克由一個重子(由三個夸克組成)和一個介子(由一個夸克和一個反夸克組成)組成,且以一種類似分子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由於現在擁有的觀測數據是第一次觀察到五夸克時的9倍,所以,他們對研究結果很有信心。

更特別的是,他們發現,這個五夸克粒子由不同「味」的夸克組成,包括兩個上夸克、一個下夸克、一個粲夸克和一個反粲夸克。至於為什麼這些夸克會以這種方式結合在一起,研究人員並不清楚。

此前,科學家僅發現重子與其他重子「相互依偎」。此次是科學家第一次看到重子和介子依附在一起。然而,並非所有的五夸克都擁有類似結構,科學家希望進行更多研究,以進一步了解五夸克及其特徵。(記者劉霞)

相關焦點

  • 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觀測到重子和介子「相互依偎」
    藉助這一五夸克粒子,科學家也首次發現重子和介子「相互依偎」在一起。        夸克是構成中子和質子的不可分割的粒子。科學家很早之前就預測了五夸克態的存在,但直到4年前,才通過讓質子在LHC內發生對撞,觀察到五夸克粒子。隨後發現,這個五夸克粒子由四個夸克和一個反夸克組成。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五夸克的結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 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實驗發現新粒子雙粲重子
    (LHC)上的底夸克探測器(LHCb)實驗組宣布發現雙粲重子,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高原寧、楊振偉、張黎明和朱相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發現新粒子中做出重要貢獻。根據夸克模型,由u、d、s、c夸克可以組成20個自旋為1/2的基態重子,圖中位於最上層的是三個雙粲重子。據悉,雙粲重子的含有兩個c夸克(中譯為「粲夸克」)和一個u夸克(中譯為「上夸克」),理論預期其內部結構迥異於普通重子,對其性質的細緻研究將有助於人類深入理解物質的構成和強相互作用力的本質。
  • 中國科學家牽頭,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首次發現雙粲重子
    中國科學家牽頭,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首次發現雙粲重子 操秀英/科技日報 2017-07-07 08:03
  • LHCb實驗首次發現雙粲重子—新聞—科學網
    按照夸克模型的分類,重子由三個夸克組成,質子和中子是最廣為人知的重子。自然界中存在六種不同夸克:u, d, s, c, b, t。前三種較輕,後三種較重。理論預期存在很多種具有不同組分的重子。被稱為雙粲重子的含有兩個c夸克(中譯為「粲夸克」)和一個u夸克(中譯為「上夸克」),帶兩個單位電荷。以往發現的重子最多含有一個重夸克,是實驗上首次發現的含兩個重夸克的重子。
  • 輕子、重子、介子,這些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你會傻傻分不清嗎?
    ,原子核又是質子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它們的質量是電子的1800多倍,所以質子和中子叫做重子。原子的結構重子是由三個夸克組成的,後來在科學研究當中又發現還有一些粒子,這些粒子比重子輕一些,比輕子要重得多,也就是說它的質量介於重子和輕子之間
  • 夸克構成了哪些複合粒子(介子篇)
    介子是自旋為整數、重子數為零的強子,參與強相互作用。介子的靜態質量介於輕子和重子之間,所以取名為介子,介子的自旋量子數為零。介子的發現是從核力的研究開始的。1935年由湯川秀樹理論預測了作為強力的傳遞粒子-介子的存在,核力是由於核子之間交換介子而產生的,這種粒子的靜止質量的大小約為電子靜止質量的200到300倍。
  •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B介子純輕子衰變現象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B介子純輕子衰變現象 (KEKB)進行實驗,首次觀測到伴隨基本粒子中微子的B介子純輕子衰變現象,B介子衰變到τ輕子和中微子兩種粒子,衰變機率與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理論的預言相一致。
  • 重子的生成:為什麼質子比反質子更多?
    2.重子產生過程發生在大一統(GUT)尺度(極早時期)。長期以來,這種理論都被視作唯一可行的理論,GUT下通常存在重子衰變的過程,比如質子的衰變(但尚未被觀測到) 3.重子的產生過程發生於弱電相變中。這也是希格斯首次捕捉到真空期望值(EVE)的地方,同時大量其他粒子也被捕獲到。
  • D介子與反D介子衰減差異首次「現形」
    圖片來源:《自然》網站 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首次發現了D介子粒子與反D介子粒子的衰減差異,為解釋宇宙為何由物質而非反物質組成提供了新途徑。 參與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LHCb實驗的科學家做出了上述發現。此前,研究人員已預測到這種行為差異,而且這也符合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
  • 費米子強子重子都是怎樣分類了
    粒子分類(一)粒子安組成分為基本粒子和複合粒子。一、基本粒子分為夸克、輕子、規範玻色子。1、夸克分為上夸克u、下夸克d、粲夸克c、奇夸克s、頂夸克t、底夸克b。這些夸克又有紅、黃、藍之分。完了還有反夸克。共36種。
  • 重離子碰撞中矢量介子自旋對準的第一個證據
    矢量介子,英語:vector meson,在高能物理中指具有總自旋1和奇數奇偶校驗的介子(通常記為JP = 1-)。 矢量介子自1960年代以來就在實驗中被發現,並且在質量的光譜模式中眾所周知。矢量介子與偽矢量介子(pseudovector mesons)形成對比,後者也具有自旋1,但具有偶數奇偶校驗。
  • 為弄清楚到底是什麼把世界維繫在一起,科學家正打開質子探索奧秘
    它還具有豐富的內部結構,這些內部結構由被稱為夸克和膠子的亞原子粒子組成。科學家們正在進行一項獨特的實驗,涉及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實驗室和世界上最快的大學超級計算機,以觀察和了解質子內部的動態世界。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核物理研究助理教授卡羅琳·裡德爾(Caroline Riedl)說:「碎片空間模式和速度使我們能夠創建質子和其他由夸克組成的物體的動態圖像(UIUC)。」 裡德爾與她的UIUC小組一起參與了COMPASS極化德雷恩(Drell-Yan)項目,並且是2018年度COMPASS技術協調員。
  • 對撞機重磅發現:五夸克具有分子狀結構!
    對撞機重磅發現:五夸克具有分子狀結構!一組致力於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合作的研究人員發現,有證據表明他們觀察到的五夸克具有分子狀結構。其研究發現發於2019年6月5日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該小組描述了他們觀察到的五夸克的證據和結構。
  • Σ*重子激發態取得新進展
    近代物理所高能核物理組研究人員運用有效拉氏量方法和共振態模型,在Λp->ΛpΠ0散射過程中加入了一個可能的重子激發態Σ*(1380)的貢獻,成功解釋了該散射過程的閾值增強現象
  • 湯川秀樹 | 介子理論的發展
    亦即,質子散射實驗表明,除去庫侖力,兩個質子間的相互作用的種類和量級至少大體上和質子與中子間的相互作用相同。研究發現,兩質子或者兩中子間的相互作用正比於g4,而如果我們僅考慮帶電介子,重子和質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會正比於g2。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假設:Ⅳ.除了帶電的介子外,還存在與其質量相同或相近的中性介子。
  • 物理學最新發現:三個新一類五夸克粒子
    工作人員正在調整LHC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內,質子以高能量聚集在一起,並相互碰撞,當裂縫打開時,顆粒內部的東西可以幫助科學家探索基本宇宙的奧秘)在LHC碰撞期間相遇或更準確地相互滑動時,會發生共振。這三個夸克中的每一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質量略低於其各部分的總和,在這種情況下是重子和介子的質量。「五夸克並沒有因其通常容易的、分崩離析的過程而分裂,」Skwarnicki說「相反,它通過緩慢而費力地重新排列其夸克而衰退,並形成一種狹窄的共鳴。」
  • 再次刷新人類對物質的認知,四夸克組成的新粒子首次「現身」
    這也是首次發現四個同種夸克的「蝸居」。粲夸克是什麼?為什麼四個夸克住在一起也能成為大新聞?要解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夸克說起。△圖片來源:自製什麼是夸克?奇夸克和粲夸克較重但很短命,曇花一現後就變成輕夸克了。宇宙線中還可以探測到奇夸克的蹤跡,而粲夸克和更重的底夸克、頂夸克就只能在高能實驗中一覓芳蹤了。夸克的發現史科學家們在發現電子(1897年)、質子(1918年)、中子(1942年)這些基本粒子後,在1947年發現了第一個介子——帶負電的π介子。
  • 五夸克粒子首次發現!半個世紀之謎終解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b)再立新功,發現了一種新的「五夸克粒子」(pentaquark)。這種神秘粒子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被預言到了,但過去整整半個世紀裡,科學家們一直沒能找到它。
  • 大型強子對撞機檢測到B介子衰變
    科學家們希望,在LHC進行的新實驗可以準確探究這種衰變的特性。   基本粒子是人們已能認知的組成物質的最基本結構,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描述了基本粒子的屬性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測試標準模型做出的理論預測,可以檢測標準模型的準確性或是對其作出一定修正,以便回答一些當前無法用標準模型解釋的問題,例如,反物質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