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態下金屬甲烷分子合成獲成功

2020-11-25 科學網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20日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首次成功地將金屬原子插進了甲烷氣體分子中,並精確地測定了所得到的「金屬-甲烷化合物」分子的結構,為有機化合物的合成特別是新藥研製開創了新的製造工藝,新發現也能讓人們更好地理解金屬在活性生物體內的工作模式。研究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有機物衰敗會產生甲烷,科學家一直希望利用豐富的甲烷來生產其他化學產品。但是作為最簡單的碳氫化合物,甲烷在和其他分子相互作用時會有點「內向」,需要各種方法來「激活」。領導這項研究的亞利桑那大學化學家露西·茲瑞斯表示,金屬插入會讓甲烷分子更活躍,即將金屬插入甲烷分子中激活甲烷,使其更容易和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比如利用被激活的甲烷分子製造乙醇。

 

茲瑞斯研究團隊將鋅加熱成氣態,讓其蒸發進一個真空室,接著再向真空室添加甲烷氣體。在一個放電設備提供的能量下,鋅和甲烷組成的氣體混合物變成發光的等離子體,金屬-甲烷化合物分子瞬間形成。

 

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組成了四個碳氫鍵,科學家之前曾預測,金屬可以插入甲烷的碳氫分子鍵中,但沒有一篇論文表示可以在氣體狀態插入,這是科學家首次嘗試在氣態下合成金屬甲烷分子並獲得成功。新化合物穩定地存在了幾秒鐘——在工業領域,幾秒鐘足以將其直接轉變為其他物質。茲瑞斯說:「化學工程師們非常希望利用甲烷等普遍存在的有機化合物,將其轉變為各種更複雜、更有價值的產品,比如塑料或聚合物等。新發現能使其工業應用變得更簡單、更低廉、更快速。」

 

由於該分子是在氣體狀態製造,其分子結構得以精確地測量。研究人員使用特定波長的微波來發送電磁能量並讓其通過等離子體,然後使用探測器探測了真空內能量中的液滴(每類分子都會留下自己的能源液滴),並據此得到了新物質的分子結構,同之前預測的一樣。

 

金屬原子嵌入複雜的有機分子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生物體中任何複雜的化學反應都有金屬的參與。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血紅素和鐵,包含鐵原子的蛋白分子可以精確地捕捉氧氣並將其運往血液中。

 

茲瑞斯表示,金屬在生物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許多酶發揮作用都離不開金屬鋅,理解鋅在簡單的甲烷分子中如何工作,有助於更好理解其在酶等更複雜分子中的工作模式。(來源:科技日報 劉霞)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浙大「分子圍欄」解決甲烷高效率變甲醇難題,成果登《科學》
    這是因為,「頑皮」的雙氧水一旦生成,會很快跑走被稀釋而不與甲烷充分反應。另外「活潑」的甲醇也會與甲烷競爭跟雙氧水發生反應。通常,工業生產甲醇是從煤化工中製備,並可用於烯烴和芳烴的合成。作為一個重要的平臺分子,甲醇是基本有機原料之一,在化工領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浙大新年第一篇Science:構築分子圍欄多相催化劑體系,將甲烷高效率...
    該課題組經過多年研究,在此之前甲烷的轉化率很難突破3%。 這是因為,「頑皮」的雙氧水一旦生成,會很快跑走被稀釋而不與甲烷充分反應。 另外「活潑」的甲醇也會與甲烷競爭跟雙氧水發生反應。通常,工業生產甲醇是從煤化工中製備,並可用於烯烴和芳烴的合成。 作為一個重要的平臺分子,甲醇是基本有機原料之一,在化工領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多孔有機聚合物負載的單位點Pd催化劑用於常壓下甲烷氧化為三氟乙酸甲酯
    甲烷在低溫低壓下高效轉化為甲醇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甲烷的惰性和較差的溶解性。近年來,金屬-有機骨架(MOFs)和多孔有機聚合物(POPs)作為一種多功能、可調節的催化劑載體被廣泛應用於構建單位點金屬催化劑。金屬催化劑在多孔骨架內的分離防止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配位不飽和配位的金屬物種的聚集和分解,從而使活性催化劑具有在均相催化體系中無法獲得的高穩定性。同時,MOFs和POPs能夠選擇性地吸附包括氣態物質在內的有機化合物。
  • 藉助液態金屬電催化劑,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
    藉助液態金屬電催化劑,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9-02-27 07:39
  • 繼金屬氫之後金屬氮也被成功合成了 所有氣體要金屬化的節奏?
    說起金屬氫可能很多人對17年的新聞都不陌生,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宣布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塊金屬氫(儘管很快這玩意就被玩壞了),但仍然引起了一時的轟動。如今,我國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宣布,將普通氮氣成功合成為金屬氮。繼金屬氫之後,又一氣體被變成了金屬,實在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
  • 甲烷是什麼?甲烷的物理性質和化學反應
    甲烷在地球上有很高的相對豐度,使之成為很有發展潛力的一種燃料,但在標準狀態下收集以及存儲氣態的甲烷是一個十分有挑戰性的課題。物理性質:甲烷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甲烷對空氣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氣約輕一半。甲烷溶解度很小,在20℃、0.1kpa時,100單位體積的水,能溶解3個單位體積的甲烷。
  • 分子籠基超分子框架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配位分子籠可以通過次級自組裝構築具有較高孔隙率的超分子框架化合物。然而,由於結構基元間僅存在弱相互作用,超分子框架化合物在無客體分子狀態下往往表現出較差的框架穩定性,限制其作為固態吸附劑的應用。配位分子籠中的金屬節點有望原位在超分子框架中催化活性單體使其轉化為聚合物進而為框架提供額外物理支撐,因此可能會使較脆弱的超分子框架的外在孔道得到保持。
  • 科學家研發液態金屬電催化劑 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
    科學家研發液態金屬電催化劑 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 來源:科技日報 • 2019-02-27 10:21:27
  • 廉價稀土有望成為新型甲烷轉化催化劑
    光照一照,氣態甲烷變液態燃料,這可能嗎?近日,上海科技大學對外發布,該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左智偉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廉價、高效的鈰基催化劑和醇催化劑的協同催化體系,使得甲烷可以在光的照射下轉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該技術有望代替傳統高溫高壓的貴金屬催化體系,為甲烷開發利用提供嶄新和更加經濟、環保的解決方案。
  • 福建物構所分子籠基超分子框架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配位分子籠可以通過次級自組裝構築具有較高孔隙率的超分子框架化合物。然而,由於結構基元間僅存在弱相互作用,超分子框架化合物在無客體分子狀態下往往表現出較差的框架穩定性,限制其作為固態吸附劑的應用。配位分子籠中的金屬節點有望原位在超分子框架中催化活性單體使其轉化為聚合物進而為框架提供額外物理支撐,因此可能會使較脆弱的超分子框架的外在孔道得到保持。
  • 氣態?液態?金屬態氫可能存在嗎?
    金屬氫是可能實際存在的。事實上,木星和其它類似氣態巨行星固態內核被認為主要由它構成。能否利用現有技術在地球上製造金屬氫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取決於你對金屬氫的定義。氫在大氣中通常以雙原子分子的形式(即H2,也稱分子氫)存在。當氫分子被壓縮時,它會在保持雙原子結構的情況下變成固態,再到金屬態,即金屬氫分子。
  • 迄今「最大」的合成有機分子籠
    此外,利用一鍋法來合成有機分子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中一種策略是利用動態共價化學(dynamic covalent chemistry,DCC),即採用[2n+3n]的單組分或多組分方法。然而,該方法通常會形成小型籠(腔體直徑< 2 nm),目前唯一成功的例子便是Mastalerz等人合成的[8+12]硼酸酯分子籠(直徑約3 nm,Angew. Chem. Int.
  • 奇怪的「暗氫」或存在於木星等氣態巨行星中
    此前的研究認為,木星與土星等氣態巨行星上存在著兩種形式的氫, 其結構大致由氣態分子氫的外層包覆著液態金屬氫的內層與可能為融熔巖石的核心組成。
  • 「甲烷室溫催化」研究進展科普解讀—新聞—科學網
    在室溫條件下(25℃)直接將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催化並且轉化為其他化合物,實現了化學領域「聖杯」式難題的重大突破,邁出了甲烷室溫催化的第一步。 目前甲烷的直接轉化所選用的催化劑是傳統的過渡金屬,如鐵、鐵鈷等、,但反應仍然需要在600~1100℃這樣高的溫度下才能夠進行。如果有一種催化劑,能夠降低甲烷直接轉化的反應溫度,將節省大量的能耗,對基礎研究和工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4.
  • 宇宙中的氣態巨行星是什麼?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在太陽系內外的行星之間有一些明顯的差異,離太陽更近的是類地(即巖石)行星,這意味著它們是由矽酸鹽礦物和金屬組成的。然而除了小行星帶外,行星主要是由氣體組成的,而且比它們的巖石類要大得多。這就是為什麼天文學家在提到太陽系外行星時使用「氣態巨行星」這個術語。
  • 體手性分子成功合成:化學家創造生命的起點?
    在基於三維的手性分子合成出來之前,人們還沒有辦法真正合成類似於生命體本身組織或遺傳物質的分子。生命體中的遺傳物質,比如DNA,是一種由多層結構構成的體不對稱分子,對這一類分子的成功合成,意味著人們有機會開始介入生命體的模擬和創造過程。
  • 我國科學家找到室溫條件下轉化甲烷新途徑
    甲烷,有機化學中最難被轉化的「頑固分子」。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左智偉團隊破解了這一難題,他們找到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劑組合,室溫條件下,就可實現甲烷轉化。這為甲烷轉化為火箭推進劑燃料等高附加值化工產品提供了新方案,為我國高效利用特有稀土金屬資源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 南師大孫培培課題組:成功合成了磺醯化的二氫苯並呋喃衍生物
    成功合成了磺醯化的二氫苯並呋喃衍生物,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Org.從事有機合成新方法與有機功能材料研究,在惰性化學鍵的活化、自由基反應、多組分反應等研究領域取得了系列創新性成果,開發了一系列碳氫鍵官能團化、通過串聯反應構築官能化雜環化合物的新方法,一些新反應已成功地應用於重要臨床藥物的合成;提出了磷光型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設計的新思路,設計合成了多種高效光電功能材料
  • 甲烷具有什麼物理化學性質
    .所以我國四川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氣產地之一,.天然氣的形成,據科學家的研究,認為是和石油的形成相一致的.由於甲烷等是分子量比較小的烴,在常溫下成氣態,所以天然氣往往和石汕礦共存,或蘊藏在石油產區的附近.
  • 面試說課稿分享:高中化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我將會這樣展開我的教學:首先帶著學生一起回憶曾學過的鹼金屬、滷素、氧族、氮族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等無機化合物;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非無機化合物。指出前者稱之為無機物,後者就是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即將學習和討論的一類重要的物質——有機物。由此引出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