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原材料價格回落 行業利潤釋放拐點到來

2020-11-29 中投顧問

   全球行業規模穩定增長,亞太、拉美區域增速較高

  根據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工業協會統計,我國膠粘劑產量維持了較好增長。2004年國內產量約為227.9萬噸,2016年達到733.5萬噸,年複合增速高達10.23%。儘管近年來行業增速有所放緩,但隨著經濟增長,對膠粘劑的需求量仍然將維持穩定增長。

  2014年全球膠粘劑需求總量達到1900萬噸,同比增長3.26%,

  2007-2014年年複合增速達3.48%;其中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的膠粘劑需求區域,年複合增速為6.64%;拉美地區2014年需求量100.7萬噸,2007-2014年年複合增速為4.34%,為增速第二高區域。

  行業產品結構優化,水基型、熱熔型快速增長

  據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工業協會統計,中國大陸水基型膠粘劑2013年產量為362.14萬噸,2016年為432.53萬噸,產量年複合增速在6%以上。熱熔型膠粘劑2013年產量為59.6萬噸,2016年為83.35萬噸,產量年複合增速在11%以上。

  2016年,臺灣地區壓敏膠銷量6.74萬噸,佔13.2%,同比增速6.8%;熱熔膠粘劑是同比增速最高的品類,銷量4.69萬噸,同比增速12.4%,佔比達到9.2%。2014-2016年,韓國醛基膠粘劑年均增長率為9.5%,熱熔膠粘劑年均增長率為6.4%,壓敏膠的年均增長率為6.1%,增速均高於行業平均。

  下遊需求廣泛,新興市場增速高

  膠粘劑產品下遊應用廣泛,抵禦周期衝擊的能力相對較好,傳統的建築、製鞋/皮革、木工、紡織等領域消耗量增速放緩或下降的同時,電子電器、新能源、軌交等多個領域的新增量能夠較好的支撐行業發展。

  據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行業協會統計,目前國內膠粘劑市場下遊需求最大的仍然是建築/施工/裝飾行業,市場佔有率達到29.2%,包裝及標籤佔21.4%,木工/細木工製品佔13.8%;增速方面,交通運輸、建築/施工、包裝及標籤、裝配作業等行業增速較高,2013-2016年增速均值在8%以上。臺灣地區2016年電子電器、交通運輸、紙加工/裝訂、家用市場同比增速較快,分別為12.4%、6.4%、11.9%和7.1%,其市場份額達到了5.3%、4.7%、4.5%和4.1%。2014-2016年韓國膠粘劑下遊交通運輸市場年複合增速增速最高,達到了16.51%,包裝市場增速為12.98%,位居第二。電子電器、木工、膠合板市場增速均超過了行業均值。

  原材料價格高位回落,企業利潤將逐步釋放

  MDI、TDI、有機矽、丙烯酸酯等原材料均在近兩年出現大幅漲價,導致膠粘劑生產企業成本提升,多數國內上市及非上市膠粘劑企業利潤出現了大幅下滑,營收增長和利潤增長呈現不匹配現象。

  近期,多數原材料價格有所回落。MDI價格2017年10月達到35000元/噸,之後一路走低,目前僅為12500元/噸,處於近10年來較低價位;TDI也在近期跌破近兩年來新低,高位為40000元/噸左右,目前僅為17000元/噸;有機矽膠原材料DMC、生膠、107膠均在2018年8月底開始下跌,從35000元/噸左右跌至20000元/噸左右。因此,有機矽膠、聚氨酯膠毛利率邊際改善將在高價原材料庫存消耗完之後逐步體現。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膠粘劑行業在國內的增速將會較好,且消費屬性好於其他新材料子行業,在經濟存在放緩預期的情況下,膠粘劑行業將會有穩定的表現。並且行業內調結構將是長期的過程(需求端引導向電子電器、軌交、乘用車、新能源電池等高端領域轉移,環保趨嚴引導溶劑型減少,水基型及熱熔型增加),目前尚沒有新的替代品出現,行業穩定增長的確定性較強,值得長期關注。

  原材料價格提升導致產品毛利率下滑是前兩年制約膠粘劑生產企業利潤釋放的重要因素,多數國內上市及非上市企業毛利率出現大幅下滑,利潤與營收的變化趨勢的差距較大。隨著MDI、TDI等產品再度大幅下跌以及有機矽膠原材料(DMC、生膠、107膠)上季度末出現大幅跳水,膠粘劑生產企業利潤將能夠得到較好的提升。預計高價原材料庫存能在1-2個月內消耗完畢,因此,四季度起,利潤增量將會逐步顯現。尤其是銷售增量已經打開的龍頭企業將高度收益,建議關注國內膠粘劑龍頭企業回天新材。

相關焦點

  • 化學纖維行業深度報告:景氣度拐點臨近,滌綸長絲宜配置
    上遊原材料自給率不斷提升,行業利潤有望向聚酯端轉移。過去二十年產業鏈 中下遊公司較為分散,議價能力偏弱,以 PX 為代表的上遊原材料主要受海外 公司所把控,行業利潤多集中在上遊原料生產企業中。近年來隨著煤化工技術 逐漸完善和民營煉廠陸續投產,上遊原材料自給率不斷提升。
  • 2021-2025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預測分析
    1.1 世界油氣行業現狀分析  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世界能源消費增速回落,能源清潔化轉型大勢未改。  1.2 全球石油化工行業發展趨勢  一、全球供過於求,貿易環境複雜多變  (一)藉助美國頁巖氣的大規模開採,北美新建或擴建乙烷裂解裝置產能從2016年起開始逐步釋放,預計2020年北美乙烯及下遊衍生物淨出口將從2015年550萬噸增加到1400萬噸,2025年將進一步增加至1800萬噸以上。
  • 2018年機械工業行業增長6.05%回落3.42% 汽車是增速放緩主因
    行業運行分化明顯。2018年機械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38萬億元,同比增長6.05%;實現利潤總額1.45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兩項指標雖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但與上年相比,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分別回落了3.42和8.56個百分點。與全國工業比較,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低於同期全國工業平均水平2.46和8.15個百分點。
  • 【行業研究】中國化工行業2018年度研究報告及展望
    化工行業在幾乎所有製造行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行業運行情況關係國計民生。自2016年2月以來,化工行業整體綜合景氣指數保持在100以上的良性水平,尤其是2018年以來,行業供給端產能擴張緩慢,且持續的環保壓力導致部分中小產能出清,需求端保持相對穩定;成本端化工原材料原油、天然氣、煤炭價格中樞向上,對化工產品價格形成高位支撐,行業整體維持較高景氣度。
  • 風雲研報 | 兩鹼化工行業深度分析:產能釋放靜待春天
    本文要點提示:因兩鹼化工的產業鏈均是環保嚴監管的高汙染、高能耗行業,受冬季採暖限產的影響,產業鏈上下遊開工率偏低,一旦年後全線恢復將刺激兩鹼產能釋放。最近幾年純鹼產能、產量呈現雙降態勢,今年燒鹼產量創歷史新高。
  • 原材料瘋漲!外貿人警惕報價單變廢,涉化工、家居、紡織等
    疫情還沒結束,一箱難求,一倉難求,貨出不去,現在原材料價格也飛漲!對不起,你的可能報價單已作廢!這一次的原材料漲價,涉及行業、產品廣泛,漲價速度快,漲幅驚人!通知:由於原材料價格持續暴漲,已無法承受由此帶來的沉重成本負擔,即日起部分產品價格有所調整,請各位客戶下單前先行諮詢,核算成本後重新報價。化工原材料:攜手進入萬元時代二季度末,隨著家電產品銷量開始好轉,家電原料價格開始攀升。
  • 工信部:2019年有色金屬行業價格持續震蕩回落 行業效益延續下滑走勢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3月10日消息,2019年,有色金屬行業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做優增量、優化存量與提質增效等各項工作,嚴控電解鋁新增產能,加快傳統行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行業運行情況總體平穩。
  • 這種化工原料半年暴漲近兩倍,床墊、海綿公司坐不住了|原材料|環氧...
    金聯創向界面新聞提供的數據顯示,部分聚醚產品上周的價格已突破每噸2萬元大關,較今年3-4月低谷期上漲了約185%。本周價格有所回落,但仍是2008年以來的新高。卓創資訊分析師薛麗對界面新聞表示,聚醚的價格在本月上漲了近五成。9月初,該產品的市場價格為每噸1.38萬元,此時已屬於相對較高的價格水平。
  • 塑膠原材料價格坐上「過山車」 ,劇烈波動令下遊企業很受傷
    與其他行業的原材料價格一路飆漲不同,2020年10月份以來,塑膠原材料卻走出了一條「過山車」般的行情:先是持續一個月多的飆漲,隨後又急轉直下,繼而回升後最終企穩。 劇烈的價格波動下,塑膠貿易商和眾多下遊企業也一路膽戰心驚。業內人士指出,與原材料的一路上漲相比,有時價格劇烈波動對產業鏈的衝擊會更大,因為很容易造成市場的混亂。
  • 工信部:產能過剩行業增速放緩 並非根本轉變
    中國網財經7月25日訊 據2014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通報,上半年原材料等基礎產業運行狀況出現好轉,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行業都出現回暖。然而,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這並非市場情況的根本性好轉,而是價格因素在起作用。  今年以來,工業經濟緩中趨穩、穩中有進。
  • 原油價格大起大落,聚酯行業PTA原料何去何從?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後,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大幅反彈。本周前半周國際油價延續跌勢,WTI原油一度跌穿20美元/桶,但受到利好消息刺激,4月2日(周四)布倫特原油盤中大漲近40%,WTI原油漲逾30%,之後雖有回落,但美油、布油均創出史上最大單日百分比漲幅。
  • 化工:橡膠價格繼續大漲 持續看好聚氨酯行業標的
    [摘要]  報告摘要行業整體走勢:01/09-01/13申萬化工板塊下跌3.75%,僅兩個子行業上漲,分別為申萬改性塑料(+18.14%)、申萬其他橡膠製品(+3.13%),跌幅最大的三個子行業分別為申萬磷化工及磷酸鹽(-8.71%)、申萬其他化學原料(-7.76%)和申萬合成革(-6.44%)。
  • 電解液市場將迎來階段性拐點
    「隨著新增產能的持續釋放,預計六氟磷酸鋰未來平均價格可能會跌至20多萬元/噸左右,最終的價格還是由供需決定。」 其實這種階段性的拐點苗頭早已顯現。2016年以來原材料價格飛漲,但是下遊的電池價格並不能實現同步上漲,下遊倒逼上遊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企業的價格。同時,國家對動力電池的要求及標準不斷提高,近期工信部也發布了多項關於動力電池的要求,這也預示著產業洗牌即將開始。
  • 行業觀察|聚碳酸酯價格上漲超30% 行業公司難享「漲價盛宴」
    進入11月,PC及上遊原料行情持續:根據生意社監測的數據顯示,PC市場最新綜合價格22166.67元/噸,相比本月初上漲了31.16%,整體呈現持續上漲趨勢,供應現貨明顯偏緊,看漲氛圍濃厚。業內專家及公司人士指出,儘管聚碳酸酯價格上漲較快,但由於原料價格上漲對聚碳酸酯產品利潤空間的大幅擠壓,聚碳酸酯行業難享漲價帶來的紅利。
  • 有色、資源、化工原材料中的細分領域機會還有嗎?股民朋友注意!
    有色,資源,化工原材料中的細分領域機會還有嗎?給股民朋友的一些提醒!1,這兩天三地出現疫情的消息,但是都是零星的消息,加上成熟的防控措施,影響相對有限,另外疫苗股今年普遍都是漲了好多倍了,主力資金都在逐步出貨的時候,這個時候出現這樣的消息,千萬不要去接盤,還有最近國外的疫苗利好消息比較多,疫苗都會即將落地了,那麼疫苗概念股在逐步兌現利好了。
  • 高端磁材進入新一輪成長上行新周期 行業拐點在即
    ,隨著新能源車新產品不斷導入和放量,行業拐點在即。,高端需求產品毛利率往往可以達到25%以上,甚至是達到40%,而低端產品毛利率往往低於20%,這也導致產業資源向高端釹鐵硼傾斜,高端釹鐵硼行業將不斷出現新的利潤增長點,行業將會朝向高投入、高產值、高利潤的方向發展。
  • 化工行業:化工產品價格指數持續下滑
    截止周五,中國化工產品價格指數報4407點, 周環比下滑3.2%,延續2018Q4高點以來的下滑走勢, 目前中美貿易仍存在不確定性且化工品整體處於淡季, 因此中長期建議布局需求剛性穩健的產品。此外,「 321響水」事件發生後, 全國各地區主要化工園區均已開展安全、環保檢查, 江蘇省亦下發《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方案》 , 提出長江幹支流兩側1公裡範圍內且在化工園區外的化工生產企業原則上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或搬遷。 這意味著新一輪的化工行業供給側改革將加速進行,未來將有大量無法達到安全環保要求的中小企業及退出,園區取消化工定位, 部分子行業將加速向龍頭企業集中。
  • 化工行業深度報告:需求復甦和補庫共振 化工行業景氣可期
    分終端看2020年復甦是主旋律,地產鏈方面美國新房銷售強勢反轉;汽車方面,2021年國內乘用車市場有望維持正增長;其他消費方面,海外社零增長重回景氣高點,「宅經濟」行業受益,中國「出口替代」作用顯現。  需求持續復甦,化工價格有望延續景氣:2020年全球化工品產量增速大幅下滑,而終端消費快速復甦,2021年化工品價格有望重啟新一輪景氣周期。
  • PM2.5防治拐點尚未到來,重點行業仍是主戰場
    不過,在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柴發合看來,我國PM2.5防治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未到來,PM2.5治理任重道遠。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科技大會」上,柴發合專門作了「臭氧與PM2.5協同控制 深化VOCs和NOx聯合減排」的主題演講。
  • 石油化工行業深度報告:滌綸聚酯行業長期好轉,龍頭驅動格局向好
    滌綸長絲成本主要包括原 材料、能源、人工和其他,我們統計了行業中 5 家聚酯上市企業發現原材料在聚酯成本中 平均佔比達到 84.9%。一般而言,生產一噸 PET 需要消耗 0.86 噸 PTA 和 0.34 噸乙二醇, 因此 PTA 是聚酯纖維最重要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