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春節宅家期間的「廚藝雲比拼」嗎?紫薯饅頭、綠豆涼皮、草莓蛋糕等自製食品成了刷爆朋友圈的絕對主角。然而,與美食博主做的色澤鮮豔的紫薯饅頭相比,很多網友的「大作」不是烏青就是墨綠,有人不禁困惑發問:「饅頭中毒了?」「為什麼我的饅頭像被人揍過一樣?」
這個疑問在前不久由中國經濟網、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攜手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食品安全科普公益行」活動中得到了解答。同時,泡麵是怎麼做到又美味又安全的?奶白色的湯有營養嗎?……針對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疑問,食品安全科普專家鍾凱博士以風趣活潑的語言和深入淺出的解析,為數十位中小學生和家長朋友們解開了食物中色香味的奧秘。
奶白色的湯到底有什麼秘密?
快樂科普「搖」出來!
「自然界為什麼很少有藍色的食物?」鍾凱第一個拋出的問題,就把在場的孩子們難住了,而原因竟然很簡單:「因為我們人類還是猴子的時候,紅色、黃色代表這個食物已經熟透了,所以人類基因裡就很喜歡紅色和黃色的食物。」
在提及紅色食物時,鍾凱特別向家長提醒,小朋友吃完紅心火龍果常常會出現尿液變紅的現象,這並不是「便血」。「紅心火龍果裡含有很高的花青素,這種天然色素是水溶性的,很難被人體吸收,所以會隨著尿液被排除體外,因此而引起的尿色發紅其實是正常現象。」
其實,生活中常見的食材中很多都含有花青素,在酸性的環境中呈紅色,在鹼性的環境中呈藍色或紫色。用酸性的酵母來做紫薯饅頭,成品就會變成美麗的紅色。「如果用『老面』來發饅頭,酸性很強,要是用鹼面去中和,而且加多了的話,就會變成像『被揍了』一樣的青紫色。」鍾凱博士建議,做紫薯饅頭時可以加兩滴醋,饅頭的顏色就會特別紅。
在傳統印象裡,很對人對「油炸」頗有微詞,但其實只要正確地進行油炸,健康和美味可以兼得。鍾凱博士在科普活動中講到:「油炸食物的顏色越深,有害物質含量就越高。油炸方便麵為了將有害物質降到最低,不僅降低油溫,還縮短油炸時間,所以麵餅的顏色很淺。」所以,經過低溫短時油炸的食物,可以愉快地享用啦!
很多人煮魚湯的時候會刻意熬出奶白色的湯,認為營養豐富。而在沒有魚的情況下,怎麼才能炮製出一碗奶白色的「湯」?跟著鍾凱博士的演示,小朋友們化身「人肉甩脂機」,把飲用水和植物油混合在一起後不停「搖擺」。經過猛烈的搖晃後,清水果然變成了顏色濃鬱的「白湯」,看上去與平時喝的魚湯並無二致。
「其實『清水變白湯』是因為植物油裡的脂肪微滴均勻分布在水中,而形成的一種乳化現場,脂肪含量越高,湯汁越『醇厚』,只要滴入植物油就能形成奶白色的『湯』,和湯汁有沒有營養價值更是沒有半點關係。」聽完鍾凱博士的講解,一位小朋友隨即對媽媽說:「以後我要多吃魚,因為營養都在魚裡,而不在魚湯裡!」
闖關答題賽開啟寓教於樂新模式
誘人大獎「抽」出來!
「少年強,則國強。」近年我國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的政策。有關部門聯合發布的《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要求,在中小學加強食品安全與營養教育,通過課外實踐形式開展經常性宣傳教育活動。
作為長期以來高度關注食品安全科普領域的主流媒體,中國經濟網「十年磨一劍」,在2020年攜手康師傅全新啟動「食品安全科普公益行」活動,面向全國中小學校長、老師、學生及家長,以「全民食品安全趣味輕科普」為主旨,通過開展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公開課、線上趣味科普答題賽、親子實踐遊等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加強校園食品安全保障,傳遞健康食品教育知識。
「活動旨在提升少年兒童食品安全科學認知水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同時,通過動員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從而影響整個社會,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腳步。」中國經濟網副總經理雷越表示。
作為食品安全科普的「排頭兵」,康師傅連續多年關注青少年兒童科普工作。「食品安全作為康師傅的生命線,一直受到企業上下高度的重視,也不斷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投入和精進,為的就是讓每一位消費者都吃得安心。」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華北東區董武惠梅表示,希望在協助政府保障校園食品安全中貢獻出企業的一份力量。
2020年5月,中國經濟網與康師傅共同推出小程序「食品安全科普挑戰答題賽」,其中囊括了逾兩百道與食品安全、飲食營養、疫情等主題相關的題目,以及由食品安全領域權威專家錄製的科普公開課等學習內容。
小程序一經推出即受到了廣大師生家長的熱切關注,截至目前共有來自2000所學校的近400萬人次參與了答題活動。主辦方表示,輕鬆有趣的闖關遊戲、豐富誘人的大獎,更有機會獲得免費機酒的高端定製親子遊,期待更多小同學的加入。
肉食愛好者還是素食主義者?
營養膳食「搭」出來!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一頓營養均衡、品類多樣的早餐將會喚醒一天的滿滿元氣。你家中的早餐是什麼樣的呢?是包子油條配白粥?還是土司煎蛋配牛奶?
在天津康師傅夢想探索樂園的活動中,小朋友們做出了自己夢想中的「早餐組合」。參賽者們組隊以「營養均衡搭配」為主題,通過挑選、投擲、運輸等方式來收集不同的食物,並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標準來搭配出各種美味營養的餐食。
既要讓食物種類儘可能地多樣化,又要兼具其中的營養均衡,還得考慮食物的色調美觀,這可難住了孩子們。在現場看到,不少小小「肉食動物」面前堆起小山一樣高的雞腿、羊排、魚肉,也有「甜食愛好者」忙個不停,專門搜集來麵包、蛋糕和水果擺在自己面前。
在現場科普志願者的判定後,一隊按主食、蔬菜、肉類和水果的組合進行搭配的參賽隊伍最終獲勝。一位獲勝的小朋友在活動結束後感嘆道:「原來每天媽媽為我準備早餐,需要考慮這麼多問題啊!」
營養早餐的搭配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關於食物的藝術。即日起,「食品安全科普挑戰答題賽」推出「營養搭配小專家」線上有獎活動,邀請參賽的小朋友們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對於每日攝入營養元素和食物種類的要求,參考自己家中的實際情況和家庭習慣,搭配出專屬於自己的營養早餐。
參賽者可在微信小程序搜索「食品安全科普答題賽」或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互動活動」板塊上傳作品。主辦方將根據膳食營養搭配的合理性、搭配理由的科學性及視覺呈現效果的美觀度進行評判,前三名獲將價值近兩千元華為VR眼鏡或無線耳機。參與多多,豪禮多多,快來展現你的搭配「食」力吧!
圖為營養早餐搭配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