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釣魚變得輕鬆愜意的極端天氣

2021-01-20 湖北釣魚家

天氣有讓釣魚人感覺非常舒服的時候,也有讓水中魚兒感覺特別舒服的時候,食慾大開,或者讓魚兒擔驚受怕之後,產生強烈飢餓感。這樣的天氣都是釣魚的黃金時節。

湖北溳水在武漢黃陂和長江合流口附近

1、久晴久雨後天倏然轉雨或放晴。久晴的天氣往往早晚溫差比較大,水溫並不穩定,一旦轉陰雨天后,氣壓增高,氣溫溫差變小,雨水帶來的高溶氧,以及流水帶來的食物,會給水中魚兒帶來良好的攝食環境以及大量的食物,水中魚兒胃口大開,攝食慾望強烈;久雨之後,水體中水生植物長期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水中溶氧相對降低,人也會感覺到發黴,一旦天放晴,人會感覺到舒服,水中的魚兒也能感覺到愜意,水生植物開始產生光合作用,營造出全新的環境,魚兒此時攝食慾望會顯著增強。

2、狂風暴雨之後狂口現。有過筏釣經歷的釣友會發現,狂風暴雨之後,一定出現狂口。在傳統釣、臺釣中,選擇到合適的水體釣位,狂風暴雨之後,也是狂口。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魚兒在忍受狂風暴雨的惡劣天氣時,因為擔驚受怕,魚兒基本上聚集在水體深處,新陳代謝加快,造成腸胃空空,一旦狂風暴雨之後,天氣好轉,魚兒飢餓感襲來,胃口大好,這樣的天氣也是釣魚的絕佳時機。

陰雨天釣魚人比較舒坦

3、漲水後,魚兒岸邊遊。水體沿岸一般比深水區食物豐富,這也是很多魚會在夜晚感覺安全的時候摻邊的原因之一,當在有新鮮水流注入釣場的時候,形成漲水效應,此時魚兒往往會有強烈的摻邊欲望,這一方面是尋找食物,同時部分魚類與其他動物一樣,也有領地意識,有巡視領地的意思。所以古魚諺也說「漲水魚,落水蝦」,也是告訴大家,漲水的時候是釣魚好時機,釣友不要錯過。

釣草魚的黃金時節日益迫近

4、下大雪天魚狂口。在冬季來臨前,魚的生物鐘會提醒它們大量攝食,以抵禦寒冬,這也是秋冬季魚往往膘肥體壯的原因之一。但是在漫長的冬季,雖然魚新陳代謝減慢,但並不是說魚兒不需要進食,往往在大雪來臨的時候,魚兒也能感覺到更冷的冰凍將覆蓋水面,此時他們會在下雪天未冰凍前,搶先尋找食物餵飽自己,以抵禦嚴酷的寒冬,此時也是釣魚的好天氣。

上述四種極端的環境,都是不常見的釣魚絕佳時機,經常釣魚的老釣友基本上已經發現,還有其它極端天氣,比較好釣魚麼?

相關焦點

  • 選對天氣才有好漁獲,墨跡天氣APP讓釣魚更輕鬆簡單
    夏季是出行釣魚的高峰期,最近趁著天氣不冷不熱,釣友夏師傅每天都約好友出門釣魚,但辛苦半天漁獲卻總是一般,他和釣友們都感到十分困惑。事實上,戶外垂釣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如紫外線輻射、水溫、氣壓、風向、水深等等,而其中最關鍵的當屬天氣原因。因此,很多老釣友都會在出行前看一看天氣預報。
  • 天氣對釣魚的影響,釣魚人不得不重視的話題
    每個釣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們興致勃勃準備好出發去釣魚的時候,天氣突然變化了。或是連綿不絕的小雨亦或是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的糟糕天氣,而這時的你是選擇放棄出釣還是焦急地等待雨停的那一刻快點到來。而天氣對於我們釣魚的影響可謂是最大的了,這個算是是我們釣魚界的最不可抗拒因素了。天氣的變化最直接的影響了魚口,天氣變化太大魚口可以說基本上會變得非常糟糕。那麼什麼樣的天氣是可以釣魚的好天氣呢!這要分情況而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情況,但可以總結一個規律,這是我總結的大家可以交流探討一下。
  • 厄爾尼諾現象回歸,全球變暖或讓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
    由於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全球氣候模式將會遭到破壞,導致某些地區出現暴雨、乾旱、洪澇等極端天氣。動植物疾病的爆發、森林病蟲害以及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也會層出不窮。對於我國來說,厄爾尼諾使我國沿海登陸的颱風減少,北方易出現高溫乾旱,南方易出現暴雨洪澇。例如,我國在1931年、1954年、1998年出現的嚴重洪水,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影響造成的。
  • 天氣和氣壓對釣魚的影響,這些天氣都非常好釣魚
    釣魚是一門綜合技術,用餌和垂釣技巧往往比較好掌握。但是要獲得更好的漁獲,出釣天氣在其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適合的天氣出釣漁獲自然會更好。天氣與氣壓的變化影響水溫和水體的溶氧量,水溫和溶氧對於魚兒的活性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什麼時候更適合出釣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做個簡單介紹。
  • 為什麼地球的極端天氣將要加劇?
    煎蛋根據周三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到2100年北半球每年夏季極端天氣的發生機率將上升至平均50%的概率。這只是保守的估計,這項研究的研究小組成員認為,到本世紀末,極端破壞天氣的持續性可能會超過三倍。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新研究的主要作者麥可·曼恩說:「我們在2018年遇到的夏季極端氣候是氣候變化對氣流造成影響的結果。」
  • 極端天氣五大認識誤區
    外國攝影愛好者肖恩-希維在蒙大拿的大草原上拍攝這些極端天氣的照片【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23日文章】題:有關極端天氣的五大迷思(作者馬尼什·巴普納珍妮弗·摩根)天氣太熱了。從緬因州到夏威夷,氣溫都在「不屈不撓」地上升。
  • 鳥類如何應對極端天氣
    新的研究表明,幾種鳥類已經改變了它們的行為,以應對氣候變化模型預測的更炎熱和更乾燥的天氣。這些反應根據極端天氣的持續時間和鳥類的特性而有所不同。隨著氣候變化,熱浪和乾旱等極端天氣事件正變得越來越常見。結合Daymet的高解析度天氣數據和全球公民科學倡議eBird的地面觀測,一個研究小組最近調查了北美東部109種鳥類對此類事件的反應。
  • 極端天氣詞彙
    貴州、雲南等省部分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乾旱,沙塵暴肆虐北方大部分地區……不僅是在中國,近期全球範圍內多國出現了極端天氣頻發的狀況。我們經常在天氣預報中聽到有關惡劣天氣的報導,在這裡就向大家介紹一些極端天氣的相關詞彙。
  • 出釣前先看天氣,天氣對釣魚的影響
    野釣不同於養殖塘,魚的密度普遍較低,除了餌料與釣技之外,天氣往往是影響釣獲的最大因素,因此經驗豐富的釣魚人在出釣前都會選擇一個好天氣。小編收集總結了不同的天氣,影響釣魚的結果,分享給釣友們:冬季垂釣較好的天氣是陰天或者下雨天,風向北風、東北風為佳,甚至下雪天對釣魚人來說也是連口的好天氣;如果是大晴天,釣魚人感覺身體舒適,但出釣收穫慘澹,冬季大晴天基本都是刮西南風,這也驗證了「西南風難釣魚」這句釣諺,而雪後也比較難釣魚,為何?
  • 入秋後陰天氣悶溫度高,還能不能釣魚了
    ,因為但凡秋高氣爽的日子,必然氣壓升高或者是高氣壓,釣魚,就是要釣高不釣低,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陰天,且氣溫不低,這樣的日子,還能不能釣魚了呢? 入秋的天氣非常有意思,晴多陰少,關鍵是氣溫和夏季,尤其是盛夏一般無二,白天不管陰晴,都是高溫多,低溫少,所以對我們釣魚人來說,入秋後的陰天,尤其是氣悶溫高的日子裡,到底還能不能釣魚了呢?
  • 全球變暖對極端天氣的出現帶來越來越大的影響
    英國期刊《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表的一項報告說,研究人員通過數據分析展示了全球變暖正對極端天氣的出現帶來越來越大的影響。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對全球高溫、強降水和降雪等極端天氣事件的歷史數據以及未來的預測進行了全面對比分析,發現人類活動、全球變暖以及極端天氣之間有越來越緊密的關係。
  • 極端天氣誰惹的禍?
    最近兩三年,我們國家出現了許多異常的天氣氣候事件。我國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和強度變化明顯表現在:1.夏季高溫熱浪天氣增多;2.區域乾旱加劇;3.強降水增多。極端天氣事件以及災害的出現根本上來自於「大氣環流的異常」。大氣環流是什麼?什麼是它的正常與異常,產生異常的因素有哪些,本文給予了科學解釋。極端天氣誰惹的禍?
  • 全球極端天氣或成常態(圖)
    全球多國近期遭遇極端天氣極端天氣 防禦工作待加強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一位俄羅斯專家稱,目前由強降雨或酷熱天氣導致的大規模洪澇災害還很少見,但未來在全球都會變得十分常見。這與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有關。據專家統計,未來20年內,氣象災害出現的頻率將增至目前的4倍,例如目前的氣象災害數量較1960年增加了數倍之多。重大氣象災害也暴露出防禦工作的薄弱環節。
  • 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現 天氣君為何變成「暴脾氣」
    這是又一起由極端天氣引發的重大災害。  近年來,「天氣君」的脾氣似乎變得越來越暴躁,一言不合就「出大招」,一會兒在四川廣元的江面導演一出「風翻船」,一會兒又用罕見的大冰雹砸向山西陝西境內。從6月14日起,入汛以來最大範圍暴雨過程也粉墨登場,接連發生的強降雨給防汛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什麼極端天氣呈現頻發態勢?是否可以提前預測極端天氣的發生?面對暴脾氣的「天氣君」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 新研究稱極端天氣與大氣急流變化有關
    新華社倫敦4月3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牛津大學4月30日發布研究報告說,2018年夏季北半球多地出現的熱浪、乾旱、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與環繞地球的大氣急流中出現持久的巨波相關,而這種剛被發現的變化未來還會更頻繁地出現。
  • 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將帶來極端天氣
    日前,據外媒報導,《科學進展》發表了一篇有關氣候變暖的研究報告,據該報告顯示,氣候變暖可能使未來的天氣變得更加惡化,並且其惡化幅度將會超出我們的想像。研究人員發現,目前能預知的全球變暖會導致颶風、熱浪和其它天氣事件,不過隨著未來全球變暖程度加劇,此後還會帶來更加極端,更加嚴重的天氣事件。研究人員發現,地球正在逐漸變暖,這可能會使熱浪增加80%,潮溼事件增加50%。這比以往的預測要高出50%。
  • 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翟建青報導3月15日,《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與適應國家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聯合國第三屆世界減災大會期間於日本仙臺發布。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秦大河主持,矯梅燕作發言,宋連春詳細介紹《報告》的主要結論。
  • 夏季熱浪襲擊歐洲,極端炎熱天氣正在改變旅遊業
    夏季極端炎熱天氣,意味著夏季假期可能會被秋季假期所取代。目前席捲歐洲的酷暑和極端炎熱天氣,可能會讓歐洲大陸的歷史名城和地中海海灘,在夏季變得不再那麼熱鬧。隨著遊客重新思考夏季度假的概念,,不斷上升的氣溫將影響人們到歐洲的旅行計劃。
  • 厄爾尼諾與全球極端天氣事件
    受厄爾尼諾影響,近期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繼4月份遭遇暴雨洪澇襲擊、造成上百人死亡之後,5月18日以來,印度大部分地區遭受高溫熱浪襲擊,局部地區日最高氣溫接近50℃,導致印度1000多人死亡;5月25日至26日,美國多地遭受強風暴襲擊,暴雨導致布蘭科河發生1929年以來最大洪水,美國加州正在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乾旱;剛剛經歷了近85年最嚴重乾旱的巴西近期出現旱澇急轉,暴雨成災。
  • 歷史上的他們也釣魚?博大精深的釣魚文化!
    釣魚應該是沒有辦法追根溯源的,但並不影響人們喜歡釣魚。很多提到釣魚的詩句基本都是在訴說釣魚的愜意和瀟灑。有的是為了追求悠然自得的生活,也有的只是為了吃飽飯,歷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人會釣魚,趕緊來增長知識!「願者上鉤」的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