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我們一提到輻射問題,往往都是避之之而不及,甚至有的地方害怕輻射的影響,都拒絕把通信公司的基站建在小區裡。所以當我們身邊要做CT的時候,往往都擔心CT帶來的輻射危害,還有的人擔心輻射致癌,寧願做其他檢查,也不要方便的CT。其實醫生告訴大家,我們大家都誤解了CT檢查,雖然檢查中確實有輻射,但是這些輻射確實不會致癌,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首先我們看一下做CT到底有沒有輻射,它的工作方式其實就是利用X線把人分成一片片的來看,然後計算機再把得到的數據進行整合,就是我們平時列印出來的照片了,所以它確實是有一定輻射的,不過一般來說,只有做這種檢查才會接觸到相關的輻射,而且這些檢查設備的輻射值都比較低,做一次並不會影響到多少我們的身體健康。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當我們進行胸片CT檢查的時候接受的輻射大約為0.01mSv,約等於坐2小時的飛機;當我們做一次頭顱CT檢查帶來的的輻射量大約是2mSv,約等於進行300次地鐵安檢,而國家規定的我們身體各個部位可以接受的安全輻射範圍平均在3mSv左右,所以說輻射量安全範圍內,是不需要過於擔心致癌的問題的,
而且這些檢查中輻射是遠低於我們人體可以承受的輻射量的,所以說打擊下次遇到醫生推薦去做CT時,不要害怕,並不是說一次檢查的輻射就會致癌,。而且,對於一些患者來說,更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查出具體的疾病原因,與其去考慮人云亦云的輻射危害問題,不如先想想,怎麼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這才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不過,雖然這項檢查中輻射不會致癌,但是輻射畢竟是越少越好,因此推薦大家試試下面這些方法,能夠降低一定的輻射量。檢查前,我們可以多吃一點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補充身體的營養,其次也不要攜帶一些金屬首飾,如果有耳釘之類的裝飾品,記得要取下來。最後就是配合醫生進行檢查,按照醫生的指示來行動,不要自己想當然的做一些事情。
醫生提醒大家,對於一些體質比較差的人,還是儘量不要做CT,或者提前諮詢醫生是否可以做,因為這些人體質比較差,更容易受到傷害,所以更應該提高警惕。而且同時患有一些慢性病的人,在檢查時要告知醫生,因為有些疾病並不是一定要做CT,接合相關的病史就可以診斷出來。總之,即使這項檢查不會對我們身體造成過多的危害,還是建議大家能不做就不做,因為不管怎麼說,還是有一定風險存在,如果不是一些必須的疾病檢查,還是儘量避免。最近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都是自己想要進行這項檢查,其實醫生還是要提醒大家,不是所有有都適合,一般40以下的人最好換個檢查方式,而40以上的話可以在諮詢醫生後做一個小劑量的檢查,既能確定病情,也可以降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