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奧數必須掌握的30個知識模塊

2021-01-10 重慶奧數網

 

   1.和差倍問題

  和差問題 和倍問題 差倍問題

  已知條件 幾個數的和與差 幾個數的和與倍數 幾個數的差與倍數

  公式適用範圍 已知兩個數的和,差,倍數關係

  公式 ①(和-差)÷2=較小數

  較小數+差=較大數

  和-較小數=較大數

  ②(和+差)÷2=較大數

  較大數-差=較小數

  和-較大數=較小數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和-小數=大數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小數+差=大數

  關鍵問題 求出同一條件下的

  和與差 和與倍數 差與倍數

  2.年齡問題的三個基本特徵:

  ①兩個人的年齡差是不變的;

  ②兩個人的年齡是同時增加或者同時減少的;

  ③兩個人的年齡的倍數是發生變化的;

  3.歸一問題的基本特點:問題中有一個不變的量,一般是那個「單一量」,題目一般用「照這樣的速度」……等詞語來表示。

  關鍵問題:根據題目中的條件確定並求出單一量;

  4.植樹問題

  基本類型 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兩端都植樹 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兩端都不植樹 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只有一端植樹 封閉曲線上植樹

  基本公式 棵數=段數+1

  棵距×段數=總長 棵數=段數-1

  棵距×段數=總長 棵數=段數

  棵距×段數=總長

  關鍵問題 確定所屬類型,從而確定棵數與段數的關係

  5.雞兔同籠問題

  基本概念:雞兔同籠問題又稱為置換問題、假設問題,就是把假設錯的那部分置換出來;

  基本思路:

  ①假設,即假設某種現象存在(甲和乙一樣或者乙和甲一樣):

  ②假設後,發生了和題目條件不同的差,找出這個差是多少;

  ③每個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從而找出出現這個差的原因;

  ④再根據這兩個差作適當的調整,消去出現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雞假設成兔子:雞數=(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兔腳數-雞腳數)

  ②把所有兔子假設成雞:兔數=(總腳數一雞腳數×總頭數)÷(兔腳數一雞腳數)

  關鍵問題:找出總量的差與單位量的差。

  6.盈虧問題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對象,按照某種標準分組,產生一種結果:按照另一種標準分組,又產生一種結果,由於分組的標準不同,造成結果的差異,由它們的關係求對象分組的組數或對象的總量.

  基本思路:先將兩種分配方案進行比較,分析由於標準的差異造成結果的變化,根據這個關係求出參加分配的總份數,然後根據題意求出對象的總量.

  基本題型:

  ①一次有餘數,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總份數=(餘數+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②當兩次都有餘數;

  基本公式:總份數=(較大餘數一較小餘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③當兩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總份數=(較大不足數一較小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基本特點:對象總量和總的組數是不變的。

  關鍵問題:確定對象總量和總的組數。

  7.牛吃草問題

  基本思路:假設每頭牛吃草的速度為「1」份,根據兩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總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即可確定草的生長速度和總草量。

  基本特點:原草量和新草生長速度是不變的;

  關鍵問題:確定兩個不變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長量=(較長時間×長時間牛頭數-較短時間×短時間牛頭數)÷(長時間-短時間);

  總草量=較長時間×長時間牛頭數-較長時間×生長量;

  8.周期循環與數表規律

  周期現象:事物在運動變化的過程中,某些特徵有規律循環出現。

  周期:我們把連續兩次出現所經過的時間叫周期。

  關鍵問題:確定循環周期。

  閏 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則年份必須能被400整除;

  平 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9.平均數

  基本公式:①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總數量=平均數×總份數

  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

  ②平均數=基準數+每一個數與基準數差的和÷總份數

  基本算法:

  ①求出總數量以及總份數,利用基本公式①進行計算.

  ②基準數法:根據給出的數之間的關係,確定一個基準數;一般選與所有數比較接近的數或者中間數為基準數;以基準數為標準,求所有給出數與基準數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這些差的平均數;最後求這個差的平均數和基準數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數,具體關係見基本公式②。

  10.抽屜原理

  抽屜原則一:如果把(n+1)個物體放在n個抽屜裡,那麼必有一個抽屜中至少放有2個物體。

  例:把4個物體放在3個抽屜裡,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個整數的和,那麼就有以下四種情況:

  ①4=4+0+0 ②4=3+1+0 ③4=2+2+0 ④4=2+1+1

  觀察上面四种放物體的方式,我們會發現一個共同特點:總有那麼一個抽屜裡有2個或多於2個物體,也就是說必有一個抽屜中至少放有2個物體。

  抽屜原則二:如果把n個物體放在m個抽屜裡,其中n>m,那麼必有一個抽屜至少有:

  ①k=[n/m ]+1個物體:當n不能被m整除時。

  ②k=n/m個物體:當n能被m整除時。

  理解知識點:[X]表示不超過X的最大整數。

  例[4.351]=4;[0.321]=0;[2.9999]=2;

  關鍵問題:構造物體和抽屜。也就是找到代表物體和抽屜的量,而後依據抽屜原則進行運算。

  11.定義新運算

  基本概念:定義一種新的運算符號,這個新的運算符號包含有多種基本(混合)運算。

  基本思路:嚴格按照新定義的運算規則,把已知的數代入,轉化為加減乘除的運算,然後按照基本運算過程、規律進行運算。

  關鍵問題:正確理解定義的運算符號的意義。

  注意事項:①新的運算不一定符合運算規律,特別注意運算順序。

  ②每個新定義的運算符號只能在本題中使用。

  12.數列求和

  等差數列:在一列數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是一定的,這樣的一列數,就叫做等差數列。

  基本概念:首項:等差數列的第一個數,一般用a1表示;

  項數:等差數列的所有數的個數,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數列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項:表示數列中每一個數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數列的和:這一數列全部數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等差數列中涉及五個量:a1 ,an, d, n,sn,,通項公式中涉及四個量,如果己知其中三個,就可求出第四個;求和公式中涉及四個量,如果己知其中三個,就可以求這第四個。

  基本公式:通項公式:an = a1+(n-1)d;

  通項=首項+(項數一1) ×公差;

  數列和公式:sn,= (a1+ an)×n÷2;

  數列和=(首項+末項)×項數÷2;

  項數公式:n= (an+ a1)÷d+1;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公差公式:d =(an-a1))÷(n-1);

  公差=(末項-首項)÷(項數-1);

  關鍵問題: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確定使用的公式;

  13.二進位及其應用

  十進位:用0~9十個數字表示,逢10進1;不同數位上的數字表示不同的含義,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所以234=200+30+4=2×102+3×10+4。

  =An×10n-1+An-1×10n-2+An-2×10n-3+An-3×10n-4+An-4×10n-5+An-6×10n-7+……+A3×102+A2×101+A1×100

  注意:N0=1;N1=N(其中N是任意自然數)

  二進位:用0~1兩個數字表示,逢2進1;不同數位上的數字表示不同的含義。

  (2)= An×2n-1+An-1×2n-2+An-2×2n-3+An-3×2n-4+An-4×2n-5+An-6×2n-7

  +……+A3×22+A2×21+A1×20

  注意:An不是0就是1。

  十進位化成二進位:

  ①根據二進位滿2進1的特點,用2連續去除這個數,直到商為0,然後把每次所得的餘數按自下而上依次寫出即可。

  ②先找出不大於該數的2的n次方,再求它們的差,再找不大於這個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為0,按照二進位展開式特點即可寫出。

  14.加法乘法原理和幾何計數

  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務有n類方法,在第一類方法中有m1種不同方法,在第二類方法中有m2種不同方法……,在第n類方法中有mn種不同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任務共有:m1+ m2....... +mn種不同的方法。

  關鍵問題:確定工作的分類方法。

  基本特徵:每一種方法都可完成任務。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務需要分成n個步驟進行,做第1步有m1種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種方法,第2步總有m2種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種方法,第n步總有mn種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任務共有:m1×m2....... ×mn種不同的方法。

  關鍵問題:確定工作的完成步驟。

  基本特徵: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務的一部分。

  直線:一點在直線或空間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運動,形成的軌跡。

  直線特點:沒有端點,沒有長度。

  線段:直線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這兩點叫端點。

  線段特點:有兩個端點,有長度。

  射線:把直線的一端無限延長。

  射線特點:只有一個端點;沒有長度。

  ①數線段規律:總數=1+2+3+…+(點數一1);

  ②數角規律=1+2+3+…+(射線數一1);

  ③數長方形規律:個數=長的線段數×寬的線段數:

  ④數長方形規律:個數=1×1+2×2+3×3+…+行數×列數

  15.質數與合數

  質數: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沒有別的約數,這個數叫做質數,也叫做素數。

  合數: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還有別的約數,這個數叫做合數。

  質因數:如果某個質數是某個數的約數,那麼這個質數叫做這個數的質因數。

  分解質因數:把一個數用質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任何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的結果是唯一的。

  分解質因數的標準表示形式:N=,其中a1、a2、a3……an都是合數N的質因數,且a1<……< p>

  求約數個數的公式:P=(r1+1)×(r2+1)×(r3+1)×……×(rn+1)

  互質數:如果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是1,這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相關焦點

  • 名師指點:教你玩轉奧數五大題型
    進入3月份,各種奧數杯賽接踵而來,華杯、走美杯、中環杯……讓眾多小學生及其家長著實緊張起來,如何在各種杯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各個杯賽有什麼不同點和共同點?針對各個杯賽應該採取怎樣的應對方法?……智康1對1小學奧數研究中心羅立民老師王巍老師和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為您揭開奧數杯賽的神秘面紗。
  • 備戰2013年小升初:小學奧數15個知識點匯總
    石家莊奧數網9月4日:石家莊奧數網小編為2013年小升初學生整理了小學奧數必須掌握的15個知識模塊,希望對你有幫助。   閏 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則年份必須能被400整除;   平 年:一年有365天。
  • 高考試題有三個題型,竟然會是小學奧數題?
    學過小學奧數的人,其實不多。上了高中,你就會發現。有好多的知識是小學學過的。你比如說在小學奧數中。有一些非常難的題,當時解決不了,現在用高中的理論去解決,就變得輕而易舉了。那麼你知道有哪些是小學的奧數題,其實是高考的真題嗎?
  • 鄭州小升初數學必須掌握的36個知識點(五)
    鄭州奧數網11月22日  鄭州小升初奧數可以分為計算、計數、數論、幾何、應用題、行程、組合七大板塊,小編整理了必須掌握的三十六個知識點,內容從和差倍問題、年齡問題到循環小數,包含了小學奧數七個模塊的知識。
  • 數學老師直言:小學6年數學奧數不過這50道題,掌握次次不下98!
    數學老師直言:小學6年數學奧數不過這50道題,掌握次次不下98!小學的數學對於許多孩子而言,最難的就數奧數應用題部分了,而在這上面,可以說很多孩子也都栽過跟頭,而且許多孩子也因此與高分失之交臂。在數學的學習中,奧數是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孩子對於奧數的學習都束手無策,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其實對於小學奧數的學習,歸根結底還是要把公式定理記牢,把基礎打好。但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考高分從小學開始就讓孩子報奧數班,只能說是捨本逐末,分不清主次了。奧數是作為思維開發訓練而知名,奧數對同學們在學習上的幫助有著很大的幫助,甚至有人把奧數稱為「思維的鍛鍊體」。
  • 等比數列求和公式,錯位相減法在小學奧數裡的應用
    點擊上方藍字(瀋陽奧數)可以關注我們。今天說一下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和錯位相減法,然後用一道育才少兒班的真題介紹一下它的應用。
  • 為被妖魔化的奧數正個名(三)
    19X+X+X=30。三個數該怎麼填。我直接回答:三個奇數的和仍然是奇數,所以無解。就這麼耿直。這種就不是奧數。這種統統都不是奧數。這裡我們說奧數主要還是小學範圍。因為初中奧數95%以上的微博用戶真心就看不懂了。我是不是說實話了?那么正經的小學奧數應該包括這麼幾類問題:面積問題、行程問題、牛吃草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數論問題、圖論問題等。。。
  • 2010年小學五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秋季班招生
    :分數、數論和幾何,這三大模塊都是杯賽中的必考及常考知識,老師將深入淺出的講解這三大模塊幫助學生衝擊杯賽,逐漸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答:聽不懂的地方反覆聽,直到聽懂為止:尤其是奧數的一些知識第一次接觸,都會覺得有點「繞」——和常規思維不太一樣,如果多聽過幾遍就會理解了。 聽一道例題,做一道配套的在線測試題:這樣就能夠迅速運用剛學的知識和方法解答,即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這道題目,也幫助學生鞏固了剛學的知識和方法。
  • 小學三四年級常見的奧數題,其數學思想初高中都在用
    一道小學三年級的奧數題:學校買2張桌子和3把椅子共付90元,每張桌子價錢是每把椅子價錢的3倍,每張桌子多少錢?再看題目中的第二個條件,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等式:1桌 = 3椅②,有了這個等式,就可以將②代入①,消去其中一個量。本題中,1張桌子的價格是3把椅子的價格,2張桌子就是2個3把椅子的價格,這樣,①式中的2桌就可以代換為6椅,①式中的量就只有椅子一個了,從而就可以求出椅子的價格了。解法一:消去桌子這個量。
  • 小學數學必考奧數題66道(有答案),做完發現孩子成績在悄悄增長
    奧數雖然是課外數學的一類知識體系,但是和課內一樣,必須進行體系化學習,從一年級開始,每個年級涵蓋的知識點和考察要求是不同的。體系化教學最大的特色是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符合孩子年齡階段認知特點。把奧數當作課內數學的拓展,相當於語文的課外閱讀。
  • 國考數量關係題像小學奧數 需要較強分析能力
    2017年國考筆試前天開考,各種題目開始在網上流傳,不少形似小學奧數的數量關係題成為熱議話題。   「網上現在熱議的數學分析題確實非常像小學奧數題,我家侄兒上小學四年級,我看過他的奧數,拿到試卷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考小學奧數了。」考生張先生告訴記者,這些題目涉及排列組合、統計、任務運算等,事實上並不難,但是需要非常細心審題和分析,稍不留神就會錯。
  • 讓孩子學奧數?專家:家長應先動腦在生活中找數學
    因此,黃華認為,小學階段市面上所謂的奧數班,大多只是打著奧數幌子的斂財工具,「誰要是說小學有奧數班,那這個奧數,是要打個引號的。因為根本就沒有針對小學生的數學競賽」。  黃華介紹,奧數在鍛鍊人的思維能力方面的確有所見長,但它僅適用於一小部分即1%~5%的數學尖子人群。只有思維相對成熟的初中生、高中生,才有真正的正規奧數課程可以學習,且僅適用於對此感興趣的一小部分人。
  •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正方體平面展開圖
    奧數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真題 > 小升初奧數專題訓練 > 正文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正方體平面展開圖 2017-08-29 10:27:30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正方體平面展開圖
  • 「舉一反三」小學二年級必學奧數題100題
    小學階段的學習難度雖然不大,但是就數學學科而言,一定要加強孩子奧數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因為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難度是從三年級開始上升的,而小學一二年級都是一些最為基礎的公式概念。很多同學由於小學低年級階段沒有接觸一些奧數思維訓練,導致在進入高年級階段難以適應,最終無法適應高年級的學習節奏和難度,成績也一直提升不上去。因此提醒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從小就幫助孩子接觸學習一些奧數思維訓練的題目,這樣孩子在進入高年級的學習以後也能很快適應,從而在數學學科上取得一個相對不錯的成績。
  • 小學二年級上冊60道奧數題含答案,題型都很棒,不認真及格都難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奧數是最難的,也是爭議最大的,一部分家長認為奧數能夠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鍛鍊孩子的大腦,讓孩子越來越聰明;另一部分家長認為,奧數題太燒腦,讓孩子大量做奧數題,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其實,奧數題確實能夠鍛鍊孩子的思維,也能夠鍛鍊孩子的大腦。
  • 小學二年級上冊60道奧數題含答案,題型都很棒,不認真連及格都難
    小學二年級上冊60道奧數題含答案,題型都很棒,不認真連及格都難!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奧數是最難的,也是爭議最大的,一部分家長認為奧數能夠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鍛鍊孩子的大腦,讓孩子越來越聰明;另一部分家長認為,奧數題太燒腦,讓孩子大量做奧數題,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其實,奧數題確實能夠鍛鍊孩子的思維,也能夠鍛鍊孩子的大腦。
  • 小學奧數中關於「質數合數」類型題的簡單解法
    有關小學數學奧數題,在小學練習裡也時常出現,對於有些學生來說,可能不是很難,但對於多數的學生來說,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有的同學甚至找不到頭緒去解決。其實,只要是掌握了它的解法,也就是很簡單的事。比如有一些質數與合數的問題。這要從質數與合數的性質與特點來分析。
  • 漫畫裡有知識,冒險中有成長,小學數學就該這樣學!
    用彩色漫畫、卡通故事串聯起了近300個初等代數與幾何知識點,並再現了80多個包含數學原理的生活、歷史、文化、科學場景,還配套200餘道趣味挑戰題。在妙趣橫生的閱讀中,家裡娃不僅能夯實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還能學科互聯、舉一反三,建立起發散性思維,鍛造出邏輯推理能力。也許你家寶貝翻翻書,就會發現,數學原來也沒那麼難嘛!
  • 小學奧數必考公式,名師精心歸納總結,各個擊破,贏在起跑線
    小學數學是關係不僅僅關係孩子現在的成績,而且影響孩子在初中、高中、大學的數學成績。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就是這個道理。為此各位家長和孩子一定要高度重視小學的數學,首先要打牢基礎知識,在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多做一些奧數題,能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 吃透小學奧數技法:熟練使用這34個公式,分分鐘搞定小學奧數
    原標題:吃透小學奧數技法:熟練使用這34個公式,分分鐘搞定小學奧數 小學奧數,已經成為學生繞不開的事情,從早到晚的學習、補習,效果卻不顯著,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