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Q:做平板支撐肩膀酸疼,這個要怎麼解決?是姿勢不對還是說肩部有待進一步練習?
A:通常在支撐類動作時出現的肩部不適,可以分為下面幾種情況:
① 正式訓練動作前沒有對肩關節進行充足的預熱,肩關節的活動範圍沒有完全打開、肩袖肌群沒有充分激活;
② 支撐時間過長、自重體重偏大都會對肩部造成額外的不必要壓力。
建議今後在支撐類動作的訓練前,可以選擇「上肢綜合熱身」課程,針對性地對肩關節進行激活預熱,適當縮短支撐時長。
二
經常看別人曬體脂率,體脂率怎麼測?
A:體脂率的檢測,在實驗室裡會用到的比較準確的方法是「水下稱重法」,生活中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健身房、醫院或家用的體脂秤所用到的「生物電阻抗法」。
這種方法的原理是通過脂肪和瘦體重的電阻差異,來估算體脂肪率。由於個體差異、人體狀態的不同,通常不會很準確。例如你鍛鍊前和鍛鍊後、飯前和飯後的細胞水合水平的不同、體質測量設備選用的規則不同,都會造成測量結果的較大差。
除了生物電阻抗法,在生活中還有一種便易且相對準確的方法「皮褶厚度測量法」。這種方法是用皮脂鉗測量不同身體部分的皮褶厚度(常用 7 點法或 5 點法),然後套用特定公式計算體密度,最後根據體密度換算體脂率。
當然,任何測量體脂肪率的方法都會存在誤差,特別是生活中的測量往往更會伴有主觀因素的影響。所以想衡量自己的體脂肪水平,最靠譜的還是看看鏡子中真實的自己什麼樣。
三
請問一下,我現在在練 K4 課程,都是早上 7 點開始練,練前就喝點白開水,用 Keep 鍛鍊有 80 多天了,沒見瘦。是因為空腹練沒用嗎?飲食方面沒有大魚大肉的。
A:鍛鍊這麼長時間「沒見瘦」,不是空腹練的問題、不是斷掉大魚大肉的問題,而是你沒有樹立正確的減脂思路。
減脂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計算每天的熱量消耗要大於攝入。其實相較於「大魚大肉」,缺少蛋白質,米飯、麵條、饅頭這類碳水化合物卻過高的飲食結構更不利於減脂。
因此,建議不要糾結到 K4 的課程,寧可降低到自己適合的訓練強度、提升訓練質量,同時降低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確保每日的運動消耗大於攝入。
四
Keep君,請問體重基數較大,連續跑步幾天會膝蓋疼,是否需要放棄?
A:對於大體重的訓練人群,Keep 有專門的課程「大體重減脂輔助訓練」。而設計這套課程的初衷,正是由於體重基數較大的人群,運動過程中對關節的壓力比較大,所以需要針對性地對膝關節、肩關節附近的肌群進行針對性地加強。
因此,如果你「跑步幾天會膝蓋疼」,建議停止跑步,輔以「大體重減脂輔助訓練」的同時,選擇橢圓機、坐姿單車、遊泳等對膝蓋更友好的運動。
五
我是跑馬拉松的,增肥多年一直沒有變化,體重還是 125,求增加體重方法。
A:長跑、馬拉松這樣運動的運動員,幾乎都不會看到有壯實的體格,原因就是在這類運動的能量消耗是巨大的,所攝入的總熱量基本都維持在和消耗持平或更低。
因此,專業的長跑、馬拉松運動員一般都很難增肌、增重,為了提升成績反而會儘量控制體重。如果你不想影響自己的跑步成績,可以適當增加抗阻訓練、但不會有明顯的增重效果。
如果只是普通的愛好者,不介意成績、想要更壯實的形體和更大的肌肉量,可以暫停消耗過大的長跑運動或減小長跑運動量,把更多的精力專注在抗阻力量訓練。
六
Keep君,腦力勞動會消耗卡路裡麼?換句話說就是腦力勞動加適當飲食有「減肥」的效果?
A:且不說「腦力勞動」供能的部分是血糖、不會調用到你想減到的脂肪,你絞盡腦汁地「頭腦風暴」一整天,所消耗的熱量也遠不及你少吃一小碗米飯。
不過拋開「意念減肥」的概念,要保證每天的運動消耗大於攝入,控制飲食確實是減脂的最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