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Stem Cell解讀!基於多能幹細胞的細胞療法的未來與挑戰!

2020-11-26 生物谷

2020年11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諸如胚胎幹細胞(ESCs)和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等人類多能幹細胞或能為科學家們開發治療難治性疾病和損傷的細胞療法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如今ESCs和ipsCs都已經用於臨床試驗中;然而研究人員仍然遭遇到了限制這些幹細胞使用的實際問題,包括其固有的致瘤特性、免疫原性和異質性等。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Stem Cell上題為「Pluripotent Stem Cell-Based Cell Therapy—Promise and Challenges」的綜述報告中,來自日本京都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就回顧了20年來旨在克服上述三項困難的研究進展。

致瘤性

多潛能幹細胞(PSCs,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其擁有無限增殖的潛力,因此,如今我們就能為移植準備數十億個多種多樣的人類細胞。然而這一特性或許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細胞在移植後仍然不斷增值的話,其就會導致腫瘤形成,我們可以考慮三種致瘤的情況,首先如果未分化或/和未成熟的細胞保留在已經從人類PSCs分化的最終細胞產品中,畸胎瘤和腫瘤或許就會因為不正確的模式而出現;其次,如果重編程因子在誘導多能幹細胞一直保持活性的話,其可能就會促進腫瘤的發生;第三,致瘤性或許是因為體外培養PSCs期間所發生的基因突變所誘發的。

圖片來源:Shinya Yamanaka. Cell Stem Cell (2020) doi:10.1016/j.stem.2020.09.014

免疫原性

免疫排斥是細胞治療過程中另一個關鍵問題,由患者自身細胞所衍生的iPSCs(誘導多能幹細胞)或能為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進行自體移植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然而,自體iPSCs的免疫原性一直以來在科學界都存在爭議;2011年研究者Zhao指出,來自C57/BL6 (B6)小鼠機體的iPSCs當皮下移植到B6小鼠體內時往往不能產生畸胎瘤,在畸胎瘤確實形成的情況下,研究者觀察到了排斥的跡象,比如T細胞的的過濾等;相比之下,B6衍生的胚胎幹細胞能在沒有T細胞浸潤的情況下產生畸胎瘤,研究者將自體ipsCs這種明顯的免疫原性歸因於異常的基因表達。

最近有研究人員就提出,線粒體的新發突變或許能作為自體iPSCs新表位的一個潛在來源,然而,自體iPSCs的免疫原性目前並未得到其它研究成果的支持;研究者Araki等人利用B6小鼠產生了多種胚胎幹細胞和iPSCs細胞系,並能將其分化為皮膚和骨髓組織,當將這些分化的細胞移植到B6細胞後,研究人員並未觀察到其二者在移植或T細胞浸潤方面的差異。研究者Guha等人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並在體外和體內研究中都沒有檢測到同源ipsC衍生分化細胞的免疫原性。

異質性

PSCs共享了相同的兩個特性:多能性和無限增殖的能力,然而每個PSC細胞系都與另一個細胞系並不完全相同,每個細胞系在形態、生長曲線、基因表達及分化為多種不同細胞系的傾向上都是不同的,這種異質性或許是下遊應用的一個障礙,包括細胞療法等。

人類多能幹細胞在細胞療法和其它應用方面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目前超過14種疾病和損傷的細胞療法都已經或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人類多能幹細胞(hPSC)技術更為複雜的應用也在不斷穩步推進,這其中就包括從來自白血病和其它血液障礙的PCSs分化為造血幹細胞、製造肝臟類器官用於治療肝衰竭、製造腎臟類器官用來治療腎臟衰竭。儘管研究人員已經從這個角度討論了將基於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產品帶來患者的主要挑戰,但還有幾個令人鼓舞的成功案例激勵著很多科學家們不斷採取行動,如今研究人員正在利用高端的研究手段來克服剩餘的障礙;比如開發諸如器官晶片模型等敏感的體外系統來預測致瘤性,以及識別能減少異質性的因子等,研究人員堅信在不久的將來將能利用更多新技術來幫助改善全世界患者的治療。(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Shinya Yamanaka. Pluripotent Stem Cell-Based Cell Therapy—Promise and Challenges, Cell Stem Cell (2020) doi:10.1016/j.stem.2020.09.014

相關焦點

  • ...雞尾酒療法促進人類多能幹細胞向肝細胞的分化 | Stem Cell...
    cocktails 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作者:Cong Du, Yuan Feng, Dongbo Qiu, Yan Xu, Mao Pang, Nan Cai, Andy Peng Xiang and Qi Zhang 發表時間:2018/03/09 數字識別碼:10.1186
  • ...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向髓核樣細胞分化的新方法 | Stem Cell...
  • Cell Stem Cell:成體神經幹細胞小生境的構造
    其中心含有室管膜下區幹細胞微小的頂端末梢(藍色部分),而周圍部分則含有多纖毛室管膜細胞較大的頂端表面(暖色部分),其中含有一種全新的具有2纖毛的室管膜細胞。圖片提供:Kenneth Xavier Probst)成體神經幹細胞是非常重要的一類細胞,它們保持著基本上皮特性,對於這類細胞的研究能大大改變我們對於成體神經原性小生境(niche)的認識。
  • 國際雜誌Cell Stem Cell綜述:多能幹細胞療法的未來與挑戰!
    隨著全球科研人員在幹細胞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基於多能幹細胞的細胞療法在人類的疾病幹預、美容抗衰、組織工程等多個領域展現出了巨大潛力,為生物醫學界帶來了顛覆性改變。基於多能幹細胞的細胞療法極具前景幹細胞是人體內一類具有無限自我更新複製以及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體。
  • Cell Stem Cell:神經幹細胞移植物有望治療脊髓損傷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他們成功地將神經幹細胞的高度特化移植物直接植入小鼠的脊髓損傷部位中,隨後記錄這些移植物如何生長和填充損傷部位,並與這些小鼠現有的神經元網絡整合在一起。
  •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CAS9對人類幹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
    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利用CRISPR/CAS9技術實現了對人類幹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這一方法的成功對於研究基因在幹細胞及分化不同階段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 Cell Stem Cell:開發出在體外長期培養成體幹細胞的方法
    研究人員描述了獲得來自在日常治療肺部疾病期間收集的各種組織樣品中的氣道幹細胞(airway stem cell),並對它們進行增殖。這種方法似乎也可用於幾種其他的組織,如皮膚、胃腸道內壁和生殖道。「這種新方法為研究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等任何一種氣道疾病開闢了新途徑」,論文通信作者、MGH再生醫學中心科學家、哈佛醫學院醫學副教授Jayaraj Rajagopal博士說,「儘管我們在過去僅能夠允許成體幹細胞增殖幾代,但是如今我們能夠在多家實驗室持續幾年培養出足夠多的成體幹細胞用於實驗。
  • Cell Stem Cell:促進結腸癌生長的重要癌症幹細胞群體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結腸癌中發現了一群新的癌症幹細胞,這群細胞具有壽命長以及放射性抵抗的特性。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發現這些幹細胞能夠形成結腸癌腫瘤進而維持腫瘤生長。組織幹細胞是一群非常獨特的細胞,對於正常組織的維持和再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同樣具有壽命長的特性,但正是因為這一點也使得組織幹細胞很容易變成癌症的起源。
  • Cell Stem Cell:癌症幹細胞控制腫瘤轉移假說被證實
    首先腫瘤發生在某個細胞上需要這個細胞具有不斷分裂的能力,而且該細胞的基因突變不會因為組織更新而丟失;其次,發生基因突變的腫瘤細胞必須能保持在體內,這樣看來,高度分化的組織特異性細胞不會是腫瘤的始作俑者,因為它們終究會走向凋亡,而具有長久活力的幹細胞很可能是腫瘤發生的元兇。     多倫多大學的約翰迪克和同事們1997年率先在白血病中找到癌症幹細胞。
  • Cell Stem Cell背靠背|揭開細胞表面張力與幹細胞分化的秘密
    在大多數多細胞生物的發育過程中,全能幹細胞的形狀為球形,而全能細胞分化產生的細胞的形態在成體中呈現出顯著的不同。命運的獲得和細胞形狀的變化往往同時出現。而細胞形狀是由表面力學和與細胞外環境的相互作用決定的。但是一直以來細胞內在的機械力特徵與命運調節之間的機制還不得而知。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便是小鼠的胚胎幹細胞的早期分化過程(圖1)。
  • Cell Stem Cell:經過基因改造的HSC-iNKT細胞提供持久的抗腫瘤免疫...
    Yang說,「真正令人興奮的是,我們能夠只進行一次這樣的治療,它可以增加iNKT細胞的數量,使之達到在小鼠的一生中都能抗擊癌症的水平。」科學家們已猜測iNKT細胞可能是抗癌的有用武器,這是因為已經顯示出它們能夠同時靶向多種類型的癌症,這與大多數免疫細胞---一次僅能識別並攻擊一種特定類型的癌細胞---不同。但是大多數人體內的iNKT細胞數量很少。
  • Cell Stem Cell:發現一種新的中間胚胎幹細胞類型,有望開發新的...
    以前的大量研究集中在開發和表徵「初始(naïve)」胚胎幹細胞(小鼠受精後四天的胚胎幹細胞)和 「活化的(primed)」上胚層幹細胞(小鼠受精後七天左右,胚胎植入子宮後不久)。然而,Wu說,在獲得和表徵存在於這兩個階段之間的多能性幹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 PSC)方面進展甚微,這主要是因為科學家們在過去一直未能維持PSC細胞在這一中間狀態。
  • Stem Cell Rep:供體亞型或可控制誘導多能幹細胞的分化
    2016年1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來源於不同細胞的多能幹細胞容易發生改變。發表在《Stem Cell Reports》雜誌上報導,研究結果推翻了一種假設--來自不同組織類型的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會顯著影響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分化。在實驗室條件下,iPS細胞可來自人類細胞。這樣的iPS細胞可以無限量的培養,如果有必要的話,它們可以分化成所需的細胞類型,如心臟、肝臟或神經細胞。
  • Nature:挑戰常規!揭示心臟幹細胞療法竟與幹細胞的再生能力無關
    2019年12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幹細胞療法可幫助心臟從心臟病發作中恢復過來,但是這種恢復並不是出於20年前提出的作為當前正在開展的臨床試驗基礎的生物學原因。它指出心臟幹細胞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幫助受損的心臟,而不是像最初提出的那樣通過替換受損的或死亡的心臟細胞來實現。
  • Cell Stem Cell:大鼠誘導iPS細胞的最新研究結果
    但是迄今為止,仍然沒有大鼠多能的胚胎幹細胞系成功建立的報導,而多能的胚胎幹細胞是反向遺傳學研究和製作疾病模型的重要工具。因此大鼠的遺傳學研究以及用大鼠製作人類疾病模型的研究都遠遠落後於小鼠。2008年12月18日《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提前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廖婧和博士後崔春完成的關於建立和鑑定大鼠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的重要研究工作,該項工作是在生化與細胞所研究員肖磊博士指導下完成的。
  • Cell Stem Cell | 蘇大張文勝組揭示小鼠胚胎幹細胞三胚層分化調控機制
    胚胎幹細胞(ESCs)能夠自我更新和分化成身體的所有細胞類型,這是由關鍵因子,包括轉錄因子(TF),多聚複合物,microRNA和組蛋白修飾物調控的。基於亞基組成的特異性。 BAF複合物已被證明對哺乳動物植入前後的發育至關重要,並且在控制胚胎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多能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在胚胎幹細胞和早期胚胎中僅研究了少量BAF複合物亞基的功能,以及BAF複合物如何機械控制細胞命運決定尚不清楚。
  • 這十年,誘導多能幹細胞如何改變整個世界?
    2016年6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誘導多能幹細胞被期望可以帶來一場醫學革命,但在其發現十年後,誘導多能幹細胞慢慢開始轉變為生物學研究,隨後將這些細胞稱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 cells),在會場的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者Rudolf Jaenisch說道,很多人並不相信,但我清楚並且信任山中伸彌的研究成果。
  • Cell Research:應激引起的p38活化有利於多能幹細胞(iPS)的誘導
    幹細胞具有在體外大量增殖和分化為多種細胞的潛能,可為再生醫學的替代療法提供充足的細胞來源。2006年以來,日美科學家利用病毒載體轉染不同轉錄因子(Oct4, Sox2, Klf4, c-Myc等),成功將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
  • Cell Stem Cell:I期臨床試驗結果可喜 幹細胞療法或有望治療脊髓...
    圖片來源:NIAID醫學博士Joseph Ciacci表示,這項臨床試驗的目的就是評估神經幹細胞移植療法的安全性,而且目前我們並未在任何患者機體中觀察到手術相關併發症的發生;我們的研究結果也表明這種療法能夠安全實施,而且後期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來證實早期的療效跡象,同時還應探索進一步的劑量增加治療。
  • Cell Stem Cell:靶向CD133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膠質母細胞瘤
    圖片來自Cell Stem Cell, 2020, doi:10.1016/j.stem.2020.04.008。這種稱為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CAR-T)療法的免疫療法涉及在實驗室中對來自患者血液的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得它們直接靶向結合膠質母細胞瘤細胞表面上的一種稱為CD133的特定蛋白,並消滅這些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