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控光纖慣組助力天宮神九成功交會對接

2021-01-10 OFweek光通訊網

  6月24日11時許,中國航天員駕駛神舟九號踏上與「天宮」的相約之旅,我國即將迎來首次手控交會對接任務。這一操作是由在地面進行了1500多次模擬訓練的43歲航天員劉旺實施的。12時38分,他開始手動控制飛船的姿態、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號從140米外向天宮一號緩緩接近。12時48分,對接機構成功接觸。12時55分,一個多小時前剛剛分開的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實現剛性連接,再次形成組合體,中國首次手控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成功。

  神舟九號航天員成功駕駛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對接,這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整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圖 神九天宮手控對接(源:長江日報)

  手控交會對接如何保證精準性

  手控光纖慣組使手控對接盡在「掌握」

  有人把手控交會對接比喻成航天員「太空打靶」。茫茫太空中,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距140米處,神九中航天員根據屏幕上的十字刻度來對準目標,通過操作控制手柄來及時調整飛船位置。可是一旦出現偏差,怎麼辦?

  這就要用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九院13所研製生產的手控光纖慣組。這個裝置是安裝在航天員座椅下的一個既小巧玲瓏又十分精緻的黑盒子,它可以穩定飛船位置和姿態,幫助航天員完成手控交會對接。

  「手控光纖慣組的主要作用就是穩定飛船姿態,保證航天員可以將飛船穩定在預定的位置上,從而保證飛船平穩地沿著預定軌道進行交會對接。」13所副所長、時代光電公司總經理王巍介紹,只要飛船稍微偏離航天員設定的預定目標,光纖陀螺就可以檢測出偏差值,進而通過控制系統的反饋,將飛船重新穩定在預定目標上。

相關焦點

  • 航天員"太空打靶"如何保證精準性:手控光纖慣組
    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王敏) 我國即將迎來首次手控交會對接任務
  • 神八與天宮實現第二次交會對接 17日晚返回地面
    昨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周雁飛研究員表示,第二次交會對接的大部分時段是在光照區進行,主要目的是為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交會對接進行技術摸底,從而為明年的有人交會對接做準備。  首次對接旨在突破技術  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神八實現首次交會對接。周雁飛說,從兩個飛行器相距400米到對接過程,主要依靠光學測量手段。
  •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手控交會對接現場直播 - 中國網
    中國網: 今天中午航天員將手動控制神舟九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任務,中國網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為您現場直播,敬請關注!可以說,3人以非常良好的身心狀態迎接手控交會對接任務。2012-06-24 11:06:17中國網: 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飛船已經成功分離。
  • 天宮一號/神舟九號載人自動交會對接現場直播 - 中國網
    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經歷了40多個小時的太空生活,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迎來了相擁天宮的一刻。今天下午,神舟九號將與天宮一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本網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為您現場直播。2012-06-18 12:57:00中國網: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經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計劃於18日14時許,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自動交會對接。對接完成、兩飛行器形成穩定運行的組合體後,航天員將於17時22分進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 天宮一號,再見 飛行六年,曾與三艘飛船交會對接
    艙外安裝太陽能電池帆板,艙內主要安裝發動機和推進劑貯箱以及環控氣瓶等設備。資源艙為軌道機動提供動力,為飛行提供能源,並控制飛行姿態。能夠在天宮一號與飛船進行交會對接的過程中,控制天宮一號進行精確的姿態控制。天宮一號做了什麼第一,天宮一號作為交會對接的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飛行任務。
  • 國新辦就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現在我向大家通報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圓滿成功的消息。 昨天傍晚19時32分,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的主著陸場區,成功回收。至此,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全面實現了「準確進入軌道、精確交會對接、穩定組合運行、安全撤離返回」的預定目標。標誌著我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的重大跨越,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裡程碑。
  •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交會對接過程(視頻截圖)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記者周而捷、吳晶晶、白瑞雪)不到10分鐘,中國兩個無人太空飛行器在近地軌道成功對接;40多年,中國實現了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開展深空探索。3日凌晨,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距地球343公裡的軌道實現自動對接,為建設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兩天前發射升空的飛船與在軌等待34天的目標飛行器依靠微波雷達、雷射雷達和電視攝像機的引導,經歷了捕獲、緩衝、拉近、鎖緊的過程,最終實現連接,形成組合體。正在國外訪問的國家主席胡錦濤發來賀電。
  • 神八飛船成功對接天宮一號 中國叩開空間站時代大門
    隨著神舟八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3日凌晨在茫茫太空緊緊「相擁」,中國航天人成功叩開通向空間站時代的大門。  0時16分,1日5時58分07秒發射的神八飛船飛抵對接入口點,與32天又8小時前升空的天宮一號同處於一條直線上,二者相距5公裡。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趙薇 宗兆盾)23日10時07分,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準操控和張曉光、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6月23日10時07分,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準操控和張曉光、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當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6月13日拍攝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顯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王永卓 攝  6月13日拍攝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顯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的模擬畫面
  • 光電所研製的雷射雷達完成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任務
    6月23日10時05分,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手控交會對接,標誌著神十天宮太空「握手」的任務結束。作為交會對接的敏感器之一,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與中電27所聯合研製的雷射雷達完成中近距離的測量工作,使神十與天宮在太空自動、手控精準對接。在太空中,神十與天宮均以幾米每秒的速度快速運行,在使兩個高速運動的飛行器對接的過程中,雷射雷達發揮了重要作用。
  • 天宮一號採用航天九院光纖陀螺技術
    10/9/2011,據報導,9月29日21時25分45秒,作為中國航天高技術水平、高可靠性能最新「代言」的「天宮一號」 發射成功,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此後,它將分別與隨後發射的「神八」、「神九」、「神十」飛船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的雛形。
  • 神九天宮對接_網易專題
    運載火箭:長徵二F遙九火箭;發射時間:6月16日18時37分;發射地點:酒泉航天發射場;太空人:飛行乘組將由3名航天員組成,其中包括中國首位女航天員;手動對接:航天員手動交會對接;
  • 【直播實錄】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自動對接
    主持人:昨天神舟九號成功發射萬眾矚目,不光是吸引全中國人,甚至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我們現在再回顧一下昨天發射的狀況場景。我們知道今天下午14:12分神舟九號和天宮一號就要進行第一次自動交會對接了,現在已經是北京時間13:37分,我想問問孫總,現在整個測控系統,現在準備情況怎樣呢?
  • 太空人將不再入住天宮一號 壽終後或可超期服役
    2011年11月3日1時36分 首次交會對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迎來神舟八號飛船,與其成功實施中國首次交會對接。神舟八號任務沒有航天員參與,其間與天宮一號組成組合體飛行12天,擇機進行了第2次交會對接試驗,繼續飛行2天後分離。
  • 王兆耀回顧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情況
    2012年6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潔、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6月13日拍攝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顯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當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攝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趙薇)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5次與神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 2012年將進行神九、神十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試驗
    新華網神舟八號快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說,2012年將進行神九、神十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試驗,至少有一次是載人飛行。
  •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2011年11月  ——與神八飛船「太空之吻」  升空32天,繞地球獨舞485圈之後,天宮一號降軌進入距地面343公裡的交會對接軌道。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時3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順利完成首次交會對接,被人們稱為美麗的「太空之吻」。
  • 「太空之吻」背後的「支撐點」——空間交會對接技術解讀
    新華社記者 劉潺攝 關注「天神再度對接」 6月13日13時18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我國第5次成功實現空間交會對接。 遠場敏感器一般作用距離為幾十或上百公裡到百米量級,目的是測量目標飛行器相對追蹤飛行器的位置和速度,用於交會對接尋的段和接近段。在我國實施的數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中,由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製的微波測量雷達從天宮、神舟相距百餘公裡之外便牽起了紅線,作為交會對接任務的關鍵傳感器,它精確提供了距離、速度、角度、角速度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