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皇宮現世?成都天府廣場新現古建築遺址!

2020-11-30 騰訊網

最近有讀者告訴海納君,天府廣場附近的一處工地內,似乎挖出了古建築遺址。聯想到天府廣場在近10年的諸多重大考古發現,這引發了海納君的興趣。

(錦城藝術宮原址)

這次疑似的古建築遺址,位於天府廣場的東側,原址為成都錦城藝術宮。2019年左,錦城藝術宮拆遷,但據該讀者反映,大型機械在對上蓋建築拆除後,隨即離場。

到目前已經數月過去,該區域卻不見任何的正常施工動靜,反而經過現場工作人員的清理,一處類似古建築遺址的區域,呈現在眼前!

一直以來,對於劉備的皇宮所在地,考古界傾向於天府廣場附近一說,但無奈缺乏相關證據。若此處被認為確為一處新發現的古代建築遺址,希望能夠為該皇宮的發現提供有力的證據。

(劉備像,圖據「百度百科」)

天府廣場考古成果不斷

近十年出土了大量各朝代歷史古蹟

作為目前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廣場,被認為2300多年以來,一直是成都的中心地區。近十年間,隨著城市更新的速度加快,歷朝歷代的文物古蹟不斷被發掘出土。

(上圖:蜀王城平面圖。下圖:如今天府廣場區域衛星圖。圖據網絡與百度地圖)

2010年,天府廣場東南側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兩件與漢代成都官學有關的石刻功德碑。

2012年初,考古工作隊在天府廣場東北側,四川大劇院考古工地中心發現了一座重達8.5噸的石犀牛。後推測為李冰在都江堰治水時,用於鎮水的神獸。

(石犀牛,現存成都博物館)

2013年,在對成都市體育中心的改造中,發現了明代蜀王府的遺址。

2019年,經過6年的考古發掘,杜甫詩句「莫須驚白鷺,為伴宿青溪」所指的摩訶池,被確定在天府廣場的西北側。

此外,天府廣場北側、成都市體育中心附近還挖掘出土了大量的先秦、戰國、西漢、東漢、蜀漢、西晉、東晉、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個時期的文物古蹟。

而結合讀者提供的照片,海納君分析認為,此處亦有可能是一個考古發掘現場。證據如下:

1,工地在上蓋建築拆遷完畢後,再未進行大規模的施工,每天僅有少數工人用推車運送渣土;從照片上看,原址為錦城藝術宮地面停車場的區域,被下挖約1米深,並分割為若干個小方塊。

2,挖出來的建築遺址,與不遠處的成都市體育中心的「蜀王府」挖掘現場相似(下圖可證明)

(成都市體育中心考古挖掘現場。圖據網絡)

3,天府廣場附近,一直被認為是2000多年來,成都一直未改變的城市中心位置,而此前挖掘出的眾多文物古蹟,已經能夠充分說明這一點。

而此次又挖出了什麼寶貝呢?一直以來,蜀漢政權,即劉備時期在成都的皇宮所在地,一直有位於天府廣場附近一說。不知此次的考古,會不會為確定蜀漢皇宮的具體地址,一些提示。

劉備皇宮未被確定

天府廣場附近被認為最有可能之地

作為目前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廣場,被認為2300多年以來,一直是成都的中心地區。近十年間,隨著城市更新的速度加快,歷朝歷代的文物古蹟不斷被發掘出土。但劉備皇宮卻遲遲未能最終確定。

(成都市體育中心,目前已經為一個大型的考古現場。圖據高德地圖)

目前,關於劉備皇宮所在處有兩種說法,第一據史書記載:(劉備)「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南」,即更靠西北的江漢路,但此處目前發掘出的文物非常少,不足以有充足證據。

因此隨著天府廣場附近不斷有漢代文物古蹟出土,因此不少考古學家支持蜀漢政權皇宮在天府廣場附近一說,但目前的考古成果中,並未發掘出與高等級古代建築有關聯的遺蹟。因此並不能判斷皇宮的具體地址。

這一謎題亦只有通過不斷的考古發掘,才能最終以實證作最終結論。但考古界傾向在觀點在於,天府廣場附近所發掘出的大量古建築遺址,證明了此處是被多個朝代選定的地區政治中心所在地。

如下圖所示:黃色區域,為始於隋朝、興於唐朝的摩訶池區域,而從前後蜀、五代、兩宋,皆為成都的「中央公園」;藍色區域:為明代蜀王府所在地;綠色區域:發掘出了石犀牛,重達8.5噸的鎮水之物,被認為在古代只有出現在政治中心位置;紅色區域:即錦城藝術宮所在地,也是目前疑似的考古現場。

(天府廣場與考古挖掘的平面圖,圖據百度地圖。)

而從錦城藝術宮與石犀牛的位置關係看,兩者相距不過百米。海納君注意到,在上圖綠色區域發掘出石犀牛外,當年的考古過程中,還發現瓦當、鋪地磚等高等級建築遺存。

對此,據當地媒體報導,成都考古研究所易立稱,儘管這處工地出土的西漢早期瓦當等建築構件不超過10件,但足以證明這裡當時就已有高等級建築。因為一般的平民百姓,在當年只可能住茅草房或土坯房。

(上圖:錦城藝術宮現狀;下圖:百度街景拍攝的錦城藝術宮圖片,可見為原來的地面停車場位置,紅色剪頭處,即為發現石犀牛處。)

但目前該區域仍在封閉施工之中,具體情況尚未對外公布。因此最終此處會出土什麼樣的文物古蹟,還需要相關部門在適當時候予以說明。海納君不作太多的現場打探,未來將持續關注。

史無前例!唐良智帶隊,重慶市長天團集體赴京,拜訪中央部委央企談支持!談合作!

四川省省長4000字解讀成渝發展,這14方面信息非常重磅!

圍繞解放碑這棟摩天大廈,重慶供銷社與英利打了十二年官司!

相關焦點

  • 成都考古再現重磅發現 劉備皇宮或在天府廣場東北側
    富貴昌地磚刻紋石犀牛  作為三國時期蜀漢的首都,成都的三國遺存在全國名列前茅。劉備在成都稱帝之後,皇宮位於何處?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劉備的皇宮在武擔山,然而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新發掘成果顯示了另一種可能:蜀漢皇宮很有可能就在天府廣場附近。  大量發現  塗朱瓦當和吉祥語地磚展現高貴等級  史料記載,劉備「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南」(武擔山,位於今江漢路)。
  •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劉備皇宮或在天府廣場東北側
    鍾欣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4日電(嶽依桐 王鵬)24日,記者從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結合文獻記載和近年的考古發現,認為蜀漢宮城遺址很有可能就在成都天府廣場東北側一帶。  據悉,2013年年初,成都天府廣場東北側古遺址出土了一個近十頓重的巨型圓雕石犀。經考證,石犀製作年代距今約2000年,或為李冰治水時製作。
  • 天府仁壽大道正式通車 仁壽縣城直通成都天府廣場
    雙向8車道大路 仁壽縣城直通成都天府廣場據介紹,天府仁壽大道起於天府大道南延線仁壽縣視高鎮與成都交界處,途經清水、黑龍灘、大化、珠嘉,至仁壽縣城,全長38.6公裡,按一級公路標準進行設計,雙向8車道,同時兼具部分城市配套功能,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總投資約58億元。
  • 從金沙遺址到天府綠道 港澳臺僑大學生"穿越古今"探秘成都
    百餘位在蓉港澳臺僑大學生一起探秘金沙遺址博物館,走進成都市規劃館,踏上天府綠道代表點位桂溪生態公園,在串聯古今的「時空隧道」中,了解成都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本次活動由成都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和四川師範大學共六所大學的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共同主辦。
  • 成都東華門遺址古為兵家必爭地 曾淪為乞丐聚集地
    「大城」就是從秦代確定的城市中心,其大致範圍,南邊的城門「江橋門」在現在的紅照壁到錦江賓館的區域,最北大約在現如今的羊市街,西到東城根街,東到太升南路。後成都以此為圓心,向外四面擴展。  在天府廣場片區東華門一帶發掘出的漢代至清代文化遺存,8月18日被正式命名為「東華門遺址」。
  • 成都體育中心藏600年王府小路 泥巴碎片是文物
    考古人員介紹,這項位於後子門成都體育中心遺址的挖掘工程,剛開工一個月。昨天,華西都市報記者獨家探秘考古現場,揭開皇城根下的神秘面紗。  6探坑開挖宋代出土物多  今年10月14日,為配合成都體育中心籃球場工程建設,成都市考古隊對施工地點進行例行勘探。位於人民中路一段的後子門成都體育中心遺址,分6個探坑,面積近600平方米。  「明清時期的基本都被破壞了」,他告訴記者,1987年一次整改,破壞了較淺的生活遺存。「現在發掘的土層,宋代的東西比較多。」
  • 義大利考古學家盛讚成都東華門遺址
    原標題:義大利考古學家盛讚成都東華門遺址   義大利首都羅馬,古老的歷史遺存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6月6日,義大利考古學家丹尼爾·莫納可達一行來到成都參加文化交流。在參觀成都東華門遺址後,義大利專家盛讚遺址是成都的巨大財富。
  • 成都體育中心考古區摩訶池遺址旁 挖出蜀王府城壕
    7月8日,摩訶池遺址發掘出了兩段分別為70米、45米的城壕(圈中)。  「摩訶池杜甫陸遊在這兒泛舟吟詩」後續  @華西都市報:今年5月,成都體育中心南側考古區發掘出摩訶池遺址。7月8日,摩訶池遺址旁又發掘出了兩段分別為70米、45米的紅砂石牆壁,初步推測為蜀王府內河道旁的城壕,年代大約在明初。城壕內出土了景德鎮官窯燒制的青花瓷器,上有龍紋和鳳紋,應為蜀王府之物。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該遺址的保護方案也在擬訂中。待考古發掘完成後,各方專家將評估該考古遺址是否具有保留價值,並以此決定原計劃修建的綜合停車場是否需要修改方案。
  • 周六上午,這裡有一條「時空隧道」,相約1000年前成都最美的地方!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成都,2300年建城史,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建城之日起便「城名不變,城址不移」。2013年8月,位於成都體育中心南側一歷史遺蹟出土,6年發掘,發現了從漢代到清代,穿越2000多年時光的文化遺存,被命名為「東華門遺址」。其中此前存在於文人騷客詩詞中的摩訶池,在東華門遺址首現真身。
  • 2020成都馬拉松昨日已開放領取參賽裝備
    2020成都馬拉松將於29日上午7:30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鳴槍起跑,賽事路線與去年相同。 網易體育11月28日報導:2020東風日產成都馬拉松今日在錦華萬達廣場開放參賽裝備領取。
  • 天府國際機場又有新動靜!
    好消息~天府國際機場又有新動靜啦10月29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1號、2號塔臺及相關配套設施工程項目順利通過質量實體竣工驗收據了解,兩個塔臺於去年年底和今年這是一款專門根據機場塔臺工作特點和環境,定製的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一代塔臺管制指揮系統,能夠使管制員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高效精準地獲取各類信息,有效降低操作失誤概率。空管2號塔臺則毗鄰天府國際機場航管小區航管樓南側,設計高度69米,設計靈感取自金沙遺址出土文物「十節玉琮」,投入使用後將擔負垂直跑道的空管指揮功能。
  • 天府國際機場又有新動靜
    好消息~天府國際機場又有新動靜啦!10月29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1號、2號塔臺及相關配套設施工程項目順利通過質量實體竣工驗收據了解,兩個塔臺於去年年底和今年5月中旬先後封頂這是一款專門根據機場塔臺工作特點和環境,定製的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一代塔臺管制指揮系統,能夠使管制員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高效精準地獲取各類信息,有效降低操作失誤概率。空管2號塔臺則毗鄰天府國際機場航管小區航管樓南側,設計高度69米,設計靈感取自金沙遺址出土文物「十節玉琮」,投入使用後將擔負垂直跑道的空管指揮功能。
  • 成都發掘千年石獸身世成謎 專家推測與李冰有關
    千年石獸  造於秦漢,年齡至少1793歲鬧市藏身  同時出土的多文物力證天府廣場自古就是城市中心繁華地帶  一尊深埋地下、「穿越」了千年的石制神獸,近日在成都市天府廣場旁東北側的四川大劇院工地被發掘出來。「千年石獸」究竟是什麼動物?
  • 「神鳥」大揭秘 專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設計者代表
    而今,成都的東方一座宏偉工程耀耀欲飛,「金烏負日」耀豔眼前,敞開擁抱世界的新大門。它,就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作為「十三五」規劃建設的我國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於上月初開始了校飛,將於本月開啟試飛階段,計劃於明年7月之前正式投入使用。屆時,成都成為我國內地第三座擁有雙機場的城市,以神鳥馱日飛翔之勢開啟暢連世界的新門戶。
  • 成都真的有必要建規模如此宏大的天府國際機場嗎?
    2019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客流吞吐量55858552人次全國排名第4,排在廣州白雲機場之後,首次突破5000萬,雙流機場已接近飽和了,雙流機場只有兩條跑道,運營壓力大,而成都雙流機場的客流吞吐量還在逐年增加,所以天府國際機場應運而生。
  • |成都|天府大道|四川|德陽
    這也意味著德陽和成都同城化也將更加緊密,而且天府大道北延線和成都三繞「德陽段」,也在持續建設中。=天府大道北延線=▽作為加強兩地經濟交流、推動成德同城的城市無縫銜接的天府大道北延線,1年後也將竣工,屆時德陽離成都又更近一步。
  • 考古重塑古代成都
    史料記載,成都,這座「秦並巴蜀」以前就已存在的古代都市,在漢代已「列備五都」,唐、五代至宋則擁有「揚一益二」的繁華……  隨著近年來不斷展開的考古發掘,成都靚麗的身姿風華再現——從邁向文明門檻、距今四千多年的新津寶墩古城到「王者歸來」的金沙遺址,從老官山漢墓織機、醫簡到天府廣場石犀的「出世」……每一次重大考古發現,猶如拼圖,描摹出古代成都瑰麗的色彩。
  • 成都值得一看的博物館有哪些?
    成都比較出名的博物館有四川省博物院、成都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成都川菜博物館、永陵博物館等。1.四川省博物院說道成都的博物館,當然首推四川博物院,這是四川省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國家首批一級博物館。川博藏品豐富,包含書畫、陶瓷、青銅器、民族文物、工藝美術、漢代畫像石、張大千書畫等等。
  • 藝術邂逅川西林盤 點亮成都人的生活 為期一個月的成都首屆天府...
    夜幕降臨,成都邛崍卻愈發奪目了起來,幾個年輕小夥組成的樂隊輕快地彈唱,音樂律動著每一顆自由的靈魂。9月8日,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成都市農業農村局、邛崍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成都市首屆天府大地藝術季在成都邛崍天府現代種業園區啟動。
  • 機場商業 | 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 伍茲貝格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東區,距離成都天府廣場 51 公裡,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計劃建設的我國最大的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定位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平安、人文、智慧、綠色機場。機場預計 2021 年投入使用,屆時成都將是我國繼上海、北京後全國第三個擁有兩座 4F 等級機場的城市,成為面向歐洲、中東和東南亞的主要空中門戶,天府國際機場也將成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等級最高的航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