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摩訶池遺址發掘出了兩段分別為70米、45米的城壕(圈中)。
「摩訶池杜甫陸遊在這兒泛舟吟詩」後續
@華西都市報:今年5月,成都體育中心南側考古區發掘出摩訶池遺址。7月8日,摩訶池遺址旁又發掘出了兩段分別為70米、45米的紅砂石牆壁,初步推測為蜀王府內河道旁的城壕,年代大約在明初。城壕內出土了景德鎮官窯燒制的青花瓷器,上有龍紋和鳳紋,應為蜀王府之物。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該遺址的保護方案也在擬訂中。待考古發掘完成後,各方專家將評估該考古遺址是否具有保留價值,並以此決定原計劃修建的綜合停車場是否需要修改方案。
今年5月下旬,成都體育中心南側考古區發掘出隋朝蜀王楊秀挖的人工湖摩訶池遺址,讓存在於古詩詞中的摩訶池露出「真容」。隨著進一步挖掘,明代蜀王府河段旁的城壕也再次重見天日。7月8日,記者從成都市考古工作隊了解到,成都體育中心南側考古作業區又有新發現,摩訶池遺址旁發掘出了兩段分別為70米、45米的紅砂石牆壁,初步推測為蜀王府內河道旁的城壕。「城壕內出土了景德鎮官窯燒制的青花瓷器,上有龍紋和鳳紋,應為蜀王府之物。」
摩訶池被填改成蜀王府河道
北起東西御河,南到紅照壁,東至東華門,西達西華門,面積38公頃有餘……這是現存資料對明代蜀王府的註解,這個明代藩王中最華麗的宮殿,就在現在的天府廣場和四川科技館一帶。1381年修建,1390年竣工,蜀王府是明太祖朱元璋為兒子朱椿所建。這座皇家建築,園林精緻優美,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其中的「菊井秋香」被譽為成都八大景之一。
發掘現場,考古人員發現了摩訶池東南部的走向、範圍和堆積情況,這個讓詩聖杜甫「莫須驚白鷺,為伴宿青溪」,宋代陸遊「一過一銷魂」的人工湖,終於穿越到現代,露出了一小部分的「真容」。但據史料記載,修建蜀王府時,大半個摩訶池被填平了,那麼摩訶池在蜀王府裡究竟是什麼樣子?
考古現場給出了解答:蜀王府利用這個人工湖,改造成為了河道。成都市考古隊工作人員易立說,最近他們新擴考古面積約1900平方米,在摩訶池的遺址旁,發掘了兩段由1米長紅砂石組成的「牆壁」,初步推測為城壕。
記者在現場看到,城壕分為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段,其中東西向長70米,南北向長45米。「在這些城壕下,古時侯應是一段河道。城壕旁邊,還有完整的踏道與其相連,供人們從這裡上下河道。」這段明末的「踏道」,就在城壕的南北角,一段2米寬的青磚路斜斜延伸至城壕邊,古人可以從這裡進入摩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