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心考古新發現見證2300年城市繁華

2021-01-09 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7月22日電(記者童芳)戰國縱橫家張儀的官邸所在地,杜甫、花蕊夫人等歷史名人遊玩的皇家園林摩訶池,「非壯麗無以示威儀」的明代蜀王府。記者22日從成都城市考古研討會上獲悉,成都市中心同一區域近年來陸續發現從戰國到明代的幾處重要遺存,命名為東華門遺址。

據東華門遺址考古發掘領隊易立介紹,2013年以來,為配合「天府文化中心」項目的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成都市青羊區東華門街至體育中心一帶,發掘揭露出大面積的古代城市遺存,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戰國秦漢六朝大城生活區、隋唐至兩宋摩訶池池苑園林區、明代蜀王府宮城建築群。

公元前311年,張儀等築成都城,其中大城為蜀侯、蜀相、蜀守治所,此後的秦漢六朝時期,大城一直為成都的政治中心。此次戰國秦漢六朝大城生活區發掘出土了排水溝、水井、灰坑等,以及大量的陶質器皿、瓦當、錢幣等生活遺物。考古學家推測此處很可能就是張儀等人的官邸、府衙所在地。

隋唐至兩宋摩訶池池苑園林區,建築年代從隋唐至兩宋,延續600餘年,主要有池岸、步道、庭院、水池等,還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皿和建築構件。據古代文獻記載,摩訶池是隋唐至兩宋時期著名的池苑園林景觀,兼具玩賞和生活用水保障兩項功能,是眾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的宴飲和遊玩之所,許多歷史名人,如前蜀、後蜀兩位開國皇帝王建、孟知祥,著名詩人杜甫、陸遊,著名才女花蕊夫人、薛濤等都曾在摩訶池遊玩賞景。

東華門遺址發掘的蜀王府建築群,即明代蜀藩王的府邸遺存。蜀王府於1382年由朱元璋下詔修建,先後生活過的蜀王共計10世13王,清代初期遭毀滅性破壞,存續時間256年。此次考古發掘的遺存主要由城牆、道路、河道、橋梁、水池、臺榭、碼頭等各類設施組成,功能上主要是宮城內的苑囿區,總面積超過24000平方米。出土遺物包括陶瓷器皿、建築構件、鐵器、木料等。

易立認為,東華門遺址的發現,見證了成都從戰國到明代的繁華歷史。證實了以往僅見於文獻記載的「摩訶池」確實存在,尤其是摩訶池和蜀王府,規模龐大,氣勢恢宏,工藝精良考究,為古代歷史研究提供了珍貴依據。(完)

相關焦點

  • 《成都考古發現》20年
    作為一個市級文物考古研究所,能夠連續20年每年出版上一年度的考古發掘新成果,並分階段輔以專門的研究文集,這在國外考古界能做到者也屬寥寥,而在中國考古界卻實在是僅見。看到在世紀之交的當年俞偉超先生為《成都考古發現》(1999)第一冊文集所作序言,不禁為俞先生的精闢論述和殷切期望感懷萬千,也為成都市的考古同仁們所做的努力和收穫深表敬佩!
  • 考古重塑古代成都
    見證漢代「列備五都」  在王毅看來,古蜀文明無疑是成都歷史上的第一次崛起,而秦漢時期則是第二次崛起,其「列備五都」的城市地位將城市文明推向高峰,而考古發現的大量實物為歷史作了見證。  成都,又名錦官城。左思《蜀都賦》描繪「百室離房,機杼相和。貝錦斐成,濯色江波」,絲綢之路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織錦被考證為蜀錦。
  • 一場寶藏直播 數千萬網友雲端見證「十大考古新發現」誕生
    今年適逢「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舉辦三十周年,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第一次以網絡會議的形式召開。5月1日至5月5日,央視新聞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進行全程直播,在線 「雲考古」,邀請網友雲端見證「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誕生,吸引了三千多萬網友在線觀看。來自各地的評審專家們坐在各自鏡頭前,在大屏幕上完成了集結。二十個入圍的考古項目匯報人向評審專家和網友們介紹考古新發現。
  • 六年考古發掘:東華門遺址佐證成都2300多年建城史
    【解說】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從2013年到2019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對成都青羊區東華門街至成都體育中心一帶的東華門遺址開展了長期的考古工作。8月5日,記者來到成都東華門遺址進行探訪,此時現場依然在進行著忙碌的發掘工作。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以文化遺產保護推動城市經濟發展
    顏勁松 主辦方供圖平衡保護與建設關係成都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作為具有2300多年建城史且城址始終未移的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有著豐富的地下文物資源。近年來,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如何有效保護地下文物,同時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成都面臨的新挑戰。
  • 成都天府廣場新現古建築遺址!
    聯想到天府廣場在近10年的諸多重大考古發現,這引發了海納君的興趣。若此處被認為確為一處新發現的古代建築遺址,希望能夠為該皇宮的發現提供有力的證據。 近十年出土了大量各朝代歷史古蹟 作為目前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廣場,被認為2300多年以來,一直是成都的中心地區。
  • 成都體育中心藏600年王府小路 泥巴碎片是文物
    工程浩大  目前開挖的範圍為6個探坑,面積近600平方米,只是整個工程的四分之一,整個挖開或許有大收穫,  今年年初,埋藏地下的天府石獸終見天日,憨態可掬的模樣萌翻了成都人,也揭開了成都市中心古時的繁華一角。  最近,離發現萌獸發掘地不遠的地方,一條埋藏幾百年的「皇城」路,在籃球場的地下新鮮出土。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項目獲選「2019年國外考古新發現」
    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入選項目、入圍項目及國外考古新發現名單。
  • 王毅:呈現真實的城市,成都考古黃金時代剛剛到來
    ▲王毅: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成都考古研究院院長都說王毅是「了解成都歷史最多的人」,他是成都考古文博界的代表人物,從寶墩遺址到金沙遺址的發掘,到老官山織機、扁鵲醫書的發現,他領導發掘的六項「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改寫了成都歷史,重塑了天府之國在絲路中的地位。
  • 成都市發改委:新發展理念引領城市能級上臺階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年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3年前,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立目標和路徑:把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城市建設發展的生動實踐。
  • 直擊成都考古現場 發現唐宋時期「市政工程」
    11月22日,成都市鼓樓北一街的考古發掘現場,工人正忙於挖掘。為配合城市建設,經國家文物局同意,成都市考古隊從2017年7月開始對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鼓樓北一街(文化宮5號地塊)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發掘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
  • 這場高端考古盛會 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今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川大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憲教授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現場還進行了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儀式。成都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作為具有4000年大規模居住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且城址始終未移的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提出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持續提升城市世界影響力,有深厚的底蘊。
  • 大遺址保護「成都模式」在全國領先:完整保護城市文脈
    成都考古大事記1985年十二橋古蜀遺址被發現1996年成都考古工作隊在新津找到4000多年前的「寶墩古城」,找到了古蜀文明的源頭2000年商業街船棺遺址在成都市中心區域被發現2001年2月在成都市區發現金沙遺址,分布範圍約5平方公裡,是公元前
  • 成都老官山漢墓、石渠吐蕃石刻入選2013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3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分布圖(圖片來自於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0日訊(記者 彭亮)昨(9)日下午,國家文物局網站揭曉了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文化遺存……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如何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此外,雙方還在植物考古、動物考古、冶金考古、宗教考古、陶瓷考古、人類骨骼考古、環境考古等科研領域,以及本科生及研究生培養、博士後科研工作等人才培養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數十年來,四川大學考古專業為成都文物考古界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很多人已經成為了成都考古文博領域的專家。」
  • 成都考古發現4000年前骨杖 或與宗教法杖有關
    3日,成都考古界又有新發現,在一片歡呼聲中,一根深埋地下4000餘年的骨杖重見天日。這根寶墩時期的骨杖到底是何物?他的主人用它來做啥?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負責人以及考古專家。
  • 成都考古部門例行考古時發現南朝佛像
    發掘現場成都考古部門例行考古時發現寶貝穿越千年 南朝佛像來逛寬窄巷將層層泥土撥開,一尊尊南朝佛像穿越一千五百年時光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佛像嘴角揚起的那一絲神秘而又迷人的微笑,讓在場的考古人員忍不住連連稱嘆!近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對原成都水錶廠的一處空地進行例行考古時,意外發掘出了80餘件精美佛像,其中大多數為稀有南朝佛像。這些佛像保存完整,個別佛像上的貼金尚存,流彩隱約可見,一件單體倚坐式託塔天王像更是國內極為罕見的珍寶。據悉,這是近年來,成都首次出土如此大規模的南朝佛像。
  • 考古發現!那些淹沒於水下的古代城市遺蹟,你想看的都在這裡!
    不過,在1996年,由考古探險家弗朗克·戈迪奧領導的水下探險隊再次發現了它,戈迪奧在水下廢墟之中找到了大量的古代文物,這一考古發現無疑是影響世界的,因為該水下遺址可謂是一個古代文物的寶庫,其中許多還沒有被人們發現。埃及政府希望利用國際社會對該遺址的興趣,建立一個水下博物館,遊客可以在這裡親眼看到這座沉沒的古代城市。
  • 成都考古新發現! 市中心發掘出明代郡王府
    發掘工地現場明代郡王府遺蹟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6日訊(記者 李慧穎)今日,記者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2018年7月,為配合成都市興城建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擬建或擬出讓、劃撥正府街建設用地,考古研究院對正府街遺址進行了文物勘探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