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從人4型腺病毒Hexon蛋白中發現重要構象中和表位

2021-03-04 病毒學界

人4型腺病毒(HAdV-4)是一種能夠導致成人和小孩嚴重呼吸道疾病的高度傳染性病原體。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針對於該病毒的有效授權藥物和疫苗。篩選針對HAdV-4的有效中和抗原表位,有助於開發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及治療該病毒感染的單克隆抗體(MAb)藥物。近日,中國的科學們在Journal of Virology雜誌上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Identification of a Critical and Conformational Neutralizing Epitopein Human Adenovirus Type 4 Hexon」的論文。該研究在HAdV-4的Hexon蛋白上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中和表位,通過試驗證實該中和表位可以用於亞單位疫苗及治療用單克隆抗體的開發。

1、篩選能夠直接結合HAdV-4 hexon蛋白的單克隆抗體MN4b:研究人員通過從製備的6中抗HAdV-4hexon蛋白的單克隆抗體中,篩選到了一個具有高中和效價的單克隆抗體MN4b。通過使用MN4b中和其它血清型的腺病毒(HAdV-3,HAdV-5,HAdV-7),證實該中和抗體只特異性中和HAdV-4腺病毒。

2、鑑定MN4b識別的HAdV-4hexon蛋白構象表位:研究人員以Adc68 hexon蛋白的晶體結構為模板,構建HAdV-4 hexon蛋白的同源三聚體模型。通過序列比對和構建的模型,研究人員預測出了4個潛在的抗體中和表位,分別為:R1,R2,R5,R7-1。通過對這4個預測的抗原表位進行生物合成及小鼠免疫發現,只有抗原表位R7-1能夠與單抗MN4b結合併刺激小鼠產生中和抗體。

3、構建HAdV-4 HVR7突變株進一步確定MN4b識別的表位:HVR7表位由兩個獨立的表位組成,分別為R7-1和R7-2。研究人員通過構建HAdV-4突變株rAd4-3R7,rAd4-3R7-1,rAd4-3R7-2,發現rAd4-3R7和rAd4-3R7-1能夠完全逃離MN4b抗體的中和作用,說明R7-1位點是MN4b識別的重要表位。

4、HAdV-4抗血清對突變毒株的中和作用:研究人員通過分別使用兔抗HAdV-4血清和人抗HAdV-4血清對HAdV-4突變株rAd4-3R7,rAd4-3R7-1,rAd4-3R7-2作用發現,抗HAdV-4血清對突變株rAd4-3R7,rAd4-3R7-1的中和效價降低了16-32倍,進一步證實R7-1是主要的抗體中和表位。

 

 

相關焦點

  • Science:我國科學家發現人中和抗體結合SARS-CoV-2刺突蛋白的N端...
    他們分離出的三種mAb顯示出對真正的SARS-CoV-2的中和活性。一種名為4A8的mAb對真正的SARS-CoV-2和SARS-CoV-2假病毒都有較高的中和效力,但並不結合RBD。他們解析出4A8與S蛋白結合在一起時的總體解析度為3.1埃的低溫電鏡結構和針對4A8-NTD界面的局部解析度為3.3埃的低溫電鏡結構,從而確定4A8的表位為S蛋白的NTD。
  • 你知道愛滋病病毒的膜蛋白上有哪些廣譜中和抗體表位嗎?
    安全有效的愛滋病疫苗是預防愛滋病毒傳播的迫切需求,然而,愛滋病困擾人類已三十餘年,由於病毒變異大,病毒包膜蛋白表面高度糖基化和構象遮蔽阻止中和表位識別,加之對愛滋病毒感染的免疫保護機制缺乏清晰認識等,至今尚無可供預防使用的有效愛滋病疫苗問世。
  • 人IgG中和單克隆抗體可阻斷SARS-CoV-2感染 | 對話科學家
    通過繪製表位圖譜,我們發現了3個這些抗體識別的RBD中的主要表位,並且表位B抗體553-15可以極大地增強大多數其他抗體的中和效力。我們還發現515-5可以交叉中和SARS-CoV假病毒。總之,我們的研究為COVID-19的治療提供了11種有效的人中和抗體,可作為候選治療劑。
  • 哈佛大學: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變體D614G的結構和功能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已經證實,SARS-CoV和MERS-CoV的RBD包含主要的構象依賴性中和表位,並能夠在免疫動物中引起強效的中和抗體,因而是有希望的疫苗開發靶標。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哈佛大學、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和再生元製藥公司的研究人員發現:D614G在人類肺細胞、結腸細胞,以及在通過異位表達人類
  • 最新突破,南開大學邵一鳴教授團隊發現兩種HIV-1廣譜中和抗體
    此外,HIV-1 較易變異,病毒包膜糖蛋白 EnV 表面高度糖基化和構象遮蔽阻止中和抗體表位識別,加之對 HIV-1 感染的免疫保護機制缺乏清晰認識等,至今尚無可供預防使用的有效愛滋病疫苗問世。 誘導機體產生能中和不同亞型 HIV-1 的廣譜中和抗體是愛滋病疫苗的重要目標。
  • CHOM | 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實時構象變化過程
    雖然針對一些包膜病毒,目前已有有效的疫苗來控制其在人類中的傳播。但對於大多數病毒,目前尚無預防或有效治療方法,例如愛滋病毒HIV和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已經成功的疫苗一般是通過誘發人體免疫細胞產生抗體來結合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從而達到阻斷膜融合過程,最終阻止病毒進入靶細胞。病毒膜融合蛋白,即刺突蛋白,是誘導膜融合反應,允許病毒進入細胞的關鍵因素。
  • ...從結構上揭示一種強效的治療性抗體中和SARS-CoV-2和SARS-CoV機制
    位於SARS-CoV-2和SARS-CoV包膜的刺突糖蛋白(S)具有大約80%的胺基酸序列一致性,而且這兩種病毒均利用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hACE2)進入宿主細胞。細胞進入是通過S蛋白同源三聚體介導的病毒-受體結合實現的,然後是病毒-宿主膜融合,其中這種結合是通過S蛋白的受體結合結構域(RBD)進行的。
  • CHOM|盧茂林等揭示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實時構象變化過程
    因此這類病毒可以歸類為包膜病毒,這其中包括愛滋病毒HIV, 新冠病毒SARS-CoV-2, 流感病毒Flu,伊波拉病毒Ebola,寨卡病毒Zika, 登革熱病毒Dengue等等。該類病毒通過其最表面刺突蛋白來誘導病毒和靶細胞膜的融合,從而引發對靶細胞的感染。雖然針對一些包膜病毒,目前已有有效的疫苗來控制其在人類中的傳播。
  • 科學家建立用於抗原表位精細作圖的肽生物合成法—新聞—科學網
    新改良法仍使用截短的穀胱甘肽巰基轉移酶(GST188)作為短肽的基因工程表達蛋白載體,但通過在pXXGST-1質粒的克隆區插入一病毒基因,既保留了原方法的主要特點,如相對肽化學合成的編碼DNA片段合成費用低廉、短肽重組克隆構建簡便、和表達的短肽無需純化就能用於化學發光試劑顯色的免疫印跡鑑定,也形成了二個新優點:可回收雙酶切pXXGST-3質粒載體,通過排除不完全酶切的載體而確保目的重組克隆構建成功率
  • 2019-nCoV潛在的T細胞與B細胞抗原表位
    作者結合結構生物學和機器學習的計算工具,基於病毒蛋白抗原呈遞和抗體結合特性來識別2019-nCoV的T細胞和B細胞的抗原表位,並用SARS-CoV的實驗數據驗證了計算的有效性。他儘管SARS-CoV和2019-nCoV處在相同的亞組,但它們的基因組只有77%相同。了解2019-nCoV的共有和獨特表位將有助於為患者設計更好的疫苗或診斷性臨床試驗(Diagnostic tests)。中和抗體可以完全阻止病毒進入人體細胞。
  • Science:揭示超強效的合成納米抗體中和新冠病毒機制
    RBD通過一個柔遠的區域連接到S蛋白的主體,並且可以以一種不可訪問的向下構象(down-state)或一種可訪問的向上構象(up-state)存在。與ACE2結合需要RBD處於向上構象,並使得它可被宿主蛋白酶裂解,從而觸發病毒進入宿主細胞所需的S2構象變化。
  • Nature:揭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在完整病毒顆粒上的結構和分布
    固定可能有助於通過交聯讓一些蛋白構象穩定化,但預計不會產生任何新的構象。正如預期的那樣,考慮到細胞上清液中病毒的濃度(約107個噬菌斑形成單位/ml, PFU/ml),他們發現少量的病毒顆粒分散在網格周圍---這些病毒顆粒通過低溫電子斷層掃描(cryo-electron tomography, cryo-ET)成像(圖1b)。
  • Science揭示神獸體內納米抗體中和病毒
    9月,我們曾對發表於《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的一篇文章做了報導,該文章描述,來自瑞典的科學家在一隻名為「泰森(Tyson)」的羊駝(alpaca)體內成功提取出可中和新冠病毒的納米抗體(單域抗體)Ty1。研究者發現Ty1會附著在與ACE2受體結合的刺突蛋白上,從而有效中和病毒。表明Ty1納米抗體可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因此可以預防感染。
  • Nature:發現可有效中和並保護人體的抗SARS-CoV-2抗體
    近日來自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從針對刺突(S)糖蛋白的大量人類單克隆抗體(mAbs)中發現了一些具有有效中和活性並完全阻斷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SRBD)與人ACE2受體(hACE2)相互作用的單克隆抗體,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上,題為"Potently neutralizing and protective human
  • 《細胞》:讓新冠病毒感染力強9倍的突變終於搞清楚了!科學家發現,D614G突變會使新冠病毒S蛋白「打開懷抱」,更容易結合ACE2
    新冠病毒出世至今,所有人都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它會不會不斷進化得更厲害?不久之前,科學家注意到新冠病毒中的一個特殊的突變D614G,有該突變的毒株不僅迅速成為了目前流行的主流毒株,美國兩家頂級研究機構更是證實,這種突變會使新冠病毒的感染能力暴增到未突變毒株的9倍。
  • 刷屏,新冠抗體藥物和疫苗開發又有這些重要進展
    這批「刷屏」的新研究,對於設計治療性抗體藥物和保護性疫苗,有著重要意義。在這篇文章中,學術經緯團隊也將和大家介紹這些研究進展。這些抗體表明人體對新冠病毒的S蛋白有強烈的免疫應答。細胞實驗表明,有19種抗體可針對病毒S蛋白的不同抗原位點相結合,其中2種針對新冠病毒的半抑制濃度(IC50)低於0.01微克/毫升,表明具有很高的中和活性。
  • Nat Commun |王祥喜/饒子和/朱鳳才團隊解析腸道病毒入侵與抗體中和機制
    前一篇研究在原子解析度下解析了E30成熟病毒顆粒結構,揭示了不同亞群腸道病毒的特異抗原表位和構象差異,同時闡明了E30病毒識別受體FcRn和CD55的機制。後一項研究成果則集中於發現E30特異中和抗體,闡明抗體活性和阻斷病毒入侵的分子機制,為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開發提供了借鑑意義。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特效藥,可治療和短期預防
    利用新型的單細胞基因組學技術,謝曉亮團隊的科學家們從60多位新冠肺炎康復期病人血漿裡的8558個抗體序列中,篩選出400多個富集度最高的IgG抗體序列來合成抗體蛋白,進而從中找到了20多個高活性的中和抗體。其中,編號為BD368-2的抗體表現突出,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 【亮點關注】EMI:新方案--針對MERS-CoV棘突糖蛋白不同區域和功能...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病毒,在人類中可引起嚴重且往往致命的呼吸系統疾病。目前研發的抗體治療主要集中在中和針對病毒棘突蛋白受體結合域從而阻斷受體結合。
  • 【前沿】新型抗體可中和登革熱病毒
    發表於《自然—免疫學》上的一項研究報告,公布了一種新型的強效、應用廣泛的抗體,該抗體能夠中和登革熱病毒。這是首次有研究揭示新抗體能夠中和所有的四種類型的病毒包括存在於蚊子體內的那種,該發現或將有助於開發出針對該疾病的有效疫苗。登革熱是一種新興的病毒感染,通過蚊子迅速傳播,每年約有4億人感染。登革熱的地域性傳播一直在持續擴大,威脅到南美洲跟澳大利亞,據稱有可能蔓延到歐洲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