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從業乾貨-基礎技能篇:如何優雅的駕馭需求?

2020-11-30 人人都是..

大家好,現將我過往工作中的在產品層面的一些方法論和實證經驗整理分享給大家,方便產品同仁交流學習。

本篇是同產品同學分享我自己在需求提取、需求翻譯、需求管理、需求設計、需求驅動、需求交付方面的一些實踐經驗,希望通過此篇文章幫助初中級產品從業者優雅的駕馭需求,進而做到從容應對雜亂無章的無序需求,對上遊需方兄弟做到強有力的專家支持,對下遊研發兄弟做到專業有序的統籌調度。

下沉到業務中+業務敏感

再牛的產品經理也需要了解業務,不了解業務能力再強也容易閉門造車。只有當我們融入業務,了解業務,才能時刻保持業務敏感。

當我們下沉到業務中,我們才能深刻的、系統的、橫向的、縱向的感知業務當前存在的問題、潛在發生的問題、以及相關問題背後的上下文「語境」。

所謂業務敏感,可以用如下幾個場景來表達:

  • 場景1:當業務兄弟或業務領導與我們討論某個業務「表象問題」時,我們能立刻同頻、入鏡,並能用業務語言與當事人進行流暢交流,同時我們還能就「表象問題」挖掘出深層的問題或業務或老闆背後的潛在訴求,以及相應的解決策略。
  • 場景2:我們要接受某個任務或解決某一具體問題時,我們心中有大盤,能夠站在整個平臺的角度思考問題、制定解決方案,避免掉坑裡。
  • 場景3:工作業餘之外,作為產品的天生的好奇心能夠將外部的、行業內的、行業外的看似無關的東西引入業務內,推動業務的良性創新、演變。

熱愛你的產品+持續的業務思考

熱愛成就偉大,如果不熱愛我們的產品,單純靠考核,靠績效一定做不出偉大的產品。產品經理如果不喜歡自己的產品,如果不用自己的產品,如果不在工作之外也持續的思考自己的產品,很難有出彩的產出和產品創新。

當我們持續的關注、思考我們的產品時,用戶反饋給我們的問題,我們基本上已經提前知道,或者已經有排期或者有考慮。我們能走在用戶的前面,更大概率的提前發現問題,即使我們明知道短期內無法解決,但我們有對應的非開發策略予以補位,如我們的幫助手冊,如我們的排期計劃,如我們的業務邊界…

4份Excel文檔:Roadmap+功能矩陣+3個版本的Featurelist+需求池

Roadmap的設計策略及實戰case

Roadmap是以實現公司戰略目標為原則來確定我們產品建設的中長期指導計劃,不同級別、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粒度尺度把握。

一份優雅的Roadmap需要具備如下幾個要素:

  1. 以經營目標為指導;
  2. 明確的時間窗口;
  3. 明確的業務場景、及業務目標;
  4. 邏輯演進的自洽;
  5. 基於公司現況的可承受的研發資源投入;
  6. 決策層共識與認可。

功能矩陣的設計策略及實戰case

功能矩陣是站在產品各一級功能視角或具體的業務場景視角去思考、設計我們產品的演進計劃,某種意義上講功能矩陣是另一個角度的Roadmap,但與Roadmap有明顯的區別。

  • 區別一:功能矩陣更偏「矩陣」、更弱「時間」;
  • 區別二:功能矩陣相比Roadmap,我們更習慣用「優先級」、「狀態」來表述,而Roadmap裡的優先級基本一樣,只是時間窗口的設置問題。

換句話說,功能矩陣是產品經理通過「自下而上」的內生動力,以暗線方式推動產品迭代演進。Roadmap是產品經理通過「自上而下」的外在框架指導,以明線方式推動產品迭代演進。Roadmap體現的是公司的戰略意圖,功能矩陣提現的是產品經理對產品的深度思考和排兵布陣。

需求池:採集、梳理、更新策略及實戰case

產品經理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需求,面對來自各方雜亂無章的需求,我們需要進行統一管理。基於分層組織架構,實踐中我認為比較好的採用AB結構。

A類需求池原則上是產品總監或一級產品負責人維護,A類需求池需要向產品內部進行實時同步、隨時查閱、協同編輯,共同維護,作為團隊的「公有資源」使用。實務中,產品總監或一級產品負責人需要每周、每月、每季度與產品組同事內部集體Review——指導產品團隊持續的完善需求、聚類整理需求、有序解決需求。如有必要還需與業務領導一起討論技術開發是否有必要或者啟動優先級及時間窗口設定。

B類需求池原則上是所有產品經理對自己負責模塊的維護。大家會問,這兩個是否重,是否存在需求不一致呢?

答案是「一定會」,但是,並非簡單意義上的「重複」,我們姑且可以把B類需求池作為自己的帳本,自己的帳本應該和大帳本保持同步,但是自己的帳本的側重點是更敏捷、更系統、更細膩——方便自己心中有本帳。

無論是A類需求還是B類需求,都遵循「實時記錄」、「及時整理」、「定期復盤」、「干係人共識」、「狀態更新」。

無論是A類需求還是B類需求,在信息處理時,都應該有如下幾個必備欄位:「提出人」、「問題描述」、「問題歸屬」、「問題性質」、「優先級」、「版本規劃」、「狀態」、「責任人」。不同團隊,不同個人習慣可以略有不同,示例如下:

三個版本的Featulist

基於上述Roadmap的「明線指導」和產品功能矩陣規劃的「暗線指導」,結合上述需求池的原始線索,我們需要梳理出下個版本要解決的問題,並基於可投入的研發資源及時間窗口設置下個版本的Featurelist。

相對產品功能矩陣表,Featurelist的粒度要更細。具體哪些需求可進入Featurelist,可以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實務經驗:

  • 如果是運營類需求,Featurelist包含兩個維度:運營面上的功能需求點+產品內部相關聯動點;
  • 如果是產品類需求,Featurelist包含兩個維度:主功能點佔比80%+用戶體驗(含bug修復)優化點:佔比20%。

為了將產品經理從需求應付中解放出來,發揮我們的產品owner原始價值,我的操盤經驗一般是採用三段式,也即研發一版、設計一版、規劃一版。

研發一版:當前研發團隊正在進行的,產品的時間投入基本分布在如下幾個場景:文檔動態更新、研發動態支持、項目進度動態跟進、測試驗收、上線培訓等工作,這些場景的特點是:瑣碎、緊急。

設計一版:是我們提前對已共識要幹的下個小Roadmap進行拆分設計,也是研發前期產品擁有最寶貴的靜態時間窗口期。

這個場景的特點是:產品內部方案論證、產品內部評審、需求方二次確認、必要的前置視覺啟動等。設計一版也是最考驗產品經理能力的,出色的產品經理可以很好的做好時間窗口把握,幫公司和團隊節省巨大的人力資源(不是產品經理自己,而是整個下遊團隊的靜態等待時間)。

規劃一版:更多是提前思考下下個版本應該做哪些、相對大Roadmap我們進度有哪些偏差、是否有最新的需求或市場變化需要考慮進來,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出色的產品經理還要做到如下兩件事:通過提前思考來逆向指導「設計一版」的邏輯擴展性和方案策略的合理性,二一個是與業務體系進行論證、明確哪個部門的優先級高,哪個需求優先級高,並向外部提前一個月同步一個月後的預定攻擊目標和預期交付成果,進而避免業務追著產品問,我的XX需求啥時候做?我的XX需求啥進度了?你們下一步打算做什麼?

定期Review:回應需求方關切+明確行動共識+再次澄清需求

需求池有了、版本規劃有了、產品設計也幹了、研發也吭哧吭哧啟動了,這麼多需求,我們的資源有限,時間有限,不可能全部做完,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我們的老闆、我們的需求方(內部各業務方)是不清楚我們在幹什麼的?

這就需要產品經理需要做如下事情:

  1. 啟動前與需求方再次明確共識:哪個優先級高、哪個優先級低、大的策略框架、預期可達到的效果是。
  2. demo文檔設計完後要與干係人確認,進一步澄清需求是否符合預期,避免研發進行中變更或者上線後推到重來。
  3. 每周小通報、每月大通報,向干係人通報Roadmap的整體進度、當前在途項目的進度以及幹擾事項、前置協作等信息。

產品設計:目標訴求、干係人、業務場景、需求邊界、業務鏈路、產品架構

目標訴求、干係人、業務場景

我撰寫PRD有個習慣,也即每個功能模塊、每個頁面(敏捷需求或時間不允許時省去),花時間撰寫(思考梳理)「業務場景、目標用戶、設計訴求、設計策略、背景說明」等信息,基於上述背景,在整理需求會讓自己的思路清晰、考慮系統、方法得體,還有個好處是避免遺漏。

當然了、C端產品相對比較簡單,這些步驟的價值沒有B斷產品明顯,示例如下:

業務鏈路的設計策略及實戰case

產品經理千萬不能接到需求上來就畫原型,鑽入細節,而是先調研業務、靜下心來思考人,然後用手(或工具)畫出業務鏈路圖。畫完業務鏈路圖後再自行推敲是否合理,正向的、逆向的、約束條件、分支條件等是否都考慮到了,業務鏈路是否有遺漏、業務鏈路能否再簡化,現有功能如何自然演進(如需)。

上述基礎工作做完之後,再結合前述的功能矩陣圖(如excel、如腦圖)二次推敲、調整。

二次推敲完之後,再與業務方、干係人討論、看下是否有遺漏,如無遺漏方可開展原型撰寫。這裡有個坑,業務方並非只是領導,還要邀請實際使用者參與討論,避免我們閉門造車或遺漏業務中的特殊規則等

產品架構設計策略及實戰case

產品架構是產品經理站在公司的業務、資源和時間三個維度,統籌考慮當前產品的業務架構、技術架構、研發平臺(客戶端還是小程序還是都幹)、先做哪些功能?再做哪些功能?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耦合解構關係、不同的研發小組分別並行或串行做哪些功能,最後有序會師等。

一方面考驗產品經理的過往大項目經驗沉澱能力;一方面考驗產品經理的業務理解深度;一方面考驗產品經理敢下功夫投入的系統思考的邏輯嚴謹性和前瞻預見性;一方面考驗產品經理的權衡決策能力;最後一個是考驗產品經理的落地執行能力。

徵詢討論:領導徵詢、業務方徵詢、技術組長徵詢

心中裝有產品架構、在已達成共識的業務鏈路和Featurelist指導下,完成PRD(我習慣直接用原型,而非寫word)初稿。

初稿更多的是頁面結構、信息布局、事件流轉的呈現,並不涉及研發層面的詳盡的邏輯註解。初稿自查無異議後,要與產品Leader(如無略)內審,內審通過後再與需求方一起走查看下是否符合預期,是否有遺漏的場景未覆蓋,產品策略是否合理等。

與業務方達成共識後,就部分高複雜業務或有一定技術難點的再與各組長進行逐一徵詢,提前獲取各技術組長的專業指導建議和方案認可,為後面的正式需求宣講掃清障礙。

立項圈人:畫餅、排期、立項、圈人

需求宣講完後,我們需要各研發組長在指定時間內(原則上不超過2工作日)基於Featurelist和PRD返回排期,如果資源有衝突,可以分組錯茬開發。

產品經理要利用好需求宣講這個舞臺的前、中、後三個場。

前場是畫餅,講這件事的背景、緊迫性和價值,用故事、段子、使命等將大家從其它陣地帶入到我們的陣地。

中場就是我們最拿手的需求宣講,千萬不要搞砸了,注意順序「功能矩陣」>「業務鏈路」>「具體模塊」>」全局潛規則」,最後來個虛心請教是否有遺漏,請在座的研發、測試專家們「扔磚」~

後場就是再次重申,決戰開始,此刻起兄弟們都歸我管了,立項後誰的需求都不能接了,誰敢私自接需求,咱們周會上刀槍相見~

風險化解:真誠幹練、更新同步、每周Review+進度通報

人無完人,再大神級的RPD也會有瑕疵,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釋疑、補充、完善。

從業秘訣如下:

  • 千萬要真誠、千萬要真誠、千萬要真誠
  • 千萬要幹練、千萬要幹練、千萬要幹練

千萬要及時更新文檔、千萬要及時更新文檔、千萬要及時更新文檔。

備註:更新不代表立即上傳SVN,但每日必須同步一次。

及時組織或協助組織項目進度Review,每周一次,會上就幹三件事:進度驅動、協調協同、風險披露。

驗收交付:標準對照、需求池更新、數據初始化、運營客服培訓

標準對照

時間充足:從大到小(扒洋蔥)、事無巨細(推土機),分層推進;

時間緊張:關鍵業務點體驗,其它交給業務方和測試兄弟把關。

需求池更新

基於研發測試進行中暴漏的問題,動態更新我們的需求池、及潛在版本的Feturelist。

數據初始化

永遠記住,數據初始化是一個標準動作,永不可忘記。基於此倒排,我們的數據初始化策略和前置準備工作。

運營客服培訓

領導一句話,產品一拍兄,研發一把淚,事終於成了。

但我們要對運營同學、客服同學進行系統的培訓。

培訓秘訣:概念導入;業務鏈路串講;具體操作演示;操作手冊。

以上是自己在產品中的一些實踐總結,限於文採拙劣和時間有限,未能精細呈現,海涵。文中所述觀點不當的,希望廣大產品同仁不吝拍磚,共同提高。

不同的產品團隊、不同的崗位角色,會導致我們的分工不同,以上很多場景可能不涉足或不主控,但萬變不離其宗,方法相同,只要我們有產品盤感、業務敏感、邏輯嚴謹、靈通好學、幹練帶風、狠下功夫,放到哪我們都一樣熠熠生輝。

產品之路很艱辛,也更能鍛鍊人!在此祝廣大產品兄弟姐妹們不辱「產品」之title,做出好產品!

 

作者:九天牧人,個人微信unifarm

本文由 @九天牧人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中國跨境電商從業人員技能等級劃分與評定的標準是啥?這次終於確定了
    論壇期間,全球(鄭州)跨境電商研究院專家發布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技能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框架。隨著我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帶動創新創業和大量就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跨境電商行業企業超百萬家,跨境電商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人,每年招聘崗位需求約200萬個。與此相對應的是,跨境電商行業人才「不夠用」「不適用」「不被用」現象較為突出。
  • 我眼中BA(業務需求分析師)的技能廣度和深度
    這二十年間變化很大,需求分析方法從最初的敏捷用戶故事,演進到現在精益為基礎的需求分析方法,BA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斷變化。整理出一個大家都認可的BA技能圖譜,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即使僅限ThoughtWorks所要求的BA技能(我在ThoughtWorks是所見的不同時期的BA技能圖譜要超過10個)。
  • 需求調研篇|如何快速摸清一個市場?
    本節說在是當面對一個專業交易市場,如何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內,通過數據收集和實地走訪,摸清市場的交易特徵和整個行業大致發展情況,整個玉佛寺鎮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多個交易市場,從業人員達到30多萬,下圖是其中一個市場的實景拍攝。
  • 冰山模型:如何提高產品經理的市場價值?6個方面
    如何提高產品經理的市場價值?文章通過「冰山模型」來分析影響產品經理市場價值的各個要素,分析投入哪些要素才能使投資回報率最高。一起來看看~冰山模型是什麼呢?冰山模型,指的是知識/技能、能力、個人特質(價值觀、性格、動機)這幾個要素對人生重要性的佔比理論。具體如下圖:知識和技能是冰山漂浮在大海之上,顯而易見的一部分。通過後天短期的學習,就能習得。
  • 秋冬穿衣在配不在貴,這幾組基礎款示範平價優雅,顯瘦時尚還氣質
    其實想要兼具這幾點,平價基礎款就能夠搞定。秋冬穿衣在配不在貴,這幾組基礎款示範平價又優雅,顯瘦時尚還氣質,如果你正愁沒有穿搭靈感,不妨來參考一下吧! 一、風衣 首先在穿搭基礎款時,我們需要明白什麼樣的單品才能夠稱之為基礎款,第一基礎款沒有什麼設計感,百搭實用,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女性日常穿搭需求,如針織衫、打底衫、牛仔褲、襯衫、大衣或者風衣。
  • 《神界原罪2》基礎技能分析 技能利用詳解
    《神界原罪2》基礎實用技能分析,很新玩家可能不知道如何合理利用這些基礎技能,那麼下面這篇文章會幫到你們。   基礎技能:1~2級非源力技能   實用的基礎技能:不需求高技能點/屬性點就可以發揮功能性作用的1~2級非源力技能,換句話說,人人都可考慮學一個
  • 2018「絲路杯」動物實驗從業人員專業技能競賽順利召開
    為提高實驗動物從業人員專業技能,進一步加強從業人員技術交流,由陝西省動物管理辦公室主辦,陝西省實驗動物學會聯合甘肅省實驗動物聯盟、寧夏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 需求判定的第三種方式:需求的期望值
    從業者在判定需求對過程當中,沒有提前設置期望值,等同於期望值為0,這會導致大多數的需求,只要不會給產品帶來負面影響,就都是可做的需求。該狀態下,需求方成了需求的駕馭者,產品經理則成了需求的執行者,不論是客戶,用戶,還是我們的同事,或者老闆,需求方每提出的一個需求,都會被響應。
  • 新人如何做好洗潔精、洗衣液等日化產品?
    對於一個從事日化行業7年的新人來說,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內心是忐忑的。我想給準備入行或者剛剛入行的「小白」們分享一些過來人的經驗,但愧知識短淺,誠恐貽笑大方。當著諸位前輩大牛的面班門弄斧,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正。
  • 上海國際註冊高級優雅儀態形體培訓師學費_禮儀培訓師培訓價格...
    系統收集、整理、總結了中外名門望族的女性在生活、社交、商務及日常活動中的優雅元素,依託東西方豐富的優雅文化,師資團隊經過十多年的精心研究,針對大眾女性研發出了一系列的」優雅儀態」課程,並獨創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其特點是:簡單、實用,融入生活。即使沒有任何舞蹈基礎的學員,通過專業系統的訓練,也能在短期內改善體型,擁有修長挺拔的身姿,擁有舞蹈演員般的優雅氣質。
  • 女性如何保持優雅的微笑
    作為一名時尚女性,練就甜美的笑容和時刻保持優雅的笑容、得體的禮儀是日常生活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它可以使你提升自己的魅力,在工作上、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關注,使異性對你產生更多的好感,下面小編就向大家分享一下女性如何保持優雅的微笑。保持好心情、良好的心態以及。
  • 判斷需求的正確性——需求相對論
    所以,產品從業人員需要換一個角度去看待需求,不妨思考一下需求對產品的價值,以及,需求對產品經理的價值。誰是總監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總監的產品經理也不是一位好的產品經理。相信每一位產品經理都有一個總監的夢,畢竟產品總監所擁有的權限和職能才能更好的掌握一款產品的發展,實現我們自己的理想。但,怎麼樣才能成為產品總監呢?
  • 產業網際網路產品設計需求篇 | 市場分析報告MRD
    拿到產業網際網路相關的項目,老闆總是會跟你講一堆的概念和想法,至於如何實現,那是你的事情。老闆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未來的憧憬總是那麼的美好,至於如何達成,那是你的事情。
  • 產品經理如何理解/分析有效需求
    關於需求分析有很多觀點時,但靜下心來思考,我們會發現這些觀點浮於概念,實操性很低。而筆者在這裡向我們介紹了實在的乾貨——找準有效需求才是需求分析的關鍵。需求分析其實可以分兩步看,先明白什麼是需求,再談怎麼樣需求分析。一、產品經理所要分析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你所理解的需求是怎麼樣?
  • 乾貨|Origin神技能,如何將曲線圖作成半透明漸變色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編輯:L先森乾貨|Origin神技能,如何將曲線圖作成半透明漸變色導讀:在高質量的文章裡的圖像處理得非常完美,一篇好的文章離不開好的數據和精美的圖像,下面帶給的教程是如何將曲線圖作成半透明漸變色,跟著步驟慢慢了解吧!
  • 定義合理的產品需求: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那麼,如何定義一個合理的產品需求,並且如何判斷一個產品需求是否是正確有效的,都是產品經理的一個重要課題,各種關於此命題的討論以及方法不一而足,大多乏善可陳。在這裡我從確定性和不確定的角度去聊一下這個事情。不確定性和確定性存在於主觀與客觀之間的關係中,當我們的主觀意識對某種事物能捕捉的信息越多,其客觀的不確定性就越小,主觀的確定性就越大。
  • PM成長日記(四)——從需求到產品
    本篇本來打算寫如何跟技術進行溝通,其實跟技術的溝通,是貫穿於整個從需求文檔到產品上線、產品跟蹤、迭代的過程之中的。作者工作半年來,從需求文檔到產品上線的過程,也希望與同行朋友多交流。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對於技術不按照文檔開發,是比較著急上火的,經歷一段時間後,發現重點就好了。產品的本質是保證產品核心功能的質量,保障用戶體驗,用戶端和商戶端的功能不能含糊;運營後臺、客服後臺之類的,保障功能完整和業務流暢的基礎上,可以給技術適當的自由發揮;就算是前臺頁面,多聽聽技術的意見,讓技術同學參與進來;開發過程中,保持溝通,對於技術提出的問題,最快速度的響應。
  • 乾貨| 常用電路基礎公式&換算
    乾貨 | 常用電路基礎公式&換算 免責聲明: 該內容由專欄作者授權發布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 這麼難駕馭的藍色穿出華貴感,是「貴婦」無疑了
    接下來我們就以田海蓉的這套藍色裙裝look為例,為大家分析藍色的色彩優勢與特點,以及如何才能駕馭藍色服裝,讓藍色走下神壇,成為大家日常中的搭配選擇。 內容概覽 1.田海蓉的造型分析 2.寶石藍色有什麼風格?
  • 從業32年的文案心得:文案的自我修養
    這個時候,「如何優雅地寫好文案」的訴求就有了廣闊的市場,一些頂著資深文案帽子的投機倒把分子和有點名氣的公眾號寫手,紛紛以一節課數百上千的價格面向剛入行的廣告文案開班授課。李叫獸教你寫X型Y型文案,奧美總監告訴你要說人話、洞察人性、寫顏值高的文案,饅頭學院找幾個名字都沒聽過的業內大咖跟你分享如何寫一篇10w+的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