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成立科研「兩院」 探索研究型大學科研管理新體制

2020-12-06 科學網
武大成立科研「兩院」 探索研究型大學科研管理新體制

 

1月27日,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成立大會舉行。校長顧海良,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俞湛明,副校長謝紅星、蔣昌忠出席了成立大會。

 

俞湛明宣讀了《關於成立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的通知》和《關於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幹部任職的通知》。

 

據悉,新成立的科研「兩院」的職能將作出調整、轉變和提升。新成立的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除承擔原來武漢大學科技部的職能外,還承擔了自然科學學報編輯部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部技術轉移與科技成果轉化的職能。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除承擔了原武漢大學社科部的職能外,還承擔了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的職能。兩個研究院的常務副院長均通過公開競聘產生。

 

據悉,此舉是學校為了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統籌做好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管理工作,促進產、學、研、用的緊密結合,全面提升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水平。成立兩個研究院旨在通過職能轉變和提升,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大平臺上開展大策劃、大服務,爭取大項目,努力取得大成果。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中醫藥大學: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助推高質
    新起點 新發展 新局面——山東中醫藥大學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助推高質量發展2020年4月,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海洋中藥研究中心主任付先軍教授帶領研究團隊經過兩個多月的科研攻關,在篩選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方藥及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取得顯著成效,為開發用於臨床治療2019-nCoV感染的藥物提供候選方藥。
  • 研究型醫生如何做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上海2020年12月1日 /美通社/ -- 醫學領域很多問題都是未知的,需要科研工作者不斷的探索、不斷的發現去推動學科的發展,很多臨床治療的進步都源於科研成果,但國內研究型醫生背負著臨床和科研兩個重擔,如何做出高質量的科研工作,將自己所熟悉領域的醫學現狀和需求轉變為有意義的研究課題,往往是困擾他們的難題。
  • 2020年中國985大學兩院院士數量排名,看看誰的科研實力最強
    目前中國在世的兩院院士也只有一千多人,所以一所大學的兩院院士的數量,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大學的科研實力和未來的發展,院士對於大學的影響有幾個方面:1、院士在基本可以決定大學在該學科的科研項目立項、經費申請和團隊組建,強化科研體系的同時也會壯大該學科的發展。2、院士的科研項目一般成果都是比較重大的,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都佔有相不小的權重。
  • 武大博士後:科研奮鬥15年不如基層做社工,揭開了科研的殘酷真相
    在科研圈除了這些「別人家的博士」,其他的大部分人在這個網絡世界裡根本沒有名字。即使偶爾有一次,基本也都不是大家眼中的好消息。無外乎我們偶爾聽到的博士、博士後跳樓自殺。以及類似於這兩天又被吵起來的舊新聞,武大博士後去社區當社工。
  • 「院校簡介」研究型學位課程——從格裡菲斯走向科研未來!
    如果你有一顆熱愛科學的心,那就聽從它的指引,來格裡菲斯大學攻讀研究型學位課程吧!當前,有超過1,700名格裡菲斯大學科研工作者在世界各地努力為全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這意味著,格裡菲斯大學的學生有機會向各個領域的1700多名專家學習,拓展自己所熱愛的科研項目。
  • 德國的研究型大學與科學
    然而,19世紀科學機構方面最為重要的創新就是德國的大學體制改革。19世紀初盛極一時的法國科學很快走向衰落,其最為直接的原因在於政府資助的高度集中的法國科學失去了活力。與英國科學的多中心不同,中央集權的法國主要的科學活動都集中在巴黎進行,致使巴黎之外的科研環境很差,學術交流難以進行。
  • 武大科研團隊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中新網·湖北武大科研團隊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7日 10:21 來源:湖北日報今日熱點:湖北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成果不斷提升國家再評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統計局: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福島核燃料取出作業前景不明 機械研發因疫情停滯秘魯總統梅裡諾上任未滿一周辭職 前總統關注局勢武大科研團隊《自然》雜誌發表論文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 西南財經大學科研情況展示
    磊(西南財經大學)   李 萍(西南財經大學)   歐 兵(西南財經大學)   高晉康(西南財經大學)   三等獎   039《總結與探索:中國農村改革問題研究》(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鄭景驥(西南財經大學)   劉成玉(西南財經大學)   黃金輝(四川大學)   楊明洪(四川大學)   程治中(西南財經大學
  • 浙江大學「四個面向」勇攀科研高峰
    解決重大問題的關鍵在於從個體攻關轉向有組織的科研攻關,在構建適應大科學協同攻關的體制機制中,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浙大,正在不斷強化自由探索和問題導向相結合,不斷考核從「0到1」的原創發現,探索項目揭榜掛帥,激發科研人員的好奇心、學術志趣和探究動力,鼓勵帶頭人對標國家需求,組建混編科研團隊,通過協同攻關培育重大顛覆性成果。
  • 求新求變 推開科研業務「旋轉門」——上海市氣象局研究型業務發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朱曄今年,上海市氣象局作為研究型業務試點單位,圍繞區域高解析度數值模式、智能網格預報、科技轉化平臺等關鍵業務領域,通過「旋轉門」式的良性互動,探索出科技研發與業務融合的發展路徑。流程再造,預報業務與研發「合二為一」上海氣象部門大膽探索,積極拓展新的業務流程,將科研融入業務全鏈條,打通觀測到預報再到服務的全流程式研究型業務「任督二脈」。「2019年,上海中心氣象臺大力推進業務集約化整合和預報業務流程再造,打破了以往的常規崗位設置方式。」
  • 研究型業務如何促成新業態?看福建氣象人的探索!
    此前,視野、人手、技術上的短板限制了漳平市局進一步探索。2020年以來,全省推行研究型業務倒逼漳平氣象部門自我革新,實現了省市縣預報服務平臺、智慧農業氣象服務系統等的本地化應用。精細到鄉鎮的服務產品一鍵生成,再加上地面觀測實現自動化,讓業務人員有更多精力投身自主科研。
  • 國內首個低空應急管理教學和科研基地成立
    10月12日,致力於低空安全(包括低空航空器飛行安全、應用安全、非合作目標安全防範等)研究與示範應用的馭劍實驗室在北京海澱機場舉行成立儀式。馭劍實驗室參與單位相關領導以及全國部分地方公安機關代表參加了成立儀式,並觀摩了5G網聯無人機遠程操控、國內首款5G複合翼警用無人機空中立體偵查、5G網聯無人機景區立體防控、警用無人機空中應急、車載無人機防禦系統對抗演練等成果匯報展示。
  • 聚焦| 《光明日報》聚焦武大生命科學學院膽固醇與脂代謝研究團隊...
    、開闢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強高校基礎研究,布局建設前沿科學中心,發展新型研究型大學。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近年來,武漢大學深入貫徹「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在學校發展的首要位置,確立人才資源開發的優先地位,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走出了一條具有武大特色的人才強校之路。
  • 「三去」能否破解科研事業單位體制難題?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等6部門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教學科研人員因公臨時出國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教學科研人員出國開展學術交流合作年度計劃,由各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負責管理,並按外事審批權限報備,不列入國家工作人員因公臨時出國批次限量管理範圍。張霖的經歷僅是科研事業單位諸多政策無法真正落實的案例之一。
  • 河南支持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向研究型大學轉型
    教育部2020年9月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建議」時曾指出,支持推動河南省高等教育健康發展,對於探索推進新時代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構建形成高等教育區域發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近日來河南省發布了「十四五」發展規劃。河南「十四五」規劃建議:「十四五」時期,河南省將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支持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向研究型大學轉型。
  • 西湖大學宣告成立 校長施一公致辭
    西湖大學,今天正式成立了!5名諾貝爾獎得主、70餘位國內外校長及代表、近百位捐贈人出席中國教育報杭州10月20日訊(記者王強)今天,西湖大學成立大會在杭州舉行,標誌著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就此誕生。
  • 60年前的遠見:中國頂級科學家對科研體制的諫言
    作為科技創新的主力,現實中科學家不僅要攻克專業性的科研難題,還要處理與之相關的各種關係,因而能否形成良好的科技體制,對科技創新影響重大。科學家座談會提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有效釋放巨大的創新潛能,堅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部分回應了這一問題。那麼在科學家們看來,科技創新需要什麼樣的體制呢?
  • 五年來,我校科研工作取得喜人成績
    對焦國家重大計劃,著眼提升科研質量,改革措施緊鑼密鼓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面對國內外激烈的科技競爭形勢,我校審時度勢,從協同創新、提升科研質量、深化科研管理體制諸方面入手,狠抓科研工作的提質增效。
  • 本科生參與科研能碰撞出什麼「火花」——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成功...
    本科生參與科研能碰撞出什麼「火花」——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計劃」科研育人探索與實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欣瑤10月29日,一場本科生學術論壇在蘭州大學管理學院舉行。這一切,源自蘭州大學管理學院2006年開始實施的本科創新人才培養項目——「成功計劃」,科研育人是這項計劃的重要目標。一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成立於2004年,如何在西部地區創建一流管理類本科教育,是該院建院初期面臨的緊迫任務。
  • 60年前的遠見:當時頂級科學家就對科研體制提出諫言
    其中,圍繞學術體制和科研管理關係的討論,尤為熱烈。部分科學家主張,要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前提就是妥善處理行政和學術的關係,「萬勿以『長』為尊,必須以研究成績為重,勿以老資格而應以才力為貴」。他們建議,切實減少科學家的社會政治活動,保證每年固定的研究時間,並減輕或解除行政職務(包括學術性的行政職務在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