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民警的「苦」與「累」(鑑政·「全面深化公安改革」 系列報導...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廣大人民切身利益。目前,根據中央部署,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頂層設計已經完成。

與以往公安改革不同的是,此次改革是一次全方位、寬領域的綜合性改革,觸及點多、涉及面廣,「改什麼」「怎麼改」「為什麼改」「改革將帶來什麼」等一系列問題,備受社會關注。為此,本報推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系列報導,力求緊跟中央部署,緊盯改革動態,努力回應社會關切。

——編 者

核心閱讀

工資低,工作累,晉升難,加班多,執法安全也很難有著落。目前,每年因勞累過度猝死是公安民警因公犧牲的首要原因。即便如此,還經常得不到百姓的理解,甚至要「代人受過」。專家建議,我們一方面要求「從嚴治警」,但還應該「從優待警」,建立健全基層民警職業保障體系。

加班加點是常態,早已忘記過節是啥滋味

再過幾天,就是2015年春節了。家家戶戶齊團圓,廣大民警忙平安。

「越是過節,我們越忙。對我們來說,加班加點已成為一種工作常態。」廣東深圳民警曹平說。「誰不想在家過節啊?可是,我們就這麼多人,你要是走了,別人不更累嗎?」浙江湖州民警劉今生坦率地說,他早已忘記了過節是啥滋味。

和曹平、劉今生一樣,民警馬小華從警六年來,「五一」、「十一」、元旦、春節……他從沒有在家呆過。馬小華記得,去年8月以來,只休過一個星期天。每天,他要麼在街上執勤,要麼在局裡備勤,周而復始。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國際國內形勢的複雜變化,公安機關承擔的執法任務大量增加,特別是基層一線民警,嚴打整治、專項鬥爭經常化、全年化,中心任務、臨時性的工作和勤務一個接一個,長期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

記者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某派出所了解到,民警執勤基本採取「24+8」工作模式:正常情況下,一次執勤24小時後,再上8小時班,才能回家休息。一周下來,可以輪崗三次。如果逢年過節或者有重要活動的安保任務,十天半個月吃住都在單位,根本無法回家。

「大多數機關單位都是八小時工作制,除去雙休日,一周工作40小時;而我們在正常情況下是一周三輪『24+8』,也就是96小時。」該派出所一位民警告訴記者,除了加班加點是常態,承受的壓力也特別大,且和其他公務員相比,工資其實也差不多,還很難有晉升提拔的機會。

記者還了解到,由於受財力的制約,即便是有償加班,加班費也不高。在廣東某經濟欠發達地區警察值一個夜班的補助是3元至5元,而在許多經濟欠發達地區,民警值班大多沒有補助。

執法安全缺保障,幾乎都在透支健康、生命

當你除夕夜到公安機關,那裡總是燈火通明。走進去,你也許會聞到一股濃濃的煙味,辦公桌上、垃圾桶裡免不了有幾碗泡麵盒。其實,不是他們愛吃這些,而是必須靠這些提神。用民警的話說,「幾乎每一名民警都在透支自己的健康、生命。」

據了解,多數民警長期高強度超負荷工作,承載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作息時間難以保證,很多民警患有胃病、高血脂、高血壓等。即便如此,他們也是小病能忍則忍,大病能拖就拖,亞健康狀態非常普遍。

記者從公安部了解到,2010年至2014年,因突發疾病猝死在工作崗位上佔犧牲民警總數一半以上,是民警因公犧牲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因意外交通事故造成民警因公犧牲。工作時間遭受意外和同犯罪分子作鬥爭犧牲人數分列民警因公犧牲的第三、四位。

兩年前,記者採訪報導過福建省惠安縣公安交警大隊長吳一心的感人事跡,至今讓記者記憶猶新的一句話是他的同事所說的,「吳大隊是累死在工作崗位上的」。

那時,記者曾經看到過吳一心的一張行程表:2012年12月27日,7時,出門檢查12個紅綠燈路口交警值勤站崗在位情況;10時,在小乍派出所檢查新住址「三通一平」工作;中午沒有休息又趕往聯繫掛鈎的東嶺派出所,與民警研究了3起疑難案件;下午去看守所研究部署元旦期間安全檢查情況,當晚聯繫武警中隊,落實調派警力事宜,回到家已是晚上11時許。

「從警28年,人如其名,一心撲在工作上。去世前3天,吳一心平均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採訪中,福建省惠安縣公安局局長林光輝告訴記者:「29日是周六,吳一心放棄休息,驅車到晉江、南安市與交警部門討論交流公安部123號令宣傳貫徹情況,回到縣裡已是晚上。當晚12時許,吳一心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去世。」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公安還是一個高危職業,民警很多時候是行走於「刀尖」之上,衝鋒於水火之中,稍有閃失,便是生離死別。據公安部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犧牲民警約13萬餘人。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公安民警因公犧牲12368人、因公負傷174662人。特別是2010年至2014年,全國公安民警(含公安現役官兵)因公傷亡22870人,其中因公犧牲2129人,因公負傷20741人。

不被社會理解,且很多時侯是「代人受過」

敢於擔當,勇於奉獻,廣大民警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確保人民安居樂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經常不被百姓理解,深感委屈。

前兩天,記者與北京市公安局某派出所窗口民警王麗聊天,她講述了一個親身經歷:「有個群眾來辦理遷戶口,因為離婚拿不出戶口本,我便告訴他不能辦理。孰料下午他帶來一伙人圍著我,先問需要什麼手續,然後反問這事就解決不了了?不是說有困難找警察嗎?你們警察不是為人民服務的嗎?怎麼這麼服務?這幫人還警告我『小姑娘,你以後不要這麼不會做人』。」

「有時候,心裡堵得慌,明明是按章辦事,一片好意,卻被群眾誤解,跟他解釋,他卻以為你在玩花樣刁難人,他們對警察有偏見。」民警王麗說。

之所以出現不被理解的局面,其中原因有很多,但不得不說的是,有些時候,警察形象變得糟糕,可能是「代人受過」。

黑龍江哈爾濱某社區警務民警張碩告訴記者:「我們既要完成上級公安機關下達的各種任務,還要完成鄉鎮政府布置的各項工作。其實,當地政府安排的工作本來與派出所的職責根本不搭界,可只要政府領導開口,我們就得去幹。」

據張碩介紹,有些地方的基層幹群關係很緊張,迫於鄉鎮政府領導的壓力,民警經常被派去催糧派款、搞計劃生育、設卡收稅等,政府部門通過宣傳教育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要求警察去強制解決。這實際上是拉「人民警察」的大旗作虎皮,而百姓看見穿警服的民警無事出警,警察兩個字在他們心裡就有了異樣。

建立健全民警職業保障體系,勢在必行

實際上,民警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愛,希望得到廣大百姓的尊重。特別是根據中央部署,從嚴治警也要從優待警,建立健全民警職業保障體系勢在必行。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副李春雷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這幾年各級政府加大了投入,從優待警,然而作為和平時期的一種高危職業,警察的職業優勢並沒有充分顯現出來。「今後應積極改進公安經費保障的新機制,爭取按照『高於地方,略低於軍隊』的原則,保障公安經費,改善警務裝備,提高民警工資待遇。同時,針對『加班加點是常態』的工作實際,儘快完善值勤崗位津貼政策,提高津貼標準,特別是向基層一線、艱苦邊遠、有毒有害崗位傾斜。」

「與此同時,要努力解決民警的後顧之憂,回應民警關切。」李春雷補充說道,比如,在晉升機會上,積極推進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抓緊研究制定完善警員職務序列、建立警務技術職務序列的政策,努力在拓寬人民警察職業發展空間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家庭照顧上,各級公安機關要進一步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幫助民警解決牽涉民生民計的問題,將從優待警延伸到民警家庭,讓民警切身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不要讓健康保障機制停留於一般。」湖北省孝感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楊雄文指出,要通過建立落實一系列制度措施,以民警健康為中心,強調預防保健,兼顧基本診療,使民警能夠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同時要鼓勵民警休年假,充分享受休假,保障民警身心健康。

此外,多地公安幹警也表示,減少各種加班、回歸工作常態才是民警最大的心願。應通過優化警力配置、創新社會治理、加強教育培訓,向科技要警力、向素質要警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警力不足的問題。

網友留言

網友「愛電影1904」:當人民群眾生命陷於危難之際,總會有公安民警及時出現。他們英勇頑強,用血肉之軀為群眾築起生命防線。他們是人民群眾的保護神,是最可愛的人。

網友「米粒的力量」:人民警察平凡樸實,如同鄰家的兄弟姐妹,總能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化解危機。正是他們的樸實與堅定,為社會奠定了和諧穩定的基石,為我們撐起了平安祥和的藍天。

網友「明天放假了ABC」:無論是「90後最美鐵警」李博亞,還是「鐵臂哥」惠淼,每一個親切稱呼的背後都有著一段感人故事。向他們致敬!向所有警察致敬!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社會才會和諧。

網友「神州55」: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用生命守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安全,從不畏懼從不退縮。請允許我向全國公安民警說一句謝謝。你們辛苦了!

相關焦點

  • 創新獄政管理全面深化監獄體制改革
    &nbsp&nbsp&nbsp&nbsp展覽分歷史回顧、政治改造、監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勞動改造、回歸社會等板塊,全面展現了寧夏監獄教育改造工作成果。一張張老照片訴說著寧夏老一輩監獄事業開拓者那段艱辛的創業史,一幅幅新畫卷講述著新一代監獄事業建設者,秉承監獄工作的優良傳統,牢記使命、恪盡職守,在這個特殊的戰場上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精神。
  • 以司法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深化改革述評
    以司法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深化改革述評之三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 楊維漢)從嚴格規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到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從出臺防範冤假錯案制度規定到進一步推開社區矯正制度
  • 大連理工大學深化改革創新讓思政課「活」起來
    大連理工大學深化改革創新讓思政課「活」起來構建育人大格局 拓展育人新陣地記者侯永鋒報導 著力推進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創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情景教室」。作為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創新思政課教學,探索融合集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啟發性於一體的教學形式,讓思政課煥發無限活力。
  •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
    發展無止境,改革無窮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進程氣勢如虹、波瀾壯闊,取得了歷史性偉大成就。今後,我們在改革道路上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還有許多難關要攻克。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探討如何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
  • 重慶公安:全面肅清反面典型踐踏法治的流毒危害絕非朝夕之功
    要求「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孫政才嚴重違紀案和「薄、王」案件,對黨的形象和黨的事業造成了很大危害,對重慶改革發展穩定造成了重大損害,對全市廣大幹部群眾造成了極大傷害,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重慶政法公安事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 用活「加減乘除」法,讓九江公安「放管服」改革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積極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思維、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方面連出實招積極推出了一批便民利民新舉措打造了一批九江公安特色工作亮點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放管服」改革的紅利12月30日上午,全市公安機關治安部門「放管服」改革現場推進會在彭澤縣召開。
  • 深化改革開放 聚力創新發展 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
    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的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和幹部群眾,深化改革開放,聚力創新發展,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奮鬥!
  • 深化警示教育 純潔公安隊伍
    深化警示教育 純潔公安隊伍 2020-11-2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結合公安交通管理特點 加強基層交警績效考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時期,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繁重艱巨,公安機關肩負著光榮使命。希望全國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以愛民模範為榜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忠誠黨的事業,一心服務群眾,紮實做好各項工作,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基層民警風採 |戶籍民警張煥: 三尺戶籍小窗口服務群眾大舞臺
    編者按  6月12日,省公安廳召開全省公安機關開展服務群眾「找差距、查問題、補短板」活動視頻會議,吹響了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號角。
  • 人民日報頭條梳理十八大來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不止步
    後金融危機時代,當世界在一片低迷中尋找方向,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大潮奔湧。世界經濟發展「火車頭」,全球經濟增長新引擎;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四個全面」開拓治國理政新境界,五大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全局……中國道路產生中國觸動,中國成就帶來中國震撼,「改革」這個關鍵詞,吸引世界的目光。
  • 「雲上公安 智慧警務」為公安插上智慧翅膀
    為此省公安廳科技信息化局以全警深度應用為牽引,以全面高效支撐實戰應用,深入實施「雲上公安、智慧警務」大數據應用,構建了以智慧為核心、創新為內核的現代警務模式智能化體系,建成了全省公安「一朵雲」,移動警務「一機通」、高德與天地「一張圖」,為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奮力打造「重要窗口」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保障。
  • 關鍵詞帶你回顧2020福建公安年度記憶
    福建公安用3大關鍵詞告訴你, 公安民警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舉行「擎旗奮進鑄忠誠」民警榮譽儀式、評選「最美基層民警等,以典型引領隊伍。連續掀起學習「漳州110」、晉江刑警隊等7個國務院命名表彰單位、福州市公安局東街派出所等4個全國「楓橋式派出所」和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等「金字招牌」的熱潮。 同時,不僅堅持擦亮老品牌,讓公安典型之花常開常豔。
  • 廣元通報2020年全市十佳基層民警、破獲的十大經典案例!
    2020年廣元市十佳基層民警  01  手機玩得轉 便民也破案    袁奎雖然在農村派出所工作,卻把對公安工作的熱愛與自己特長完美結合,白天忙工作、晚上寫軟體,研發了「公安巡防通」APP軟體,在旺蒼縣公安局14個所隊全面推廣應用,極大提高了基層派出所工作效率。
  • 淮安公安告訴你什麼叫戰鬥力!
    今年以來,淮安市公安局黨委履行全面從嚴管黨治警的主體責任,以「堅持政治建警 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為契機,深入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十項措施」落地落實。全市公安機關的政治生態、隊伍質態總體向好,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長江流域禁捕退捕等重點工作中作出了強有力的公安貢獻。
  • 2019遼寧省考招警考試熱點:傳承「小崗精神」奮力改革強警
    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聯繫制度,築牢維護農村社會治安的基礎,全省14948個行政村(社區)配備了包村民警9052名,加上5871名駐村民警,實現「村村有警、定期進村」,有效推動警力下沉、警務前移,解決了一大批影響農村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
  • 深化放管服改革暢通便民利企「最後一米」
    「一窗通辦」是我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全省公安機關圍繞福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重大部署,圍繞福建「多區疊加」對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精準聚焦影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堵點痛點,創新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元旦假期,外省遊客袁先生來閩觀光,因忘帶孩子戶口簿,無法入住酒店。
  • 劉雅鳴在全面深化氣象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一鵬 胡赫報導 7月26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全面深化氣象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劉雅鳴主持召開會議,深入學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有關精神,部署下一階段深化氣象改革工作。
  • 範華平同志參加公安部人民網「踐行總書記重要訓詞 勇擔新時代使命任務」系列訪談
    一是深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著眼於基層平安建設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推動開展「警種聯動、警保聯控、警民聯防」機制建設,不斷提升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構築防控格局,不斷提升社會治安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