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億公裡外的旅行者一號,為什麼還能跟我們保持通信聯繫?

2020-12-06 宇宙V大觀

在漫漫宇宙中,人類真的是孤獨存在的嗎?縱觀人類誕生的歷史,也不過幾百萬年,但地球已經誕生了45億年,在人類誕生以前那麼漫長的歲月裡,會不會有更加有智慧的文明產生?有的人說我們現在是第五代文明了,前幾代文明要麼滅於戰爭,要麼毀於災難,但是,如果他們真的比我們現在還先進,應該會留下一點東西給我們吧,但是什麼都沒有!我們還從來沒有找到過他們存在過的真正的證據。

地球上找不到文明存在的痕跡,那麼,人類就把探行的目光轉向了深邃的宇宙。據科學家們估計,類似於地球一樣的星球,在宇宙中數以億計!那在如此多的星球中,只有地球才有文明似乎說不過去啊!探尋外星人,成了科學家們最為狂熱的話題。為了探尋外星人,人類對宇宙深空發射了無數的探測器,以便和外星人取得聯繫,但都沒有什麼收穫。這其中最有著名的要數是旅行者一號了。

旅行者一號於1977年9月5號發身升空,最特別的是在它的內部,有一張帶有人類和地球信息的「金色唱片」,它的使命就是把人類及地球的信息傳遞給外星文明。目前,經過長達42年的星際旅程,旅行者一號已經遠離太陽達211億公裡的距離。雖然目前還沒有外星人截獲它,人類及地球的信息是否已傳到宇宙中,也尚未可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的是,旅行者一號的行程,對人類來說,也是一個奇蹟。因為如此遙遠的距離,光都需要約19.5個小時才能到達,那麼人類如何接收到來自遙遠深空的信息呢?

為什麼我們還能接收到它的信息,我們先要從旅行者1號的構造來說起。旅行者一號上面有一個高增益拋物面天線,它的直徑為3.7米,類似於我們現今天的鍋型電視信號接收器。它主要是用來接收和發送信號。在太空中,是沒有手機類的信號存在的,你不可能去太空建發射塔吧?所有的數據都需要通過電磁波進行發送。旅行者一號將收集的的電磁波進行壓縮編碼,最後通過調製解調發送給地球。

為了順利地發達和接收信號,這就要求旅行者一號必須正對地球,就和我們用天線收臺一樣,調整好天線,使之正對信號方向,才能收到更清晰的臺是一個道理。科學家們在旅行者一號上配備了精度非常高的陀螺儀,使得天線能夠一舉對準地球。同樣在地球之上,為了更好地接收它的信號,科學家們部署了三處深空通信設施,分別分布在在美國、西班牙和澳大利亞境內。這三處設施呈現120度分布,即使地球在不停地自轉的情況下,也能夠實現連續接收的能力,避免遺失旅行者一號發來的寶貴信息。

由於受到旅行者一號體積及重量的限制,它的發射功率極為有限,加上我們接收天線設施最大直徑也僅為70米,這使得旅行者1號信號到達地球時,信號已經變得非常微弱,我們所能接受的強度僅有發射時的63萬億億分之一!在深空網絡中,最重要的應該是保證數據的可靠性,而不是速度性,慢點不要緊,幾十年我們都等了,是吧,主要是要信息可靠。因此,旅行者一號的圖片全輸速率非常慢,只有大約是1.4kb每秒。

四十幾年過去了,旅行者一號靠什麼能量來維持呢?原來在旅行者一號上面,科學家們為它安裝了三枚鈽核電池,鈽238是非常昂貴的放射性元素,可以為旅行者一號提供長達數十年的電力。但它的力量也是有盡頭的,據科學家推測,旅行者一號的電力大約只能維持到2025年。那時候的旅行者1號將和我們永遠失去聯繫,靠著慣性,向著銀河系中心飛去,到時候,我們也將徹底和它失去聯繫,到時候它是否會飛到銀河系,還是被外星文明所捕獲,那可能誰也不知道了。

這麼遠的距離,我們都還能收到它的信息,這也重側面證明了,在這麼遠的範圍之內,是沒有文明存在的。因為如果有的話,我們就能象接受旅行者一號的信息一樣接受其它文明的信息,而我們一直沒有發現什麼有用的信息。也許是我們探索得不遠吧,也許在宇宙的深處,還有很多雙眼睛在偷偷地看著我們呢!

小夥伴們說是不是這樣的?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

相關焦點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它如何做到與地球保持聯繫?
    歡迎大家評論,我們一起討論、學習太空旅行者一號是人類歷史上飛得最遠的探測器!截至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17億公裡!那麼旅行者一號是如何與地球聯繫,作為飛得最遠的探測器,他是怎麼與我們通訊的那?本期我們一一解讀!
  • 64億公裡外,旅行者一號給地球拍了張照片,讓我重新思考人生
    沒關係,「旅行者一號」能讓你親眼目睹地球在太空中的模樣,讓你不禁感嘆宇宙的浩瀚無垠和地球的微不足道。旅行者一號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升空,其任務是飛離太陽系,對太陽系外的星際空間進行探索,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貢獻。
  • 20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人類是如何與它保持聯繫的?
    總飛行距離高達222億公裡,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目前距離地球222億公裡,這個距離比太陽系的直徑(148億公裡)還要大很多,這個距離還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7.4萬倍,如此遙遠的距離,生活在地球上的科學家是如何與旅行者1號一直保持著聯絡不間斷呢?
  • 64億公裡外,旅行者一號給地球拍了張照片,讓我重新思考人生
    地球的平均半徑達6371千米左右,表面積有5.1億平方公裡之廣,沿赤道一圈要走約40076公裡的路程;地球上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又有數不清的山川、河流和建築;地球上生活著包括人類在內的上百萬種生物,我們很有可能窮極一生都無法走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如此看來,我們所在的這個大家園地球確實挺大的。
  • 距地球180億公裡的旅行者二號,中斷和地球的聯繫前,還能飛多遠
    而跟據NASA發布的信息,現在的旅行者二號已經跨越了被稱為「太陽風層頂」(Heliopause)的太陽風邊界,飛出了狹義上的太陽系,真正的進入了恆星際空間。不過目前的旅行者二號,還能和地球保持良好的通信,那麼旅行者二號還能飛多遠才會和地球失去聯繫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何現在旅行者二號還能和地球一直保持通信呢?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2年,未來還能和地球保持聯繫嗎?
    旅行者一號是NASA在1977年9月發射的星際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最終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旅行者一號目前已經飛行了42年,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按照旅行者一號當前的速度和飛行方向,第一個目的地可能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 「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類先後發射了著名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為了探索太陽系的邊界,這兩個探測器已經離開地球40多年,目前距離地球超過200億公裡。據科學家介紹,這兩個宇宙探測器已經接近太陽系的邊界,可謂是進入星際空間。
  • 為什麼旅行者1號飛離了太陽系,還能與我們保持聯絡的?
    1號目前距離地球222億公裡,這個距離比太陽系的直徑(148億公裡)還要大很多,這個距離還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7.4萬倍,如此遙遠的距離,生活在地球上的科學家是如何與旅行者1號一直保持著聯絡不間斷呢?旅行者1號如果離地球很近的話,與地球進行聯繫很方便,畢竟如今在太空中飛行有數量眾多的衛星,還有一個空間站,它們都與地球保持著聯繫
  • 旅行者一號,在距地球64億公裡外,拍攝的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沉默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類先後發射了著名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為了探索太陽系的邊界,這兩個探測器已經離開地球40多年,目前距離地球兩百公裡億公裡。這兩個宇宙探測器已經接近太陽系的邊界,可謂是進入星際空間。
  • 188億公裡外,旅行者2號還活著!斷聯7個月重新取得聯繫
    它是目前我們所知飛行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現在距離地球227億公裡,飛行速度為17公裡/秒,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大約188億公裡,飛行速度為15公裡/秒。在地球上還有兩個這樣的望遠鏡專門負責和深空探測器(月球之外的)進行聯繫,它們分別位於加州的戈德斯通和西班牙的馬德裡。那麼為什麼負責旅行者2號的望遠鏡位於澳大利亞呢?
  • 188億公裡外,旅行者2號還活著!斷聯7個月重新取得聯繫
    它是目前我們所知飛行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現在距離地球227億公裡,飛行速度為17公裡/秒,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大約188億公裡,飛行速度為15公裡/秒。 在地球上還有兩個這樣的望遠鏡專門負責和深空探測器(月球之外的)進行聯繫,它們分別位於加州的戈德斯通和西班牙的馬德裡。 那麼為什麼負責旅行者2號的望遠鏡位於澳大利亞呢?
  • 最孤獨的旅行者,旅行者1號,是怎麼跟地球交流的
    旅行者1號(英語:Voyager 1)是由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 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至2019年10月23日止,旅行者1號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裡的距離。1.到達我們的信號到底有多小很多人都質疑,旅行者一號距離我們大約210億千米,我們是怎麼跟它取的聯繫的?旅行者一號傳遞到地球的信號有多大?現在小編來根據公開可以查到的資料分析一下。
  • 旅行者一號的信號僅有原來的60萬億分之一,還能夠與地球聯繫嗎?
    想要探索地外文明,我們就需要一個強大的探測器,能夠一直前進直到走出太陽系。在科學家看來,太陽系內存在外星文明的可能性非常小,想要探索地外文明,我們只有去太陽系外去探索,只有走出太陽系,才有可能接觸發現外星文明。於是在1977年,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都是星際探測器,目前就是飛出太陽系尋找外星文明。
  • 64億公裡外的一張照片,被認為挑戰三觀,旅行者一號拍到了什麼?
    文/行走天涯64億公裡外的一張照片,被認為挑戰三觀,旅行者一號拍到了什麼?宇宙是極其浩瀚的,自從上個世紀蘇聯人第一次將太空人送上太空之後,隨之也有不少衛星被發射到地球的上空。早在1977年的時候,美國宇航局就已經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如今的旅行者一號早就已經被認為離開了太陽系。儘管旅行者一號已經和地球失去了聯繫。但是科學家相信旅行者一號能夠將人類的夢想帶到遠方。最終一定能夠獲得人類夢想的期待到的成果。早在旅行者一號還沒有離開太陽繫懷抱的時候,旅行者一號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和地球聯繫的。並且經常拍攝到遙遠的宇宙星空發回到地球上。
  • 距離地球217億公裡,「旅行者一號」如何將數據傳回地球?
    截止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大約217億公裡的位置,而這也讓許多人產生了一個疑惑: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並且通信功率只有23瓦,那它的數據究竟是怎麼樣傳回地球的呢?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217億公裡,還需要多久才能飛出太陽系?
    科學家的期望是當旅行者號飛出太陽系之後,被外星文明捕獲,然後外星文明通過唱片中的記載信息知道地球的存在,人類的存在,從而跟人類文明建立聯繫。那麼這樣的期望能夠實現嗎?目前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217億公裡,是人類科學史上飛得最遠的探測器,它還需要多久才能飛出太陽系?
  • 失控7個月,188億公裡外旅行者2號傳回Hello,怎麼了?
    主要集中在航天探索、深海探測以及地心探索等方向,其實可以看到這些領域都是人類最熟悉的,伴隨著我們整個進化歷程,但我們從未徵服它們。仰望星空數十萬年,那裡到底有什麼?佔據地球表面積70%的海洋,深海世界裡有何不同?人類只生活在地球陸地表面,那麼直徑1.2公裡的地球內部又是怎樣的世界?
  • 旅行者一號!如何避免撞上其他天體?又是怎樣和地球聯繫的呢?
    旅行者一號的任務是向著遙遠的星空前進,脫離太陽系,探索外星文明的存在。如今它已經在太空飛行了43年,為什麼它沒有撞上任何天體呢?小行星帶中,每個天體之間的平均距離,達到了100萬公裡左右。這相當於地球與月球之間距離的2.6倍。由此可見,小行星帶其實十分空曠。雖然小行星帶中的天體數量非常多,但它們都分散在非常空曠的空間中。它們本身發生碰撞都非常困難,更不要說如此渺小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了。所以旅行者一號藉助土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加速離開黃道面之前就已經穿過了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 64億公裡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公開旅行者一號拍攝的照片
    如果不是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或許我們還會認為,地球是宇宙中最大的一顆星球,其實,眾所周知,地球只不過是宇宙眾多行星中不起眼的一顆,至於地球到底在宇宙中是什麼樣子的?可以看看旅行者一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照片,64億公裡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公開旅行者一號拍攝的照片!
  • 旅行者一號於180億公裡之外的發現,讓人害怕,宇宙射線激增!
    1977年,NASA在半個月的時間裡,接連發射了兩個探測器,它們是旅行者二號和旅行者一號。再加上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人類製造的5個探測器都離開了太陽系。不過先鋒10號和先鋒11號,已經和地球失去了聯繫,現在是什麼情況我們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