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特約通訊員 顧武 記者 江躍中)在這個「加長版」寒假裡,「宅」在家裡的靜安區彭浦初級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們,並非無所事事地待在家裡吃吃玩玩,而是開展病毒防護用品科學小實驗,撰寫科學探究微報告,從而指導自己和他人防範病毒。
圖說:彭浦初級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撰寫的科學探究微報告。彭浦初級中學 供圖(下同)
彭浦初級中學校長程核紅介紹,初三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化學知識,讓他們在家裡開展一定的科學實驗活動,既能豐富他們的假期生活,又能幫助他們掌握科學防疫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起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此,學校化學備課組的教師設計了貼近生活的化學探究課題:請全體初三學生任選一樣有效的防毒產品,從產品成分分析,使用方法及效果比較等角度開展科學實驗活動,並撰寫微報告,發布在校園網絡平臺上,供同學、家長們欣賞與參考。
圖說:彭浦初級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撰寫的科學探究微報告。
老師在閱讀學生們撰寫的科學探究微報告後發現,其中不少報告數據清晰,內容翔實,有理有據,對人們日常生活頗有指導和借鑑價值。初三(1)班學生李秉慧通過醫用外科口罩與醫用N95口罩在材質、功能原理、使用效果的分析和實驗,指出N95口罩與醫用外科口罩在防護病毒強度、佩戴舒適度等方面的各自優勢,並對不同人群佩戴什麼口罩性價比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圖說:彭浦初級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撰寫的科學探究微報告。
初三(2)班學生趙藝澤以84消毒液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其殺滅病毒強度、漂白原理及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科學得出其在家庭不同物品消毒使用中的比例;並將其與酒精消毒效果進行對比,指出兩者在性能上的優劣。同時警示人們在使用84消毒液時,一定要注意其腐蝕性和毒性,切忌與其他洗滌劑和消毒液混合使用,否則會加大空氣中氯氣的濃度而引起氯氣中毒。初三(5)班學生董怡則在報告中分析防範、殺滅冠狀病毒用品的同時,特別警示大家:千萬不能將酒精當香水一樣噴灑在衣物上,因為酒精易燃易爆,會產生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