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曹雪芹《芙蓉女兒誄》,到底祭奠了幾個人,兩個還是三個?
「諑謠謑詬,出自屏幃;荊棘蓬榛,蔓延戶牖。豈招尤則替,實攘詬而終。既忳幽沉於不盡,復含罔屈於無窮。高標見嫉,閨幃恨比長沙;直烈遭危,巾幗慘於羽野。
「嗚呼!固鬼蜮之為災,豈神靈而亦妒?箝詖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清朝曹雪芹紅樓夢《芙蓉女兒誄》節錄
紅樓夢很少寫荷花,唯一的一句荷花詩,是寫香菱「根並荷花一莖香」,藕香榭應該是大荷花塘裡的一座建築,但如此夏日良景,紅樓夢卻很少寫這裡的聚會,仿佛不存在一樣,只在劉姥姥來時,才側面寫,這裡原本有無限荷花,只是秋天剩了些葉子,黛玉說了很有名的雅句,叫「留得殘荷聽雨聲。」
後來,寶玉過生日,黛玉抽了一根籤,上面畫著一隻芙蓉,叫「風露清愁」,有一句詩是「莫怨東風當自嗟」。大家都說這個極好,除了黛玉別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可見將黛玉比作芙蓉花,是眾望所歸,黛玉又獨鍾其好。
這詩的本來是歐陽修的名句,但是是化用唐詩,「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芙蓉就是荷花。
原來曹雪芹不正面寫荷花的用意在此,是林黛玉就是荷花仙子,何用草本累贅描摹。倒是令我們深感不平,因為明明大觀園有很大的荷花塘,需要划船過去,開很多荷花呀!這是曹雪芹之小氣,喜歡一個人,竟然連花都不給咱們看。選擇性忽略。
這荷花仙子,芙蓉美名就讓林黛玉好了。不寫,還半遮半掩,知道那是你心頭好,咱們看在林黛玉傾城傾國,才氣聰慧,冰清玉潔,也就笑納承認,的確,荷花之美,舍林其誰?
但是在七十八回裡,又出現了芙蓉花,且來得蹊蹺。晴雯重病被拖出了大觀園,寶玉急急去看她,在簡陋的屋子裡,看到晴雯瘦骨嶙峋,她還在生氣自己被冤枉,擔了個虛名,連病帶氣,第二天中午一點半就死了。
寶玉是在早上八點夢見晴雯,晴雯笑著說」你們好生過罷,我從此就別過了。「寶玉醒來大哭不好,這是晴雯死的徵兆。但是這天白天,他被賈政安排去其他府上做詩,到回來的時候已經中午一點四十五分。他拉著去晴雯家的小丫頭問話,一個非常老實,說晴雯沒說什麼,一晚上叫的是娘,沒提寶玉。另一個則知道寶玉心不甘,胡謅說,晴雯死前和她說做了芙蓉花神,叫小丫頭只告訴寶玉。
結果寶玉做了一篇後世公認為是紅樓夢最好詩文的《芙蓉女兒誄》,且寶玉虔誠的在池塘邊祭奠,其詞哀豔綺麗,氣息萬千,憤然不平,可比離騷之美,不但紅樓夢中黛玉也說,可比傳世《曹娥碑》,很多讀者,作家,紅樓夢研究者,也都認為這篇《芙蓉女兒誄》是曹雪芹詩文上乘之作,精華之筆。
可是問題就來了,林黛玉是公認的芙蓉花,晴雯又如此成為寶玉和曹雪芹的芙蓉花神,豈不是大撞車?晴雯之死用《芙蓉女兒誄》,那黛玉該用什麼花做誄呢?總不能是桃花李花,這個林黛玉已經葬過了,牡丹花是寶釵專屬,杏花是探春的,菱花是香菱的,石榴是元春的,茉莉是迎春的,總不能寫竹子花吧。絳珠仙草倒是像人參花,只可惜不符合林黛玉人設呀!
實際讀書細緻的人,是會發現端倪的,原來晴雯這個芙蓉花,名字和芙蓉是一樣,實際是木芙蓉。八月份已經是仲秋,荷花雖有,但是已經到了凋殘的時候,小丫頭看見園中池上芙蓉正開,是個文字障眼法,池上可以指池中,也可以指池邊上。八月正開的是木芙蓉。而且寶玉做完《芙蓉女兒誄》是將誄文掛在芙蓉枝上。這就點出了,這不是水中的荷花。
而拜祭之後,從山石後頭的芙蓉花影裡走出個個晴雯來,嚇得丫頭大叫晴雯顯靈,卻是黛玉。
這落實了晴雯的芙蓉花是木芙蓉而非荷花。
但是曹雪芹為什麼不用木芙蓉做祭奠呢,再說木芙蓉亦有別稱,叫木蓮,叫拒霜,叫木華。其實黛玉之芙蓉就是荷花,別名更多,但是曹雪芹非要雙花一名,讓人覺得晴雯和黛玉都是荷花?
脂硯齋倒是透露了一個秘密,「觀此知雖誄晴雯,實乃誄黛玉也,試觀證前緣回,黛玉逝後諸文便知。「那麼如果脂硯齋看過了完全本地曹雪芹的紅樓夢,也就是說林黛玉死後,寶玉並沒有做誄。也就是說一名雙花,一誄雙人,一篇祭文同時是悼念晴雯和黛玉。
但這個時候黛玉並沒有死呀。不過寶玉改動幾個字,用了」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這幾個字,黛玉明顯神情不對,「忡然變色」且「心中有無限狐疑亂擬」,聯繫黛玉像晴雯鬼魂一樣出現,這是不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這說明,林黛玉的病已經很重了。而且她的人參養榮丸,很久以來就是吃的沒有藥效的假藥,賈府虧空日大,連賈母的人參也失效,只是上欺下瞞,哪裡有人真正在乎林黛玉的病。她已經快燈枯油盡。只等稍微重一點的風浪就凋謝了。
那麼我們回到《芙蓉女兒誄》,這中間到底寫了些什麼,到底是不是晴雯和黛玉的祭文?
可以分為三個章節。
第一個是死亡原因,「諑謠謑詬,出自屏幃,豈招尤則替,實攘詬而終。」那麼晴雯是因為貌美,心靈手巧,而且性格直,看不慣就說。這個屏幃很有意思,就是寶玉肯定認為是襲人麝月秋紋的嫉妒,而不是幾個婆子下話那麼簡單。至晴雯死後,寶玉多了個心眼,要緊的事,襲人,麝月和秋紋他故意不動聲色的避開。
那麼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是賈府很多人的流言。比如她懟過周瑞家的,打趣過襲人稱」嫂子「,被襲人在湘雲面前告狀說不事女紅,被襲人在王夫人前暗示,怕黛玉寶玉做醜事。這些捕風捉影,很可能就斷送了黛玉。
第二是日常回憶,這一段落用在黛玉身上好不違和,除了蓮瓣無聲,寫的是晴雯小腳。那繡香囊,共榻閒話,熨手絹,黛玉做得可比晴雯靈動。
第三靈魂飛升用離騷之麗辭,只能是黛玉有這個資格。
所以這篇文章確實是祭奠黛玉兼晴雯。也說出了很多人都不願意直面的黛玉之死的重要原因。和襲人有關。」鉗詖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這是極度的憤恨了。
誰是奴才兼悍婦?不要告訴我是老媽子們。憤怒針對一事一人才是真憤怒。寶玉是晴雯死了已經開始醒了,黛玉是死於襲人那笨拙卻是非之口,無可置疑。只是寶玉徹底清醒且無言。黛玉之死加速了他逃離這個吃人的地方。所以不要和我說曹雪芹對襲人一樣溫柔,那判詞的「枉自似桂如蘭「,說她是蘭桂贗品,破席是真的。
那麼這篇祭文還寫了一個人,就是那個叫寶玉的少年。用離騷之體,無非香草美人都是寄託。多有微詞的微,懂離騷的人都知道,那諷刺的是昏君。一家如此,一國也是如此。
所以這篇祭文至少是祭奠三個人。兩個死去的為妻為伴的女子,一個狂放率真不容世的少年靈魂。
寶玉此時已經無路可走。留下來,變成襲人一樣的往上爬的奴才?看見像晴雯和黛玉一樣的女子或者人輕巧被拋棄弄死?
舊世界的毀滅對他來講是有快意的。但同樣也迷惘。因為一個家族沒落,好的壞的半好不壞的都湮滅了。
無論後四十回是不是曹雪芹寫的,都不重要了。因為《芙蓉女兒誄》是一個思想和情感的頂峰,裡面看得見沉痛,悲憤,而這是表面輕軟的紅樓夢所沒有的。
而曹雪芹不多寫荷花和荷花詩,他認為他自己,就是。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