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出爐 廣州3個村上榜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記者從廣東省農業廳獲悉,近日出爐的「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中,廣州大嶺村、鹿頸村和小布村3個村榜上有名。 據了解,為全面展示精神文明建設豐碩成果,激發各地區各部門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按照從嚴把關、確保質量的原則,經過嚴格規範評選,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授予北京市大興區亦莊鎮等1973個村鎮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其中,廣東省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的村鎮有71個,廣州3個。
-
【我與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只有集體經濟才能讓大家都富起來
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 央視網訊(記者 王佳勇)「現在都搞扶貧,我建議通過壯大集體經濟,來幫助更多老百姓脫貧,」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說,以村集體為單位,唯有集體經濟搞上去,消滅沒有產業支撐的'空殼村',才能解決村民就業,增加收入,同時村集體也才有實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
波洲鎮柳寨村被授予「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近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湖南省共有232個先進入選表彰名單。其中,我縣波洲鎮柳寨村被授予「全國文明村鎮」稱號,獲國家級表彰。胡海英是波洲鎮柳寨村村民,3年前她和21戶村民一起易地扶貧搬遷到現在的安置點。
-
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出爐,泰安裡峪村榜上有名!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乾淨整潔的街道,起伏蜿蜒的鄉間小路,掛滿枝頭紅彤彤的柿子,家家戶戶升起的嫋嫋炊煙……這個坐落在泰山腳下的村莊就是岱嶽區道朗鎮裡峪村,最近這個村莊收穫了一項殊榮——全國文明村。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裡峪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
成風化人凝聚民心 文明引領幸福「過坎」——記全國文明村鎮開陽縣...
以文化人聚民心,文明新風促發展。近年來,田坎村堅持黨建引領,將文明創建貫穿於各項工作中,創新治理模式,組建三支隊伍,建設五個平臺,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化精神文明生活,帶領全體村民一起越過了貧困的「坎」,打贏發展的翻身仗。今年11月,田坎村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
三圳鎮九嶺村獲評 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
日前,中央文明委公布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其中,蕉嶺縣三圳鎮九嶺村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九嶺村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依託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廣泛發動村民參與制定村規民約,打造優良鄉風民風,提高群眾「文明意識」;堅持生態優先,通過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莊綠化亮化工程,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宜居宜遊的農村新貌;依託自身資源稟賦,緊扣發展趨勢,按照市、縣、鎮級「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產業建設思路,
-
央媒看襄陽 |產業興旺 襄陽村集體經濟逐漸走出「空殼化」困境
日前,新華網採訪團隊前往湖北宜城、南漳、保康、谷城四縣市採訪,實地調研襄陽貧困地區群眾安全飲水、能人回鄉創業以及村集體經濟發展等脫貧攻堅工作情況。一路走來,新華網採訪團隊看到,襄陽不少農村地區已呈現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動人圖景,正在奔赴脫貧攻堅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之約」。
-
德令哈:「五化」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
德令哈市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黨在民族地區執政基礎、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當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答卷人」。強化組織領導,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制發《德令哈市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積極探索發展「股份合作、培育產業、集體股本、聯企興村、物業管理、勞務創收、鄉村旅遊、混合經營」八種經濟發展模式,打造了音發紙業、紅光村田園綜合體、白水河村水電站等一批村級實體經濟項目。堅持因地制宜,推行市場化運作模式。
-
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
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2)
-
南沙村民可申建公寓式住宅 最高40米不超過12層
7月30日,南沙區政府網正式公示了關於《廣州市南沙區村民公寓式住宅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和《南沙區村民公寓式住宅設計指南》徵求公眾意見的公告。【建設模式與主體】公寓式住宅的建設採用村集體自主建設模式和村民聯合共建模式。由村(社區)集體或聯合共建的村民集體向鎮(街)提出建設申請,鎮(街)組織牽頭具體實施工作,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南沙區分局、農業農村局會相關職能部門配合開展相關開發建設工作。
-
鹹寧這個村要火了!上榜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鹹寧這個村要火了!上榜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我市崇陽縣桂花泉鎮桂花村在列。蔣國慶是浙江臨安人,他跟隨父親來到桂花村從事雷竹產業,兩代人、20多年來從家鄉採辦大量雷竹種苗發往此地,並成立湖北省崇陽縣長富雷竹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與周邊村民共建標準化雷竹產業示範基地。
-
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清溪鎮:文明古鎮 花美清溪
放眼這個面積83.293平方公裡的小鎮,能感受到濃厚的文明氣息,「剪紙」「鵝卵石彩繪」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手工藝述說著歷史,村牆上刻下的傳世家訓指引著人生價值,百年培育的潔白茉莉花傳承匠心記憶。小鎮功能區劃明確,生態農業園呈連片之勢,馬邊河如明珠般鑲嵌其中,整座城鎮乾淨整潔。2020年,中央文明委發布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決定。
-
關於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候選名單的公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的戰略方針,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有力推動農民文明素養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為全面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受權發布)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 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城鄉環境面貌、社會公共秩序、公共服務水平、群眾生活質量持續改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重大成果,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全面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喜看白楊溝村新景象
說起白楊溝村近年來的變化,群眾當中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道路暢起來、路燈亮起來、電炕裝起來、庭院美起來、鄉村靚起來、車子停下來、遊客多起來、百姓富起來!」昔日路面不平、路燈缺失、排水管線老化、公共配套不完善、遊人停車難等問題在全體村民攜手共建小康的具體行動中成為了歷史。
-
擔當作為好支書|吳樹峰:富了口袋富「腦袋」
吳樹峰擔任城西村黨支部書記以後,以五金市場為抓手,提升村容村貌,發展村集體經濟,將城西村從村莊規劃混亂、五金市場管理無序糾紛不斷變成了市級美麗鄉村、五金市場管理有序帶動集體增收。吳樹峰同志帶領村班子接手五金市場管理辦公室,下大力氣一戶一戶做工作,解決了很多市場管理的遺留難題,規範市場發展秩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現在的市場比以前整潔了許多,路旁都安上了路燈。」一名商戶對記者說。
-
宋麗丹:我國鄉村振興的關鍵在集體經濟
據A村村委會介紹,精準扶貧開展以來,從2014至2017年,上級為A村爭取到「路、水、房、電、訊、寨、富、學、農、旅」方面的扶貧項目約40個,合同資金達1.9億元。這些資金若以全村646戶,2716人計算,戶均投資額約29.4萬元,人均接近7萬元。全國貧困村何止A村一個,僅14.8萬個重點貧困村所需的財力、物力的體量之巨大都是市場或資本都難以承受或不願提供的。
-
馮莊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
楊軍利告訴記者,2016年以前,馮莊村還是空殼村,村集體經濟薄弱,村裡沒錢辦事。針對這一問題,村黨支部班子因地制宜,對症下藥,以強村富民為目標,不斷創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和模式,積極探索壯大集體經濟多種形式,通過選準產業、項目和載體,加大投入力度,強化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動集體經濟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