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會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新的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嗎?

2020-12-01 騰訊網

歐洲是現在的全球政治經濟中心,亞洲則是未來的全球政治經濟中心,全球政治經濟力量在向亞洲轉移,如果亞洲組成一個亞洲聯盟,亞洲聯盟就是全球最大的力量中心。

但亞洲只可能組建一個經濟聯盟,亞洲不可能組建一個政治聯盟,日本韓國是美國在亞洲力量的延伸,日本韓國是美國插手控制亞洲的橋頭堡,有美國的附庸日本韓國在,亞洲不會成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力量中心。

即使亞洲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新的經濟力量中心,那背後也是美國霸權在控制和影響,不把美國霸權趕出亞洲,不讓美國霸權徹底成為歷史,亞洲聯盟就是脆弱的,是一個鬆散的,隨時可以被美國利用插手的亞洲聯盟。

歐洲只有經濟聯盟,而沒有政治聯盟,歐洲沒有獨立的政治力量,歐洲的主權在美國手裡,歐洲主權都沒有,歐洲經濟再強大也是為美國利益服務的,是為美國的歐洲霸權服務的,歐洲經濟在源源不斷的供養著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寄生蟲。

歐洲是美國的歐洲,沒有主權的歐洲,經濟上也不可能獨立,歐洲經濟是在美元霸權的奴役下發展的,隨著全球政治力量中心向東移,美國的戰略重心也開始向東轉移了。

美國稱霸歐洲,美國還要稱霸亞洲,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寄生蟲還要吞噬亞洲經濟,亞洲不能成為第二個歐洲,亞洲不能成為美元霸權的剝削者,只有全面去美元化,全面拋棄美元霸權,把美國霸權趕出亞洲,亞洲聯盟才真正有意義,否則亞洲聯盟還是給美元霸權打工的組織。

亞洲聯盟只要甘心高舉美元霸權大旗,美國豈能不鼓掌歡呼,亞洲經濟越強大,美國這個寄生蟲的奢侈萎靡生活就越精彩,這就是美國人的人生,這就是美國霸權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新研究再次證實:歐洲才是全球新冠疫情真正的中心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已近1年,蔓延世界各個國家。在疫情初期,為了掩蓋自己抗疫不力,許多歐美國家政府四處甩鍋,而最先報告疫情的中國就成了最佳對象。直到現在,「中國病毒」依然是歐美攻擊中國的一個方式。
  • 法語曾是歐洲貴族語言,後來為何被英語取代?從歐洲霸權演變談起
    古羅馬帝國崩潰以後,歐洲西部被日耳曼諸多部落佔據,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先後誕生,並取代了古典時代佔據主流的拉丁語。進入中世紀以來,在歐洲傳播範圍最廣、影響區域最大的並非後來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英語,而是與英語有頗多相似之處的法語。那麼,既然法語曾經有過如此輝煌的歷史,甚至一度成為歐洲上層社會的通用語言,為何最終在與英語的爭鬥中落敗了呢?
  • 未來已來,你的崗位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故整體來看,人工智慧在北美洲、亞洲、歐洲發展更為迅猛,未來該地區也將是人工智慧的主導地區。全球正在興起智能化科技革命,這是人類歷史上自蒸汽機、電氣化、信息化之後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它推動人類社會從資訊時代邁向智能時代。人工智慧是開啟未來智能世界的密鑰,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 新聞分析: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新聞分析: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新華社記者彭茜信息搜索、收發郵件、視頻會議……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與網際網路密不可分。距離網際網路的前身、美國軍方組建的「阿帕網」誕生已逾半個世紀,量子網際網路這一新興技術名詞最近又頻頻出現在美歐科技戰略規劃中。
  • 這4個國家,地處亞洲,卻嚮往成為「歐洲國家」,有你熟悉的嗎?
    這4個國家,地處亞洲,卻嚮往成為「歐洲國家」,有你熟悉的嗎?世界上有七大洲,除了南極洲少有人去,其他幾個大洲居住的人口都不少。而比較有存在感的大洲肯定就是最富裕的歐洲和人口最多的亞洲了。這條分界線往東急速我們所處的亞洲,往西,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歐洲。因為歐洲畢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大洲,所以很多國家都想證明自己是個歐洲國家。即使自己國土有很大一部分面積都在亞洲,還是堅稱自己是「歐洲國家」。到底是哪幾個國家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越南會不會在2045年成為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
    越南會不會在2045年成為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先說答案,答案是不會!為什麼?雖然越南官方說會在2045年成為高收入國家,但這很明顯是偏離現實的。因為目前越南的人口已經接近上億,比越南人口多的發達國家目前就兩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日本。
  • 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話語權
    近日,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承辦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話語權探討」研討會在上海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話語體系建設展開深入探討。
  • 未來屬於亞洲嗎?——帕拉格·康納採訪實錄
    【翻譯/觀察者網魯末】帕拉格·康納(Parag Khanna)是新加坡全球戰略諮詢公司FutureMap的創始人,也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曾出版過《第二世界:帝國與它對新全球秩序的影響》、《世界如何運轉:通往下一次文藝復興之路》以及《聯通:描繪全球文明的未來》等多部展望世界新局勢的書。
  • 中國能取代歐洲嗎?誰需要一個新的巨型對撞機?
    歐洲物理學家在60年前看到了這個問題,並聯合很多國家組成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這一選擇付出了很大代價:儘管,歐洲再次成為高能物理學的中心。但能源和成本持續增長,推動能源前沿的研究機構數量下降為6,5,4,3,2,1。
  • 中國代表說亞洲崛起是國際力量更均衡發展的標誌
    新華網慕尼黑2月4日電(記者 劉向 韓墨)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4日在第48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說,無論在經濟還是安全上,亞洲對全世界都是一個加號而不是減號。東西方的發展不是「零和關係」,亞洲崛起是國際力量更均衡發展的標誌。
  • 《〈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經典價值歷久彌新
    為適應這一需要,從19世紀40年代初開始,馬克思就研讀大量經濟學文獻,系統研究經濟學問題,計劃寫一部以新世界觀為指導的政治經濟學著作,並初步將其定名為《政治和政治經濟學批判》。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後,馬克思又結合新的實踐經驗,重新開始曾一度被革命中斷的政治經濟學研究。
  • 新聞分析 | 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
    未來是否有取代傳統網際網路的可能?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疊加了「量子」概念,究竟與傳統網際網路有何不同?簡單來說,量子網際網路利用了量子物理學的獨特原理,與今天使用的傳統網際網路有本質差異。
  • 馬時亨指香港有能力成為亞洲時區的全球貿易中心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六日電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表示,香港具備良好的經濟基礎,奉行自由市場原則,並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作為雙向跳板,有能力成為亞洲時區的全球貿易和金融中心。  馬時亨十一月五日出席由香港駐舊金山市經濟貿易辦事處主辦的商務會議時說,香港具備良好條件,讓海外公司進入龐大的內地市場,並讓中國企業向全球擴充業務。
  •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轉移,中國或接捧下一棒丨億歐全球視角
    現階段,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量子計算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全球正邁入新一輪科技革命中。科技創新中心在各國轉移從軸心時代開始,到工業革命之前,科技的進步大致是勻速的。在工業革命之後,科技進步的速度明顯加快,重要科技成果出現的密度越來越高。
  • 吉林大學舉辦第二期當代政治經濟學前沿理論高級研修班吉林大學...
    【消息來源:經濟學院】由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二期當代政治經濟學前沿理論高級研修班於7月13日順利結業。本次研修班歷時4天,共安排了13場專題講座。
  • 歐洲媒體關注全球最大自貿區誕生 世界經濟重心將繼續向亞洲移動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標誌著全球規模最大且沒有美國參與的亞太經貿集團形成,此事引起歐洲媒體廣泛關注,各媒體評論認為,世界經濟重心將繼續向亞洲移動。新德國網站(ND)發表題為《屬於亞洲的世紀已然到來》的文章稱,RCEP體量龐大,涵蓋15個國家22億多人口,經濟產出約佔全球1/3,國內生產總值共計26.2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6元人民幣),貿易體量已超過北美和歐洲總和。RCEP自貿區的形成,預示著世界經濟重心將繼續向亞洲移動。
  • 《現代世界的起源》打破歐洲中心說構建全新全球史觀
    《現代世界的起源》打破歐洲中心說構建全新全球史觀 2017-11-11 21:52: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西媒:歐洲為何再度成為疫情震中?
    來源:參考消息網 歐洲為何再度成為全球疫情震中?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0月31日報導對此進行了分析,全文摘編如下: 繼今年4月份之後,歐洲再次成為全球新冠疫情的震中。最近一段時間,在全球範圍內新增的確診病例中,有46%集中在約佔世界人口9.6%的歐洲。
  • 新「癌王」登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男性也要當心!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平均每26秒就有一名女性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超過了肺癌的221萬例,正式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據統計,全球平均每26秒就有一名女性診斷出患有乳腺癌,中國的乳腺癌發病率位居第四,並以每年3%-4%的增幅快速增長,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中國天文數據中心成為亞洲首個通過CoreTrustSeal認證的數據中心
    中國網新聞10月28日訊 10月25日,中國天文數據中心正式通過了CoreTrustSeal國際認證,成為亞洲首個獲得該認證的數據中心。世界範圍內,當前共有33個數據中心通過了該認證,21個在歐洲,9個在美國,2個在澳大利亞,1個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