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年味——炒米糖

2020-12-08 騰訊網

記憶中的年味——炒米糖

新崗小區巷子裡的一家炒糖店,名叫:無為小姜特色炒糖。每逢年關將近,「炒糖」就成了必備的「年貨」。它的香味,瀰漫在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熟悉又親切。我記憶中的年味兒,就是從「炒糖」開始的。

炒糖的做法歷史悠久,在製作過程中也能感受到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它以糯米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掛霜為主,口味偏甜,炒米糖黃中帶亮,顆粒均勻,麥芽糖的甜味、芝麻的香氣,令人垂涎。老闆小姜告訴我們,他們家的糖,是出了名的酥,連牙口不好的老人家,都能吃。

解放後的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按照傳統工藝製作的炒糖逐年減少。能堅持做炒糖的手藝人也逐漸淡出視野,而小姜從那時開始便一心鑽研炒糖,從一個小攤子,變成了一家門庭若市的門店。

現在,每到過年,只要尋著香氣找過去,你會發現一群人,把一處做「炒糖」的店圍得水洩不通。

如今,炒糖加工作坊越來越難覓蹤影,在小巷深處仍然能找到幾家這樣的作坊,無論是在外打工,還是回家過年的人,在春節時能吃到這甜甜的味道,都能想起記憶中的年味。

尋味城市

我是小川

讓用心的人帶你發現

不一樣的城市

不一樣的人

編輯/小川

監製/凱文

相關焦點

  • 記憶中的年味 安慶:炒一鍋香甜米糖 泡一碗雞湯炒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周憶文和聶夢婷是地地道道的安慶人,她們回憶過往的每一場年夜飯時,最不可或缺、不能忘懷的就是炒米。每回出門拜年,會得到一碗主人家烹製的熱氣氤氳的炒米,加上三個炆香蛋。嗅著米香,接受主人「吃茶得元寶」的祝福,頓時覺得人情至暖,年味甚濃。
  • 炒米糖,香甜酥脆,台州人忘不了的甜蜜年味!
    小時候,每到臘月的時候,小孩子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看著賣炒米糖的師傅把一整塊的熱氣騰騰的炒米糖劃開,切成小塊,裝進大人帶來的口袋中,等到炒米糖冷了,就迫不及待掏出來吃,咬在嘴裡嘎嘣嘎嘣脆,過年的氣氛就這樣在炒米糖的香甜氣味中開始了。
  • 老街講故事|一口炒米糖開水,找回記憶中的「甜蜜感」
    在重慶,有許多有趣的民風民俗,它們見證了古巴渝的文化演變,承載著老重慶人的美好記憶,凝結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之魂。在本期「老街講故事」中,將帶您了解重慶炒米糖開水的民俗,尋回記憶中的老味道,向您講述重慶的傳統習俗。除了重慶,我不會再愛上任何一座城市。
  • 寶應美食:來來來,吃塊脆酥噴香的炒米糖!
    來來來,吃塊脆酥噴香的炒米糖!一走老城南路過,我聞到那家雜食店飄來炒米糖的香甜味。這是要過年的味道啊!而我又可以吃到心心念念的炒米糖了。對炒米糖的念念不忘要追溯到我十多歲時。二那年冬天從鄉下騎車到城裡表舅家送些年貨,舅媽客氣地讓我自己倒水喝,她正忙著熬料糖,說是要做炒米糖,她的二閨女在揚州工作,打小就喜歡自家做的炒米糖,但只有過年才有空在家蹲幾天,所以舅媽每在年前就會做上幾鍋炒米糖。
  • 做一份傳統的小零食——炒米糖
    炒米糖,炒的焦黃的糯米還飄著米香,米香還未散盡,趕快給它再裹上一層甜甜的麥芽糖外衣。脆脆的米,甜甜的糖,這就是酥脆誘人的小零食——炒米糖。【炒米糖】準備食材:糯米、白糖、麥芽糖。製作過程1:先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放到鍋裡,小火炒至焦黃。
  • 雜文:米糖的記憶
    攤子上用大塑膠袋灌得鼓囊囊的一包包米糖齊人高,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還有白花花蓬鬆鬆的炒米,黃澄澄的脆硬的雞蛋饊子,看到它們,希望有一口好牙,可是我滿口的牙因為幼時吃多了糖的緣故,早早地孔洞迭出,好的滋味不能貪戀。現在的孩子,更多是對薯片果凍漢堡感興趣,買回的米糖是不受待見的,如被打進了冷宮,勸了, 才勉強吃一兩塊。
  • 涇縣榔橋:「炒米糖」香氣四溢 老倆口喜上眉梢
    每天清晨,在涇縣、旌德縣城和鄉村,人們經常看到一位頭髮花白、年近七旬的老人騎著三輪摩託在賣炒米糖、灌芯糖和芝麻粉。老人打開裝糖的袋子,一時間,炒糖的香氣四溢,吸引了不少村民,不一會便銷售一空。  汪和樹是涇縣榔橋鎮浙溪村團結組建檔立卡貧困戶。
  • 那一聲「炒米糖開水」——懷余光中先生
    譚 楷(成都)1996年5月底,我應邀赴臺出席「百年來中國文學研討會」。從大陸、美國、法國來的作家和部分臺灣作家住在六福客棧,這是很有中國味的古色古香的五星級酒店。頭一天,剛住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找余光中夫婦,因為我懷揣著流沙河先生給余光中先生的信和照片。
  • 秋冬最當季的皖南風味小吃——炒米糖和酥糖
    、黃山宣城、炒米糖、酥糖、食品、隨筆雜談、美食推薦。往年裡,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備好做炒米糖的原料,最初的炒米糖原料特別簡單,只有糯米和糖,高溫下液態的糖賦予了甜的風味,冷卻後,又塑造了炒米糖的外形,一般多為扁長的長方體。炒米糖,不僅僅是安徽人的藝術品,炒米糖是廣西的傳統風味小吃,但是各地有自己的美食創作想法。
  • 齊金松 × 齊詹記凍米糖製作 | 甜香鬆脆中的年味鄉愁
    這是汪曾祺的童年記憶。在他的老家,有一種叫炒米糖的吃食。每年臨近歲末,江南一帶的人家就會全家出動,製作這種香甜鬆脆的點心。它也叫凍米糖,是許多人甜蜜而溫暖的惦記。不過,在老底子,這種點心雖然家家會做,但要做得又酥又脆不粘牙,卻是需要一點工夫的。
  • 這些「年味」得安排上……
    俗語有云「進了臘月門,轉眼就是年」 2020年春節日漸臨近 你有沒有開始置辦年貨呢?而在油炸食品中,煎圓是出了名的耐保存,臘月裡炸的煎圓,有時能保存到來年三月呢!圓溜溜的煎圓,寓意「團圓、圓滿」。
  • 奔跑的米糖
    原標題:奔跑的米糖小寒一過,婺源山村人家的爐火就旺了。比爐火更旺的,是村民廚房的灶火,家家戶戶的鍋臺上開始氤氳著年的味道。村裡冬日熬米糖的那些天,便是村民心目中最好的日子。母親熬米糖的鍋鏟是從奶奶手裡接過的,她精心熬出的米糖,白淨、甘甜。那米糖的甜美,不是甘蔗、甜蔗、紅薯,抑或米棗、柿子可以比擬的。
  • 吃一口凍米糖,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凍米糖,又作冬米糖,有些地方稱為炒米糖、焦米糖,是浙、閩、贛等南方地區流行的經典小吃,有著「江南小切」的名號。老家在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正好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地,也有過年製作凍米糖的風俗,不過我們把凍米糖叫作「米焦」。「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汪曾祺在《炒米和焦屑》中說。
  • 你想像中的年味是怎麼樣的?殺豬宴,辦年貨,打年糕,做凍米糖
    農曆春節馬上就要到了最懷念的還是濃濃的年味年味是什麼?是殺年豬 吃年豬飯是屋簷下曬滿誘人的醬貨是打年糕~做凍米糖~辦年貨~那麼問題來了,都說現在的年味淡了哪裡還能找到當年那樣濃濃的年味呢?玩民俗,住民宿,嘗年味,辦年貨讓你醉在湖源鄉的這片綠水青山中~1年味節開幕式在哪裡?本次年味節的開幕式活動,將放在富陽區湖源鄉窈口村亦是聽松居舉行。
  • 凍米糖飄香 那是甜蜜的年味兒
    來源: 金華晚報 作者: 蔣馨怡    瀏覽量: 字號:[ 大 中 小 ] 馬上就到臘月,一波接一波的冷空氣裡年味兒越來越濃
  • 晨讀丨記憶中的冬米糖
    冬至剛過,年味就漸漸地濃了。而我熟悉的冬米糖的味道,也瀰漫在各個角落。冬米糖是流行於浙江、江西一帶農家自製的食品。把上白秈米、糯米等炊熟曬乾,爆成米花,然後加入由麥芽糖、白糖熬製成的糖漿,製作成型,稍涼後切成小長方塊,即可食用,老少鹹宜。
  • 春節將近,廣播曬魚乾、做凍米糖 建德年味撲面而來
    除了魚乾,自家製作凍米糖也忙開了,小山村裡年味兒撲面而來。 大洋鎮延蘭江邊住了很多漁民,雖然已經不再以打漁為生,但每年都要曬魚乾的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我從爺爺就開始了,從爺爺、爸爸就開始抓魚的。我們這裡山好水好,魚不用說了更加好。」漁民錢雪來說 一根根細細的絲線來回穿梭,大大小小的魚收拾乾淨後,被整齊地掛在絲線上。
  • 凍米糖——品出年味與情懷
    遊兵幹從1997年開始做手工糕點生意,生意最好的時候門口排隊排起了長龍。他說,做凍米糖的起因就是在外面做生意時,別人說現在凍米糖沒有原來的味道了,為了找回這個味道,他開始凍米糖的手工製作。遊兵幹說,他做凍米糖更多的是為了留住一種味道,一種情懷,讓人們吃上洪州凍米糖就能記起小時候的年味。
  • 傳承不變的「江南小切」凍米糖:浸潤年味與情懷
    隆冬時節,天還沒有亮透,王誠忠早早便起了,收拾了一番後,便攜著用了許久的製糖用具前往市集上的固定攤位——收拾灶鍋、點起煙火。當太陽掀起夜幕的一角,陽光肆意漫進來,街上的人愈來愈多,凍米糖的香味溢出,生意就熱鬧了。香松酥脆的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要想將凍米糖做得又酥又脆不粘牙,要花費不少的心思。「仔細算算,要經過蒸、曬、發、熬、切這幾道程序。
  • 非遺「古行當」再興起:尋回記憶中的年味
    (新春見聞)非遺「古行當」再興起:尋回記憶中的年味  中新社寧波2月16日電 題:非遺「古行當」再興起:尋回記憶中的年味  作者 李佳贇  踩著鼓點,演員帶著船燈不斷迴旋移動,似避浪逐波;伴著鼓聲,數顆「豬獠牙」在耍牙表演者口內快速彈吐,左右歙動,變化出各種花樣……  春節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