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不變的「江南小切」凍米糖:浸潤年味與情懷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製作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

中新網金華12月19日電(奚金燕 曹靜怡 賈佳)俗話說,無糖不成年。在江南,有一種特別的甜食,香松酥脆,揉合著歲月,浸潤著鄉愁,那就是凍米糖。數九寒天,又到了凍米糖飄香時節,已經做了23年凍米糖的王誠忠也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

香松酥脆的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

王誠忠是浙江金華金東江東鎮上王村人。浙江一帶喜甜,糕點、甜食的品類數不勝數,金東也不例外。這其中,凍米糖承載了大多數金東人兒時的美味。凍米糖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以「江南小切」而出名。

在當地,王誠忠擁有不少「吃貨」粉絲。隆冬時節,天還沒有亮透,王誠忠早早便起了,收拾了一番後,便攜著用了許久的製糖用具前往市集上的固定攤位——收拾灶鍋、點起煙火。當太陽掀起夜幕的一角,陽光肆意漫進來,街上的人愈來愈多,凍米糖的香味溢出,生意就熱鬧了。

香松酥脆的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

要想將凍米糖做得又酥又脆不粘牙,要花費不少的心思。「仔細算算,要經過蒸、曬、發、熬、切這幾道程序。看著簡單,但這不僅是個力氣活,還是個技術活嘞!」王誠忠邊說著,邊支起了一口鍋,「第一步,要將清水、油和飴糖按照固定比例倒入鍋裡,用小火慢慢地熬,熬得差不多了,再把紅糖加進去攪拌均勻……」

登時,鍋裡就發出了「噼啪」聲響,在王誠忠賣力的攪拌下,糖、油漸漸交融在一起,開始「咕咚咕咚」地冒泡——要不了多久,糖漿便熬製好了。

香松酥脆的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

「糖漿也很講究,不嫩不老的才算好。」說這話的時候,王誠忠用攪拌的鏟子挑起了鍋裡的糖漿,仔細觀察著糖漿拉絲情況,「如果一拉就斷了,說明太嫩,結不了米花;如果拉起來很粗就是老了,熬老的糖做出來發苦。像這樣,就是正正好的!」他拉起了一鏟子糖漿,指著那一段流暢華美的「糖漿」說。

糖漿熬好了,接下來就是將事先準備好的糯米倒入糖漿中,大力翻炒。「這些糯米的選材特別講究,米花的製作也十分繁瑣。洗淨後浸泡放置一天,用飯甑蒸熟後還要仔細晾乾……這些步驟不僅少不得,還不能有半點馬虎。」王誠忠邊翻炒邊說。

在王誠忠的翻炒下,一粒粒飽滿雪白的糯米裹上了糖漿,糖香和米香交融在一起,體積膨脹到原來的兩倍。這時候,也可以依據個人的口味加些碎花生、生薑末、橘子皮。最後,再將攪拌到位的凍米糖連鍋端起,倒入在長方形模具之間,趁熱用木滾筒將它們滾平壓實,直至冷卻。

「按壓時力度要均勻,這樣凍米糖形狀才好看。」壓平壓實後,王誠忠便取了模具,將糖磚切片。剛出爐的凍米糖色澤晶瑩,絲絲糖香肆意誘惑著味蕾。忍不住取一塊兒塞進嘴裡,在清脆的「嘎嘣」聲中瀰漫的,是兒時的香甜。

因為用料足、手藝好,再挑剔的食客也能被王誠忠做出來的凍米糖所徵服。但是,徵服食客的又何止是食物的味道呢?

在物質匱乏的歲月裡,凍米糖鬆脆香甜,曾經是許多人甜蜜而溫暖的惦念。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起來了,但這份味蕾記憶依然生生不息。

「不僅是市裡的,還有些在外地工作的金東人也會過來預訂,要我做好了以後用快遞的方式給他們送過去。」王誠忠樂呵呵道。

誠如其所言,在人們的記憶裡,總有一樣食物,是和團圓有扯不斷的關係——逢年過節,許久沒見面的親戚們聚在一起,就著泛著氤氳的滾燙茶水,品嘗著特色小吃,分享這一年以來的際遇。

四季流轉、人生輪迴中,地方小吃不僅是一種美味,更是一種家鄉味、年味,承載著人們對故鄉的情懷和中國民俗文化的認同。當食物有了情懷的溫度,才得以傳承,而滲入了感情的味道,往往能勾起人們的溫情,觸動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在金東,這一塊小小的凍米糖,凝結著手藝人深厚的技藝,承載著欣喜與甜蜜,蘊含著一地的鄉土情結。它們不言不語地佇立在那,用最傳統的工藝與最執著的堅守,在這樣飛速向前的時光裡,愣是把時針往後撥了好幾輪……(完)

相關焦點

  • 凍米糖——品出年味與情懷
    遊兵幹從1997年開始做手工糕點生意,生意最好的時候門口排隊排起了長龍。他說,做凍米糖的起因就是在外面做生意時,別人說現在凍米糖沒有原來的味道了,為了找回這個味道,他開始凍米糖的手工製作。 遊兵幹說,現在手工凍米糖的市場越來越小,喜歡純手工凍米糖的大多是一些傳統的老人,隨著這批傳統客戶的流失
  • 江西豐城凍米糖,香脆酥甜,風味獨特,你吃過嗎?
    江西豐城凍米糖是豐城市優秀傳統食品,俗稱"江南小切",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豐城凍米糖製作精良,選用優質糯米、玉米、純淨植物油、白砂糖、透明飴糖、芬香桂花、芝麻、果脯、奶油等精製而成的。
  • 齊金松 × 齊詹記凍米糖製作 | 甜香鬆脆中的年味鄉愁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李蔚【技藝小檔案】匠人:齊金松,衢州開化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技藝: 在他的老家,有一種叫炒米糖的吃食。每年臨近歲末,江南一帶的人家就會全家出動,製作這種香甜鬆脆的點心。它也叫凍米糖,是許多人甜蜜而溫暖的惦記。不過,在老底子,這種點心雖然家家會做,但要做得又酥又脆不粘牙,卻是需要一點工夫的。
  • 江西豐城凍米糖——凝結在舌尖上的歲月
    凍米糖又名小切,是一種用糯米經煮熟後製成凍米,再選用優質茶油輔以白砂糖、飴糖、桂花、紅絲等作料,經油炸、膨發、壓模、切塊而成的糖。它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成為江西的非遺產品。據《豐城縣誌》記載,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豐城就開始製作凍米糖,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 被乾隆「帶火」的豐城凍米糖 在匠人的「傻氣」裡傳承
    其中,產自四周高山的新鮮茶葉製成的擂茶,配著一塊酥脆甜香的凍米糖,是豐城人記憶深處的家鄉味兒。凍米糖在農耕社會就已出現,足以證明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畢竟這種甜點要用到上好的糧食、油料等進行深加工。而直接「帶火」凍米糖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嘗了之後,乾隆的評價是:「脆、酥、香、甜」。
  • 凍米糖飄香 那是甜蜜的年味兒
    來源: 金華晚報 作者: 蔣馨怡    瀏覽量: 字號:[ 大 中 小 ] 馬上就到臘月,一波接一波的冷空氣裡年味兒越來越濃
  • 風物誌丨凍米糖,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家裡要切凍米糖的時候,那就是離過年很近很近了。在我的印象中,我家就切了一次凍米糖。因為切凍米糖是一門技術活,要有經驗豐富的師傅來掌控這糖油的火候,還要用專門的模具,不是過年,一般人家也不切糖,也不會備著切糖的工具。
  • 浙江建德:傳統手工凍米糖 農家娃娃品「年味」(2016.1.14)10版
    點擊下載此圖片 2016年1月13日,浙江省建德市航頭中心幼兒園舉行「甜甜蜜蜜凍米糖 歡歡樂樂中國年」主題的品年味體驗活動。該園250多名孩子在老師的安排下,體驗與品嘗手工製作的凍米糖,感受農家的濃濃年味。
  • 吃一口凍米糖,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凍米糖,又作冬米糖,有些地方稱為炒米糖、焦米糖,是浙、閩、贛等南方地區流行的經典小吃,有著「江南小切」的名號。老家在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正好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地,也有過年製作凍米糖的風俗,不過我們把凍米糖叫作「米焦」。「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汪曾祺在《炒米和焦屑》中說。
  • 今日常山丨凍米糖,凝固在舌尖上的芳華歲月
    片片凍米糖,件件躬耕事,悠悠歲月情……三百六十五個日子,緩慢而有力地穿行在二十四節氣裡,也許你不曾留意歲月的味道,但我十分清楚:凍米糖,是凝固在舌尖上的芳華歲月!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像個淘氣的孩子,有時躥在「年」前,有時躲在「年」後,真正的孩子們卻一直無憂無慮地泡在年味裡,享受凍米糖般的舌尖美味!唯有勤勉的老鄉悄悄地開啟新一年的凍米糖醞釀之旅!走向春意萌動的田野,捯飭好甘蔗種苗床,只待驚蟄一聲雷響,就可順利入駐,及至清明時分擇優株移入大田靜待茁壯!
  • 【舌尖上的名特優③】尖山米糖:切糖了,過年也就不遠了
    金華新聞客戶端12月6日消息 金華日報記者 舒珊珊 吳軍勇  對很多永康人來說,開始切糖就意味著快要過年了
  • 他讓傳統米糖走上口味巔峰 四代傳承全憑一腔認真
    他讓傳統米糖走上口味巔峰 四代傳承全憑一腔認真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30日 15:55:13 | 作者:吳旭華 | 編輯:董之震  深秋,城東街道勤裕村公路邊上的紅平紅糖廠,不時飄出香甜的紅糖味。
  • 江西傳統特色小吃,年貨,凍米糖的加工方法
    凍凍米糖是中國的傳統年貨凍米糖酥脆香甜,清白如雪,清香爽口,入口即化,風味獨特口感好,食後令人回味無窮一直以來深受大家的喜愛。在中國做凍米糖的方法多種多樣,我今天介紹的是江西凍米糖的加工方法,江西凍米糖也有好多種類,今天選一種最高檔的凍米糖與大家分享。
  • 尋味青陽丨米糖——兒時的味道
    冬至剛過,年味就漸漸地濃了。清晨,陵陽鎮青泉裡阿寶家鄉特產店裡香味四溢,謝師傅正在利用傳統手藝製作米糖。熟悉的味道,瀰漫在小山村的各個角落。 米糖是往年流行於江南一帶農家自製的食品。記得兒時,物資還相對缺乏,每到年尾,諸如花生糖、凍米糖、芝麻糖等各種由米糖加工而成的食品便成了孩子們的最愛。
  • 江西老字號,豐城凍米糖名揚天下
    豐城凍米糖為什麼會叫凍米糖?是因為我們老祖宗教我們做凍米的時候一定要在立冬以後,因為這個時候空氣和土壤的水分都很少,非常乾燥,然後溫度也比較低,水容易結凍,這個時候做出來的凍米子它是自然的,陰乾而不是暴曬,一般應該要達到3到4天。
  • 春節將近,廣播曬魚乾、做凍米糖 建德年味撲面而來
    除了魚乾,自家製作凍米糖也忙開了,小山村裡年味兒撲面而來。 大洋鎮延蘭江邊住了很多漁民,雖然已經不再以打漁為生,但每年都要曬魚乾的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我從爺爺就開始了,從爺爺、爸爸就開始抓魚的。我們這裡山好水好,魚不用說了更加好。」漁民錢雪來說 一根根細細的絲線來回穿梭,大大小小的魚收拾乾淨後,被整齊地掛在絲線上。
  • 你想像中的年味是怎麼樣的?殺豬宴,辦年貨,打年糕,做凍米糖
    農曆春節馬上就要到了最懷念的還是濃濃的年味年味是什麼?是殺年豬 吃年豬飯是屋簷下曬滿誘人的醬貨是打年糕~做凍米糖~辦年貨~那麼問題來了,都說現在的年味淡了哪裡還能找到當年那樣濃濃的年味呢?玩民俗,住民宿,嘗年味,辦年貨讓你醉在湖源鄉的這片綠水青山中~1年味節開幕式在哪裡?本次年味節的開幕式活動,將放在富陽區湖源鄉窈口村亦是聽松居舉行。
  • 炒米糖,香甜酥脆,台州人忘不了的甜蜜年味!
    曬好的冬米,存在大瓦罐裡封存,藏起來,等待炒米師傅來把它做成炒米。等到曬好冬米,年的腳步也近了。炒米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隨著年味的漸濃,準備製作炒米糖的人家總會邀請有經驗的「糖師傅」來製作。出鍋的炒米糖,必須趁熱倒在木質的方框裡,用擀麵杖壓實成型,再用菜刀切成勻稱的小塊。切糖也十分講究,須要在糖冷卻硬化前切完,下刀要穩、準、快,眼疾手快,這就考究老師傅的手法了。切完糖後,香噴噴的炒米糖就算做成了。如果還要做芝麻糖和花生糖,則需先把芝麻、花生炒熟,再像放炒米一樣在糖稀裡攪拌,過程與做炒米糖相同。
  • 黃梅年味:難忘那一口米糖香——糖粑乃!
    「年味」是懷念,懷念香噴噴的爆米「年味」是回味,回味那麥芽糖的甜蜜「年味」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帶著念想的混合味兒糖粑是黃梅人迎接新年不可少的一樣美食米香味和麥芽糖的甜味在嘴巴裡一點一點融化,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孩提時代,回憶起那種兒時過年爭搶糖粑的滋味。全家人其樂融融把一年的辛苦熬作甜水,甘甜了一家人。糖粑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用爆米,由於米被爆的非常大,質地鬆脆,由裡及表呈白色,做成的糖粑個大,份量輕,易咬嚼,適宜老年人吃。
  • 記憶中的年味——炒米糖
    記憶中的年味——炒米糖 在新崗小區巷子裡的一家炒糖店,名叫:無為小姜特色炒糖。每逢年關將近,「炒糖」就成了必備的「年貨」。它的香味,瀰漫在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熟悉又親切。我記憶中的年味兒,就是從「炒糖」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