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傳統米糖走上口味巔峰 四代傳承全憑一腔認真

2020-12-04 東陽新聞網

他讓傳統米糖走上口味巔峰 四代傳承全憑一腔認真

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30日 15:55:13 | 作者:吳旭華 | 編輯:董之震

  深秋,城東街道勤裕村公路邊上的紅平紅糖廠,不時飄出香甜的紅糖味。這家紅糖加工廠不僅榨紅糖,還開展深加工業務——切米糖。米糖的質量在這一帶頗為有名,不時有城區居民驅車而來購買。

  對於榨紅糖、切米糖等活兒,今年49歲的陸紅平頗為精通。作為東陽紅糖製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陸紅平通過改進家傳的切米糖技藝,把小小的米糖送上了口味巔峰。

  恢復家傳手藝,自辦紅糖作坊

  陸紅平老家在畫水鎮陸秀村菱角塘自然村。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遠近聞名的切米糖師傅。每到年關,老人家就背著工具走村串巷給人切米糖,俗稱「切年糖」。小時候的陸紅平經常看祖父切糖,對這項給人帶去甜蜜喜悅的技藝嚮往不已。

  但是陸紅平的父親對這項手藝並不親近,倒是他的姑父對此情有獨鍾。女婿當半子的祖父為此不得不打破家訓,把這項技藝傳給了女婿。還在讀初中時,每個寒假,陸紅平就特別盼望姑父來村裡切糖。記憶中,姑父往往從一早忙到將近半夜,「算起來一天要切200來斤米糖,忙不過來就讓我打下手。」陸紅平說,雖然那時他幹的無非是在灶下燒火、準備原料等活,但通過一次次觀察,加上姑父空閒時的點撥,他逐漸掌握了熬糖汁的技術。而這正是切米糖最核心的技藝。

  45歲時,經歷了一次次創業的陸紅平決定轉行紅糖製作,「姑父年紀大了,他的手藝需要有人傳承,我有責任把家族的技藝接續下去。」

  「我們家的傳統一直是用紅糖切米糖,改革開放後東陽農村逐漸興起了用白糖切米糖,但我總感覺沒有紅糖米糖來得香甜。」陸紅平說,讓他遺憾的是,當時市場上很難買到純正的古法煉製紅糖。為此,他決心自辦一家紅糖廠,用手工作坊的形式製作傳統紅糖,以更好地維護家傳切米糖技藝的聲譽。

  雖然畫水一帶素有種植甘蔗的傳統,榨糖原料有保證,但陸紅平還是來到城東街道勤裕村,承包了30來畝土地自己種植。他選擇的並非食用型甘蔗,而是青皮糖梗,節長而糖分多。他說,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保證紅糖的質量,並最終保證米糖的質量。

  保證紅糖質量,研發健康米糖

  陸紅平把自己的紅糖廠取名為「大九鍋」,他說這是因為東陽傳統加工紅糖要讓糖水經過九口鍋,通過高溫煉製保證紅糖的高純度、低水分。如今,個別紅糖廠受利益驅動,把大九鍋減成七口鍋甚至六口鍋,使得紅糖中水分增多,更有甚者加入其他物質,不僅影響了口感也縮短了保質期。

  根據天氣狀況尤其是溫度和溼度,適當調整熬製糖汁的配方,是陸紅平的技術秘笈。「小時候熬糖油時,切糖師傅習慣於用手指去感受糖汁的黏度,甚至親口品嘗。但是,每個切糖師傅的口感不同,這就導致了米糖的口味不穩定,而且這個辦法也不夠衛生。」陸紅平通過反覆試驗,通過觀看糖汁的色調和形態決定出鍋時間。

  米花、玉米、炒米、芝麻、花生,對於這些常見的米糖原料,陸紅平都精心挑選並由妻子王明朗負責炒制。這個喜歡從大自然中獲取原料加工食物的婦女,在烹飪中善於利用並發揮材料的本身滋味,給親友呈獻上的家宴往往讓人拍手叫好。所以在炒制米糖的原料時,她也總能把味道控制得恰到好處。在此基礎上,夫妻倆還不斷變換原料,把米糖翻新出各種口味。

  專用車間、加大號工具,如今的「規模化」生產條件已不可同日而語,但陸紅平仍保持著傳統的手工切糖方式,「切糖除了糖汁要好,還要力氣好。」陸紅平笑著說,年輕時的自己個子瘦小,所以大家覺得他「沒力氣切糖」。如今的他已經能把原料碾壓得很結實,使得所切的米糖口感鬆脆而不黏齒。由於碾壓結實,米糖重量比較厚實,咬下去滿口甜香。

  「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都注重養生,特別是『三高』人群,對米糖的甜度以及脂肪含量都非常在意,所以切米糖也要不斷研究配方。」陸紅平說,紅糖加上適當的麥芽糖熬出的糖汁,既保證了米糖的黏性,又去掉了膩味,使米糖甜得清新,食之爽口。隨著以玉米、紅曲等為代表的五穀雜糧米糖被開發出來,陸紅平慢慢做大了市場。今年,他從義烏請來了師傅專門製作紅糖,自己則一心一意研究米糖,爭取把米糖從年節專用食品,變成四季皆宜的健康食品。

相關焦點

  • 傳承不變的「江南小切」凍米糖:浸潤年味與情懷
    數九寒天,又到了凍米糖飄香時節,已經做了23年凍米糖的王誠忠也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香松酥脆的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王誠忠是浙江金華金東江東鎮上王村人。浙江一帶喜甜,糕點、甜食的品類數不勝數,金東也不例外。這其中,凍米糖承載了大多數金東人兒時的美味。凍米糖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以「江南小切」而出名。在當地,王誠忠擁有不少「吃貨」粉絲。
  • 被乾隆「帶火」的豐城凍米糖 在匠人的「傻氣」裡傳承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四四方方的紙包,一包凍米糖、一包燈芯糕,分別用紙繩紮好,這是豐城人拜年時必帶的兩樣點心。」江西省級「非遺」保護項目豐城凍米糖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遊兵幹告訴新京報記者,「記得我小時候,每年過了臘八,家家戶戶開始做凍米糖,油炸糯米的焦香和著麥芽的麥香,整個村子都包裹在一種過年的甜蜜裡。」
  • 凍米糖——品出年味與情懷
    他說,做凍米糖的起因就是在外面做生意時,別人說現在凍米糖沒有原來的味道了,為了找回這個味道,他開始凍米糖的手工製作。遊兵幹說,他做凍米糖更多的是為了留住一種味道,一種情懷,讓人們吃上洪州凍米糖就能記起小時候的年味。
  • 都市修真:他獲大佬傳承,都市、異世、仙界任他縱橫,終走上巔峰
    本文的第一本:《混沌五行之體》他獲大佬傳承,都市、異世、仙界任他縱橫,終走上巔峰。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正文。第一本:《混沌五行之體》——江中魚精彩劇情:驚喜的拉著厲峰隨劉老一同走了進去。臨走前還得意洋洋的對郭東明冷哼了一聲。
  • 網遊文:在網遊中能現實同步的他,帶領2500年的人類走上巔峰!
    網遊文:在網遊中能現實同步的他,帶領2500年的人類走上巔峰!1.在網遊中能現實同步的他,帶領2500年的人類走上巔峰!精彩內容:憑藉機甲的高度站在這片湖之中也不能將身子露出湖面,湖的深度比機甲還有高出不少,而論體積而言,如果說機甲的體積相當於一個六歲小孩兒,那麼這頭BOOS就相當於一頭成年藏熬了。一個小孩兒的力量自然是比不過一頭藏熬的。
  • 五本有趣的種田文,部落建設,神秘空間,主角走上人生巔峰
    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非常有趣的種田文,神秘空間,部落建設,主角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一本自帶遊戲建設穿越中世紀種田的小說,男主身為貴族家的最小兒子被趕到了沙漠中,利用系統完成任務建設自己基地的故事。不過就感覺缺啥了,系統就給他送啥。已完結。
  • 春節將近,廣播曬魚乾、做凍米糖 建德年味撲面而來
    除了魚乾,自家製作凍米糖也忙開了,小山村裡年味兒撲面而來。 大洋鎮延蘭江邊住了很多漁民,雖然已經不再以打漁為生,但每年都要曬魚乾的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我從爺爺就開始了,從爺爺、爸爸就開始抓魚的。我們這裡山好水好,魚不用說了更加好。」漁民錢雪來說 一根根細細的絲線來回穿梭,大大小小的魚收拾乾淨後,被整齊地掛在絲線上。
  • 立冬後老底子美食重現江湖 土香腸、凍米糖生意開張
    浙江在線11月15日訊  每年立冬時節,杭州閘弄口農貿市場裡有兩樣東西特別受歡迎:金華蘭溪於師傅的傳統香腸和來自江蘇徐州馮師傅的凍米糕,他們都各自有一大撥「粉絲」。  昨天,讀者杜先生打進本報96068熱線說:「於師傅的傳統香腸和馮師傅的凍米糖又回來啦,今年好像還有一些新品種,你們快去看看吧。」
  • 凍米糖飄香 那是甜蜜的年味兒
    凍米糖飄香 那是甜蜜的年味兒 發布日期: 2021-01-12
  • 江西傳統特色小吃,年貨,凍米糖的加工方法
    凍凍米糖是中國的傳統年貨凍米糖酥脆香甜,清白如雪,清香爽口,入口即化,風味獨特口感好,食後令人回味無窮一直以來深受大家的喜愛。在中國做凍米糖的方法多種多樣,我今天介紹的是江西凍米糖的加工方法,江西凍米糖也有好多種類,今天選一種最高檔的凍米糖與大家分享。
  • 江西老字號,豐城凍米糖名揚天下
    豐城凍米糖為什麼會叫凍米糖?是因為我們老祖宗教我們做凍米的時候一定要在立冬以後,因為這個時候空氣和土壤的水分都很少,非常乾燥,然後溫度也比較低,水容易結凍,這個時候做出來的凍米子它是自然的,陰乾而不是暴曬,一般應該要達到3到4天。
  • 傳統零食要變「口味」
    營養、健康的消費理念流行,休閒食品生產企業要重新定位—本報記者 陳碧紅以「川蒲」米花糖打出一片天下的成都派立食品有限公司市場經濟整體疲軟、傳統零食產品「遇冷」—陳貴良說,公司產值規模已經從最高峰的3個億縮減到去年的2個億。被「寒流」席捲的休閒食品生產企業,不止成都派立一家。在營養、健康理念日益盛行之下,消費者對零食有了更加挑剔和個性化的需求,讓不少傳統食品企業不得不重新定位。
  • 傳承古法,只為這一口平遙牛肉香!
    2008年,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平遙牛肉這一傳承百年的老字號,煥發出新的生機。1956年,「興盛雷」牛肉鋪第四代傳人雷時雨、馬生富成了平遙縣食品公司的牛肉加工技師,平遙牛肉在當年被評為「全國名產」。1995年,雷家後裔雷秉義組建的平遙牛肉集團有限公司使平遙牛肉,走上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在平遙牛肉事業的發展中,傳承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上遊•文薈丨童年零食大比拼 · 百年味丨米花糖、羊角豆乾...
    羊角鎮豆腐乾系列產品是羊角鎮傳統名特產品,已有200多年的發展歷程,有「中國豆腐乾之鄉」之稱。03米花糖年齡:106歲江津米花糖原為太和齋米花糖,創造於1910年。其米花原為砂炒,後改為油酥。另外,米花糖的口味也在不斷更新,現在還出了巧克力米花糖、雞蛋米花糖、奶油米花糖、銀耳早茶米花糖、椒鹽米花糖。
  • 千層餅傳人建研究所改良口味 擔憂祖傳秘方洩露
    這種餅口味獨特,鬆脆香甜,故而又被稱為「天下第一餅」。  很多外地遊客嘗過後念念不忘,然而回去後,超市、商場之中卻很難買到這種餅。因為除了溪口,千層餅很少在外地銷售。  這是為什麼?  原因有兩個,一是口味,二是保質期。  昨天,溪口千層餅店老闆王美告訴記者,他建立了一家研究所,專門研究千層餅的工藝問題。
  • 鄉間作坊裡的傳統米糖 獨特地域氣質漸漸淡薄
    鄉間作坊裡的傳統米糖 獨特地域氣質漸漸淡薄 2015-01-20來源:瀟湘晨報 碗兒糕又叫娃兒糕,因個大味甜,清爽可口,娃兒糕正中那道口炸得象笑岔了嘴的大胖娃娃而得名。據村裡一些老人回憶,從廣西運入湖南的貨物中,糖屬大宗。hpx瀟湘晨報網  此後,在靖州又查閱到一本《靖州鄉土志》,據其記載,在清末期間,「本境僅制米糖,其白糖、片糖、冰糖,由廣西之長安水運至林溪,改陸運三十裡至坪坦,仍由水運入本境,每歲銷數約五千石。其轉運至會同、洪江、武岡及黎平銷行者約五千石。」
  • 《巔峰之夜》傳承百年二胡情 陳依妙國風再現
    7月12日,湖南衛視全球頂尖才藝秀《巔峰之夜》迎來終極巔峰盛典,陳依妙在全球八強總決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亞軍。在此次《巔峰之夜》終極巔峰盛典中,陳依妙請到重磅嘉賓中國著名二胡大師陳耀星前來助陣,並與陳軍、陳耀星同臺演奏了《戰馬奔騰》,贏得見證官與現場觀眾一片喝彩!終極賽現場,見證官 David Foster向陳依妙發出邀請函,邀請陳依妙今年八月去洛杉磯做節目,把中國二胡的魅力展現給全世界。
  • 秋冬最當季的皖南風味小吃——炒米糖和酥糖
    秋冬最當季的皖南風味小吃——炒米糖和酥糖水窮處職務作品、受權發布,我公司擁有獨家專有版權標籤:美食、小吃、安徽美食、安徽皖南天氣越來越冷,人體對熱量的需求越來越大,皖南,地處山區,且境內水域眾多,秋冬季節,天氣溼冷,炒米糖和酥糖,作為南方人秋冬季節補充熱量的重要零食,深受人們所愛。皖南人勤勞耕作,而在農閒之餘卻也創造了眾多風味美食,說不盡也道不完的,是其中蘊含的生活哲學。炒米糖,在農閒季節製作。
  • 每天一杯全糖飲料 熱量絕對爆表
    在每日忙碌的午後,點上一杯奶茶或者其他飲料犒勞自己,是不少白領經常做的事情,一邊喊著會發胖,一邊點上全糖、半塘飲料。其實,發胖是必然的,營養師提醒,每天這樣一杯含糖飲料,很容易就超過膳食指南建議的每日糖分攝入量。
  • 多種口味粽子集合,超級好吃
    馬上就是端午了,做為中國的傳統節日,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粽子了,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特別的喜歡吃。南北的差異不同,口味不同,包法不同,我也只是來分享下我自已的一些心得。下面是幾種粽子的包法,甜的感的都有,能力有限還希望大家多多補充。糯米圓的長的都可以,很多材料都是隔夜浸泡的,粽子葉不管是蘆葦葉子還是竹葉都行。粽子的包法也很多,我這種是最簡的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