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餅傳人建研究所改良口味 擔憂祖傳秘方洩露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到溪口旅遊,千層餅是不得不嘗的美味。這種餅口味獨特,鬆脆香甜,故而又被稱為「天下第一餅」。

  很多外地遊客嘗過後念念不忘,然而回去後,超市、商場之中卻很難買到這種餅。因為除了溪口,千層餅很少在外地銷售。

  這是為什麼?

  原因有兩個,一是口味,二是保質期。

  昨天,溪口千層餅店老闆王美告訴記者,他建立了一家研究所,專門研究千層餅的工藝問題。

  千層餅嫡系傳人有一張百年祖傳秘方

  目前在溪口製售千層餅的店鋪,有32家,王老頭千層餅店、蔣盛泰老店、陳氏店等等,在武嶺路上排成了一溜。

  不過,從傳承上看,王美生的王永順餅店算是最正宗的。他是千層餅的嫡系傳人。

  清光緒年間(1878年),溪口人王毛龍兄弟創製了千層餅,此後王氏數代都有人以烤制千層餅為生。傳到王美生,已經是第四代。

  然而,這一代中,仍在從事千層餅生意的王氏子弟,只有王美生、王令棋兩兄弟了。

  王美生說,千層餅的烤制手藝,易學難精,「3個月能上手,不過要學精,至少要5年以上,我家的特色主要就是有祖輩傳下的秘方」。

  千層餅製作,用料和工藝很嚴格。

  制餅的主料須選用當地天然野生冬海苔菜、精製小麥麵粉、植物麻油、脫殼芝麻和潔淨蔗糖。

  製作時,先把芋頭粉和麵粉和在一起,加上海藻,擀成薄片,再折起來用炭火烘烤製成。烘焙須採用木炭,全過程需三個小時。

  在這過程中,烘烤的火候很重要,過火會產生焦味,太嫩則酥脆不足,只有把握好火候,才能製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品。

  千層餅想「走出去」有兩大難題

  靠著正宗祖傳的招牌,王美生的店鋪生意一直不錯。

  目前,他的店裡已有7名製作師傅,每天直接上門購買和電話、網上訂購的單子挺多。

  國內國外的一些朋友,還要求在當地代理銷售他家的千層餅,或者請他去外地開店。

  王美生也想擴張,然而,他的煩惱也來了。

  首先是保質期的問題。一般在25℃以下,千層餅的保質期最多不超過3個月,一旦超過25℃,只能儘快吃掉。這就決定千層餅不能「走出去」到太遠的地方。

  其次是品種問題。千層餅最傳統的口味就是苔菜椒鹽,雖然目前還開發出了蛋黃脆皮等品種,但這些主要還是迎合寧波人的口味,一旦到外地,肯定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

  王美生建研究所改良工藝,但怕秘方洩露

  只有小學文化的王美生萌生了建千層餅研究所改良工藝的念頭。

  8月28日,經過奉化市科技局、民政局審核,王美生建立了奉化溪口王永順千層餅研究所。

  這是當地成立的首家浙江老字號工藝研究所,目的是重點研究千層餅製作工藝,解決千層餅保質期短和品種少的問題。

  目前,王美生正準備邀請各方面的面點專家來研究所切磋交流。

  然而,昨天下午,記者就此採訪他時,王美生吐露了困擾他的另一個難題:祖傳秘方如何保密?

  目前,他店裡完全掌握這種秘方的只有王美生一個人。

  制餅時,麵粉、苔菜、芝麻等配料的比例,還有制餡環節,都要由他提前完成,再交給店裡的老師傅負責後面的三分之二工序。

  也因此,王美生幾乎從不外出,如果有事不得不離開奉化兩天以上,他都會提前把餡制好。

  「現在老婆和兒子也知道一些有關秘方的信息,不過獨立操作還是有點問題的,主要還是要靠我,我會提前告訴他們配比數據。」王美生說。

  「祖傳秘方肯定是不能外傳的,如果要跟別的糕點師傅或專家一起研究,在不說出秘方的前提下,又怎麼合作下去?」王美生說。

  口味容易創新,保質期問題難解

  不過,在品種創新上,一家名為「龍門千層餅店」的店鋪已走在了前面。

  該店的老闆叫蔣定君,17歲開始拜師學習製作千層餅,1982年帶著10餘名徒弟創辦了溪口龍門千層餅廠,還註冊了「溪口牌」和「玉泰牌」兩個商標。

  也許是因為少了祖傳手藝的束縛,蔣定君帶著夥計在品種上不斷創新,至今已開發了十多種新口味。

  最近,他還開發出了一款螺旋藻口味的千層餅。

  蔣定君說,這種口味的開發,靈感來源於他女兒的孝心。當時,女兒去外地遊玩,給他們夫妻帶了兩包螺旋藻,說是有抗疲勞、緩解壓力、防輻射等功效。

  蔣定君和妻子試驗了半年多,終於研發成功這種新口味,並立即申請了國家專利。

  「現在一條街上在做千層餅的就20多家,競爭這麼激烈,不開發新產品怎麼可能生存下去?」蔣定君說。

  他家的千層餅最遠已銷售到美國,但銷售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冬季。

  「發貨到國外一般走貨櫃都要十幾天以上,夏天到了那邊都壞掉了。」蔣定君說,保質期的問題,困擾著所有千層餅店。

  專家:怕秘方洩露,可以籤訂保密協議

  2003年,溪口成立了千層餅行業協會。然而,這個協會是一個鬆散的組織,主要是規範各店的經營行為,對工藝創新很少進行指導。

  「我們的主要工作還是指導各經營戶公平買賣,誠信經營,注重商標,提升品牌。」奉化溪口工商所工作人員周國平說。

  千層餅的創新之路,到底該怎麼走?

  記者就此採訪了浙江省老字號協會秘書丁慧敏。

  丁慧敏建議,千層餅的創新和擴張,可以參照嘉興五芳齋粽子、衢州邵永豐麻餅的發展道路。

  丁慧敏說,王美生要和其他專家一起研討工藝,肯定是要透露祖傳秘方的,不過,「可以採取籤訂保密協議的方式,現在各國都有智慧財產權方面的保護條例,比如可口可樂能在世界各地生產並且保持同一口味,同樣也是有秘方的,它就是通過保密協議來維護自己權益的。」

  天下第一餅的傳說

  千層餅雖然也算傳統小吃,但它的傳承歷史不長,只有一百多年。

  傳說,清朝光緒年間,溪口人王氏兄弟在鎮上開了一家餅點,製作民間盛行的鹹光餅、和尚餅,但生意平平。

  光緒四年(1878年),老大王毛龍去寧波城買制餅用的菜油,結果回家一看,誤買了麻油。兩兄弟將錯就錯,開始試著用麻油來做酥餅(還有一說是無意中加了些苔菜粉)。

  沒想到,酥餅一出爐,異香撲鼻,層層酥鬆,就此一炮走紅,生意紅火起來。

  這種餅就是千層餅,流傳下來,成了奉化特產之一,與水蜜桃、芋頭一起被稱為奉化三寶。

  千層餅被稱為「天下第一餅」卻另有原因。

  奉化溪口是蔣介石先生的家鄉。蔣介石離鄉後,對這種餅始終念念不忘。

  在掌權後,他還特意把王氏後人叫到身邊,專門為他烤制千層餅。

  蔣介石還將它作為家鄉特產,分贈政府官員品嘗,使得千層餅名氣日漲,被人譽為「天下第一餅」。

  此後,蔣氏後人也都非常喜愛這種餅。

  2008年8月,蔣孝嚴第一次回溪口尋根,還特意帶了200盒千層餅回臺灣給親朋好友品嘗。

相關焦點

  • 秘方偏方五花八門 內服外敷無所不能「 祖傳秘方」的線上瘋狂
    採訪中記者發現,目前,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熱衷通過電商平臺找尋治療各類疑難雜症的祖傳秘方、偏方,而線上被冠以「祖傳」頭銜的各種藥物也是琳琅滿目。「既然是治病用的藥,在線上銷售過程中怎會沒有管控?如此又怎麼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高瑞傑擔憂地說。
  • 奉化溪口千層餅
    寧波有不少特色小吃,其中奉化溪口的千層餅「天下第一餅」很有名氣。「天下第一餅」本名「千層餅」,原是當地生產的一種小餅,主要原料有麵粉、芋頭粉、白糖、精鹽、植物油、芝麻仁、苔菜等。做法是先把芋頭粉和麵粉和在一起,加上海藻,擀成薄片,再折起來用炭火烘烤製成,入口鬆脆香甜。說起這餅,不能不提富有創新精神的王毛龍。
  • 「祖傳秘方」治偏癱致人死亡 庸醫被判刑
    中新網洛陽3月12日電(劉鵬)「脫胎換骨散」、「輕腳散」,正是這兩味神秘的「祖傳秘方」被河南省登封市一位偏癱患者服用後引發急性呼吸循環功能障礙而命喪黃泉。近日,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法院一審審理了這起非法行醫案,案中兩被告人被雙雙獲判有期徒刑11年和9年。
  • 醫療案例:在家中用祖傳秘方治病,造成服用硃砂過量致汞中毒死亡
    【摘要】被告人鄧某某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在自己家中使用祖傳秘方自配的含30g硃砂的「清心鎮逆法」中藥劑為楊某治療精神分裂症。治療期間把楊某的鼻子捏著把藥灌著喝了,楊某一直嘔吐並陷入昏迷,於轉天死亡。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害人系服用硃砂所致汞中毒死亡,且鄧某某對被害人使用的祖傳秘方中藥劑,含30g硃砂遠超過國家規定用量,被告人鄧某某犯非法行醫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 同學的「祖傳秘方」惹禍事,患者死亡後,家屬索賠85萬丨醫法匯
    傅某為陳某作了診脈、測量血壓及查看舌苔等行為並提供稱為祖傳秘方的治療肝病的中醫藥方,後陳某病情加重多次住院,一年後在醫院死亡。死亡醫學證明書上記載死亡原因為:肝硬化。陳某家屬認為傅某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擅自進行中醫診療的非法行醫行為系陳某死亡直接原因,涉嫌非法行醫犯罪,向公安部門報案要求追究傅某刑事責任,並提出民事訴訟,要求傅某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共計85萬餘元。
  • 奉化溪口蔣家龍門千層餅飄香千裡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伴著爽朗的笑聲,蔣家龍門千層餅店的店主蔣定君回到了店裡。他娓娓道來,千層餅以小麥粉和豆黃粉為主料,苔菜、芝麻、菜籽油等為輔料,餅一共有27層,厚度卻僅約一釐米,長寬各約5釐米。自從17歲那年向姨父學習這門技藝以來,他已和千層餅打了快40年交道,能把十多道工序倒背如流:蒸粉、碾粉、揉粉、拌粉、分劑子、包餡、擀餅、排餅、刷水、撒芝麻、翻餅、熱爐、貼餅、烘焙。
  • 網上生男孩「秘方」要價2000元 吹噓百分百靈驗
    賣藥者網上提供生男孩祖傳秘方 要價2000元吹噓100%保證生男孩  莞醫藥部門表示袁某所稱毫無科學根據  時報記者 劉京名  「我家祖傳生男孩偏方是由幾種中藥用祖傳的傳統技術工藝加工而成,不但對身體無任何副作用,而且對身體有一定調補能力
  • 600多一瓶的治鼻炎祖傳秘方竟是成本16元的糖漿丨快餐店「強推...
    600多元一瓶的治鼻炎祖傳秘方 是成本16元的糖漿
  • 試試美國祖傳秘方丨混亂博物館
    截止 1748 年,北美市場的常見秘方藥品牌已多達 202 種,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要想脫穎而出,秘方藥不但要好吃、好買、便宜,包裝也須漂亮好看。因此,秘方藥的廣告卡和藥瓶設計非常精美,至今仍是西方民間收藏者的至愛。
  • 醫療風險管理:開設中醫養生館,以祖傳秘方專治紅斑狼瘡致人死亡
    被告人饒某在了解患者程某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後,對患者程某進行檢查,介紹其有祖傳秘方專治紅斑狼瘡,要求程某逐步停止正在服用緩解病情的降血壓等藥物和透析的治療,服用其配置的中藥。程某病情惡化後死亡。二.被告意見對指控的事實及罪名無異議,承認未取得醫師資格,與被害人程某籤訂了協議,並約定不承擔責任。
  • 神秘的法國查特酒竟是長生不老藥改良?當年拿破崙險將配方洩露
    只有修道院制定的兩名修道士有權知道酒的秘方。查特酒是法國瓦隆地區生產的一種利口酒,釀造它的人是加爾都西會的修道士。這種酒於1764年第一次裝瓶,距當時150年前,修道士們得到了查特酒的配方。查特酒的味道獨樹一幟,甜味中帶著一絲絲辛辣的口感,製作中使用了130多種草藥和其他植物種類。
  • 大連民間流傳死刑犯所獻秘方 稱治好萬人可獲釋
    死刑犯獻秘方 救人1萬可釋放?  近日,一個治療糖尿病的「祖傳秘方」在瓦房店市地區秘密流傳。「秘方」上稱,此藥方是一名死刑犯獻出,治好10000人後就能釋放,現已治好5176人,並要求病人治好病後給北京寶山人民法院5780信箱去信。
  • 第八代傳人在裡水 改良版白眉拳進校園
    第八代傳人在裡水 改良版白眉拳進校園金羊網  作者:鄭誠  2019-12-24 佛山的白眉拳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達到鼎盛,與龍形拳一道,成為當時最熱門拳種。
  • 電線桿上的「祖傳神藥」還有人信?11人因假藥罪被判刑
    一天去集市買菜的路上,她在路邊電線桿上發現了治牛皮癬的小廣告,上面歪歪扭扭地印著「劉氏祛癬靈膠囊」「祖傳秘方」「根治牛皮癬」幾個大字。病急亂投醫的孫阿姨立即撥打了廣告上的電話。接電話的人很是熱情,表示自己的藥含有半夏、白癬皮、地骨皮、冬蟲草、西紅花等純中藥成分,屬於祖傳秘方,他們村的人都買他這個藥,藥到病除,效果倍兒棒。孫阿姨一聽是純中藥成分,價格也不貴,便買了一個月的劑量吃起來。
  • 金魚世家傳人徐立才:我把祖傳品牌獻給了衡水
    徐立才是北京宮廷金魚世家的第十代傳人,他精心培育、搶救了多個優良金魚品種,飼養的金魚被譽為「衡水三絕」之一併贏得了諸多榮譽。     徐立才,1946年生於北京市崇文區,1969年作為知識青年下鄉到衡水,1982年至今任衡水市園林管理局來順宮廷金魚養殖場負責人。
  • 做雞蛋千層餅時,用熱水還是涼水和面?很多人做錯,導致餅不勁道
    千層餅是我們家最喜歡的早餐,吃起來層次分明,軟而有勁道,而且涼爽也不會變硬!事實上千層餅的做法其實很多,我相信你在家也做過,雖然它的做法很簡單,但也有很多朋友做的很油膩,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朋友早飯都不喜歡自己在家裡打烙餅吃,想吃口味清淡一點的食物,今天教大家這道千層餅,裡面雖然放上了油,但它吃起來一點也不油膩,層層分明,比油條吃起來還解膩,保證是家人最愛的早餐!這個麵條我家隔三差五就吃一次,層層分明,軟而有力,比油條還好吃!
  • 任性改良加重口味 日本人與漢堡的愛恨情仇(圖)
    話說漢堡原是西式快餐中一種代表性食物,但到了富有創意的日本人手裡卻被「任性」改良出各式奇葩口味及形態,兩者間衍生出的一系列「愛恨情仇」也令人眼花繚亂、腦洞大開。 重口來襲:青蛙漢堡 說起漢堡,裡面鮮嫩多汁的肉餅總是讓人忍不住直流口水,但要是換成青蛙,你怎麼看?
  • 擔憂人臉識別技術有照片洩露風險 如何應對?
    當你的臉變成 一串「密碼」之後……不少人對於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表示擔憂,主要認為其有照片洩露的風險。照片洩露就是人臉識別技術的「鍋」嗎?面對洩露風險,我們要如何應對?伴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其爭議始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