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最當季的皖南風味小吃——炒米糖和酥糖

2020-12-06 把風景看遍

秋冬最當季的皖南風味小吃——炒米糖和酥糖

水窮處

職務作品、受權發布,我公司擁有獨家專有版權

標籤:美食、小吃、安徽美食、安徽皖南、黃山宣城、炒米糖、酥糖、食品、隨筆雜談、美食推薦。

皖南山區,攝圖網正版。

天氣越來越冷,人體對熱量的需求越來越大,皖南,地處山區,且境內水域眾多,秋冬季節,天氣溼冷,炒米糖和酥糖,作為南方人秋冬季節補充熱量的重要零食,深受人們所愛。

皖南人勤勞耕作,而在農閒之餘卻也創造了眾多風味美食,說不盡也道不完的,是其中蘊含的生活哲學。炒米糖,在農閒季節製作。往年裡,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備好做炒米糖的原料,最初的炒米糖原料特別簡單,只有糯米和糖,高溫下液態的糖賦予了甜的風味,冷卻後,又塑造了炒米糖的外形,一般多為扁長的長方體。炒米糖,不僅僅是安徽人的藝術品,炒米糖是廣西的傳統風味小吃,但是各地有自己的美食創作想法。安徽人做糖,尤其喜歡以花生、糖稀和芝麻為主料,單是糖稀製作出來的糖就已經五花八門了,槓子糖是麥芽糖的藝術;雞蛋散更是糖稀和雞蛋的神奇集合,雞蛋散外形類似北京的沙琪瑪,只是沙琪瑪是軟的,雞蛋散因為冷卻之後成形的糖稀,而口感偏硬,黏牙但是不粘牙,是皖南地區比較常見的酥糖之一。

對於酥糖和炒米糖,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除了特色的的雞蛋散、槓子糖之外,花生酥、芝麻糖,以其高熱量,在秋冬季節廣受歡迎。花生酥和花生炒米糖不同,花生酥的口感更加細膩濃醇,因而更加受到老年人的喜愛。最簡單的炒米糖依舊盛行在集市上,或潔白如雪,或狀如小黃米。除了和糖稀一起變成炒米糖或者酥糖之外。炒米,也在集市上備受歡迎,炒米因高溫而變得輕盈飽滿和醇香,米香濃鬱。集市上可見的,是一整包包好的炒米,而炒米傳統的吃法是泡糖開水,由此可見,糖,在中國人的秋冬季節,是如此得不可或缺。更懂炒米的人,會把它加到早晨的一杯豆漿、牛奶或者是麥片中,炒米的天然風味,在吸收奶香之後,彼此互相成就。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炒米類的零食,加入了各種口味,辣的、鹹的、奧爾良雞翅味的等等等等,而真正香的炒米,是農村集市上才得見的飽滿雪白的原味炒米。

家鄉的、記憶裡的酥糖和炒米糖是不是開始勾動饞蟲了呢?!

(879字)

2018年11月22日 湖北武漢洪山

水窮處,別稱雯雯、小文文,安徽宣城人,211高校社會學學士、985高校政治學碩士,文藝女青年。現為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實習助理策劃編輯、實習助理新媒體運營專員。

審讀:蘇白傳媒 本部 編審 鄒劍川

發稿、運營:蘇白傳媒旗下昆德拉傳媒 新媒體運營經理 大文文

相關焦點

  • 「吃」心不改之:暖暖的糖炒慄子
    這詩中的姑娘,和她思念的人兒一牆之隔,可人心卻很疏遠。她心裡想著他,卻不知情歸何處!糖炒慄子是最適合戀愛中的情侶吃的,街角路口那襲暖暖的燈火送來的不僅是香噴噴的慄子,更是萬家燈火的溫暖情意。戀人們走在華燈初上的路上,相互依偎著剝開油光發亮的炒慄子,愛情的滋味綿綿悠長。糖炒慄子中不僅有愛情的甜美與哀怨,也有麥秀之痛,黍離之悲。
  • 糖炒慄子買錯會致癌?3 個挑慄子小妙招,避開毒慄子
    要說民間街頭風味小吃,哪個最當紅,糖炒板慄,絕對能進前三! 街頭巷尾,在熱騰騰的大鍋中翻炒的金黃慄肉,崩裂出甜膩又濃鬱的焦香,伴著賣家熟悉的吆喝…..試問,此種美食誘惑,誰能把持得住?
  • 江西豐城凍米糖,香脆酥甜,風味獨特,你吃過嗎?
    江西豐城凍米糖是豐城市優秀傳統食品,俗稱"江南小切",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豐城凍米糖製作精良,選用優質糯米、玉米、純淨植物油、白砂糖、透明飴糖、芬香桂花、芝麻、果脯、奶油等精製而成的。
  • 江西傳統特色小吃,年貨,凍米糖的加工方法
    凍凍米糖是中國的傳統年貨凍米糖酥脆香甜,清白如雪,清香爽口,入口即化,風味獨特口感好,食後令人回味無窮一直以來深受大家的喜愛。在中國做凍米糖的方法多種多樣,我今天介紹的是江西凍米糖的加工方法,江西凍米糖也有好多種類,今天選一種最高檔的凍米糖與大家分享。
  • 湘西最讓人難忘的小吃,你吃過多少?
    米豆腐 米豆腐是湘西的著名小吃,雖登不得大雅之堂,在尋常百姓中卻是極受歡迎的,尤其是當年劉曉慶的成名之作《芙蓉鎮》熱映以後 包穀酸 將打成粉的包穀和切碎的辣椒拌均勻,再灌入壇密封起來,半月後就能拿出來炒著吃了。
  • 珠海八大特色小吃,你吃過幾個?
    蝦米餈製作有12層之多,每層疊在一起最上面的一層鋪滿蝦米和蔥,其需要把數十斤的優質粘米研磨成米漿,把米漿攤在蒸籠上,用蒸籠把它蒸熟,在最上面撒上一些蝦米和蔥花,這道珠海小吃就完成了,口感清爽,Q彈鮮香,不少第一次去珠海的人都會被這道小吃吸引。2 唐家官塘茶果唐家官塘茶果是廣東珠海唐家灣鎮官塘村的一種傳統民間小吃,屬於粵菜系。已有幾百年歷史。
  • 90後最難忘的甜,甜蜜蜜的米花糖,中國傳統小糕點
    最香甜的童年記憶。米花糖,一種曾經在全國各地都非常普遍和常見的兒童小零食。米花糖是曾經火遍全國非常有名的小吃,香甜可口,而且以重慶江津米花糖和四川樂山蘇稽米花糖最為出名。它是由糯米跟白糖製作而成的,過程非常的繁瑣。但是米花糖它可以美容護膚,而且對於神經衰弱或者心臟疾病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抗感染和抗衰老,是非常健康而且好吃的甜品點心。
  • 七寶夜市試營業,東南亞小吃、網紅小吃……百餘種美食...
    位於中誼路南側的D區就是非常接地氣的地方性特色小吃和娛樂遊戲區,北京糖葫蘆、武漢豆皮、棉花糖、鐵板魷魚等夜市標配美食不一而足,價位也很親民,從幾元到十幾元,滿足不同群體的大眾需求。>「我們有泰國特飲、椰汁果凍、芒果糯米飯、燒烤和油炸小吃,原材料是經過海關檢驗檢疫,由專門的供應商提供,地方雖然不大,但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還原泰國街頭風景。」
  • 台州風味小吃「沙蒜豆面」,一道不用加鹽的特色美食,你吃過嗎?
    台州風味小吃「沙蒜豆面」,一道不用加鹽的特色美食。沒有蒜和面的沙蒜豆面,你吃過嗎? 沒有蒜和面的沙蒜豆面,你吃過嗎?沙蒜難熟,煨制可以達到軟脆的口感,也更容易入味,不過沙蒜含水多且已帶鹹味,所以烹製不需過多的鹽和水。沙蒜豆面是一道台州本地的特色美食,沙蒜鮮美,豆面爽滑,營養豐富,下面來看看沙蒜豆面的做法吧! 原料: 沙蒜適量、豆面適量、五花肉適量、蒜姜適量、豬油少量、料酒適量、白糖適量、醬油適量、老抽適量、胡椒粉適量、芹菜適量。
  • 北方街頭最常見的五大小吃,第四種最受歡迎,你最喜歡第幾種?
    北方街頭最常見的五大小吃,第四種最受歡迎,你最喜歡第幾種?原創|趁現在開花在北方的街頭,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有各種各樣的小吃攤,每一家的小吃都非常有特色,作為一個在北方生活了20多年的人來說,只想這五種小吃是最常見的而且是我最喜歡的,那麼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種呢?
  • 骨頭參,雲南風味小吃,香辣爽口
    在雲南小吃很多,但是很多人都沒有吃過這道美味的小吃,這道美食就是楚雄本地的風味美食,這道美食在楚雄地方是很受歡迎的,這樣一道美食可以跟其他的菜餚一起炒在一起,味道是真的好,而且辣味也是很充足,所以喜歡吃辣的朋友那就快要注意了,當然大家也可以在家裡面自己製作,但是喜歡吃正宗一點的,歡迎大家來雲南
  • 傳統名貴小吃、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地理標誌保護三原蓼花糖
    地理標誌文化:三原蓼花糖走遍中國發現地標:三原蓼花糖三原蓼花糖是陝西省三原地區傳統名貴小吃之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三原蓼花糖呈圓鼓槌狀,個大體輕,金黃色的表皮上均勻地沾滿一層白芝麻;咬開後,裡面是雪白細膩的蜂窩狀糖心。
  • 雜文:米糖的記憶
    攤子上用大塑膠袋灌得鼓囊囊的一包包米糖齊人高,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還有白花花蓬鬆鬆的炒米,黃澄澄的脆硬的雞蛋饊子,看到它們,希望有一口好牙,可是我滿口的牙因為幼時吃多了糖的緣故,早早地孔洞迭出,好的滋味不能貪戀。現在的孩子,更多是對薯片果凍漢堡感興趣,買回的米糖是不受待見的,如被打進了冷宮,勸了, 才勉強吃一兩塊。
  • 宇宙的盡頭是糖炒慄子!放棄嘴啃,試試這個辦法
    聽說下周又有冷空氣到帳零下幾度的日子要來了~寒風凜冽冷得讓人趕緊套上了秋褲但這還不夠身體暖了,胃還是冷的何以解憂,唯有美食~何種美食,糖炒慄子~糖炒慄子色澤鋥亮,顆粒飽滿新長發慄子、好好慄子、粒上皇小慄王、翔鷹慄子、陳記糖炒慄子......
  • 粒粒開口的糖炒慄子,到底好不好?
    冬日街頭必備的小吃除了烤玉米、烤紅薯還有一款食物只要聞到那甜甜的香氣就會讓人停下腳步(圖片來源於網絡)色澤油光鋥亮渾身冒著熱氣再加上口感綿軟帶著甜膩的香味堪稱冬日街頭的「小暖爐」它就是暖手、暖胃又暖心的街頭美食—— 糖炒慄子!
  • 糖炒板慄、板慄燒雞塊和懶人版糖炒板慄,做法簡單又好吃
    今天寶寶給大家分享的是【糖炒板慄】、【板慄燒雞塊】和【懶人版糖炒板慄】的做法。一、糖炒板慄1.準備板慄清洗乾淨,然後用剪刀剪一個一字花刀備用。(剪的時候可以剪深一點。能用剪刀一定要用剪刀剪,因為如果用刀切的話,很容易傷到手。)2.把改刀好的板慄放入鍋中,然後加入沒過板慄的清水,再加入一勺蜂蜜攪拌均勻,然後浸泡半個小時備用。
  • 合肥市特色小吃展定在寧國南路辦
    「合肥美食大廚房」特色小吃展,將以萬人免費品嘗「合肥老母雞湯」拉開帷幕。今天上午從市商務局了解到,經過對各區的審察,目前基本確定特色小吃展在寧國南路辦(龍蝦街以南)。主辦方希望在展銷小吃品種和招商之後,順其自然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合肥大眾美食街。
  • 鄉間作坊裡的傳統米糖 獨特地域氣質漸漸淡薄
    圖為吉首德夯一對夫妻製作當地特產「木捶酥糖」。 攝影/盧七星(特約)hpx瀟湘晨報網  2015年1月13日上午,在前往石門縣白雲鄉的途中,路經幾個鄉鎮,都有零星販賣糕點的小攤。那些糕點多由大米製成。其中,碗兒糕又叫娃兒糕,因個大味甜,清爽可口,娃兒糕正中那道口炸得象笑岔了嘴的大胖娃娃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