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最當季的皖南風味小吃——炒米糖和酥糖
水窮處
職務作品、受權發布,我公司擁有獨家專有版權
標籤:美食、小吃、安徽美食、安徽皖南、黃山宣城、炒米糖、酥糖、食品、隨筆雜談、美食推薦。

天氣越來越冷,人體對熱量的需求越來越大,皖南,地處山區,且境內水域眾多,秋冬季節,天氣溼冷,炒米糖和酥糖,作為南方人秋冬季節補充熱量的重要零食,深受人們所愛。
皖南人勤勞耕作,而在農閒之餘卻也創造了眾多風味美食,說不盡也道不完的,是其中蘊含的生活哲學。炒米糖,在農閒季節製作。往年裡,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備好做炒米糖的原料,最初的炒米糖原料特別簡單,只有糯米和糖,高溫下液態的糖賦予了甜的風味,冷卻後,又塑造了炒米糖的外形,一般多為扁長的長方體。炒米糖,不僅僅是安徽人的藝術品,炒米糖是廣西的傳統風味小吃,但是各地有自己的美食創作想法。安徽人做糖,尤其喜歡以花生、糖稀和芝麻為主料,單是糖稀製作出來的糖就已經五花八門了,槓子糖是麥芽糖的藝術;雞蛋散更是糖稀和雞蛋的神奇集合,雞蛋散外形類似北京的沙琪瑪,只是沙琪瑪是軟的,雞蛋散因為冷卻之後成形的糖稀,而口感偏硬,黏牙但是不粘牙,是皖南地區比較常見的酥糖之一。
對於酥糖和炒米糖,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除了特色的的雞蛋散、槓子糖之外,花生酥、芝麻糖,以其高熱量,在秋冬季節廣受歡迎。花生酥和花生炒米糖不同,花生酥的口感更加細膩濃醇,因而更加受到老年人的喜愛。最簡單的炒米糖依舊盛行在集市上,或潔白如雪,或狀如小黃米。除了和糖稀一起變成炒米糖或者酥糖之外。炒米,也在集市上備受歡迎,炒米因高溫而變得輕盈飽滿和醇香,米香濃鬱。集市上可見的,是一整包包好的炒米,而炒米傳統的吃法是泡糖開水,由此可見,糖,在中國人的秋冬季節,是如此得不可或缺。更懂炒米的人,會把它加到早晨的一杯豆漿、牛奶或者是麥片中,炒米的天然風味,在吸收奶香之後,彼此互相成就。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炒米類的零食,加入了各種口味,辣的、鹹的、奧爾良雞翅味的等等等等,而真正香的炒米,是農村集市上才得見的飽滿雪白的原味炒米。
家鄉的、記憶裡的酥糖和炒米糖是不是開始勾動饞蟲了呢?!
(879字)
2018年11月22日 湖北武漢洪山
水窮處,別稱雯雯、小文文,安徽宣城人,211高校社會學學士、985高校政治學碩士,文藝女青年。現為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實習助理策劃編輯、實習助理新媒體運營專員。
審讀:蘇白傳媒 本部 編審 鄒劍川
發稿、運營:蘇白傳媒旗下昆德拉傳媒 新媒體運營經理 大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