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碗袋有毒嗎?中消協稱致癌 廣州質監卻說無毒

2021-01-08 人民網

袋裝牛腩還吃不吃?「吃貨」挺糾結

  「套碗的塑膠袋含有大量的穩定劑、增塑劑,遇熱或接觸到油脂性食品時會迅速滲出並轉移到食品中,有致癌危害。」近日,一條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稱套碗袋有毒的信息在網上廣為流傳。昨日,廣州質監則在其官方微博表示,「塑膠袋有毒不能裝熟食是誤區」。一個說致癌,一個說是誤區,究竟塑膠袋中的美食,市民能否放心食用?

  中消協:套碗塑膠袋有致癌隱患

  「部分攤主為了免去清潔消毒的麻煩,會將塑膠袋直接套在碗上盛裝食物。由於套碗的塑膠袋大多屬於聚氯乙烯塑膠袋,含有大量的穩定劑、增塑劑,遇熱或接觸到油脂性食品時會迅速滲出並轉移到食品中,造成致癌的危害。」這則消息從春節開始,便在網上傳播開來。

  記者檢索發現,這則消息的出處是中消協春節期間針對廟會小吃發布的消費警示。對此,中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廟會用餐要注意食品安全。中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攤主將塑膠袋直接套在碗上盛裝食物,這些套著碗的塑膠袋會對人體產生有害物質,長期使用會對健康產生更大危害。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餐飲業主為免去清潔消毒的麻煩和節約成本,也會將塑膠袋直接套在碗上盛裝食物。

  「以後吃牛雜都好危險哦!」「這樣看看,以後都不敢吃麻辣燙那些,全都是套袋的……」此消息傳開後,不少網友議論紛紛。而即將在元宵節鳴鑼的廣府廟會,也「躺槍」了。「說是廟會美食不能用塑膠袋裝,那不是好多東西都吃不了了?!」80後老廣陳小姐是西關美食愛好者,這則消息令她重新審視起自己吃東西的習慣。

  廣州質監:無色透明袋可盛裝食物

  2月17日,廣州質監也在其官方微博發布了「套袋碗有毒!」的信息,並提醒市民「不要食用套袋碗盛裝的食物」。而在昨日,「廣州質監」又跟進稱「塑膠袋有毒不能裝熟食是誤區」。

  微博中提到,「@廣州質監採訪國家包裝產品質檢中心專家得知,塑膠袋分為食品和非食品塑膠袋兩種,用食品包裝袋裝食品是安全的。聚氯乙烯塑膠袋其實很少用。PE/PP的塑膠袋無毒無味,可以放心使用。無色透明的袋子一般都可直接裝食品,但溫度一般不要超過100攝氏度為宜。」

  據了解,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聚氯乙烯一般帶有黃綠色,所以在製作塑膠袋時,會著色,如裝垃圾的塑膠袋往往著成黑色。而無色透明的塑膠袋則廣泛運用於食物的盛裝上。一位從事塑料行業超過10年的專業人士認為,中消協「塑膠袋有毒說」並不準確。「常用塑膠袋的成分為聚乙烯,無毒無味、化學穩定性極強。聚乙烯在整個生產工藝中無需穩定劑、增塑劑添加,更沒有遇熱遇油析出的問題,倒是如何降解是個世界性難題。」他建議,中消協可以環保的名義倡導別使用塑膠袋裝食物。

  專家:難從色味判定是否有毒

  究竟有無簡易的方法判定塑膠袋是否有毒?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盧江介紹,塑膠袋是否有毒,光從顏色、味道很難判別,只能用儀器去檢驗,看其中所含的成分。「選塑膠袋的時候選一些大的供應商生產的,安全比較有保障。帶有顏色,或者有怪味的塑膠袋一般不要用來裝食物」。

  記者又諮詢了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國家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相關人員。其介紹,中心提供有塑膠袋檢驗的服務。不同材料的檢驗費不一。以PE(塑膠袋的成分之一)為例,檢驗費為900多元。對此,有受訪市民嘆息道,想要知道自己吃的東西有沒有毒,代價太大了,「買個牛腩10塊錢,難道要花900塊,看它有沒有毒才敢吃」?

  無奈吐槽

  PE塑膠袋檢驗費900多元!我買個牛腩10塊錢,難道要再花900塊,看它有沒有毒才敢吃?

(來源: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市民朋友,這種保鮮膜會致癌!市場監管部門教你6招鑑別法
    看似方便萬能的保鮮膜 可能隱藏著致癌風險! 「中國科技打假第一人」 原重慶市質監局副局長 重慶工商大學客座教授 呂長富 為大家準備了一份 有毒食品包裝袋的快速判定方法
  • 網傳加熱有毒 市質監局:方便麵碗加熱後未檢出有害物質
    方便麵碗的材質目前多是聚乙烯,並無在高溫下釋放有害物質的風險。 /記者 何雯亞  春運路上,攜帶碗裝方便麵出行已經成為不少國人的習慣。不過,有網上輿論指出,方便麵碗塗有一層蠟,加熱後會釋放有害物質影響健康。昨日,市質監局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通過對68批次方便麵碗的安全評估,發現加熱後並未檢出有害物質。  碗裝方便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較為頻繁,尤其在春運期間,路上吃碗泡麵成為不少旅客的習慣。
  • 這種保鮮膜會致癌!
    而第三種PVC的保鮮膜則存在一定的致癌風險,這類保鮮膜會在加熱或與油脂食品接觸的時候分解出增塑劑,對人體造成傷害。2假PVC的保鮮膜確實具有致癌風險,但目前市面上已經很少看到了。你們想啊,明明有更安全的材料可以使用,何必繼續使用有風險的材料呢?
  • 街頭賣早餐的,都愛在碗上套「塑膠袋」,裝上滾燙的熱飯,有毒嗎
    經常在外面吃早飯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需要用碗盛食物的時候,碗上都套上了一個白色的塑膠袋,沒有盛食物的碗,也被各位老闆提前套好了塑膠袋,有的店想得更是「周到」,在一個碗上要套上至少10個塑膠袋,比如有人要打包食物,盛到這個套有10個塑膠袋的碗裡,裝走一碗,緊接著再裝第二碗。
  • 方便麵致癌?有毒?這些謠言是時候澄清了!
    那方便麵是真的這麼不安全嗎?其實小易想說,這真是太冤枉方便麵了!!方便麵有毒無毒?能不能吃?怎麼吃安全?現在小易就來給大家嘮一嘮關於方便麵的這些事兒。並且,在方便麵的說明上雖然說添加的東西種類很多,但是他添加的量是很少的,並且正規廠家出品的方便麵添加劑都是在符合國際要求範圍內添加的嗎,是十分安全的,這些東西既然被允許製作添加劑,當然也不會對身體有害,所以說那種「一個月排毒」的說法,當然也是假的。
  • 吃早點時,老闆在碗上套個「塑膠袋」,熱湯直接裝,不怕有毒嗎?
    ,套上一層「塑膠袋」,以用來將食物與碗隔開。 那麼塑膠袋在裝了熱食之後,真的會有毒嗎? 總結一下就是: 「聚乙烯」塑膠袋有毒,「聚丙烯」塑膠袋無毒,但必須是食品級
  • 親,您用的食品包裝袋安全嗎?
    記者走訪:超市、麵包房、街頭攤點食品包裝袋各異,很多不達標  環保、質監部門為您解答什麼樣的包裝袋才合格  □記者 樊雪婧 文 王亞鴿 攝影  那麼,幾乎整日和食品「密不可分」的塑膠袋是否安全,什麼樣的塑膠袋才能跟食品貼身接觸,塑膠袋上的標識代表著什麼?
  • 河粉製品中竟檢出石蠟? 長期食用將致癌
    河粉中竟然添加了石蠟。記者日前從省質監局獲悉,珠海市質監局近日在對生產加工河粉(粉條、粉絲)的企業和小作坊進行檢查時發現,部分企業和小作坊使用石蠟等其它非食用物質生產加工產品或類似產品。省質監局目前已對廣州市場上的11個河粉樣品進行了抽查,未檢出石蠟。
  • 不法商人加工海參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獲刑
    當地兩名不法商人為牟取暴利,在加工海參出售過程中,竟添加工業鹼和雙氧水等有毒有害物質。近日,該兩名商人因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分別判刑三年和一年半。  據了解,去年1月,茂名市警方經過深入摸排,鎖定電白縣民營科技園內的美江水產品店有製售假海參重大嫌疑。1月17日,警方聯合質監部門,對該水產品店進行突擊查處,查扣已裝封的海參270箱,正在泡製的海參36大桶,涉案海參約6噸,貨值超過30萬元。民警還在該水產店的倉庫內查獲22桶涉嫌用於加工海參的有毒有害物質。
  • 浙質監局發布警示:飲料瓶長時間使用或釋放致癌物
    專家建議,拆快遞包裹時,可以利用刀、剪等工具,儘量避免或減少皮膚與包裝袋的接觸。拆完快遞後,還應立刻洗手,以降低有害物質的危害。  塑料製品,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我們了解這些塑料製品,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除了快遞包裝袋以外,平時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容器,又潛在著怎樣的風險?  昨天,浙江省質監局發布了《關於防範熱飲塑料杯及杯蓋的風險警示》。
  • 街頭的早點,都在碗裡套個塑膠袋,熱湯澆在裡面,不怕有毒嗎?
    對於經常在外面吃早點的人來說,會經常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別管是盛湯還是盛稀飯,早點攤的老闆看似很衛生地將一個塑膠袋套在碗裡,然後一勺熱湯便澆在了碗裡,是不是很熟悉的場景?對此,有些人認為不乾淨、有毒,而有些人卻認為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感覺很正常,這個做法衛不衛生呢?
  • 重慶警方查獲上萬斤毒花椒 含致癌物質羅丹明B
    [提要] 重慶九龍坡區質監局從送檢的某品牌火鍋底料、麻辣魚底料中,檢驗出均含有害物質「羅丹明B」,順藤摸瓜封存730件涉毒底料,杜絕了流入市場的可能。倉庫內存放著大量的毒花椒 重慶晚報記者 楊帆 攝   震驚:  送檢底料查出「有毒」  3月25日,九龍坡區質監局從重慶火鍋研究所食品生產基地送檢的某品牌火鍋底料
  • 吃早餐碗,就像一套「塑膠袋」,熱湯直接裝上,不怕有毒嗎?
    不管是滾湯熱滷水還是新鮮的蔥餅,主人都喜歡在碗上放一層「塑膠袋」把食物和碗分開。事實上這樣做是合理的,食物經常被油汙染,如果你想清理他,那就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勞動。早餐攤位這種「量高利低」的商業模式,一個便宜的塑膠袋,可以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方便。
  • 亂燉家電:這兩款淨水器可能有毒!中消協已曝光,真相很嚇人!
    北京市消協公布一個壞消息!  竟有2家淨水器檢出有毒有害物質!!砷是一種妥妥的致癌物質,過量攝入會引發皮膚、心血管、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癌變。有許多淨水器商家為了獲取利益,常常會備有很多的圈套來忽悠消費者,免費試用、買一送一、現場試驗等等,導致很多消費者都上了當,看著價格不貴,也就買了,殊不知出現質量問題就是威脅到生命健康的大問題。
  • 這些朋友圈謠言你轉過幾條:不鏽鋼杯泡茶有毒
    致命類:入口會中毒    只要輸入「食物」和「致癌」兩個關鍵詞,電腦屏幕上就會彈出成千上萬個關於食物致癌的頁面信息,比如「吃微波爐加熱過的食物會致癌」、「喝豆漿導致乳腺癌」等。    專家表示,可以簡單地將食物分為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三種。
  • 西安質監局檢測10家新裝房空氣品質 6家甲醛超標
    為檢驗裝修好的房子空氣品質問題,西安市質監局徵集了10位房子新裝修完的市民,對10套房子進行免費檢測,結果發現8家空氣品質不合格。  近年來,新裝修房子室內空氣品質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但是很多市民對在哪種情況下可入住存在認識誤區。  2014年,西安市民呂女士在東二環附近給兒子買了婚房,當年12月裝修完,整個冬天隔三差五開窗通風。
  • 方便麵碗危害健康? 滬質監局:塗蠟和聚苯乙烯風險並不存在
    東方網2月27日消息:方便麵碗裡塗有一層蠟,吃下去會堆積在人體內,影響人體健康?方便麵碗的材質中含有聚苯乙烯(PS),在65℃以上的溫度環境下會釋放出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這些說法最近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引起消費者廣泛關注,不少青年「泡麵族」心裡開始打起鼓來。
  • 菜籽油被稱為「東方橄欖油」,為啥有人卻說不能吃?真的有毒嗎?
    菜籽油,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用油,憑藉著純正的品質,醇厚的香氣在食用油中獨樹一幟,有東方橄欖油的美稱。但是最近在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菜籽油中芥酸會損傷心血管,導致心血管疾病。菜籽油中還含有毒素,長期吃傷身體,所以不能吃。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關於食用油,我們應該注意點什麼?
  • 廣東省質監局抽查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等產品17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31日,廣東省質監局官網通報2018年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製品等7類產品省級「雙隨機」監督抽查情況。通報稱,為加強廣東省生產環節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省質監局於2018年4-7月組織對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製品、飯盒(塑料飯盒、不鏽鋼飯盒)、食品用塑料容器、食品用塑料膜(袋)、塑料餐廚具(菜板、筷、勺、叉)、一次性發泡餐具、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等7類食品相關產品,開展省級「雙隨機」監督抽查,共抽檢樣品1463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17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