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亞馬孫河的電鰻外形細長,與鰻極其相似,它身長2米左右,體重達20千克,是一種比較大型的淡水魚。體表光滑無鱗,背部呈黑色,部則為橙黃色。由於背鰭和尾鰭已經退化,尾巴就佔了體長的80%。它尾部下緣有一個長形的臂鰭,平常通過臂鰭的找動而遊動。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曾經評價電鰻是「地球上最令人恐懼的淡水動物」之一。那麼電鰻究竟有怎樣的放電能力呢?又為什麼會具有這樣的「超能力」呢?電鰻尾部兩側的肌肉十分發達,且肌肉十分薄,多達6000-10000枚肌肉薄片有規則地排列。
同時,薄片之間還連接著結締組織,並有許多神經直通中樞神經系統,這就是電鰻的發電器。電鰻發電器最主要的樞組是身體器官的神經部分,身體的尾端是正極,頭部為負極,電流是從尾部流向頭部。當頭部和尾部接觸到獵物或是受到刺激時,就會放出強大的電流。
放電是電鰻的一種生理需要,也是它捕捉獵物、對抗敵人的重要手段。神奇的是,電鰻不僅可以隨時放電,也可以自由掌握放電時間和強度。它釋放的電量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死比它小的動物,也可以擊暈比它大得多的動物,如河邊涉水的馬、牛等動物都曾被電鰻電暈。通常情況下,電鰻釋放電量的平均電壓是350多伏,最大可以達到800多伏,這麼強的電壓足以擊死一頭牛。
電的大小和機體狀況也影響著電鰻釋放電量的大小,當它不足1米時,電壓就隨著身體的成長而增加;當身體超過1米後,電流的強度就會隨著身體的成長而增強。一般情況下,電鰻每秒鐘能放電50次,不過如果連續放電多次,電流的強度就會逐漸減弱,甚至10-15秒鐘後完全消失。不過,只要它休息一會,放電能力就會重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