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的史詩——彝族「六祖分支」

2021-01-15 會澤萬事通

天地洪荒,接連數月的傾盆大雨淹沒了農田村莊、畜群房舍、森林山岡,眼前的一座座高山頃刻間也被淹沒,只露出尖尖的山頂。

遠古的彝族先民不可能解釋這突如其來的自然現象,認為犯了天地神靈,於是便向四處逃竄。

彝族始祖希慕遮的第三十一代孫阿普篤慕(因彝語漢譯的關係,有多種寫法:篤慕俄、篤慕、仲牟由)出現在四竄的人群面前。這位彝家漢子,身材魁偉,目光堅定,他召集四散的人群,帶領大家翻過一個又一個的山峰,來到高高的洛尼山,暫避洪水。

洪水消退後,阿普篤慕在洛尼山主持祭祀,在血與火、肅穆與神秘的盛大的祭祀中,由他的六個兒子「武、乍、糯、恆、布、默」分別率領六支人群,向不同的方向遷徙。

六祖的後代,當他們找到氣候溫暖、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就定居下來,開墾經營。經數代人的繁衍發展後,又祭祀分支,就這樣,六祖的後代越分越多,幾乎遍布雲、貴、川、桂四省區,綿亙至今。

以上這段文字,是根據《西南彝志》、《六祖魂光輝》、《夷僰榷濮》、《篤慕源流》、《六祖史詩)等彝文經典所記載的關於彝族六祖分支的共同情節得出的。

一、一個東方的創世神話

彝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彝文的典籍記載了它的創世神話在彝族的創世神話裡,天地還在混沌之中時,產生了清氣和濁氣,然後形成了影和形。後來,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清氣上升在天變成男的希慕遮,濁氣下降在地生成女的希堵佐,二人共為人類的始祖。接著,一個叫史慕魁的人發明了火,一個叫哺額克的人知道了農耕和畜牧的方法。這時,天地已經形成,晝夜已經明顯,清濁二氣繼續不斷相交,人類出現了,篤慕的始祖白博耿、天君、地臣、無數的神也誕生了,人類繁衍,山林茂盛,獸類向四方擴展。希慕遮的第二十九代孫婁珠武有12個孩子,其中11個都因所居住的地方野獸太多,搬到了臨水的地方。只有武洛撮一個人留著。天神策耿直為了武洛撮把美麗的尚未出嫁的三女兒許配給他。篤慕之祖白博耿根據天神賜給他的經典定了結婚日。武洛撮與天神的三女兒結婚後,過了三年都沒有後代,於是,白博耿帶領二人祭祀祖先,一年過後生了第一個孩子,兩年過後生了第二個孩子,三年過後第三個孩子誕生了。這第三個孩子就是阿普篤慕。

在阿普篤慕的時代,天神策耿苴要滅絕人類鳥獸,發動洪水。策耿苴派額勺先住江頭,以後轉到四方,挖了十二座大山填了八條深谷,直抵江尾,只留中央一條山脈給阿普篤慕住在上面。天神向阿普篤慕說,滿了十天十夜後,你可以通過這條山脈往洛尼白去住。哪知道沒等到十天十夜,只過了七天七夜以後,阿普篤慕牽了自己的馬,趕了自己的羊,就往洛尼白去了。洪水退去以後,只有他一個人活著,七個太陽和五個月亮照射大地,使地上的樹木都乾枯了,只有馬桑樹沒有枯死。隻身一人的阿普篤慕在山中開墾。天神策耿苴派了三位使者,讓阿普篤慕在「拜谷楷嘎」參加歌舞。他的舞蹈及笙的演奏極為精彩,天神當時就決定把他的三個女兒嫁給他,三位天女每人都生了兩個孩子,這就是彝族史上有名的六祖。不知過了多少時日、阿普篤慕面對消退的洪水,毅然決定將六個兒子派往不同的地方,去尋求生存的空間,於是,在洛尼白上演了彝族歷史上一場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戲」,譜寫了一曲創世紀的史詩。

二、洛尼山,一個民族由此獲得新生

彝族傳說中的創世神話,象徵性地敘述了天、地、人及萬物的起源,帶有這個遊耕民族很大的審美性。但在彝文的經典中,阿普篤慕到洛尼山暫避洪水,進行的六祖分支,確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彝族史專家研究,彝族這一民族,起源於雲南的滇東北,後一個支系遷到蜀地,因蜀地遭受洪水,阿普篤慕又南下返回原祖先的發祥地進行六祖分支。「六祖是古蜀國彝人南下後在雲南的回家、疊加和重合,其根本仍在雲南」。彝族由何地遷到雲南滇東北暫避洪水,目前尚有從蜀地或從滇池遷往兩種說法。根據彝文經典,彝族的始祖希慕遮到阿普篤慕共三十一代。其中,從希慕遮到密乍軌,一共六代,《西南彝志》稱「創建君基業"。從希堵佐到投乍蚩,共五代,「創建王基業」。其後到阿普篤慕時,已三十一代,《西南彝志》記載說:「篤慕俄之時,大地的四方,地被開光了,洪水泛濫,人全被淹沒。」古彝經《勒俄特衣》中有「蜀地洪泛」,其深及峨眉山頂,只露山巔的記載。

為避洪水,彝族先民在部落酋長的帶領下,從宜賓進入雲貴高原(一說為今四川西昌)在洛尼山舉行盛大的祭祀分支儀式後,各自遷徙。阿普篤慕從蜀地遷往雲貴高原時有三個妻子,每個妻子有兩個兒子,分別為,第一妻痴以姑吐,其子為武(穆阿怯)乍(穆阿姑);第二妻嫩以米冬,其子為糯(穆阿賽)、恆(穆阿臥);第三妻尼額(穎)咪補,其子為布(穆克克)、默(穆齊齊)。

當時,由阿普篤慕在洛尼山舉行隆重盛大的分支儀式後,他的六個兒子均向不同的地方遷徙,根據彝文經典,遷徙的路線為:

武部,即穆阿怯,六祖之長子,分支後,遷徙到今昆明城西邊,到了六世武額克向外擴土,故云「武家地域寬,上至羅志更,中部賽奪吐,下至賽洪松」。此後,武之後裔又進行分支,向四方遷徙,擴展到湖南、湖北一帶。

乍部,即穆阿姑,六祖之次子,勢力在六祖中最強,分支後遷徙到昆明以南、以西一帶,後擴疆拓土,直至今越南、寮國緬甸一帶。到乍部第十代時,在蒼山洱海邊開闢建起8個城池,立9個大部落建立其政治制度,強大於保山、大理一帶。

武、乍之後裔,遍及今雲南大部分地區,佔據著彝人的大本營,「從滇北東川、會澤、至滇中昆明、陸良、石林、曲靖、楚雄等地至滇南紅河、個舊等地皆為武、乍所佔」。

糯部,即穆阿賽,六祖之三子,先住佐雅紀堵電,後輾轉遷徙,傳至十二代時,向外擴張,遷到威寧一帶。一支遷往嫩姑城(成都),其後裔曲涅渡過金沙江,佔據涼山大部分地區,控制了整個金沙江南岸。

恆部,即穆阿臥,六祖第四子,恆部彝經又稱古侯,遷入涼山後,經過第二次分遷,遍布滇東北部,後從昭通遷出,直至樂山、雅安一帶。另一支佔據滇東北、黔西北赤水河以南地區。另有一支以昭通為中心,居住於昭通、畢節等地,成為後世的「烏蒙部」。

布部,即穆克克,六祖第五子,分支後,向滇東、黔西北遷徙和發展。傳到第七代阿德布時,勢力強大,後裔以「德布」稱雄於世,以宣威為中心,佔領了黔西北畢節、遵義等地,後又從南面擴張,今霑益、東南的普安、北面的威寧均為其領地。到第九世體妥糯所生三子,勢力強大,今黔西南、廣西百色等地族均為此支系。

默部,即穆齊齊,六祖第六子。據《西南彝志》記載,從穆齊齊開始到清初,一共傳了七十代,其中傳至第十代列阿默時,其勢強大,後簡稱為默部。列阿默傳至默阿德,默阿德又傳至德阿施時,強奪豪取,到德阿施十二世裔烏所必時,繼承祖業,以古東川為中心,厲兵秣馬,向外擴張,向武部進攻繼後攻下昆明。德阿施的後裔後來發展為東川阿歹土司、鎮雄芒部土司、貴州水西土司及普安土司四大著名土司。

彝族在洛尼山進行的六祖分支,彝文經典均有記載,只不過大同小異而已,唯人名、地名因從彝語翻譯各異,如阿普篤慕就有篤慕俄、仲牟由、祝明、篤慕吾、六祖、阿普杜牧等稱謂及寫法。有的學者還認為,篤慕俄即是古代漢文記載的蜀王杜宇。另外,有關六祖分支的時間和地點,爭議很大,各位專家事出有據,各執一端,至今尚未有一個較為統一的說法。

有關六祖分支及阿普篤慕在「拜谷楷嘎」娶親的情況,彝族的典籍《物始紀略》第二集「歌場的起源」及《彝族源流》均有記載和描述,只不過是後來的人把處於洪荒時代的阿普篤慕所舉行的六祖分支這一重要的史實化為神話的朦朧回憶,進行幻想性的描述了。

在彝族史詩《物始紀略》中「歌場的起源」是這樣寫的:

闢貝谷山坳,舉祖設歌場,天人會地人,希略星少女,柴確星少男,做一對對歌;青雲霧少女,花斑虎少男,做一對對歌;白臉鶴少女,青頂鵑少男,做一對對歌。左日宮裡的,沽賽尼的女兒,叫尼穎咪彼,像白臉鶴飛;右月宮裡的,能賽能的女兒

叫能穎靡朵,像灰鷹展翅;星宮中的, 布賽啻的女兒,叫啻穎武吐,像鳥樣飛翔,降臨歌場中。天人地人相會在歌場。野人舞歌帕獐子吹蘆笙,狐狸圍歌場,三聖興禮俗,舉祖巡視歌場,是像這樣的。

「闢貝谷」據說在雲南古東川|境內,阿普篤慕就是在蜀地遭洪水後,來到洛尼白的闢貝谷設歌場,此地,即文前所說的「拜谷楷嘎」。阿普篤慕以對歌求偶的方式得到了天君的三個女兒。上文所引是阿普篤慕設歌場的熱鬧場面,充滿了神話般的色彩。

在《彝族源流》中,同樣也記載了設天地歌場人神共舞的熱烈場面:

點歌定曲, 由三聖定奪, 貝谷肯嘎, 他們來到後, 天地設歌場,已行了歌禮, 十六的夜晚,歌場人團圓,神人拉尼尼,在高天飛翔,像偉岸的鶴。神人拉陀陀,在遍地飛著,像杜鵑英姿。奏一曲蘆笙,俄素吹蘆笙,野人舞歌帕,飛人湊篝火。獐子打火把,住洛吐衣的,希略尼姑娘,……先祖篤米俄,舞三遍歌帕,奏三遍蘆笙,舞笙鴿叩頭,他如此舞著。……鳥樣飛得快,三尼君之女,來到了歌場,本是看熱鬧。額夠葛說合,索勒易做媒,嫁給篤米俄,……三人未婚妻,三女子同時,嫁給了篤米,六祖三母親,成美滿姻緣。

文中的「貝谷肯嘎」即前文的「闢貝谷」,「篤米俄」即阿普篤慕。當時,洪災吞沒了許多彝族先民,故阿普篤慕興歌場以求偶的方式繁衍種族是可信的,只不過後人在記敘這一事件時,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罷了。在六祖分支的貝谷肯嘎,人與神,獸與人,日月星辰,飛禽鳥獸,天神與凡人,天堂與人間,神話與現實,交匯於彝族神話中的「伊甸園」。

文:會澤佰事通

相關焦點

  • 彝族的創世史詩––梅葛
    它本是一種曲調的名稱,史詩用梅葛調演唱,因以得名。流傳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鹽豐等縣。梅葛,是彝族民間歌舞和民間口頭文學的總稱,其內容包羅萬象,幾乎反映了彝族人民歷史文化、生產生活的全貌,被視為彝家的「根譜」、彝族的「百科全書」、長篇敘事史詩。
  • 在我國南方各民族中,流傳著創世史詩,與創世神話一脈相承
    例如,納西族的《般崇圖》《創世紀》,白族的《創世紀》,獨龍族的《創世紀》,僳僳族的《創世紀》,毛南族的《創世紀》,苦聰人的《創世紀》,彝族的《梅葛》,拉祜族的《牡帕密帕》,苗族的《苗族古歌》,瑤族的《密洛陀》,壯族的《布洛陀》等。這些史詩以開天闢地、人類起源、萬物創造、民族形成、民族遷徙為主要內容,與創世神話一脈相承。
  • 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彝族的起源是什麼?有這樣三大祖先!
    別小看了彝族,彝族可是中國六大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四個省崇山峻岭和沿海丘陵之間,人口在2010年就有871萬人。那麼,彝族到底是打哪裡來?它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關於彝族的來源眾說紛紜,各執一詞。
  • 彝族民間文學,日常經驗的事實變為神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那麼身為少數民族的彝族,民間神話也是以語言述講的方式進行,那麼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彝族的民間神話吧彝語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兩個重要的時期,一是歷史上隨著中央王朝對彝區直接控制的加強,彝漢文化交流增多,彝語不再是彝區唯一的交流工具,隨著明朝漢族移民運動及清朝改土歸流措施的進行,彝族人口由多變少,彝族文化由彝區主流文化變為邊緣文化,彝語不再是區域範圍內主要的交流工具
  • 走近彝族 認識彝俗
    彝族歷史上一個重要特徵是長時期保持著奴隸佔有制度。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會已出現遊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彝族先民地區繼續分化出一批叟帥、夷王,表明在徵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佔有制度的過渡。
  • 道教神話的創世紀,超越混沌時期,在這之前的久遠傳說!
    「洪元」是道教創世紀的第一大世紀。也是開天闢地的紀元。「洪元」之時,亦未有天地,空虛未分,清濁未判,玄虛寂寥之裡。而後有一大神開天闢地,但是開天闢地,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洪元」一治至於萬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
  • 發現佛山|六祖與三水有何因緣?
    這座低調的小廟,卻是佛山如今唯一留存六祖蹤跡的古廟。六祖是與先哲孔子、老子並列的「東方三聖人」。1300餘年前,六祖革故鼎新,開創禪宗頓悟一派。六祖隱藏嶺南十餘年裡,曾駐錫於現今的南邊一帶的一座小廟,並將其命名為「寶月堂」。千年滄海,寶月堂幾受風煙湮滅,又經歷代重修留存至今,成為三水現存年代最久遠的文物古蹟之一。
  • 《方舟生存進化》創世紀怎麼開荒 創世紀開荒攻略
    導 讀 方舟生存進化創世紀開荒攻略 區域資源 收起 區域資源 任務匯總 易刷任務獎勵匯總 泰克裝備產出任務 方舟生存進化創世紀是官方新出的dlc地圖
  • 有人問六祖慧能何為佛的三身四智,六祖這樣回答
    大殿內的佛像六祖慧能解釋說:所謂「三身」,其實是假立的名號,都發自本源自性,每個人的本源自性都具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初祖庵智通聽了六祖慧能的這番話後,當下大悟。於是,智通讚嘆道:「三身原來就在我的本體,四智也在我的心中,心體融合無礙,都成了絕對的大圓鏡智,最高的智慧之光,映照三千大千世界,應物現形,自由自在。
  • 《方舟:生存進化》創世紀十字弩怎麼獲得 創世紀十字弩獲得方法分享
    導 讀 《方舟:生存進化》創世紀中的十字弩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十字弩的獲得方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hllhhd0」分享的創世紀十字弩獲得方法
  • 六祖大師住世時,說過一個預言(宣化上人)
    「大眾哀留甚堅」:這時候六祖座下這麼多人,大家又有的哭起來。前邊哭了一次,這回一聽說要走了,又哭起來,就不叫六祖大師走。甚堅,就是執意不叫六祖大師走。「師曰」:六祖大師就說了,「諸佛出現,猶示涅槃」: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現於世,都尚且示現涅槃相呢!「有來必去」:有來必有去,有生必有滅,「理亦常然」:理是很平常的。
  • Softmax經典之作《創世紀傳》開發網絡版
    PC單機版最後一部創世紀傳《創世紀傳3》 【17173專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韓國Softmax公司的《創世紀傳》將被開發成網路遊戲。 9月10日,Softmax公司的CE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正在把旗下經典之作《創世紀傳》開發成網絡版。網絡版《創世紀傳》計劃在明年年末進行內測。 今年5月,Softmax獲得了遊戲中心文化產業專門公司的4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236萬元)的投資後,把網絡版《創世紀傳》開發項目命名為《Code G》,並在開發中。
  • "終結者:創世紀"曝新海報
    時光網訊 派拉蒙年度大作《終結者:創世紀》近日發布了最新預告,曝光了影片最大的劇情反轉——傑森·克拉克飾演的約翰·康納成為了影片中的終極反派,而新老T-800也開啟了一次強強對決。今日,《終結者:創世紀》再曝一張新海報,成為終極反派的約翰·康納登上海報。
  • 五彩涼山 | 彝族文化的瑰寶——涼山彝族漆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漆器彝族漆器發展至今>從日月星辰高山流水等紋飾圖案到生活中的餐具沙場上的鎧甲等匯聚了彝人的生活積累和智慧結晶歷經千百年漆器不僅是彝人生活必須品還成了人們爭相收藏的藝術品彝族漆器發展至今大約有一千七百餘年
  • 20世紀最偉大奇幻史詩,《魔戒》真正的傳說,從這個精靈國度開始
    他創作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中洲世界史詩,影響最深遠的是《霍比特人》和《魔戒》。這兩部巨作被譽為當代奇幻作品的鼻祖。1972年3月28日,託爾金獲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頒發的大英帝國指揮官勳章。1973年9月2日,託爾金在牛津逝世。
  • 六祖壇經|三身四智
    智通看《楞伽經》有大約一千多遍,但沒有領悟三身四智的含義,於是禮拜六祖惠能求解經義。惠能說,三身,是法身、報身、化身。清淨法身,源於你的自性;圓滿報身,源於你的智慧;千百億化身,源於你的言行。如果偏離本性,從別處說三身,就是有身無智。如果領悟三身沒有自性,就是四智菩提。然後惠能傳說偈語: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
  • 「三星堆」與彝族文化
    經過專家學者研究以後感到奇怪的是這些造型奇特的三星堆文化與中原文化格格不入,而與同屬一域的彝族文化牽強可言。目前「三星堆」族屬仍是一個謎,就近年有關專家學者對三星堆文明與彝族古文化探討基礎上說說淺識。這與彝族文獻記載的篤慕戰敗退走的路線基本吻合。彝族先民是蜀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共同的文化和地域,秦滅蜀後,蜀人一部分留居原地,融合於後期從中原遷徙來的華夏族。一部分南遷融合於南中地區其他土著居民群體,形成新的彝族共同體。南下的這部分彝族先民其傳統文化特徵是有文字、尚黑、尚鳥,以致後來在漫長的彝族社會歷史進程中形成烏蠻系統文化特點。
  • 劉乾坤:涼山彝族的文化傳承
    涼山彝族千百年來在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傳說、迷人的自然景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和保留著中國彝族最古樸、最濃鬱、最獨特的文化傳統,創造了具有涼山自然封閉形態的包括天文、星相、曆法在內的獨特而優秀的民族文化。故而涼山彝族作為中國彝族中有鮮明地域文化特徵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國內外的著名。
  • 彝族北鬥星月曆法譯註
    由於彝族居住地區大多數都較為分散,受長期封閉的影響,而創造了各地的區域文化,也長期保留著各自的曆法、風俗以及記事方法。至今,在楚雄州境內祿豐、元謀、武定三縣結合部,大範圍山區相鄰的彝族居住村寨,還流傳著這部瀕臨消亡的彝族天文曆法——《彝族北鬥星星月曆法》。一、彝族北鬥星月曆法的由來。
  • 18世紀數學的發展,代數、幾何、分析三大分支開始形成
    自17世紀,創立微積分學以來,便大量應用於理論物理、力學和天文學等領域,並因此刺激和推動了微分方程、無窮級數論、微分幾何、變分學和複變函數論等新分支的產生。這些新學科與微積分本身的發展成為18世紀數學最重要的內容,使分析學形成了在內容和方法上都具有鮮明特點的、獨立的數學領域,與代數、幾何並列為數學三大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