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聯合軍演12月1日進入最後一天,瀰漫延坪島內外緊張氣氛依然濃厚。
韓國軍方當天宣布,在延坪島緊急部署「天馬」地對空飛彈,並從12月6日起在包括延坪島在內的29個地區同時實施為期一周的炮擊訓練。
與此同時,朝鮮首次明確公開其核能項目的細節,稱已有數千臺離心機正在運作。
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仍在升溫,韓國軍民的心態可謂矛盾重重。
「天馬」飛彈上島 全境炮擊訓練
在韓美為期4天的超強規模聯合軍事演習的最後一天,儘管韓美艦艇進行的是運輸糧食、彈藥和燃料等軍需物資的機動演練,但延坪島周圍的緊張氣氛因韓軍持續的軍事加壓而愈顯緊張。
11月23日朝韓相互炮擊之後,韓軍除向韓國西部海域(黃海)5島增兵、增援美制M-270多管火箭炮及6門K-9自行火炮外,12月1日又宣布即日起緊急部署「天馬」地對空飛彈,以加強延坪島的防禦能力。
據韓國軍方透露,1日下午1時左右,裝載著「天馬」飛彈所需發電設備及飛彈零部件的客輪,已由仁川抵達延坪島。配備在履帶式裝甲車上的「天馬」飛彈隨後將部署到位。
「天馬」地對空飛彈射程為10公裡,探測距離為20公裡,在探測到敵方飛機後可在10秒鐘內將其擊落。運載該飛彈的履帶式裝甲車最高時速可達60公裡,具備防原子和生化武器襲擊的三防能力。
此前一天,為加強信息監測能力,韓軍已在延坪島和白翎島上緊急部署最新反炮兵「阿瑟」雷達系統。
駐紮在白翎島上的韓國海軍陸戰隊第6旅團負責軍官1日表示,為應對朝鮮可能進行的「進一步挑釁」,島上的全部兵力已進入備戰態勢。一旦發現有「挑釁跡象」,將可以立即進行應對。
韓國軍方12月1日還宣布,從6日起,包括延坪島在內的韓國全境29個地區同時實施為期一周的炮擊訓練。
政界言論強硬 追加軍事預算
韓國政界針對朝鮮的強硬言論目前還在持續升溫。
韓國國家情報院院長元世勳12月1日表示,朝鮮「進一步發起挑釁」的可能性極大。
韓國國會國防委員會11月30日舉行全體會議,決定在政府提交的31.2795萬億韓元(約合1814.81億元人民幣)國防相關預算基礎上,追加7187億韓元(約合41.7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3105億韓元(約合18億元人民幣)「緊急加強西海5島軍力預算」。總額為31.9982萬億韓元(約合1858億元人民幣)的2011年國防預算案,已被移交國會預算結算委員會審議。
民眾情緒激切 反朝意識升溫
炮擊事件發生一周以來,韓國民眾對朝鮮的情緒發生巨大變化,韓國政府因此面臨著巨大的民意壓力。
對於在黃海進行的、有美國航母參與的韓美聯合軍演,雖然韓國民主黨和民主勞動黨等反對黨以「破壞和平」為由加以反對,但11月27日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委託民意調查機構R&R公司進行的電話民意調查顯示,75.9%接受調查的人認為「必須進行,具有抗議『朝鮮挑釁』的意義」;選擇「會刺激朝鮮,因而不要進行」的僅佔18.8%。這中間,民主黨支持者中的70.2%和民主勞動黨支持者中的76.9%也贊成韓美聯合軍演。
受炮擊事件直接影響的延坪島民眾,對朝鮮方面11月23日炮擊島上平民目標表示強烈不解。
暫時被安置在仁川「桑拿世界」延坪島難民中心的一名延坪島居民說:「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去,也不知道應該不應該回去。我恨朝鮮軍隊向平民目標開炮,也恨我們的軍隊那麼長時間都沒有還手之力!」
43歲的延坪島農民金英赫表示:「我很生氣!朝鮮軍隊怎麼能打我們平民目標呢?我以前很支持對朝鮮進行援助,現在真希望國際社會和其他國家政府不要再為朝鮮提供援助了。」
83歲的韓戰老兵、延坪島居民李有成至今心有餘悸:「炮彈打過來的時候,我還以為韓戰又爆發了……當時就覺得自己要死了。但我不離開延坪島,因為這裡有我的家。如果再爆發戰爭的話,我會拿起槍去打朝鮮的。」
擔心爆發大戰 指望美軍援助
對於朝鮮半島未來局勢,42歲的首爾市民李先生表示:「我覺得以韓國和美國現在的軍事力量,一定會打敗朝鮮的。但假如中國和俄羅斯支持朝鮮的話,那局勢就難說了。我擔心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因為雙方可能會動用核武器。我不希望發生戰爭。」
對於朝鮮半島爆發新戰爭後韓國的前景,《朝鮮日報》編輯局副局長楊相勳非常不樂觀:「韓國軍隊現在簡直就是行政單位,軍官變成了公務員,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上進心。韓軍官兵是世界上學歷最高的,但不知道有幾個人認識到自己是一個要為執行任務而不惜獻出生命的軍人。目前的韓國軍官無異於工薪階層。士兵雖然身穿軍裝,卻是只知道數日子等著退伍,遭遇危機時就等著美國的『華盛頓』號航母來……」
韓軍官兵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不願就炮擊事件發表評論,但多數人表示:「不希望朝鮮半島真發生戰爭。當然,只要發生戰爭,美國軍隊也會及時援助的。」
默認中國提議 看重中國作用
朝韓炮擊事件發生後,中國迅速提議舉行六方代表團團長會談。但這一旨在解決危機、阻止朝鮮半島局勢升溫的努力卻遭到多方冷對。
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再次強調:「維護半島和平穩定,是有關各方共同的責任,各方應為之共同努力。當前形勢下,使半島問題儘快回到對話協商軌道十分重要和緊迫。我們希望有關各方共同努力,在六方會談框架內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各自關切,切實維護半島和平穩定。」
儘管各方最初冷對中方提議,但多國媒體都表示,不會找到比中國提議更好的解決之道。
日本記者佐藤大介11月30日在延坪島採訪後表示,美韓軍演和即將開始的美日軍演,其實「沒什麼大作用」,中國採取的立場是「可取的態度」。他說:「六方會談之前,可以先由中美朝三方進行,也可以加上韓國。日本和俄羅斯可以最後再出來。」
西班牙ABC日報記者巴布羅坦言:「與韓國、中國相比,朝鮮沒有什麼可失去的。演習或者軍事展示,不能讓朝鮮感受太多。因此,純粹的軍事演習並沒有什麼用處,而戰爭的代價十分高昂。」
事實上,朝鮮問題相關各方的態度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美國白宮發言人吉布斯在11月30日說:「我們一再闡明,中國有責任也有義務中止朝鮮的好戰行為。在今後的幾天裡,我們將會進行多方會議,就此促成進展。」
吉布斯的發言被認為是指12月7日在華盛頓舉行的韓美日3國外長會談將促使中國積極發揮其外交作用。
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12月1日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斯塔納,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就炮擊事件應對方案、六方會談等問題當面交換了意見。
韓國總統李明博1日也表示:「過去3年,我分別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舉行了10次以上的會晤,就重要的問題進行過協商。」李明博表示,需要鞏固韓中兩國間的信賴關係。各界專家也應多與中國同行溝通,構築信賴關係。這有助於發展兩國關係。
李明博還表示,部分媒體和專家將美中關係和韓朝關係一分為二,看做美國對中國,韓國對朝鮮的對峙格局,這種二分法式的思維方式不太恰當。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