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原白露後,還能種這種油料農作物,你知道麼?懶種懶管理

2021-01-09 回村歇歇

親!請點右上「關注」回村歇歇,俺是一個留守在河北農村的老農。白露過了,有閒置的農田或者趕茬口的農田,還能種這種油料農作物:邯鄲當地農民叫它「小菜」,其實它的學名叫「油菜」,但這種北方的「油菜」,不同於南方的「油菜」,它的確還是一種「小菜」。

秋天種,第二年返青後抽薹開花,就是金黃金黃的油菜花。花落後油菜莢成熟,收穫的油菜籽用於榨油,油菜餅是肥料也是飼料原料。

這種小菜,大雪節氣過後,地上的小菜葉經過霜凍後,薅幾把洗乾淨,放在熬粥的鍋裡,不論是大米粥還是小米粥或者是玉米粥,小菜葉綿甜,口感非常好,若地下根莖長粗後真有點像白蘿蔔,當地人叫「小菜疙瘩」,小菜疙瘩放到熬粥鍋裡,那種綿甜可比紅薯,比北瓜,比蔓菁要好吃得多。上凍後,連葉帶小菜疙瘩一起放鍋裡熬粥更是別具一方風味。

俺吹捧這麼好的小菜,就是有一個缺點,只有土壤封凍後,刨出的小菜疙瘩才好吃,可數九寒天,地凍一大柞厚,怎麼刨呀!不被霜凍幾次不好吃,等土壤解凍後也就不好吃了。還因為小菜疙瘩產量太低,因此沒人專門把小菜當「菜」類,來播種管理。都是把這種小菜當成油料農作物來管理,因此它叫「油菜」,比較名副其實。

這種油菜在河北平原,伏天就可以播種。在以前主要是播種在棉花行間,它上來後,像闊葉草一樣,也不怕人在棉花田勞作腳踩,摘完棉花,拔了棉柴,油菜開始像冬小麥一樣越冬生長。數九寒天,油菜花葉片也會像麥苗一樣凍幹,只心葉泛綠活著。

這種油菜,在河北平原播期最遲可到秋分節氣。不過隨著播種期推遲,油菜地下根莖瘦小細長,不利於油菜籽高產。白露節氣播種還不算晚,管理得當,一樣高產。

這種油菜播種與管理:

一、除閒地之外,適合立冬前收穫的棉花、玉米等寬行農作物行間套種。

二、油菜籽容易出苗,宜淺播,土壤覆蓋,不露種子即可,尤其在農作物行間套種,有足夠的墒情即可。

三、用耬條播;也可以撒播後,中耕,然後摟平;還可以用機動噴霧器,裝上噴粉裝置噴灑播種,適合下雨後或者剛澆灌後的溼地。播種不宜太密,油菜苗間隔3~5釐米,由於行距寬,苗壟要橫向4~6列,每列距離3~5釐米即可。若是要冬天使用小菜疙瘩的就要稀植。

四、冬天乾旱,需要澆凍水;來年春天乾旱,需要澆返青水。

五、防治蚜蟲,油菜抽薹後,注意查看,發生蚜蟲噴灑吡蟲啉一次即可。

六、小滿節氣收穫後,可種植半春農作物。

好!關於白露後河北平原還能種什麼,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俗話說:油菜搭了棚,300斤還有零。這種油菜,在河北平原種植,畝產油菜籽300斤就算高產了,屬於耐旱農作物。關於白露後,還能種什麼?歡迎你留言說說當地的情況。

相關焦點

  • 農諺:「白露不低頭,割倒餵老牛」是什麼意思?
    按照二十四節氣順序,秋季的節氣有「秋處露秋寒霜降」六種,其中以白露為界限,氣溫急劇下降,才是秋天的景象。白露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季的第三個節氣。到了這個季節,白天溫度依然很高,晚上卻涼爽了許多,清晨的植物葉片出現露水,所以稱為「白露」。
  • 聚集了中國所有地形,擁有高原沙漠平原,你知道是哪裡麼?
    這個地方最明顯的特點是,這裡的地形面貌非常豐富,這裡有最豐富的地形種類,有沙漠高原,也有海洋平原,在中國它只是一個所有者,所以這裡的地形非常複雜。壩上高原在這裡非常有名的地方,河北的北部,在這高原的平均海拔在-1600米,1400旅行者是非常可以來名勝,同時這裡的海拔也在這裡,夏天非常涼爽,因此絕對不會讓避暑的最好地方。河北省內山脈肯定是最多的,但我們也知道很多,像太行山一樣,大家應該都不太知道吧。而且,像這樣有名的山脈還有很多,幾乎是全部山脈的二分之一。
  • 「白露逢單,地下不幹;白露逢雙,幹谷上倉」,白露逢單不好嗎?
    關於白露節氣,民間有很多說法,有的說表示天氣的變化,有的說表示莊稼的收成,而白露當天日期是逢單還是逢雙」也有一定的說法,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聽說過「白露逢單,地下不幹;白露逢雙,幹谷上倉」這句俗語,那它又是什麼意思呢?
  • 白露,表示天氣轉涼,1句農諺告訴你該怎麼做,轉告家人有用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白露,表示天氣轉涼,1句農諺告訴你該怎麼做,轉告家人有用。2020年9月7日,也就是今天,就是農曆的24節氣「白露」節氣了,白露節氣也是秋季到來後的第三個節氣,從「白露」這兩個字上就可以看得出其大致的含義是什麼了,露就是露水的意思。露水是由於晝夜溫差加大,水蒸氣在一些植物葉面上凝結成的水珠,所以說,白露也就預示著降溫,表示天氣開始轉涼了。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華北平原春種 據農業部門調查預測,今春,河北省農民春播種植意向呈現「兩增兩減」趨勢,即糧食、棉花面 積增加,蔬菜、油料面積略減。答:(1)華北平原春季降水少,氣溫回升快,蒸發 旺盛,下層土壤的鹽分會隨著水分蒸發到達地表面 的土壤中,導致土壤鹽鹼化嚴重;(2)為了緩解春旱對農作物的威脅,人們常常引水灌溉農田。
  • 華北平原旱作區,若禁止開採地下水,農田還能種什麼?
    一:近期,華北平原地區不會出臺禁止開採地下水的政策。因為華北平原是我國糧食的主產區,是我國的主要糧倉。多數地方是靠地下水灌溉,沒有了地下水開採,農業生產恢復到望天收時代,飯碗子就沒有保障。畢竟吃飯時人生第一大事。在沒有糧食足夠保障的條件下不會出臺全面禁採措施。
  • 「白露」時節的露珠是白色嗎? 白露的習俗你了解多少?
    「白露」時節的露珠是白色嗎? 白露的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18-09-12 17:10   來源: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露時節的露珠是白色嗎? 白露的習俗你了解多少? 轉眼,我們就迎來了一年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
  • 對症開方治脫貧路上真假「懶病」
    迫爾吉這種叫真懶。勇忠澤舟還介紹了一種假懶——有些貧困戶通過草場流轉本來有收入,村上鄉上都有記錄,但當省州縣考核人員問及收入情況,他們會謊稱沒這筆收入。「他們不想因脫貧失去扶貧補助。」勇忠澤舟說。  但無論是真懶還是假懶,對於該縣如期全面完成脫貧任務,都形成巨大壓力。  2018年初,阿壩縣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工作的通知》,核心內容就是獎勤罰懶。
  • 白露的意思是什麼 白露指的是什麼
    都知道白露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白露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趕緊來看看吧!  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 我們的「懶」被嫌棄,樹懶的「懶」就能成為高科技
    問:世界上最懶的動物是什麼? 你看,平時我們犯懶,沒少遭人埋怨。可人家樹懶懶到極致,反而會被拿去做研究,還被開發成高科技產品。 差距。
  • 關於平原,你知道多少?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下遊平原,東歐平原等都是一級級別的地形。這種平原海拔較低。 平原年均溫 8~15℃ ,冬季寒冷乾燥 ,農作物大多為兩年三熟,南部一年兩熟。
  • 有一種植物,農民看見它開花,就知道該種小麥了,現在咋不看了?
    請點右上「關注」,俺是回村歇歇,一個留守在河北農村的老農。昨天傍晚從路上過,看見路邊一簇簇洋姜花開展了。在我們邯鄲平原,農民有一句農諺:洋姜開花,該播種麥子啦!咋現在洋姜花開正旺,別說農戶播種冬小麥了,就連夏玉米還沒收穫?洋姜,邯鄲很多農村的農民,都管它叫「洋山藥」「山藥瓜」,是近年來曾經有人大片種植幾百畝,有醃鹹菜的商販專門收購,當地農民才知道他叫洋姜。
  • 大懶傳說——爪踏美洲的地懶家族
    可要是了解到它們生活在地面上的史前親戚,或許你就會多幾分敬意了……「南美第一獸」居維葉認證既然生活在地面上,那麼本文的主角自然也就得名地懶(Ground Sloth),其中最大的一種是大地懶。大地懶的強壯程度,從進餐姿勢中可見一斑:這種體重相當於大象的巨獸,居然能立起四米多高的身軀,用有力的後足和尾巴形成三腳架支撐。當它們如攻城塔般傲然挺立,用前臂和40釐米長的前爪撕扯下大片枝葉時,想必情景頗為壯觀。
  • 因害蟲產生的美食,你知道幾種?圖一你一定知道,圖二太奇葩!
    推薦語:長知識了,第二種被提取成色素了,可能無形中吃過,第四種沒見過,恨不明白第三種也是因為害蟲而產生的...下文轉載自作者:美食趣聞錄在農村長大的夥伴們都清楚被害蟲撫摸過後的植物是不能食用的,比如鐵甲蟲喜歡吃玉米,不及時噴農藥玉米就會死亡,人們對能威脅到種植物的害蟲是極為痛恨,但是經驗農民伯伯知道有些被害蟲殘害過的農作物還能吃!你知道幾種呢?圖一你一定知道,圖二太奇葩!
  • 汛期農作物要防澇科學種植是關鍵
    本報訊(記者 李鵬)種植糧食、果樹是我市許多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汛期持續降雨給許多「怕水」的農作物和果樹生長帶來了影響。  近日記者採訪相關專家了解到,持續降雨天氣可使部分地區農田土壤過溼,低洼地塊還會出現作物被淹現象,影響根系呼吸和正常生長,造成作物生長緩慢,發育延遲。
  • 白露節氣祝福語大全 發朋友圈說說的白露唯美句子
    第二條22、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裡熱;白露白露,莫要遺忘,加件衣服。祝福送上,無愁無憂,開心愜意,心情美麗;還要祝你愛情永遠甜如蜜;最後祝你家庭和睦,鄰裡和氣;白露啦,好運福運皆屬於你。23、秋高氣爽,丹桂飄香,楓葉紅遍。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白露,是豐收季節最美的畫卷。願你盡情地放飛夢想和希望,收穫萬紫千紅的幸福碩果。
  • 白露後轉涼了嗎?
    今年白露節氣是在陰曆9月7日,也就是農曆七月二十。白露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這時候太陽達到165度,白露同時也是自然界氣溫變化最為特殊的一個節氣。農村老人常說:「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什麼意思?白露過後空氣轉涼了嗎?
  • 這3種適應力極強的奇特農作物,你都見過嗎?要不要種一下試試看?
    現在都講究創新,很多農民朋友也是別出心裁,有的在種植過程進行創新,有的引入一些特殊的農作物品種,從而種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農作物。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3種奇特的農作物,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適應力極強,還有各自的妙用……咱們接著一起往下看吧。
  • 這幾種常見農作物套種,讓你的農作物高產雙豐收,值得借鑑!
    套種簡單點來說就是在前季作物生長後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後季作物,常見的套種模式主要有小麥與豌豆套種、高粱與黑豆套種、大豆與芝麻套種、棉花與芝麻或豆類套種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其他農作物套種模式、注意事項以及套種的好處,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河北小麥的進化之路
    當時,河北農民種的都是自己選育的農家種,名字也很接地氣,如紅禿頭、和尚頭等。但這種育種方式,對產量增加的貢獻率比較有限。」李輝說。 20世紀40年代,更為先進的雜交選育開始出現。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小麥開始了大規模雜交育種和種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