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平原旱作區,若禁止開採地下水,農田還能種什麼?

2021-01-17 農村老話說

一:近期,華北平原地區不會出臺禁止開採地下水的政策。因為華北平原是我國糧食的主產區,是我國的主要糧倉。多數地方是靠地下水灌溉,沒有了地下水開採,農業生產恢復到望天收時代,飯碗子就沒有保障。畢竟吃飯時人生第一大事。在沒有糧食足夠保障的條件下不會出臺全面禁採措施。

二:缺水的華北平原,發展糧食生產要依靠節水和域外調水。華北平原缺水這是不爭的事實,地下水過量開採造成了多個地下「漏鬥」,危害很大。解決這個問題一要依靠科學技術,科學菅理搞節水農業。發展滴灌等灌溉模式,發展節水作物品種。儘量節約用水。再就是域外調水,目前南水北調中東線已經供水,部分地區地下水有所恢復。將來調水量會更大。

三:回顧過去的旱作時代農業作物。華北農村大量開採地下水,是六七十年代以後的事情。因為六七十年代以後有了機器,有了電,才具備了大量開採地下水的條件。在這之前,僅靠人畜力提水,只能滿足少量農田灌溉需求。大部分農田只能靠天下雨,因此那時作物只能一年一收。春天播種,春雨貴如雨。

只要穀雨前後有降雨就抓緊搶墒種瓜點豆。如果當年風調雨順,就能是個豐收年。如果遇到天災,就要減產甚至絕產。但在當時人口基數少,全國才四五億人口。吃飯壓力小一些,但還是滿足不了需要。那時候華北平原主要農作物是穀子,高粱,玉米(本地品種)。需水量少一些的作物。冬小麥很少,產量也不高,人們只能在過年過節才能吃上幾天白面饅頭。

相關焦點

  • 不能公開的調查 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與超採圖景
    早在2006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啟動「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調查評價」項目,該項目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具體承擔,首次在華北平原進行了系統的地下水汙染,特別是有機汙染的調查和評價。  「這一調查項目能夠全面而完整地反映華北平原地下水的汙染現狀,比2001-2002年第二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要細緻很多。」
  • 華北平原厚包氣帶-地下水硝酸鹽遷移轉化機制及源解析獲進展
    氮肥過量利用引起進入地下水的氮淋失量增加,全球範圍內農區地下水硝酸鹽具有增長趨勢。然而,在地下水超採區,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包氣帶厚度增加,對化肥氮素在農田厚包氣帶的淋失規律、遷移轉化機制及其對地下水水質影響的認識仍然有限。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華北平原春種 據農業部門調查預測,今春,河北省農民春播種植意向呈現「兩增兩減」趨勢,即糧食、棉花面 積增加,蔬菜、油料面積略減。考點 1:從上面材料可以看出華北春種面臨的困難 有哪些?答:春旱缺水;農資價格上漲;農業技術水平低。考點 2:華北春旱形成的原因?答:春季回溫快,蒸發大;春季降水少;春種需水 量大。考點 3:華北春旱的解決措施?
  • 華北平原形成七大漏鬥區 地下水超採治理迫在眉睫
    【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由於多年超採,燕趙大地之下,已經暗藏著6.7萬平方公裡的地下水超採區,形成了26個地下水位降落漏鬥!目前,華北平原已經成為世界上大的「漏鬥區」。    華北平原形成七大漏鬥區 地下水超採治理迫在眉睫    打開地圖可以看到,河北省坐擁海河、灤河兩大水系。查閱資料,可以得知,在河北,長度在10公裡以上的河流約有300多條。其中,河北省大的水系海河,流域面積12.46萬平方公裡,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6.3%。
  • 華北地下水位下降,農業用水問題到了亟待解決的時刻!
    提要:華北地下水位下降,農業用水問題到了亟待解決的時刻!華北缺水這是大家所共知的事,也正因為如此,我國史無前例的開展了南水北調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北方人民飲用水難題,不過對於農業而言,卻並沒有起到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 重力衛星揭華北平原成世界最大地下水"漏鬥區"
    (原標題:重力衛星揭露華北地下水虧損曲線華北平原成世界最大地下水「漏鬥區」)利用GRACE衛星測量的華北地區地下水儲量變化示意圖。圖/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圖/NASA網站中科院團隊利用美國GRACE衛星監測華北平原地下水超採情況;水資源年均虧損60億-80億噸北京時間5月23日,兩顆美國「重力恢復與氣候實驗後續」衛星(GravityRecoveryandClimateExperimentFollow-On,以下簡稱GRACE-FO)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由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
  • 科學網—邢忠信:控制地下水開採是防止地面沉降重要措施
    原來,為防止地面沉降造成積水,院落逐漸墊高,三層樓變成兩層樓,本來的一樓降成地下室。2009年不得不拆除重建為噴泉。 河北省地礦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質大隊總工程師邢忠信認為,控制地下水開採、優化地下水開採布局是眼下防止地面沉降情況進一步惡化的重要措施。
  • 改造塔克拉瑪幹沙漠,可再造一個華北平原!然而這是個無解的難題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流動沙漠,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比華北平原的面積還大,與德國和日本的國土面積差不多,然而我國華北平原上卻生活著超過4億人,是我國最大的人口集中地,也是我國經濟、農業和工業等方面的重要區域,塔克拉瑪幹沙漠與華北平原的緯度幾乎相同,然而這邊區域中卻是黃沙漫漫
  • 華北平原地面沉降嚴重 下沉地表難恢復(圖)
    華北平原在下降、長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汾渭盆地也在下降,地面沉降的範圍還在擴大。不能承重的土地之下,是急遽下降的地下水水位。而如何控制地下水的過度攫取,又牽涉到多個部門,成為社會治理的一個難題。與各種突發性災害相比較,人們也許很難察覺到這種以毫米為單位計算的「緩變性地質災害」,然而,如果不改變經濟發展的模式,中國大地將來不僅無水可採,還將引發更加嚴重的生態與環境危機。
  • 張宗祜:中國地下水的現狀與未來
    不同類型的地下水的分布與地區的地形地貌,巖石的構造,大氣的降水條件有密切的關係,根據這些情況的綜合分析,我們把中國地下水類型的分布概括為六個區域。六個區域是圖上所反映的六個不同的顏色所表示的區域。一個區域是在東部地區的東北及華北地區,這個地區主要是平原地區,主要以孔隙水為主,降水量在東北地區是800毫米左右,華北地區500-600毫米。
  • 華北地下水超採1200億立方米 成世界最大漏鬥區(組圖)
    圖/趙尚渝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數十年來,華北農業實現了對「南糧北調」的扭轉,高速發展的農業依賴的正是一口一口的機井對地下水的掠奪性開採。在華北平原,200萬口機井遍布田間地頭,正在透支華北的未來。  官方通報顯示,華北地下水超採達1200億立方米,相當於200個白洋澱的水量。「事實上,真實的情況可能更嚴重。」
  • 2019四項工作推進水資源管理 地下水超採治理華北方案先試先行
    5、年壓採地下水達15億立方米,實施河北地下水回補試點,聯合有關部門印發《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行動方案》。   6、在寧夏、內蒙古、河南等7省區開展水權試點,組建中國水權交易所,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積極開展水資源稅改革試點。
  • 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三點五五米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衡水2月23日電 記者雷漢發、通訊員趙棟報導:去年一年,衡水全市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達到了3.55米,部分區域最大回升量達到7.44米。據衡水水文部門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市深層地下水平均埋深由2015年的68.02米回升到目前的64.47米,該市深層地下水超採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 廣東湛江過度開採地下水 海水入侵
    「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過量開採,是造成濱海地區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
  • 地下水超用,欠帳怎麼還?
    但專家指出,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是一個長期性、累積性和結構性的問題,治理修復需要漫長的過程和多方的共同努力。地下水都去哪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已經持續了近50年,本質問題就是經濟社會規模超過了水資源承載能力。」
  • 衛星地圖看華北平原,沃野千裡,有著怎樣的城市繁華?
    海河入海口華北平原還孕育了許多的歷史文化名城。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華北平原在戰國時期便主要是燕趙兩國的領土。趙國的國都邯鄲市就佇立在這片土地上,邯鄲市也是全中國唯一一個三千年未曾改名的城市。邯鄲市華北平原又名黃淮海平原,顧名思義,華北平原的形成也有淮河的一份力。淮河在不斷的改道之後注入了洪澤湖。洪澤湖是我國的五大淡水湖之一。為了緩解淮河流域和洪澤湖地區的水患,國家在江蘇省修建了多條人工水渠以便於排水。
  • 華北平原麥田土壤微生物群落構建研究取得進展
    基於此,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課題組於2014年11月在華北平原麥田採集243份土壤樣品,樣點之間跨度最大為1092公裡。利用高通量測序與生物信息分析技術,研究土壤細菌的群落組成、多樣性及其空間分布,並利用群落構建分析方法(βNTI)和空間尺度分析方法(PCNM)解析華北平原土壤細菌在不同空間尺度下的群落構建過程;同時,比較自然生態系統(青藏高原)與農田生態系統(華北平原)土壤細菌的群落構建過程的異同。
  • 華北平原為什麼缺水?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華北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位於太行山以東,地勢平坦,人口眾多,面積30萬平方公裡,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積約佔中國的1/5。近幾年由於自然和人為兩方面原因,超採地下水,地下水近乎枯竭,生態環境面臨著惡化,水資源缺乏已經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制約著本區的經濟發展。很多人在想,華北平原的水去哪兒了?
  • 地下水資源的利用與管理
    (4)有限性地下水雖然具有可恢復性,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但是若長期過量開採,又得不到相應的補償,勢必會出現虧空,導致資源量減少或甚至枯竭,並引發一些生態及環境地質問題。所以,地下水資源絕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只有消耗與涵養相結合,合理開採和有效保護地下水資源,才能使地下水良性循環、永續利用。
  • 地下水汙染怎麼辦 京津冀地下水環境管理這樣做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和《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12-2020年)》等國家戰略均在著力布局京津冀地下水安全保障工作。」席北鬥道出京津冀地下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意義。謀定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