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在蝦蟹養殖上的應用

2020-11-25 中國水產養殖網

噬菌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在蝦蟹養殖上的應用

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9-02-20 20:07:00

由於我國蝦蟹養殖用藥品生產和使用極不規範,養殖者盲目使用抗菌藥物和消毒劑,造成蝦蟹產品藥物殘留嚴重超標,使得我國蝦蟹產品出口在國際市場屢屢受挫折。因此,要徹底解決抗生素及其他化學藥物殘留對人體的危害,拓展蝦蟹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規模,我國水生動物養殖用藥品的生產和使用一是必須規範,二是要尋求抗生素及其他化學藥物的替代品,力求實施無公害養殖。
目前困擾我國蝦蟹養殖業的主要病害有病毒性、細菌性和寄生蟲三大疾病。其中細菌性疾病的發病率佔80%以上。當前蝦蟹細菌病的流行仍是限制蝦蟹的主要因素。如蝦蟹爛眼病、紅腿病(變紅症、敗血症)、白黑斑病、黑鰓病、爛鰓病、褐斑病(甲殼潰瘍病、黑斑病)等疾病的病原均為細菌。在這些病原性細菌中主要有嗜水氣單胞菌、蘇伯利氣單胞菌、非霍亂弧菌、魯氏耶爾森氏菌、點狀產氣單胞菌。其中嗜水氣單胞菌和弧菌是主流菌群。
近年來,我國蝦蟹養殖規模逐步擴大,放養密度愈來愈大,加上養殖池塘老化和水域日益汙染的影響,致使蝦蟹細菌性疾病經常暴發和流行,流行區域不斷蔓延擴大,給養殖業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做好蝦蟹細菌病的有效防治,提高水產品養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目前蝦蟹養殖的重要任務。
在蝦蟹養殖過程中,對於細菌病的防治,應實施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蝦蟹健康養殖模式。在養殖措施上,選擇健康的種苗,優化養殖環境和輔助藥物防治措施等。在選擇藥物時,要堅持選用安全、高效、低毒的藥物。微生物生態製劑近年來在蝦蟹養殖用藥品中異軍突起,因此微生物生態製劑在蝦蟹養殖用藥品中是首選藥物之一。微生物生態製劑它可以有效地調節水體pH值(酸鹼度),降解亞硝酸鹽,維持生態平衡,改善養殖水體。調整蝦蟹腸道內菌群的微生態平衡,促進新陳代謝,刺激水生物細胞免疫系統,有效地提高蝦蟹的抗病能力,減少死亡率。尤其是噬菌蛭弧菌(以下簡稱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中的蛭弧菌、噬菌體對蝦蟹養殖中常見的弧菌和氣單胞菌等革蘭氏陰性細菌有獨特的「寄生」和「裂解(殺滅)」的功能。
這種防治措施,在蝦蟹養殖生產實踐中已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即使危害較大的無特效藥治療的病毒性疾病,微生物生態製劑也是有輔助作用的,在有效抑制細菌病的同時,可以延緩病毒性疾病的暴發。因此,微生物生態製劑在蝦蟹養殖中的應用值得推廣。本文著重介紹微生物生態製劑之一——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在蝦蟹養殖中的應用。
蛭弧菌是正常微生物菌群成員之一,它經過嚴格的分類和鑑定,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無毒、無害。蛭弧菌來源於自然生態環境還可再回歸於自然生態環境。蛭弧菌可以有選擇性的寄生和裂解有害細菌,它有專性、兼性厭氧菌株之分,兼性厭氧菌株在有氧或缺氧的條件下都能生長,且能發揮作用。受光照、天氣變化影響較小,適應性較強,特別適合高溫季節使用,不會造成水體缺氧。蛭弧菌為廣鹽性,海水、淡水水域均有蛭弧菌存在。
1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在蝦蟹養殖中的應用
2001年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所徐琴等[1]將將球形紅假單胞菌、蛭弧菌及粘紅酵母分別混合配製,得到4種微生物生態製劑混合物,將這些微生物生態製劑混合物分別加入中國對蝦幼體培育水體中,研究其對中國對蝦幼體生長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影響。結果表明,使用這4種微生態製劑混合物均可極顯著地提高幼體變態率,存活率提高16.86%-34.22%,體長增加0.64-1.29mm;M1-P5期的體長平均增長率也高出17%-40%;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也顯著(P<0.05)高於對照組。其中添加濃度為2×105pfu/ml蛭弧菌和球形紅假單胞菌試驗組的效果最好。
不同配伍的微生物生態製劑對中國對蝦的作用效果不盡相同。添加蛭弧菌和球形紅假單胞菌聯合使用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協同作用,顯示出其聯合使用的優勢。
日照黃海水產育苗場在0.1M3的水槽中,每槽放南美白對蝦4000尾,投餵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結果實驗組蝦苗變態率91.4-94.15%,成活率53.9–63.7%。而對照組變態率77%,成活率44.4%。出苗量比對照組提高10-15%。在南美白對蝦苗放養1個月後,投入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每天1次,連用3天,30天為一個周期。結果實驗池對蝦病毒病發病時間較對照池延遲10天,產量增加40%。
中國海洋大學唐洛明在白、蘭對蝦養殖過程中,用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防治細菌病。從蝦苗運輸時就開始使用蛭弧菌培養液,用量比蛭弧菌培養液與水體比為1:1000暫養30天後移苗時,其成活率達到99%以上。在該校水產養殖試驗基地,使用蛭弧菌培養液,三天後水質明顯變清,透明度增加。
在試用期間,白、蘭對蝦生長速度平均每日增加2mm左右,色澤好,活力強,無任何疾病徵兆。從以上實驗證明,蛭弧菌培養物可以提高育苗的成活率;有顯著的防病效果;提高產量,增產率可達395.60-482.14%;改善養殖水體,無汙染。
福建漳州陳躍生﹡用蛋白營養劑500ml/畝/米,加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50ml/畝/米(濃度為2×105pfu/ml)潑灑蝦蟹養殖水體。實驗到13天時,發現蝦蟹苗個體整齊、活力好、成活率高,生長速度比對照組大1/2-1/3。在蝦蟹苗投餵飼料時,繼續使用蛋白營養劑500ML加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拌料。到實驗40天時,使用蛋白營養劑和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的試驗組的蝦蟹苗生長到6-8cm,對照組僅4-6cm。
2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的使用方法
2.1預防為主&nbsp防治結合&nbsp科學使用
實施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適時使用在蝦蟹病害的防治上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使用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不論是浸泡、潑灑或內服,都只是起到一個「接種」的作用,即向養殖水體中或蝦蟹體內輸入一定數量的菌種,讓其利用合適的環境,合適的營養快速繁殖逐步成為養殖環境或蝦蟹體內的優勢種群,通常這段時間需要3-5天。而蛭弧菌大量吞噬有害細菌,抑制或消滅有害細菌,又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尤其是當有害細菌的數量過多時,這個過程則更長。為此,我們在使用蛭弧菌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防治蝦蟹病害時,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根據蝦蟹發病規律和病情預測資料進行科學分析,把握時機,提前5-10天使用,使之在病害大舉侵襲前就形成優勢菌群,將病害控制在萌芽狀態。
2.2種群促進&nbsp優勢互補&nbsp配伍使用
﹡陳躍生《淺談無公害對蝦養殖新模式》(待發表資料)
光合細菌、芽孢桿菌在代謝過程中,具有獨特的產氫、固氮、分解
機物的生理特性。蛭弧菌在環境中具有獨特的寄生和溶解有害細菌的生物學特性。研究證明,防治蝦蟹病害時,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和其他微生物生態製劑配伍使用,可以有效地調節水體pH值,降解亞硝酸鹽,維持生態平衡,改善養殖水體;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蝦蟹的抗病能力,減少死亡率。
2.2.1蛭弧菌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和芽孢桿菌微生物生態製劑&nbsp芽孢桿菌的作用原理,一方面在於代謝過程中耗氧,並產生相應的酶,合成色氨酸,蛋白質的分解加強;另一方面芽孢桿菌可以迅速形成菌膜,並具有生物拮抗作用。目前常用的菌株有枯草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
研究表明,芽孢桿菌能產生多種消化酶,幫助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芽孢桿菌具有較強的蛋白酶、澱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同時還具有降解飼料中複雜碳水化合物的酶,如果膠、葡聚糖、纖維素等酶,其中很多是動物本身不具有的酶。研究發現枯草芽孢桿菌具有能分泌大量的細胞外酶如蛋白酶、澱粉酶、纖維素酶、脂肪酶及卵磷脂酶。
芽孢桿菌在動物腸道內生長繁殖,能產生多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胺基酸、有機酸、促生長因子等,參與動物機體新陳代謝,為機體提供營養物質。
2.2.2蛭弧菌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和光合細菌微生物生態製劑&nbsp光合細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現具有原始光能合成體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厭氧條件下進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細菌的總稱。光合細菌廣泛存在於地球生物圈的各處。在水產養殖中,能夠降解水體中的亞硝酸鹽、硫化物等有毒物質,實現充當餌料、淨化水質、預防疾病、作為飼料添加劑等功能,它的諸多特性,使其在無公害水產養殖中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
光合細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澤、湖泊、江海等處,主要分布於水生環境中光線能透射到的缺氧區。光合細菌的適宜水溫為15—40℃,最適水溫為28—36℃。它的細胞乾物質中蛋白質含量高達到60%以上,其蛋白質胺基酸組成比較齊全,細胞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極為豐富,Vb2、葉酸、泛酸、生物素的含量也較高,同時還含有大量的類胡蘿蔔素、輔酶Q等生理活性物質。因此,光合細菌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這正是它在水產養殖中作為培水餌料及作為飼料添加成分物質基礎。
光合細菌在有光照缺氧的環境中能進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過程中,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結合,但不能產生氧氣的。光合細菌細胞內只有一個光系統,光合作用的原始供氫體不是水,而是H2S(或一些有機物),這樣它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果是產生了H2,分解有機物,同時還能固氮生氨。光合細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謝過程中,又完成了產氫、固氮、分解有機物三個自然界物質循環中極為重要的化學過程。這些獨特的生理特性使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顯得極為重要。
在自然界淡、海水中通常每毫升含有近百個光合細菌,它們在水中光照條件下可直接利用有機酸、胺基酸、氨和醣類等有機物,並使自身得以增殖,同進淨化了水體。
2.3依據規律&nbsp對症下藥&nbsp適時使用
蝦蟹發病通常有四個因素:一是環境條件的突然改變,如溫度的變化、溶氧不足及水體過肥等,都會導致蝦蟹發病;二是病原體因素,消毒不徹底使養殖環境帶有致病菌,或周圍養蝦蟹的塘口發病,通過流水傳染;三是種質因素,蝦蟹苗種不純,本身攜帶病菌,或體質瘦弱適應環境或抗病能力差;四是人為因素,飼養管理不得法,投餵餌料不足,營養太差,病害侵襲和人為的驚嚇也會使蝦蟹致病。
通常蝦蟹一年有兩個發病高峰期,一是5、6月份幼體發病高峰期;二是7、8、9月份高溫發病期。因而,在使用蛭弧菌微生物生態製劑防治蝦蟹病害上,一定要根據發病的原因、流行的規律及發病高峰期,抓住關鍵對症下藥,充分發揮蛭弧<
(本文已被瀏覽 10557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6-09 10:57:00這時通過拌服含有微生態製劑的餌料,讓有益微生物在腸道內大量增殖,通過產生代謝產物和類抗生素物質,降低腸道pH值,以及與有害微生物競爭養分,起到抵禦致病微生物產生和繁衍的作用,從而保持和恢復腸道內微生態系統的平衡。
  • 抗生素大限將至,微生態製劑能否乘勢而上
    我們的蛭弧菌當前在蝦、特種水產、甚至是牛蛙等應用的比較多,在淡水魚上,我們還在嘗試怎麼做才能降低成本,讓大家能夠用得起。&nbsp水產養殖網:這麼看來,可以說大紅鰓病是制約了魚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nbsp姜宗然:是的,現在鯉科魚類裡鯽魚、鯉魚、俄羅斯鯉都會受到感染,現在的養殖量很大,毛利也很薄,發病起來,養殖戶很難賺到錢。
  • 水產養殖中常用的八大有益菌,你知道怎麼使用才能發揮效果嗎?
    養殖水體既是養殖對象的生活場所,也是糞便、殘餌等分解容器,又是浮遊生物的培育池, 「三池合一」的養殖方式,容易造成「消費者、分解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生態失衡,造成水中有機物和有毒有害物質大量富積,這不僅嚴重影響養殖動物的生存和生長,而且成為天然水域環境的主要汙染源之一。因此,如何保持水環境的生態平衡,是水產養殖優質、高效的關鍵技術。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又稱微生態調解劑、益生素、促生素、增生素、生菌素等,它是在微生態理論指導下,利用從養殖動物體內或其生活環境中分離出來的有益微生物,採用特殊工藝製成的活菌製劑。它具有無毒副作用、無汙染、無殘留和低成本等特點,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提高養殖對象自身的免疫力,維持養殖生態平衡。
  • 蛭弧菌長什麼樣子?
    首先蛭弧菌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小蝌蚪,蛭弧菌差不多就是這個外形
  • 池塘網箱養殖寬體金線蛭的試驗報告
    試驗結果表明:2015年20萬幼蛭在魚池設置的網箱中飼養,在應用物理、生物調水和內、外防禦逃逸、天敵的情況下,通過浮遊動物開口、飄螺餵幼蛭,三種規格田螺養青年蛭,100口網箱幼蛭經過160天的飼養,可以達到5克以上的商品蛭697.5千克,平均產量每口網箱6.9千克,每平方米0.87千克。
  • 芽孢桿菌、乳酸菌、光合細菌等在水產養殖中都有哪些神通?
    益生菌,又稱為益生素、微生態製劑或活菌製劑。指有利於維持腸道內的微生態平衡的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其可通過進入並定植於宿主的消化道,促進腸道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長,調節宿生腸道菌群平衡,從而改善宿主的健康。
  • 水產養殖中的有益菌大集合
    光合細菌 光合細菌簡稱PSB,是國內最早用於水產養殖的細菌製劑。光合細菌是一些能利用光能進行不產氧的光合作用的細菌。很多朋友看到光合,就會跟葉綠素的光合作用比較。5、蛭弧菌很多人一聽蛭弧菌,就覺得是殺弧菌的。蛭弧菌是一種寄生於細菌的細菌,能以自身的吸附器附於寄主菌的細胞壁上,並迅速地鑽入寄主細胞內,利用寄主的營養生長、繁殖,最後導致寄主菌裂解。
  • 關於水產微生態製劑的乾貨
    微生態製劑又稱微生態調解劑、益生素、促生素、增生素、生菌素等,它是在微生態理論指導下,利用從養殖動物體內或其生活環境中分離出來的有益微生物,採用特殊工藝製成的活菌製劑。它具有無毒副作用、無汙染、無殘留和低成本等特點,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提高養殖對象自身的免疫力,維持養殖生態平衡。
  • 清晰分析水產用微生物!講的真好
    由這些特點出發,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理解水體中微生物的生存條件,使我們可能找到正確的使用微生物的方法。 事實上,在水產養殖中,我們希望在各個方面都有相應的、高效的微生物製劑配套,以便達成高效、安全、生態、高產的生產目標。
  • 無抗養殖中微生態製劑配伍:君臣佐使,君藥丁酸梭菌
    抗生素是我們對付病原微生物的利器,我們希望這一利器的長久有效,飼料禁抗與正確使用抗生素正是為了這一目標,否則,抗生素這一利器將慢慢變鈍,失效。在無抗養殖的大環境下,微生態製劑成為養殖業的首選。
  • 和植物相關:微生物之間存在各種關係,這些關係有好有壞
    微生物中的寄生現象非常普遍,常見的宿主有細菌、真菌、原生動物、藻類等。寄生物與寄主之間的關係有種屬特異性,有的甚至有菌株特異性,其特異性是由寄主表面與寄生物相適應的受體所決定的。病毒是上還宿主體內最常見的一種寄生物。病為專性寄生,完全依靠宿主細胞的成分來繁殖自身。
  • FSI,回顧過去十年中益生菌在中國水產養殖業中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科學家將水生益生菌定義為微生物的整體或成分。&nbsp雖然益生菌的功能成分很重要,但是把它們定義為「益生菌效應子」更合適,因為它們不能被認為是益生菌。近十年來,國內外對益生菌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和益處進行了綜述,還討論了與益生菌有關的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1.
  • 光合菌生理特點介紹及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應用
    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1、淨化水質,增加溶氧  光合菌中的光能自養菌在有光無氧的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硫化氫、氨氮等有毒物質合成有機物,起到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作用。而光能異養菌通過參與水體有機物的降解過程,利用一些小分子有機物合成自身有機物,在某種程度上起到降解有機物作用。
  • 協和醫院營養專家:腸道微生態製劑可補充營養,改善情緒緊張
    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從自然食物裡獲取,如酸奶、鮮奶、全穀物、新鮮的蔬菜水果等,也可以直接補充純的製劑。腸道微生態製劑如益生菌、益生元等既利於改善腸道功能,也有助於改善情緒緊張。微生態製劑,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進微生物生長的物質製成的活的微生物製劑。
  • 生態修復中微生物和沉水植物 到底誰才是主角?(微生物篇)
    生態修復中微生物和沉水植物 到底誰才是主角?(微生物篇)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引言微生物製劑常見於富營養水體的治理工作中,它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呢?應對不同的N、P營養物質,在微生物的選取上有何不同?另外,具有生物絮凝作用的微生物也可用於除磷,主要有芽孢桿菌、不動桿菌、專性厭氧的脫硫弧菌、假單孢菌、產鹼桿菌、黃桿菌、無色桿菌、微球菌、動膠菌等。在水體磷循環中微生物使水中的溶解態磷被懸浮顆粒吸附形成顆粒態磷,經凝絮作用轉為沉澱,為去除水體中富集的磷元素提供有力幫助,有效地降低水體總磷含量[1]。
  • Einar Ringø教授在《水產學報》姊妹刊《漁業學報(英文)》中發表重要綜述:貝類養殖中的益生菌
    2020年1月9日,國際知名水產動物消化道微生物和生態研究專家——挪威北極大學Einar Ringø教授應《漁業學報(英文)》(Aquaculture
  • 養殖寬體金線蛭 水蛭養殖畝產值10-15萬元
    也能養殖?」其實,水蛭只是統稱,細分起來很多品種,會吸血的菲牛蛭只是其中一個品種。由於水蛭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水蛭養殖行列,養殖量較大的是以螺肉、河蚌等為食物的寬體金線蛭,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而菲牛蛭僅在兩廣地區有養殖。土塘養殖餵福壽螺  野生水蛭,多生活在稻田、溝渠、淺水汙穢坑塘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