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Joan
近日,有消息傳出:沈建軍即將卸任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城中英文校校長,從6月18日起常駐湖南長沙、出任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總校長。
這一消息引發了不少行業人士關注。作為一名紮根博實樂教育集團20餘年的老校長,沈建軍為何選擇在知天命之年踏足一片國際教育的「窪地」?重新設計和管理一所攜帶英式基因的國際化學校,他又將面臨哪些新的挑戰?為此新學說第一時間專訪了沈建軍。
沈建軍,祖籍湖北,原博實樂教育集團旗下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城中英文學校校長,同時也是IBO亞太地區DP大學預科項目和MYP中學項目的考試巡視官、PYP小學項目文件審核官、培訓官和授權訪問官。
沈建軍從教三十餘年,是國內最早IB教育從業者之一,曾先後創辦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部和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城中英文學校國際部,是IB教育圈內公認的「南有碧桂園」第一人。同時他也是目前國際學校行業內為數不多的深諳IB三個項目(PYP/MYP/DP)的國際教育老兵。
作為一名校長,沈建軍因其鮮明的「沈氏風格」為行業人士所知。除了因為他身上展現出來的強大自信,更多是因為沈建軍對IB教育、對中國國際化學校教育以及對國際化師資隊伍的培育等有著獨到的見解和多年的實踐。他在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城中英文學校開展的英語文學閱讀課程、中外教協作教學以及以中文為探究語言的IB教育均頗有成效。
沈建軍曾做客央視,與著名主持人朱迅對話國際教育
2019年,沈建軍獲評新學說「最具影響力國際學校校長」和騰訊網「星空男性教育家「年度人物。2020年6月,他正式受聘於華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擔任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兼職碩士生導師。
再出發,只為不斷挑戰自己
在旁人看來,在知天命之年選擇再度起航,沈建軍這一步走得似乎有些「大膽」。
從廣東轉戰兩湘,他不僅面臨著工作單位的變動,還面臨著工作和生活地域的改變。據悉,他即將加入的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位於湖南長沙,是一所將於2020年9月開學的新學校。該校的創建是第十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EFD)籤約的一部分,康德教育將英國百年名校克雷格公學(CranleighSchool)引入中國並落戶長沙,致力於打造湖南、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學校。
緣何「跨」出這一步?沈建軍告訴新學說,自己一直有志於創辦一所12年一貫制的國際化學校。
「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城中英文學校是一所很好的學校,但它目前只有小學和初中,沒有高中。我希望辦一所12年一貫制的學校,以完整體系的IB教育培養從基礎教育階段到高中階段的中國學生。這既是對我個人能力的全面檢驗,也是學校進一步獲得家長信任和行業認可的有效途徑。」
從事國際教育近20年、從一名英語教師成長為一校之長,沈建軍認為自己得益於博實樂教育平臺給予的眾多支持,也得益於IB國際教育帶給他的國際視野和教育格局。他一直堅信一名合格的IB教育人首先得是一名身體力行的終身學習者。選擇到湖南任職,沈建軍希望繼續挑戰自己,在生命下一個「黃金十年」實現自己的「全人教育」夢。
選擇湖南長沙,看中了其「待開發性」
據新學說在線四庫全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湖南省處於運營中的國際化學校僅有15所,其中12所集中在長沙市。這些學校多以公立國際部(班)和民辦雙語學校為主,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僅有1所。
2019年,新學說訪校團曾實地走訪包括長沙在內的華中地區的多所國際學校。在跟投資人和辦學者的深度交流過程中,新學說發現,華中地區特別是湖南省國際教育土壤較為貧瘠,整個市場對國際教育認知程度偏低。
訪談中沈建軍也提到,目前湖南長沙的國際教育處於一種「朦朧」狀態,現有國際化學校的影響力較小。但正如一枚硬幣有不同的兩面,湖南長沙國際教育領域的 「待開發性」 也許正好能為辦學者提供巨大的發力空間。據他觀察,長沙地區國際教育的發展存在以下兩方面優勢。
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鳥瞰圖
一方面雖然目前市場對國際教育認知不足,但長沙地區不缺乏對教育有深入思考的家長。
在以傳統教育為主流的情況下,這部分家長在選擇學校的過程中只會考慮公立學校、選擇國內升學。但如果市場出現一批優質的國際學校,這些學校通過品牌宣傳和口碑積累把國際教育先進的教育理念、完善的培養體系和與國際接軌的升學路徑傳播開來,為家長提供第二種選擇,那麼市場向國際教育傾斜的可能性就會加大。
沈建軍表示,他願意與長沙地區的國際教育從業者一道推動該區域國際教育的發展。
另一方面長沙地區傳統教育基礎紮實,「四大名高」——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長郡中學、雅禮中學辦學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在這片傳統教育「熱土」上發展國際教育,或許是培養出更多中國根基強健、國際視野開闊的人才的新路徑。
沈建軍認為,隨著國內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政策對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的進一步規範,國際教育和傳統教育之間的差異正在日漸縮小。如何結合傳統教育和國際教育的最大優勢、做好學校特色課程體系的開發,將成為國際學校未來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選擇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沈建軍正是看中這所學校的傳統教育基因和國際教育基因。
英國克雷格公學
據介紹,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的投資方是湖南未來集團,因此學校與集團旗下的湘郡未來實驗學校互為姊妹學校。湘郡未來實驗學校是湖南未來集團內第一所純民辦學校,辦學九年來成績斐然。曾獲評「2018年長沙市(含區、縣)普通初中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第七名,為前十名中唯一一所民辦學校。
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的運營方康德教育集團,從事國際教育項目運作逾20年,在中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向英美澳加等國家著名高校輸送超過2萬名優秀畢業生,其中包括美國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康奈爾大學和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頂級學府。其引進的英國百年名校克雷格公學,也將為學校帶來英式貴族教育基因,特別是藝體特色課程和豐富的教育資源。
立志打造一所創領未來的IB世界學校
傳統教育、國際教育、英式貴族教育以及沈建軍深耕多年的IB教育,構成了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的四大建校基因。對於身為總校長的沈建軍來說,就任後面臨的首要挑戰可能是如何平衡四方面的基因,並讓它們在一所學校中得到合適的體現。
沈建軍告訴新學說,自己對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的定位是「一所創領未來的IB世界學校」。圍繞這個定位,學校將以國際課程理念進行教學,以國家課程理念進行傳播,大力開發國際化融合課程。
「學校致力於促進學習者對知識的概念性理解,培養有感受力和思考力的年輕人。他們理解身份認同對一個人成長的意義,願意為社區、為國家、為世界的發展而採取相應的行動,努力成為具有中國文化底蘊和通曉世界規則的創新型人才。」
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藝術中心
另外新學說了解到,早在沈建軍宣布就任長沙康禮·克雷格公學總校長之前,英國克雷格公學和康德教育集團就宣布任命原克雷格公學常務副校長、執行校長Andrew Griffith為康禮·克雷格學校外方校長。作為一位「沈氏風格「鮮明的校長,沈建軍與外方校長合作將產生何種「激烈」碰撞?
據悉,目前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的校長團隊基本組建完畢,大致分工如下:沈建軍為學校總校長,負責學校的整體運營,暫時兼任小學部校長;外方校長主要負責外籍教師管理和落實英國克雷格公學的相關特色課程;中方校長負責學校的整體學術把控,同時出任中學部校長。
對於中外校長合作的挑戰,沈建軍表示自己並不過分擔憂。一方面他從事國際教育多年,在與外籍人士合作方面經驗豐富;另一方面,他認為無論是中方校長還是外方校長,只要在價值趨同上都是服務於學校的定位,那麼其他問題都可以在溝通中得到解決。
自21世紀初從零開始探索IB國際項目,到如今前往湖南長沙「二度創業」,沈建軍一直以一種高昂的鬥志不斷前行、不斷挑戰自己。已進入知天命之年的沈建軍是否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相信未來可以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