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說到,考古隊在廣州象崗發現了一座漢代大墓,由於無法打開墓室大門,只能把前室的頂蓋掀開。
雖然前室頂蓋上有少見的彩繪,證明這應該是一個王侯級別的人物的墓。但是,對於這是不是趙佗的墓,專家的判斷還是有些遲疑的。
因為在前室,考古隊雖然發現了一些銅壺銅缸之類的陪葬品,也發現了殉人的痕跡。但是裡面陪葬的東西並不多,而且陪葬物的檔次也不是很高。
正在大家疑惑這可能不是王侯之類的高級墓時,有一位正在清理文物的工作人員有了意外的發現。他們在陪葬物品中發現了一枚印章,上面有四個字「景象令印」。
在漢代景與永是通假字,「景象令」就是「永象令」。是漢代宮廷裡的一個官職,專門掌管皇后太子的家事。這也說明,有「景象令」殉葬,那麼這個墓主人很有可能就是南越國的國王。
據史料記載,南越國一共傳了五世,也就是說有五個國王。只有開國君主趙佗、第二代君主趙胡歷史記載建有大墓。而趙胡是趙佗的孫子,趙佗為什麼不傳給自己的兒子呢,是因為歷史記載趙佗活了101歲,自己的兒子都已經老的老,死的死了。
考古工作依然繼續,最讓人意外的是在西耳室發現了古代所謂的「長生不老藥」,其實就是一些玉石的碎沫。古人相信吃這些寶石可以長生不老,而實際歷史上因為吃寶石死去的君王不在少數。
但這並不算特別驚訝的,最讓人興奮的是在東耳室發現了宮廷樂器-編鐘編馨。這些樂器整整齊齊的放在一邊,上面刻著「文帝九年,樂府工造」。
史料中記載:在嶺南歷史上,南越國只有第二代國王趙胡稱為「文帝」。
本文由馬遷品歷史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關注,帶你一起了解更多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