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人體內出現美國轉基因作物中常見基因」系釣魚文

2021-01-08 觀察者網

據《科技日報》2月27日報導,這幾日,微信上流傳著多個「10萬+」文章——《觸目驚心:中國平民體內發現美國轉基因的SCoAL基因!》《英國研究:中國人體內已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的基因,請當心下一代!》……這些文章的內容均大致相同,並被廣泛傳播和討論。

業內專家認為,這篇文章內容純屬杜撰,實屬「釣魚文」。

2月2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林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推測,這些文章或來源於2012年7月右岸新聞社的一則報導。

那則報導顯示,英國學術期刊《雪萊遺傳學通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在對中國平民進行的基因組研究時,發現了轉基因作物中用來促進生長的基因SCoAL,這種基因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文章還說:「記者特地探訪了遺傳學家維克多·斯坦因教授。斯坦因來自德國泰斯特羅莎醫學中心。」「斯坦因在對中國的志願者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後發現,超過半數的志願者中,其25號染色體上發現了名為『SCoAL』的基因。」

「實際上,並沒有《雪萊遺傳學通訊》這本英國學術期刊。」林敏說,也沒有泰斯特羅莎醫學中心;同時,人類還沒有能進化到有25號染色體,只有23對染色體。

業內專家分析,這實際上是一篇「釣魚文」。「釣魚文」是一種精心安排的語言陷阱,也是捉弄對方知識和邏輯不足的博弈手段。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炮製SCoAL基因名稱、刻意把生物學概念的琥珀酸叫做化學名稱的丁二酸,以及杜撰25號染色體等來看,這篇文章的作者起碼擁有大學生物化學以上的相關知識水平。

再看此文表述的邏輯:儘管題目很有迷惑性,但仔細閱讀卻會發現,通篇沒有指出這個基因是通過食用轉基因而進入到人體內的。

「因此,這是一種典型的文字惡作劇式手法,利用知識不足和邏輯盲點,產生不尋常的新聞效應,更易於廣泛傳播。」姜韜說。

此外,在文章的議論和觀點部分文風大變。「經過搜索比對,作者拷貝了一個叫張宏良的人的反轉基因文章,這部分文字對轉基因和轉基因科學家充滿誤解和偏見,又跟前面的SCoAL基因毫無關係,也是惡作劇的一部分。」姜韜說。

「該文裡,耍小聰明之處還有很多。比如,題目裡用了概念含混的詞語『平民』;文中所說的遺傳學家維克多·斯坦因,實則為電子遊戲裡的瘋子科學家。」姜韜說,擁有基本知識和邏輯清楚的讀者,看完就知道這是一篇「釣魚文」,而這篇「釣魚文」的技術含量還不低。

製作精良的「釣魚文」雖在網絡傳播中是一種高效手段,但卻有可能引起社會恐慌。因此,林敏建議,這篇文章造成的社會負面影響極大,建議有關部門查處。

(文/馬愛平)

相關焦點

  • 英國研究:中國人體內發現轉基因作物常見基因?中國專家直接駁斥
    近期,某個帳號的一篇文章《英國研究:中國人體內已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的基因,請當心下一代!》的在朋友圈廣泛傳播,引起許多人的惶恐。 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來一探究竟。 中國人體內出現轉基因農作物常見基因?
  • 國人體內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基因?純屬謠言
    近日,微信公眾號「奇聞趣事糗事」的一篇文章《英國研究:中國人體內已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的基因,請當心下一代!》在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  事實真是這樣嗎?並非如此。這實則是用有關轉基因的釣魚文和謠言文拼湊起來,為非轉基因食品雜貨店站臺的廣告文。
  • ...發現美國轉基因的SCoAL基因? 專家:內容純屬杜撰 實屬「釣魚文」
    這幾日,微信上流傳著一篇「10萬+」文章——《觸目驚心:中國平民體內發現美國轉基因的SCoAL基因!》,被廣泛傳播。業內專家認為,這篇文章內容純屬杜撰,實屬「釣魚文」。文中指出,英國學術期刊《雪萊遺傳學通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在對中國平民階層進行基因組學研究時發現了在轉基因作物中用來促進生長的基因SCoAL,並提醒該基因可能會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實際上,並沒有《雪萊遺傳學通訊》這本英國學術期刊。」林敏說。該文說:「記者特地探訪了正在北京進行研究工作的遺傳學家維克多·斯坦因教授。斯坦因教授來自德國泰斯特羅莎醫學中心。」
  • 中國平民體內發現美國轉基因SCoAL基因?你被「釣魚文」捉弄了
    業內專家認為,這篇文章內容純屬杜撰,實屬「釣魚文」。文中說:「英國學術期刊《雪萊遺傳學通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在對中國平民階層進行基因組學研究時發現了在轉基因作物中用來促進生長的基因SCoAL,並提醒該基因可能會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實際上,並沒有《雪萊遺傳學通訊》這本英國學術期刊。」林敏說。
  • 中國人體內真的出現轉基因作物基因嗎?「食品有意思」
    關於轉基因闢謠的文章我們已經做過很多期了,之所以今天要專門說一下這篇文章,是因為雖然這篇文章的作者未署名,但從字裡行間都可以看出,其具有相當於生化相關專業本科的知識儲備,並且善用邏輯陷阱。說白了,這是一篇生化專業人員炮製出來,忽悠缺乏相關知識和邏輯不清的讀者,嘲諷盲目「反轉基因」人士的釣魚文。
  • 轉基因使中國人體內出現有害基因?
    《英國披露:轉基因泛濫使中國人體內出現有害基因》這篇微信文章,其實很容易讓人產生「疑問」——一篇科學類報導,夾雜對「昏官和賣國賊」的攻擊,還包含了「在平民階層中發現」、「對工薪階層做實驗」、「主管部門置若罔聞」等煽動性敘述,看著就不太靠譜。而且文章沒有標註作者、來源,沒有詳細的發表日期,就更加讓人懷疑。
  • 中國人體內現轉基因作物基因?7月這些謠言你中招沒
    小龍蝦肉殼分屬不同垃圾、國人體內現轉基因作物常見基因……  7月謠言,專挑熱點話題下手  闢謠  當大暑撞上中伏,天氣熱得「無處可躲」。該段子最早出現在2014年,此後版本不斷迭代。  事實上,上述謠言中一眼能識破的漏洞並不少。比如,權威媒體報導中不可能出現「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這種不符合規範的稱呼。而且從科學常識來說,冬天出現蚊子並非稀奇事,專家早就作過科普。蚊子在氣溫15℃—16℃的環境下生命力依然很強。即便是冬天,如果室內溫度較高,也能喚醒蟄伏的蚊子。
  • 釣魚文再次爆紅,這次與轉基因有關
    近日,微信上一系列與轉基因有關的文章爆紅。這些文章題為——《觸目驚心:中國平民體內發現美國轉基因的SCoAL基因!》、《英國研究:中國人體內已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的基因,請當心下一代!》……題目不同,但內容相似。「轉基因」、「體內發現」以及「下一代」,這些詞都極易引起人們的關注。
  • 轉基因SCoAL是個啥?你也被釣魚了嗎?
    春節前後,一篇題為《觸目驚心:中國平民體內發現美國轉基因的SCoAL基因!》的文章在微信裡廣為流傳。    文章表示,上個月,英國學術期刊《雪萊遺傳學通訊》發表了一篇學術文章,在對中國平民進行基因組學研究時發現了在轉基因作物中用來促進生長的基因SCoAL,並提醒該基因對健康有害。
  • 國人已遭轉基因危害?讓事實告訴你答案
    原標題:人體內出現轉基因作物常見基因?系舊謠言「死灰復燃」近日,很多微信群在傳播一篇文章:《英國研究:中國人體內已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的基因,請當心下一代!》。據此,一些10W+微信文章信誓旦旦地說:「這是轉基因武器對中國人的危害的又一證明。」
  • 轉基因致癌、絕育?這些被網傳的轉基因蔬菜,你吃過嗎?
    近日,微信公眾號裡一篇文章《英國研究:中國人體內已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的基因,請當心下一代!》在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 事實真是這樣嗎?並非如此。這實則是用有關轉基因的釣魚文和謠言文拼湊起來,為非轉基因食品雜貨店站臺的廣告文。
  • 吃了轉基因食物,絕對不是給平民轉個基因這麼簡單
    這兩天,看到微信上在流傳一篇「10萬+」文章:《觸目驚心:中國平民體內發現美國轉基因的SCoAL基因!》
  • 吃了轉基因食品,對我們的基因有影響嗎?專家:別妄想了
    換句話說,轉基因食物會改變人的基因嗎? 曾經有一篇題為《英國披露:轉基因泛濫使中國人體內出現有害基因》的文章在網絡流傳,文章表示:「在對中國平民階層進行基因組學研究時,發現了在轉基因作物中用來促進生長的基因SCoAL,該基因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 含「轉基因」的作物安全嗎?
    轉基因作物從陌生,到前幾年的爭論和恐懼,再到最近幾年的火熱,人們漸漸地認識到了轉基因這項技術對於保證人類的糧食安全和提高經濟作物供給等方面的強大優勢。美國50%以上的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內銷、75%的加工食品含有轉基因作物成分。歐盟和日本年均轉基因產品進口量接近2000萬噸。
  • 轉基因作物的生態與健康風險
    在他之前報告沒問題,之後出現問題就不準說了。這個試驗報告後,俄羅斯、法國禁止轉基因玉米種植,印度10年內不準種植轉基因作物。我覺得這些國家比較理智。還有一個實驗大家也知道,即在中國拿我們的孩子做黃金大米實驗。2008年,美國某課題組在湖南衡陽江口鎮中心小學進行了一個轉基因黃金大米秘密實驗,實際上是一個欺騙性實驗,不給這些孩子說他們吃的是什麼。
  • 全球生物學界(含中國)對於轉基因安全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
    對此,姜韜建議,希望有關部門因勢利導,在確保種植活動合規有序的同時,愛護和鼓勵農民種地積極性,加快推廣轉基因品種,讓農民獲利,讓消費者獲益,打破跨國公司在轉基因作物市場佔有率上的壟斷優勢。(記者 馬愛平)四、國人體內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基因?
  • 轉基因作物究竟是什麼?有什麼優勢和危害?
    所謂轉基因作物,是指科研人員在實驗室中通過對作物基因進行修飾的辦法培育出的具備新特徵的作物。通俗點講,就是在一種作物的基因裡加入我們認為有利的基因,移除不好的基因,從而得到所謂的品質更好的作物。但是,對基因編輯改造後的產物,也並不像科幻電影裡那樣,能從表面看出來有多大的變化,至少短時間內無法看出來,就像前一陣子我國出現的全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一樣,引起的轟動是巨大的,但是從表面上看,這對雙胞胎並沒有與人類有多大不同。而轉基因作物,從本質上來說,跟這對雙胞胎其實是一樣的。先看看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史。
  • 美國科學院宣布轉基因食品無害,中國專家如何解讀
    美國國家科學院5月17日發表報告,宣布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無害,食用轉基因食物不會增加患癌症、肥胖症、消化道疾病、腎病、自閉症和過敏症的風險。據《今日美國》報導,這份研究報告長達388頁,是由超過50位來自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的科學家、研究學者和農業工業專家耗時兩年、分析了二十年間超過900份研究報告和數據得出的結論。 轉基因是一個怎樣的技術?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底有多高?記者採訪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的陳曉亞院士和何祖華研究員。
  • 一文了解轉基因背景、原理和現狀
    文/洪廣玉 轉基因食品全球食用22年無事故 數萬年來,人類一直都在馴化和改良作物。花紅柳綠,基因決定性狀,每次新作物品種的出現,本質都是基因的改變。
  •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危害嗎???
    臨床表現有麻痺、神經問題、痛性腫脹、皮膚發癢、心臟出現問題,記憶缺乏、頭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Love,L.A.等,1993)。後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細菌產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個月後發病,導致37人死亡,1500人體部份麻痺,5000多人發生偶爾性無力。據測定,含量為0.1%便可將人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