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48米 長江上最寬的一座橋 下個月在湖北武漢通車 橋都麼?

2020-12-06 社會經緯

寬48米 長江上最寬的一座橋 下個月在湖北武漢通車 橋都麼?

能抗19級大風 遇到地震蕩鞦韆 武漢第11座長江大橋下月通車

湖北是九省通衢,武漢是通衢中的通衢,具備很好的交通區位優勢,雖然很多省都是通衢,但是需要看周邊,以及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

武漢到北京、上海、廣州都是居中,也有長江、漢江黃金水道,還有多條高鐵、高速公路經過,是區域乃至華中、中國的交通、物流、航空、水運中心、樞紐之一,也是中國特大城市,新一線城市。

武漢有多少座長江大橋呢,武漢號稱江城,和重慶一樣都是大城市,但是相比較重慶,武漢可能更符合橋都的概念,橋多,尤其大橋多。

據湖北日報、荊楚網11月19日報導,湖北武漢青山長江大橋下個月通車,這也是武漢境內第11座長江大橋。

從大橋到11橋,半個多世紀以來,武漢、湖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吧,你走一橋,很多時候擁堵不堪,後來有了二橋,有所緩解,再後來三環線、白沙洲、江岸也有大橋,而且也有了過江地下隧道。從沒有地鐵,到地鐵裡程突飛猛進,武漢的交通事業日新月異,成為一個繁忙的工地,大建設、大運營,大投入。

武漢的橋梁跨越長江,也使得江南、江北連為一片,交通更為便利,出行更為便捷,而且也創造了一些世界之最,中國之最。青山大橋寬48米,是長江最寬的一座橋。橋梁寬,車輛通行能力也就強,以前的橋,單向一車道、兩車道,最多三車道、四車道,現在恐怕需要超前考慮,提前規劃,避免發生擁堵。

以前的橋,大多是連接漢口、武昌、漢陽這些南北的國道、鐵路要津,但是隨著武漢城區面積擴張,車輛增加,一些車走環線、高架、高速,可以全程無障礙通過,沒有紅綠燈。

青山過去是紅鋼城,但是現在也成為一個交通樞紐,武漢火車站、武鄂高速等,從這裡走高架、二環線到達漢口、漢陽更加快捷、便捷。

這座大橋修建也對於可能的災害未雨綢繆,它能夠抗19級大風,比如遭遇強烈地震,它會自己蕩鞦韆,消除能量,保障安全。那麼理論上,遇到突發災害事故,爆炸、船隻撞擊,也具備很好抗擊衝擊波和撞擊的能力。

青山大橋連接的是四環線,屬於武漢遠城區,現在三環線車流量大,有時候維修、擁堵,那麼可以走四環,提高客運、貨運、車流、物流通行能力,也能很好和火車站、碼頭一些工業區、企業連接,使得貨物運輸、人員往來更為便捷。

武漢曾經是個堵城,過江難,中心城區擁堵不堪,行車緩慢,遇到剮蹭事故,堵上1、2個小時也是有的。但是隨著高架、立交橋、地下通道、地鐵的修建,長江、漢江多座橋梁的修建,特別是二環、二環等環線通道的打造,武漢的交通擁堵得到了緩解,相對前些年,通行更加便捷、流暢。

市民以及往來武漢車輛,可以走三環、外環、四環,沒必要走武漢內環、二環或者一些擁堵地帶,例如街道口、中南、楚雄大道、閱馬場、鍾家村、漢正街、解放大道、香港路、臺北路等等。甚至是東西湖那邊的國道,到應城、荊門那邊去的黃花澇等等,你可以在手機地圖導航上看,紅色擁堵地帶不要去,可能會堵到你焦慮、煩躁、懷疑人生。

文|昆德拉傳媒 卡西莫多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相關焦點

  • 中國共有7座橋榮獲橋梁界「諾貝爾獎」,其中6座為長江大橋
    我國目前共有6座橋梁得過該項殊榮,來看看都有哪些?第一座是蘇通長江大橋。位於江蘇省蘇州和南通兩個城市間,2003年6月開工建設,2008年6月建成通車,全長32.4千米,其中跨江部分長8146米,是一座高速公路橋梁,採用了主跨1088米雙塔雙索麵斜拉橋設計,是當時中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複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創造了最高橋塔、最深群樁基礎、最大主跨、最長斜拉索四項世界紀錄。
  • 東四環、北四環、青山長江大橋抓緊收尾 武漢最寬環線本月畫圓
    閱讀提要日前,武漢市交通運輸局通報,總投資400億元、歷經7年建設的武漢四環線,本月將迎來主線貫通。四環線全長約148公裡,是我省首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也是武漢目前最寬的環線。
  • 下個月主線貫通!武漢即將邁入四環時代!
    據了解,整個四環線建設分為東四環、西四環、南四環、北四環和青山長江大橋等幾個區段。2017年6月,西四環通車運營;2019年5月,青山長江大橋實現全橋貫通;今年5月6日,南四環開通運營。目前,青山長江大橋已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東四環和北四環正在抓緊進行收尾工程,通車進入倒計時。
  • 武漢長江大橋上為什麼會有軍人和武警站崗執勤?
    1955年10月15日,經過建設大軍2年零1個月的艱苦奮戰,萬裡長江上的第一座大型橋梁——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社論《偉大的理想實現了》,向全國人民宣告了這條讓人心情澎湃的消息。 武漢長江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橋不斷刷新世界級
    習近平強調,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回顧中國橋梁發展史,每一座大橋的設計與施工建造,背後都凝聚著建設者自主創新的智慧和勇氣,一座座世界級橋梁相繼落成,讓中國從橋梁大國邁向橋梁強國。
  • 高145米,寬19.2米,被稱為世界上較大、較美的水上天生橋
    尤為奇特的是,布柳河上還有一座由三座大山塌陷形成的天然石拱橋,坐落於漂流河段下遊。石橋天成,鬼斧神工,橋拱對稱,拱底平滑,當地人稱為"仙人橋"。仙人橋橋高145米,寬19.2一一19.4米,橋厚78米,拱孔高度67米,跨度177米,像一條龍橫跨在河的兩岸,絕景天成,氣勢雄偉,是罕見的天然石拱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較大、較美的水上天生橋,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 全世界的河上都有橋,為何單就亞馬遜河上沒有
    全世界的河上都有橋,為何單就亞馬遜河上沒有橋在生活中很常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尤其是有河的地方。據統計,在中國單就黃河上面就有200多座橋,人們為了生活出行方便會選擇在河上搭橋,畢竟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有橋的話可以大大縮短兩地之間的距離,省時省力。
  • 全世界的河上都有橋,為何單就亞馬遜河上沒有
    全世界的河上都有橋,為何單就亞馬遜河上沒有橋在生活中很常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尤其是有河的地方。據統計,在中國單就黃河上面就有200多座橋,人們為了生活出行方便會選擇在河上搭橋,畢竟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有橋的話可以大大縮短兩地之間的距離,省時省力。
  • 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河,為何仍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
    長江是世界上第三大長河,我們非常熟悉的有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勤勞智慧的中國人也設法在如此雄偉的大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橋。而世界第二大長河—亞馬遜河卻至今仍然沒有一座橋敢跨過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亞馬孫平原亞馬孫河流經的區域是亞馬孫平原,俗稱「地球之肺」,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 中國古代十大名橋,每一座都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盧溝橋 位於北京西南約15千米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約266.5米,寬7.5米,有241根望柱,每個柱子上都雕著獅子。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 「橋橋」這些超級工程,你知道幾個?
    五峰山長江大橋是連鎮鐵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大橋建成後將是江蘇省跨越長江最寬的高速公路大橋,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鐵路、公路過江通道,對於完善蘇北、蘇中、蘇南鐵路網,推動蘇北、蘇中加速融入長三角核心區域,推進省內全域一體化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都具有重要意義。
  • 武漢交通將迎來「大爆發」
    > 作為武漢市最大的交通工程歷經七年艱苦建設串起9個城區,全長146公裡穿江越湖的武漢最寬環線——四環線即將主線貫通
  • 湖北2020年要大爆發 事關所有人
    圖片來源:荊州新聞網橋梁青山長江大橋通車在即!青山長江大橋是武漢的第十一座長江大橋,它的跨度、寬度、高度都堪稱世界之最。主橋位於武鋼外貿碼頭和王家屋錨地之間,是長江武漢段黃金航道。記者:宋枕濤攝未來通車後將成為青山區到黃陂區的一條新通道。目前,青山長江大橋主體工程完工,進入後續施工階段。江漢七橋預計今年通車它是武漢的第7座跨漢江通道,位於知音橋和古田橋之間。
  • 武漢一月新鮮事
    武漢四環線全長約148公裡,比北京五環線長50公裡,相當於從漢口站開車去潛江,全程驅車需約2小時。四環線連接武漢9個行政區,是湖北最寬高速公路。目前西四環-沌口長江大橋-南四環已運營通車。2條地鐵線開通地底巡遊武漢
  • 為什麼說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河流,至今仍沒一座橋跨越它?
    至今仍沒一座橋跨越它,為什麼說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河流?我們知道世界第一大平原是亞馬遜平原,世界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這裡有著全世界最為豐富的動植物物種,這裡被稱為「地球之肺」,造就這一切的正是這裡的亞馬遜河。
  • 一座橋改變一座城,江北區的發家史
    全中國,哪個城市的橋最多? 重慶敢說第二,還沒哪個城市敢說第一。大大小小的橋梁加起來有13000多座,光數量上就足以碾壓其他城市,在這個因水而興,因橋而立的城中中,一座座大橋帶來的經濟,人文,旅遊價值也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
  • 中交二航局建造20座「世界第一橋」
    江蘇鎮江五峰山旁,一座雄姿勃勃的長江大橋橫跨兩岸。滔滔江水奔湧向東,過往船舶川流不息。這是年底即將通車的五峰山長江大橋,塔高203米,主跨1092米,世界首座跨徑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懸索橋。創造這一世界紀錄的,正是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70年風雨徵程,在長江水、湖北糧哺育下的二航局,逐漸成長為建橋技術一流的領軍企業,在世界橋梁建設市場深深烙上中國印。
  •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60周年】「中國橋」的故事:「神女應無恙,當驚...
    當往昔的火種熄滅,「中國人沒有能力修橋」似乎成為了工程行業的新常識。  然而,華夏衣冠未曾斷,輝煌自有後人續。故事的中段,是中國橋梁人的奮力追趕。  就在毛澤東同志提出「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設想一年之後, 1957年10月15日,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橋」的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 看,武漢最美環線來了!_荊楚號_荊楚網_湖北日報網
    作為湖北最寬高速公路,四環線沿線穿越區域水網密集、綠楔相間,串起眾多湖泊,在世界大城市環線中獨一無二。西四環後官湖特大橋球形全景。對武漢這樣有山有水的江湖城市來說,建設代價巨大,而生態價值無法換算。最美環線上兩座高顏值大橋為它加分在四環線全線,最難、最有代表性的工程莫過於新建的兩座長江大橋,各有千秋,集顏值、科技感於一體,成為長江武漢段上的璀璨明珠。
  • 旅遊奇景——來到中國的天生橋
    其他還如貴州綏陽雙河洞的「洞內橋」,甘肅榆中的「黃土橋」,青藏高原冰川地帶的「冰橋」,種類繁多,難述一一。 天生橋以石灰巖地區最常見,是由侵蝕作用形成的兩端與地面連接,中間懸空的橋狀地形。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貴州、廣西、雲南東部、四川南部、湖南西部和湖北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