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可以說非常特別,因為類似題材的書,之前幾乎沒給大家推薦過。
它關乎歷史,但不是孩子熟悉的閱讀視角;
它關乎科普,但探秘的味道更濃;
它是大部頭,但一點都不刻板嚴肅,能吸引孩子一直讀下去;
它不是教輔,但知識點滿滿;
它不是畫冊,但插圖很多,很震撼,也很珍貴。
它,就是來自DK經典品牌E.Explore系列的《DK探索百科:文明》。
一看到「DK」這兩個字母,相信大家都會由原本的好奇,轉為恍然大悟:「怪不得你會這麼說,原來是DK的書啊!」
DK是全球科普讀物中最權威的標杆,在咱們心中,它就是品質的代名詞。
這本書的英文原版於2006年上市,非常受讀者的喜愛。
今年被科學普及出版社引進國內,在已臻於完美的基礎上,又從內容到形式做了全新打磨,內容更新、品質也更高。
可以說,這部中文版,絕對是現在世面上獨一無二的版本。
首先從內容上說,它跨越了整整600萬年。
從600萬年前人類的起源和演化說起,講到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羅河流域、黃河流域等世界主要的文明起源地,以及古埃及木乃伊之謎,還有古希臘、古羅馬的文明發展史。
和歷史相比,「文明史」 講的是社會進步的歷史,包括藝術、科學、人文、社會學等方方面面,所以,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說包羅萬象,跨越了歷史、地理、生物、藝術、社會等多學科。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孩子不僅能對經濟、社會、文化等人類活動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還能不斷地豐富認知、開拓眼界、提升格局。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說知識和技能是「硬功夫」,那麼,認知、眼界、格局,就可以說是「軟實力」了。
而軟實力,正是孩子的核心競爭力,將決定他未來的層次和高度。
其次,從形式上來說,所有內容都是在3330幅高清圖片中慢慢鋪陳開來的。
所以,儘管它是大部頭,卻非常好讀。
創作既有視覺衝擊力又包含信息豐富的圖書,使讀者能夠理解每一個主題,是DK公司堅持了40多年的理念。
所以,DK的書圖片都很震撼,很多都是頂級攝影的作品,或者世界各大博物館館藏照片。這本書也很好地體現了DK的這一精髓。
大16開,閱讀體驗超棒▽
370頁,大家可以感受下它的厚度▽
重3斤多,知識體量相當大▽
依據最新考古發現,做了大量知識點補充和修訂
這本書並不是照搬英文原版,而是根據最新的重大考古發現,補充了大量知識點。更新日期直至2019年。
比如,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胡夫金字塔」,尚有很多未解之謎。
書中更新了2017年的最新考古發現:
比如,1845年,英國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率隊進入加拿大北極圈,卻再也沒有回去。這支隊伍是有史以來探索西北通道的最大一支,他們的失事原因是探險史上的最大謎團。
書中更新了2014年和2016年的最新發現:
再比如,書中還收錄了關於木乃伊的最新考古發現:
與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等強強聯合,史料權威且珍貴
這本書的史料都經過嚴格審查,圖片資源更是來自世界著名博物館和通訊社。
書的致謝頁中,圖片的來源列了足足4頁▽
不僅提到了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埃及博物館,還有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因二戰而成立的新聞紀實圖片社——瑪格南攝影通訊社,等等。
此外,書中還展示了大量私人收藏家的珍貴藏品,比如,瑪雅書,它的收藏家目前為止只授權了本書使用。
這是被保存下來的四部瑪雅文字記錄之一。最初是被畫在無花果樹皮做的紙上,然後像圖中這樣一頁一頁摺疊起來的▽
這些都充分保證了書中史料的真實性和權威性,也說明了這本書圖片的珍貴性和稀缺性。
不乏貼近初、高中歷史教材的知識點
這部書中還有多處貼近初、高中歷史教材的知識點,可以為孩子今後的歷史學習作鋪墊,也可以作為課本知識的拓展延伸。
比如,關於我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
七年級(上)歷史課本中的相關內容▽
《文明》中對應的內容▽
再比如,古埃及、兩河流域、古印度,以及希臘和羅馬的大部分內容:
九年級(上)歷史課本目錄▽
《文明》中對應的部分內容▽
在這本書的「古羅馬」部分,我還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母狼育嬰」青銅雕像。
很長一段時間,它都被認為是羅馬建城的縮影。直到2012年研究發現,母狼部分是11-12世紀才建造的,嬰兒部分則更晚。
這幅圖在九年級(上)歷史課本中也可以見到。這本書無疑對課本知識點做了拓展延伸。
趣味知識點,滿足孩子的獵奇心理
這本書的內容超豐富,而且不是從頭到尾都「正襟危坐」地向孩子們講述。
時不時地,它就會冒出一個或好玩、或奇葩的知識點,能充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比如,你見過世界上最古老的麵條嗎?
太平洋復活節島上的雕像是外星人建造的嗎?
「霍比特人」真的存在嗎?
當孩子忍不住把這些內容和小夥伴或咱們大人分享時,就表明他消化了這些知識,還會發現原來歷史竟然這麼有趣。
而且,書中還有大量關於木乃伊的探討——
包括分布地域(埃及、秘魯、中國等)、製作和防腐工藝、具體展示(不只人類,還有猛獁象等動物木乃伊)等,為我們一層一層揭開了木乃伊的神秘面紗。
不過,在這裡我要提醒下大家,這一部分會有大量關於木乃伊的真實圖片,如果孩子對此類圖片較為敏感,建議先看其他部分,再看這一部分的內容;
或者先查閱資料,對木乃伊有一定的了解後,再來看這一部分內容。
大家還可以通過下面這個視頻來認識這部有顏又有趣的世界文明史:
關於適讀年齡,我覺得7歲+的孩子都能讀,也非常適合咱們大人讀。
在這裡,我建議可以全家人一起讀,在讀書的過程中,還可以進行一些討論,孩子能收穫更多。而且和孩子共讀的時光,也能成為彼此回憶中最美好的片段~
DK探索百科+館藏珍寶,探秘文明起源
一、內容系統,邏輯清晰,孩子容易懂,輕鬆get世界文明史
這本書通過4個部分來給孩子講述人類文明進程:
①史前文明
②古埃及木乃伊之謎
③古希臘
④古羅馬
每一個部分的內容,都按照「主題和時間」線索串聯。邏輯清晰,知識點豐富,孩子每讀完一個部分,基本上就能了解對應文明產生、發展、結束的全貌。
本書完整目錄頁(點擊可查看大圖)▽
這裡,我帶大家看一下這本書的第一個部分「史前文明」。
史前文明的時間段怎樣定義?書中的界定是:從600多萬年前,我們的類人猿祖先開始兩腿直立行走開始,直到最後一批沒有文字記錄的人類。
這個部分首先講述了「人類的起源和演化」。
然後講述了「城市和國家的形成」,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國,是人類文明最早的誕生地。
之後書中又講述了「由這些原生文明派生的文明」。
最後,人類發明書寫時,史前時期也就走到了盡頭。
由此,史前文明的重要內容就給孩子講完了。為了幫助孩子鞏固知識、查找方便,書中還在每個部分的結尾做了特別實用的附錄。
這樣的講述系統全面又層次分明,可以把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腦海中。
二、知識多元,不僅講歷史,更是百科全書,孩子漲知識、拓視野
這本書擁有3000多個知識點,跨越600萬年的歷史文獻和史料,不僅講歷史,還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活脫脫一部大百科全書。
比如,建築:
神話:
考古:
宗教:
文化:
科學:
藝術,等等。
從豐富、多元的知識點中,孩子就可以了解關於文明的方方面面,還能培養跨學科的視野和思維。
從現在的中高考改革,咱們就能看出,如今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孩子的知識儲備及綜合應用能力。
前耶魯校長理察·萊文也說過,讓孩子融會貫通多學科知識,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才能勝任各行各業的需要。
確實,單一的知識或技能,已經遠遠不能應對現在的考試,以及未來社會的發展了。
所以,孩子們都要儘早做準備,從小就要廣泛涉獵各學科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三、3330幅高清圖片,400+世界級博物館館藏珍寶,看得過癮,讀得輕鬆
3330幅高清圖片,400+世界級博物館館藏珍寶,是這本書的一大特色。同類文明史的書籍中,這麼豐富的圖片資源也難得一見。
立體圖:
實拍圖:
手繪圖:
還有地圖:
全景圖:
以及細節放大圖,等等。
館藏圖片資料更不用多說了。
3萬年前的洞窟壁畫,很可能是人類最早的藝術:
《伊蘇斯之戰》鑲嵌畫,現藏於義大利那不勒斯國家博物館內:
維納斯雕像(左,2.3萬年前製作)和獅人雕像(右,公元前3萬年左右製造),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書中說:「我們現在有關史前的證據,大多來自現存的事物——古人留下的文物或遺址。」這些資料彌足珍貴,為考古學家揭開一個個歷史謎團提供了依據。
孩子從這些珍貴的圖片、史料和珍寶中,也能收穫精神上的撫慰和啟迪。
四、精裝典藏版,紙質好,閱讀體驗佳,大人小孩都能讀
這本書的裝幀也非常精美。精裝圓脊,方便保存,不僅適合自讀,送人也很不錯~
內頁紙張厚實、堅挺,不透光,加上綠色環保印刷,可以讓孩子在閱讀時盡情投入~
鎖線裝訂,結實耐翻,可以180°平展開,閱讀起來沒有任何障礙。
開本選擇了16開(220mm×280mm),能帶給孩子更好的閱讀體驗。
這樣一部大人&小孩都能讀的文明大百科,沒有深奧晦澀的知識點,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將人類文明史一點一點地展現了出來。
它平凡無奇,因為講的都是我們的老故事;它也絢爛多姿,因為講的是人類文明誕生和發展的奇蹟。
但無論如何,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對它視而不見。
因為它在講述著的,關乎你、我、他,關乎我們和我們的祖祖輩輩。
新的一年裡,不妨就讓我們在這本書的帶領下,一起回過頭,去了解下過去。
因為只有了解了過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現在,更好地走向未來。
7~15歲孩子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