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觀世界哪來世界觀」?看過世界的孩子,格局和層次大不一樣

2020-12-03 洛媽媽育兒堂

文丨洛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在某檔綜藝節目播放的時候,名主持人汪涵曾經表達過自己的育兒方式,他說過想帶孩子去環遊世界,讓孩子了解世界每一處的歷史和人文。

哈佛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也提過相似的觀點,她認為世界是未知的,值得我們去一一探索。

在這個探索過程並非僅僅學習各國的語言,而是去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和人文。

我們走過的地方跟見識的東西是成正比的,當我們見識的越多,你會發現人的處事變得淡然自若,心態也變得明朗向陽。

她認為,了解世界是孩子們一生的必修課。

為什麼說「不去觀世界,哪來世界觀」?

世界觀是一個人對世界的本質看法,作為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看看這個不一樣的世界。

不要把孩子時刻困在學校跟家裡兩點一線的生活,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其實也是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

俗話說,讀一萬卷的書不如去走一萬公裡的路,如果沒有見過世界,所謂的世界觀只不過是一種主觀對世界的認識。

孩子的思維也會局限於在平時的生活圈子內,只有去看看詩和遠方,才能讀懂世界觀的真正含義。

開闊孩子的眼界,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好處?

1、思維方式會變開闊

一個眼界開闊的孩子,意味他見識過、經歷過的事情會更多,因此思維的方式也會越來越廣闊。

在生活和學習中如果遇到問題,他們不會僅僅盯著為什麼和怎麼做,而是會發散思維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平時跟別人交際的時候,考慮的角度也會更加全面,從而減少出錯的機率,社交圈子的相處質量也會很和諧。

2、人格魅力得到提升

越是眼界開闊的孩子他們底氣越足,因為見識的事情和懂的事情比別人多,自身就會散發一種自信的魅力。

即便跟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人都可以無所不談,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從容面對。

發揮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從而吸引更加多同頻的優秀的人。

3、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眼界開闊的孩子,眼光也會特別敏銳。

比如有些孩子看一個物品的時候,別人只會覺得這只是意見物品,而眼界開闊的孩子會把這個物品想像成其他物品,而且還會想怎麼把物品淋漓盡致地發揮它的價值。

所以眼光敏銳的孩子相對於其他孩子更容易成功,也比別人多了更多成功的機會。

如何提升孩子自身的格局,父母首先要做到以下4點

1、多帶孩子出外走走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機會只可以在家中進行,其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帶孩子多出去走走。

不要想著多走動對孩子也沒有什麼意義,特別是孩子還小,覺得他們不需要看世界。

當孩子向世界出發,他們會見識到以自身意識之外的事情。

除了可以讓孩子在旅途中感受到快樂,而且還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和提高孩子的眼界。

2、培養孩子的閱讀力

一個的氣質其實可以反映在。你所走的路、遇的人、讀過的書、愛過的人還有經歷的事情上。

如果沒有條件向世界出發,不妨帶孩子從書中了解這個世界。

閱讀是看世界的一個很好的途徑,而且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塑造他們獨有的個性。

從書中還可以學到怎麼處理人際關係,怎麼在困難面前勇敢面對。

一個人讀的書越多格局會越大,在應對挫折和挑戰面前,更加從容淡然,也會更加容易成功。

3、提高孩子交際能力

人是群居動物,孩子在出生之後已經慢慢再交際了,所以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交際能力相當重要。

父母在孩子恐懼與人相處的時候,一定要做個正確的引導,比如可以主動幫助孩子去接近他人。

同時,也要教會孩子要明辨是非,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去交朋友,不能什麼朋友都交。

對於別人對自己情感也要學會辨別,不能輕易去接受和拒絕。

4、家長們要以身作則

家長記得要做一個好榜樣,讓孩子潛移默化。

父母的視野其實是直接影響孩子的眼界和格局的,父母的格局直接影響孩子對未來世界的認知意識。

作為家長如果想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那麼他們自己首先要監督好自己去做這類的人。

而且在育兒路上要不斷地學習、進去和提高自我,讓孩子也慢慢地走往進步的路。

育兒問題洛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媽媽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韓少功:世界觀與觀世界
    鍾叔河先生上世紀80年代在嶽麓書社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輯三十六種,就記錄了國人對「西洋」和「東洋」最初的觀感。 這一看就是百多年。從早期的不以為然,把人家看成奇巧淫技、不知聖道的紅毛猴子,到後來看得魂不附體,奉人家為全面優越、放屁也香的救世上帝,很多中國人的「世界觀」大起大落,卻一直支離破碎,霧裡看花。
  • 看過世界的孩子,為什麼更容易成功?
    孩子未必要踏足這些遠方的土地,通過豐厚的地理,也能領略它們的奧妙。而且地理學好的孩子,眼界、心胸、人生格局都會遠遠超過同齡人。可惜課堂45分鐘時間太短,知識龐雜很難迅速掌握,而世界那麼大,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有精力和金錢帶孩子到處看看,不如給他們選一套專業又有趣的書。
  • 紀錄電影《零零後》:觀世界而有世界觀
    幼年領著一群孩子口齒不清唱國歌的他,作為中國隊主力隊員在賽場上唱起國歌。 柔柔的幼年則正好相反,經常被一群玩伴欺負。進入小學的她展現出藝術天份,擅長繪畫、音樂、舞蹈,夢想成為赫本那樣的「公主」。在和父母商量過後,她從高中就選擇了去美國求學。成績優秀、多才多藝、長於社交,柔柔一度在學校春風得意,但幾個家庭卻先後都拒絕再讓她寄宿。
  • 世界正在偷偷懲罰「認知層次」低的人,9類中你屬於哪一類?
    關注勵志學生,獲取考研最新資訊,考研技巧和考研的學習方法世界正在偷偷懲罰「認知層次」低的人,9類中你屬於哪一類?一個人的認知層次,決定這一個人發展高度,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每個人的認知層次是不同的,不同認知的人,對於自己今後的道路發展、人生規劃、格局建設、心態把握等等都是不同的。我把人的認知分為9個層次,看看你屬於哪一個?
  • 哈佛女校長:多帶娃去這三個地方,孩子未來的眼界和格局大有不同
    哈佛300多年來唯一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經說過:"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必修課。"讓孩子了解世界絕不只是讓孩子學習外國的語言,語言只是一種工具而已,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國的文化和歷史、人文和生活。
  •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不在貧富,而在認知層次
    媽媽端詳半晌,才突然醒過神來,女兒畫的,是一條條人腿。 原來,女兒年幼,個頭特矮,被母親牽著手,走在街上,根本看不到成年人看到的商廈車流。她看到的只是無數條成年人的大腿,擺來動去地遮住視線。 認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 《來自新世界》,強大的世界觀,新世界的反思!
    前期的畫風有點崩掉,但是沒關係,這不影響這部神作強大的世界觀給小編帶來的深深震撼。故事背景是在一千年以後的日本,那是一個反烏邦拖式的「新世界」,故事是由幾個新世界的孩子探索真相而去冒險而展開的。在「新世界」裡,看似一切都是和平有愛,人類與異類妖鼠和平共處,人類都有著特殊的異能「咒力」,憑藉語言和意念就能發揮異能,生殺予奪,妖鼠則是擁有普通人智力為人類所統領差遣的異類。
  • 《我與世界》系列 · 陳丹燕|先要觀世界,方有世界觀
    人是一點點變的,然後到了某一時刻突然發現不一樣了。田川:我也是一個特別喜歡自己旅行的人,唯一一次感到害怕,是在我去摩洛哥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有太多聲音告訴我去那兒要小心,所以我一天都特別緊張,很提防地去看整個摩洛哥。後來我覺得是我自己心態的問題,我太害怕這個世界了,我主觀地把世界隔絕在外了。
  • 李光耀觀天下:新加坡國父預見未來世界格局,中美誰來領導世界
    新加坡的成功,被譽為「小國大謀」。沒有李光耀的幾十年來一直看對世界形勢,也就沒有新加坡的今天。《李光耀觀天下》是李光耀的遺作,裡面記錄了李光耀對於世界主要國家的未來前景的看法。語言上的差別導致中美兩國在吸引人才和獲取跨國投資方面,競爭力大不相同。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民眾可以輕鬆地利用英語在美國謀生,但想在中國工作生活,就很難的,因為語言是他們的第一大障礙。
  • 帶兒子4年環湖騎行4大淡水湖,爸爸直言:帶孩子看世界是好的教育
    4年中,兒子的進步 ,爸爸看在眼裡,變得更堅強 ,格局變得比以往更大,學習上也有進步 ,她認為這樣帶孩子看世界很值!是啊,這個事例告訴我們,孩子的教育遠遠不能停留在成績與升學表面,這點值得我們所有家長反思 ,也是引起了小白的反思,孩子的童年不應是上不完的補習班,寫不完的作業,應該多看孩子看看這萬千世界 ,讓孩子黑白的童年多增點色彩。
  • 什麼才是人生正確的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而我的世界觀,是從偏向唯心主義,漸漸轉變到今天偏向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涵蓋自然觀、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世界觀是在不同時間不同位置時對身邊事物產生的認識年輕的時候,對於世界充滿了好奇和追求,做的夢比實際行動多。對於所有的事情都是帶著非常美好的心態去看的,堅守道德和正義之心,甚至只差了點武功要去行俠仗義一番。
  • 世界觀與文學世界觀
    儘管它從某家某派的哲學世界觀轉化而來,但是,它在國家政治格局中生存而必然而且必須染帶著強烈的政治色彩;儘管有的政治家提供了一整套自己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但是,當他自己在政治活動和從事人類事務的分析和處理時,他往往把這種哲學世界觀和方法作為政治治理和管理的一般性原則,指示人們沿著他的方向活動,要求人們用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世界、把握世界、改造世界,並根據不同時空的政治格局調整和修正其中的某些觀念,
  • 莊子:夏蟲不可以語冰,遇事永遠不要和這樣的人爭辯
    人和人的受教育程度,思想境界,價值觀,世界觀都是有差異的,就像聖人面對道德素質差,蠅營狗苟之輩,和他爭什麼理呢?爭論有什麼價值呢?切記!不要和自己不在一個層次的人去爭辯,沉默就是最好的應對,聖人和小人的區別就在於,聖人從不會主動惡語相向別人,從不會對別人產生惡意,小人總喜歡看別人的難堪,戳別人的痛處,還暗地裡竊喜不已,這兩者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真的是夏蟲不可以語冰。你和不同層次的人去爭辯,爭得面紅耳赤,爭得臉紅心跳,最後的輸贏誰都不服,有什麼價值呢?
  • 唐三,不一樣的世界觀:不敢惹事的魂師不是好魂師?惹我你就完了
    主角唐三作為鬥羅大陸最無敵的存在,在閱讀小說和觀看動漫得同時,他所傳達出來的世界觀和認識觀中就很大程度上存在與現實衝突的一面,今天這期節目就從鬥羅大陸中主角唐三的世界觀出發,來探討探討這些世界觀是否符合現實?
  • 見識的四個層次,人生的四種格局,提升格局的四大方法
    6、沒有自控力、總是喜歡用惡意去揣度別人7、得過且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野心,為什麼很多人最終選擇了得過且過?因為他覺得他已經嘗試了所有的可能性,其實,他只是看到了地圖的1%。8、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的社交上,浪費在自我放縱上,就是不願意去思考,不願去學習。
  • 寒假和孩子去雲南世界恐龍谷,來一場科學大冒險!
    ……小朋友從認識恐龍之時,腦海中就有無數關於恐龍的猜測和疑問。對此,中英智慧教育將開展「侏羅紀大冒險」親子營,帶著孩子和家長一起去到雲南祿豐的世界恐龍谷。此營以探秘恐龍故事線貫穿,幫助孩子們在充滿代入感的劇情之中,更好的學習知識、提高能力。此營融合了五大學科知識:歷史 / 地理 / 生物 / 科學 / 物理。
  • 世界十大優秀電影,你都看過哪幾部?
    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談及世界十大優秀電影,相信大家心目中都有自己所屬的榜單。下面,筆者就按照自己的標準,來說說自己心目中經典的十部電影,看看大家是否表示認同,影荒的你可以選擇收藏。 1.
  • 認識世界的四個層次,你處在哪一層?
    於是,慢慢的啟蒙運動轟轟烈烈的開始了,於是理性開始掌握了世界的真理,從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到波普的證偽主義,科學的萌芽出現了。它像一套真理一樣,從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從底層開始一步步搭建起來,最後變成一座知識大廈。
  • 父母如何幫助子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4種方法,有利於孩子的未來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我相信這幾個概念對於我們來說,都不算陌生。學哲學的時候,我們基本上都會涉及到這些概念。但是對於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三者的順序,誰先形成,誰後形成,卻有著不同的觀念。我想起了一位教授曾經跟我們說過。其順序應該是先人生觀,再價值觀,最後世界觀。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因為具體原因如下。
  • 道家世界觀、生命觀、物質和精神的關係
    道家的世界觀和生命觀道家認為,人天的世界是相應的。天有什麼,人也有什麼。天中有日月,人身有陰陽。天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臟。簡單說,人是天的副本。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關係道家認為人是由魂和魄這兩部分所組成的。魂是精神層面的,魄是肉體層面的。此魂此魄則暗合陰陽,孤陰不長,獨陽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