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難抵是家書——衡陽縣洪市鎮舉行「一封家書」活動

2021-01-17 百姓生活湖南

百姓生活湖南衡陽訊「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著新春佳節的來臨,衡陽縣洪市鎮到處都充滿著過年的氣氛,許多在外工作創業和讀書的人們也都隨著新年的步伐回到了家鄉。此時的洪市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也正在為舉行「一封家書」的活動而忙碌著,用一封充滿盼歸之情的家書,給即將回到家鄉的人們增添一份來自家鄉的思念之情。

寒冷的天氣並不能阻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的步伐,他們通過製作《致洪市鎮回家過年的親人們一封家書》、在集鎮發放家書、舉橫幅等方式向全鎮人民傳遞黨委政府的問候和祝福。「現在政府真的是有人情味啊!時刻都惦記著我們這些人!」一位從外地歸來的故鄉人接過志願者手中的家書忍不住地感慨,同時他還多要了幾份準備拿給家中的小輩們去學習家書中尊老愛幼的傳統文化精神。

「紙短情長」,家書雖短,但裡面蘊含的情感卻是十分真切。這一封家書從「早還鄉」、「故鄉事」、「故鄉情」三個方面表達了對漂泊在外的遊子們的思念之情,家書最後倡導遊子們回家創業,珍惜與家人們相處的時光,共享美好的天倫樂。

相關焦點

  • ...筆墨傳遞情感 郵政遙寄相思 「手寫家書寄送活動」走進武漢大學
    2日上午,在武漢大學,武漢郵政在櫻花郵局開展了一場手寫家書的活動。郵政工作人員免費為武大學子提供和寄送創意特色明信片,受到不少大學生熱捧(如圖)。  武漢大學櫻花郵局的前身,是經營30年之久的水院郵政所,今年11月12日,水院郵政所轉型變身為櫻花郵局,一下子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網紅郵局。
  • 新華時評:紙墨年輪 家書萬金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題:紙墨年輪 家書萬金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展紙研墨,挽袖立筆。北京市民趙先生一家的新年,就在起筆落墨間漸行漸近。每逢除夕臨近,一家人都會圍坐在書桌邊,一起寫上一封家書。趙先生說,這是過年最重要的儀式。
  • 四十周年四十封信 你的家書有可能被省檔案館收藏
    你有多久沒有讀到過一封家書,更有多久沒靜下心來給家人寫一封書信了?先來看看這兩封家書吧:這封書信,是1997年元月22日,浙商元老、原浙江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黨委書記魯冠球,給自己的兒子魯偉鼎寫的一封家書。家書很短,只有107個字,但是將公與私的關係講得清清楚楚,這代表了魯冠球自己對於人才的培養觀念,也是浙商精神傳承的一個縮影。
  • 諸葛亮一封短小的家書,一份慈父的愛意,讓人感受寧靜致遠
    不說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這是一封家書!這一篇文章其實是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一封家書,沒想到吧,還以為是諸葛亮自己因事而發的一篇文章又或者是勸諫其他人的文章。寫這篇文章時,他的兒子才8歲,而諸葛亮已經到晚年時期了。可以看出,諸葛亮不僅是自己正直,也教會他的兒子要正直。晚年這兩個字也能看出,他為了國家大事,都耽誤自己了。
  • 楊靖宇的訣別書、錢學森的求救信……家書成史政課主角兒
    楊靖宇留給妻子的訣別書、謝覺哉家書、錢學森的求救信……今天下午,一場以「五育並舉 全人教育」為主題的教育實踐研討活動在匯文中學舉行,在多節歷史、政治課堂上,家書成了主角兒。「讀完楊靖宇的生平故事和他留給妻子的訣別家書,你印象最深的情節是什麼?有什麼感受?」在初三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授課老師循循善誘。其實,家書只是個載體,家書傳遞出的家國情懷、民族大義才是課堂想帶給學生的「乾貨」。「我們希望以楊靖宇四代人的家書故事為線索,將抽象的學科知識融入形象生動的故事,春風化雨地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和愛國主義情懷。」
  • 遊子寫家書 深情謝祖國
    人民網洛杉磯4月11日電(記者 王如君)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查普曼大學中國留學生近日向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發來一封家書,深情表達海外遊子對祖國關懷的謝意。家書內容如下: 遊子們的一封家書 今年夏天洛杉磯連下了兩周的小雨,這片以陽光沙灘著稱的地方竟也多了絲涼意。在這特殊時期,我好想你,華夏。
  • 家書·清明專輯(一):盲人作家吳百孫寫給姨媽的一封信
    視頻:家書·清明專輯(一)盲人作家吳百孫寫給姨媽的一封信:霜打的楓葉更紅更豔 每年清明,人們總是懷著對故人的深深情意,輕輕擦拭墓碑,靜靜述說追思。你是否願把這份思念化為家書,以告慰遠在「天堂」的親朋好友?浙江衛視推出《家書·清明專輯》,今天推出第一篇,盲人作家吳百孫給姨媽的一封信。古稀之年的吳百孫是位盲人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說《碼頭燒餅店》。本來耳聰目明的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雙目失明。在人生最低谷,是姨媽不僅照料他生活,更是引導他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 致敬最美逆行者 抗疫家書展11月17日開幕
    今日(1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北京晚報和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聯合主辦的「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家書展」在中華世紀壇一層綜合展廳開幕。展示的60餘封家書裡飽含著牽掛、擔憂,訴說著理解和包容,講述著北京人的抗疫故事。
  • 《傅雷家書》背後的真實故事
    昨天世界聞名的 華裔鋼琴演奏家傅聰去世了,從而在華夏大地又颳起了一陣《傅雷家書》旋風。說起這本書,雖然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小有影響,但是它真正在中國大陸大熱還是在2017年入選教育部編寫的全國初中語文課本以後了。現在連一些街頭販夫走卒之類的都會互相打聽哪個書店有賣《傅雷家書》,為啥?
  • 韓愈的大弟子張籍 杜甫的鐵粉 寫了一封意萬重的家書 你讀過嗎
    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它仿佛催我趕快寫一封家書,可是千言萬語,又不知從何寫起,我這萬重心意想與親人訴說,卻不知如何起筆?我終究還是寫下了一封家書,無奈時間太少,匆匆著筆,意猶未盡。在捎信人即將出發之時,我又拆開了緘上的信封,趕快再添上幾句,說不盡的心事,真是無奈啊。
  • 小「公主」,這封家書爸爸再也沒機會讀給你聽
    2020年12月1日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駐村幹部餘永流因連日加班身體突發不適,送醫後救治無效去世生命定格在33歲打開餘永流的辦公電腦除了一個個與脫貧攻堅相關的文檔外還有一封寫於2018年4月28日的家書這是餘永流請纓到泗渡鎮觀壩村駐村不久後寫給他還未滿月的女兒的在這封家書中餘永流稱呼自己在襁褓中的女兒為「公主殿下」對女兒的疼愛、愧疚與希冀溢於言表
  • 一封家書驚動教育部,打動了億萬父母!有人建議收為語文教材
    吳輝是去年2、3月份開始寫這封家書的,當時女兒還在讀高三,他慢慢積累、醞釀了幾個月的時間,最後在高考前成文,高考結束後把信交到了女兒手上,這封家書改變了女兒的人生。如今女兒正在上大學,考取雅思的同時,她主動參加了志願者社和記者社這兩個社團,還遠赴魯甸地震災區服務,成為學校名人。
  • 「鋼琴詩人」傅聰謝幕,音樂與家書仍「繞梁」
    這就是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傅雷家書》。《傅雷家書》裡有藝術啟蒙、音樂鑑賞;有成長之道、家國情懷,從為人處世到治學態度,點點滴滴、無微不至。閱者無不驚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可以如此境界高遠、宏大開闊,又可以這般「嘮嘮叨叨」、念茲在茲。「心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
  • 央廣《軍旅文學之窗》丨先烈家書背後的故事
    作家梁衡在《百年革命三封家書》一文中,將查茂德的《與妻書》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林覺民、共和國元帥聶榮臻的家書一併提及,為人們展現了「百年革命,三封家書,一條紅線,捨己為國」的宏闊主題。霍山是我的第二故鄉,查茂德故居離我曾經工作的地方僅有幾裡路。縣政協的同志介紹說:「霍山是紅軍的搖籃,烈士多,有記載的烈士就有2977人。」
  • 《星際穿越》以愛之名,科幻外衣下,一封父親寫給女兒的溫情家書
    但在這層科幻的外衣下,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部史詩級的科幻影片,同時這也是一封父親寫給女兒的最溫情的家書。以愛之名,為女兒尋找適合生存的港灣如大多數的科幻電影一樣,影片的故事背景是發生在地球的末年。在這部史詩級巨作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父親跨越生死,跨越時間,跨越空間的對女兒最真摯的感情,它就像是一封寫給女兒的家書,溫情感人,引導著女兒走自己堅定的路。我們看不見愛的存在,但它一直在我們心中,等待著我們去感知,等待著我們去相信。
  • 14歲女孩寫給醫生父親的一封家書:「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一個14歲的女孩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父親寫了一封家書。她已經好多天沒見到爸爸了。這個女孩叫孫婉清,人如其名,溫婉可人、清新淡雅。生著一雙和父親一樣清澈的眼眸,和母親一樣挺拔的鼻梁。她是一名中學生,成績優異,聰明伶俐。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她的處境與同齡人有些不同,因她的父母都是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她有時被迫獨自「留守」。
  • 中國家書故事|是誰寫的字潦草?
    中國家書故事爸爸到大學後,辦完了入學手續,便坐到書桌前,草草地寫了一封報平安的信,寄回了家。爺爺奶奶收到信後,喜不自禁。奶奶滿臉笑容地接過信,打開後,臉色卻瞬間大變。她把臉湊近信看了好一會兒,氣憤地把信扔到桌上,叫道:「這寫的是什麼啊?!」全家人聽了,紛紛把信拿起來閱讀。
  • 一封肉奴的家書:給親愛的多肉們!
    親愛的肉肉,這封家書就是我們對你們的傾訴和期望。望你們能收的到。收到請在春天以健康、美麗給我們回信。祝一切安好!你們安好,我們無恙。愛你們的肉奴們致於冬日(本文感謝成都肉友點點、內江肉友曾小鵬提供部分照片。)
  • 湖北90後研究生寫4000字家書,說服家人同意其捐骨髓救人
    為勸說家人支持,小彭寫了一封長達4000字的家書。最終,小彭堅定的態度終於說服了持反對意見的父親。小彭成為湖北省第33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全國第7132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去年10年,他與一名血液病患兒配型成功,但是因為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父親不同意,擔心會影響他的身體健康。但是小彭寫下4000字的家書,用微信發給父親。
  • 衡陽縣4人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弘揚正氣、激發動力,全市有40人被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扶貧故事我來講」扶貧先進典型稱號,其中衡陽縣4人,他們的事跡簡介如下:雷子青,男,現年47歲,衡陽縣金溪鎮人,廣東天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雷子青累計捐出各類慈善幫扶資金500多萬元。「傳幫帶」幫助本地1000多人創業、經商或安排聯繫就業,尤其熱衷於幫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