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大弟子張籍 杜甫的鐵粉 寫了一封意萬重的家書 你讀過嗎

2020-12-04 天涯之水雲

才子張籍是大文豪韓愈的大弟子,張籍能做官也是多虧了韓愈的舉薦。貞元14年,張籍經人介紹在汴州認識了韓愈,當時韓愈正擔任汴州主考官,於是推薦了自己相當看好的張籍。

其後一年張籍進士及第,擔任太常寺太祝,共10年左右時間。期間張籍患了眼疾,幾乎失明,加上處境不太好,人稱「窮瞎張太祝」。

相傳張籍特別崇拜杜甫,終生希望能夠像自己的偶像一樣有才,於是將杜甫的名詩一首一首寫在紙上,燒成灰後拌著蜂蜜吃掉。更為奇葩的是,他像吃藥治病一樣,定量定時:每天早上服用三匙。可謂是真的鐵粉了。

這一年,張籍客居在洛陽城。時至秋天,秋風瑟瑟,草木枯黃,落葉紛飛……眼前的一切勾起了詩人獨在異鄉的悽寂情懷,引起了他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影響了千年的《秋思》。

秋思

作者: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它仿佛催我趕快寫一封家書,可是千言萬語,又不知從何寫起,我這萬重心意想與親人訴說,卻不知如何起筆?

我終究還是寫下了一封家書,無奈時間太少,匆匆著筆,意猶未盡。在捎信人即將出發之時,我又拆開了緘上的信封,趕快再添上幾句,說不盡的心事,真是無奈啊。

古人交通不便,作客他鄉,見秋風起而思念故鄉,託人捎信是常有的事。全詩寫了詩人寫家書的原因,描述了他寫家書前和寫家書後的心理。讓我們讀起來意猶未盡,仿佛和他一般,在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時,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因為「意萬重」,所以「說不盡」,而因為「說不盡」,所以「臨發又開封」。

本來詩人的心情是平靜的,像一泓清水。秋風乍起,吹起了他感情上的陣陣漣漪,寫下了名作《秋思》,全詩含蓄不盡,耐人尋味,讀起來盪氣迴腸……

相關焦點

  • 吃下杜甫的詩(河洛拾珠)
    古人寫過無數望月詩,這一首家喻戶曉。唐朝號稱「詩國」,而洛陽乃唐之東都,稱其為「詩都」實非過譽。李白是「詩都」最耀眼的明星,擁有不少粉絲。  杜甫也是李白的粉絲之一,有詩歌為證。據不完全統計,杜甫先後給李白寫過十多首詩。  後人將杜甫稱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當時沒有人把杜甫當偶像嗎?有!中唐詩人張籍可謂杜甫的「迷弟」。
  • 早春二月 韓愈對好友張籍說 最是一年春好處 一起遊春去吧
    >婀娜的楊柳在風中飛揚;新栽的桂花樹,萌動著新的希望;嫩綠的草芽像個孩子似的,張開一雙大眼探頭張望,用微笑迎接溫暖的陽光……遠處飄來鶯歌燕語,花兒散發著醉人的芬芳,多少文人墨客,書寫著浪漫的二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
  • 萬古江河鳥飛回—杜甫與中國人生(上)
    對於現在的讀者來說,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杜甫就生在那個時代,也很倒黴,趕上了安史之亂,那麼他書寫他的時代,書寫他的生活,書寫那段歷史,難道不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嗎?他能夠生活在那樣一個大事變中,能夠不寫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在杜甫生活的那個時代,像杜甫這樣寫詩是非常尋常的。
  • 杜甫的家國情懷——這兩首詞讓你知道什麼叫做心懷天下
    杜甫一生心懷國家,國破之際,生似浮萍,四處漂泊。然而他的詩篇,卻給了後人無窮盡的愛國力量。什麼叫做心懷天下,什麼叫做家國情懷,在杜甫的詩中,將自己的生命歷程與國家民族命運同步,國就是家。而心懷天下,更應該心懷那些不得志的寒士,讓人人都能安居樂業,生有所依。
  • 詩詞|12首經典唐詩,帶你領略四季變換之美
    讓我,採擷最美的詩詞,贈你一個詩意的四季。唐詩裡的春天,草長鶯飛,如詩如畫《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京城的街道上空絲雨紛紛,雨絲就像乳汁般細密而滋潤,小草鑽出地面,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 兩首寫雪的小詩,柳宗元和韓愈讓美平分秋色,瞬間俘獲你的心!
    兩首寫雪的小詩,柳宗元和韓愈讓美平分秋色,瞬間俘獲你的心!冬天了,這紛紛揚揚的雪花曾讓多少詩人為之費勁筆墨,抒盡情懷;不同詩人筆下的雪,有不同的韻味,而這裡的兩首可謂是「雪」中之大美,一首清寂,一首欣喜,美得很純粹!江雪唐 ·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傷春、惜春、贊春……看杜甫、孟浩然、高鼎筆下的春天
    5首關於春的詩歌,讓我們走進杜甫、朱熹、孟浩然、高鼎,去看下詩人筆下的春天與春意。NO.1[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是杜甫一首描寫春夜雨景的五律名作。詩的前四句描寫了春雨應該帶來的條件「知時節」「潤物」——春天的及時雨悄然而至,潤物無聲。後四句寫了夜晚、和白天的兩重景象。下了一宿的雨水,暢想天亮後,整個錦官城(現成都)都是嬌豔欲滴了吧。寫詩貴有所寄託,這首詩表面上是寫春雨以及「好雨」應該具備的品格,但也能看到作者的寄語「景語皆情語」。
  • 如果杜甫有手機,他的詩歌會變成朋友圈曬圖嗎
    李敬澤、葛劍雄、阿來、唐家三少等作家學者圍談新媒體時代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跨界融合   如果杜甫有手機,他的詩歌會變成朋友圈曬圖嗎   ■本報記者 許暘   「如果唐代詩人杜甫有手機,他的經典詩作起碼少寫四分之一!」
  • BBC播出《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引起轟動 用英語來讀唐詩是什麼...
    麥克萊恩曾出演眾多莎士比亞劇作,這一次,他用深沉優雅的莎劇腔詮釋了《壯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等15首杜詩。麥克萊恩的扮相看起來十分入戲,然而用莎劇腔朗誦,能在多大程度上重現杜甫沉鬱頓挫的氣韻?抑或碰撞出新的火花?片中還邀請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學劉陶陶博士,帶來多重視角的專業解讀。
  • 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詩歌對新詩的啟示
    從他反覆以杜甫為例就能看出,他心目中的好詩標準就是杜甫的詩。胡適之前,千年歷史中,一大批詩人都持這樣的態度,從元稹、白居易,到韓愈、李商隱,再到蘇軾、王安石、黃庭堅以及江西詩派,到南宋文天祥,元明清諸詩人,一邊倒地認同於杜甫。近現代以來,從康有為、梁啓超、陳獨秀、錢鍾書,到葉嘉瑩、吳小如等學者,以及洪業、宇文所安等海外漢學家,也全部認同於杜甫。
  • 哪種詩,杜甫寫不過王維?
    杜甫揮毫避重藏拙卻暗含自負杜甫當時為左拾遺,屬門下省。左拾遺只是個從八品上的芝麻官,但對於杜甫來說也是來之不易的。天寶六年,杜甫到長安應試,但奸相李林甫說「野無遺賢」,一個也沒有錄取。天寶十五年八月,杜甫得知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便隻身北上去靈武,不料途中為叛軍所俘,押至長安。
  • 李白和杜甫各寫了一首詠月名詩,千百年來難分高下,蘇軾力捧杜甫
    李白重獲自由不久南遊嶽陽,寫下一首著名的覽勝之詩:與夏十二登嶽陽樓[唐] 李白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夏十二,是李白的朋友,在家族中排行十二。「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是寫李白與朋友登上嶽陽樓遠眺,無邊景色盡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遠方,洞庭湖面浩蕩開闊,汪洋無際。極寫嶽陽樓之高。
  • BBC最新英文紀錄片:杜甫,中國的莎士比亞
    該片的另一個亮點,是以《指環王》中的「甘道夫」一角和眾多莎士比亞劇作而為大眾熟知的英國演員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en)的參演,他用優美的莎士比亞腔詮釋了《壯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 韓愈的《晚春》與《春雪》都寫了雪花,可以看出比喻和擬人的妙用
    前言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韓愈《晚春》與《春雪》寫雪的含義有什麼不同?其實韓愈的《晚春》詩有兩首,其《春雪》詩至少有三首。結合題主的問題,基本可以判斷,這裡是指其中的兩首七言絕句。其實韓愈的《晚春》詩有兩首,另一首寫道: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閒撩亂走空園依然是寫了榆莢和楊花。榆莢是榆樹結的果,柳絮就是楊花,這裡沒有比喻,只是用了擬人的手法。
  • 韓愈一生沉浮,夢見兩位天神,一個往他嘴裡塞書,一個帶他降妖
    韓愈是虔誠的儒家弟子,聖人云,君子之學為己,小人之學為人。君子學習是為了增強自身學識,小人學習才是為了取悅別人。韓愈一直都以君子自居,雖然窮,但是有骨氣。到了二十歲,家裡揭不開鍋,就去親友那裡求助,親友說,既然你是讀書人,就該考進士啊。只要考中進士,富貴榮華便會隨之而來,還用這麼低三下四求人啊。韓愈聽了,西漂帝都。啥叫君子之學為己,小人之學為人?
  • 中國家書故事|是誰寫的字潦草?
    | 是誰寫的字潦草?然後,他從最裡面取出一個黑色的大盒子,輕輕吹去上面的灰塵,愛惜地摸了摸盒子的表面。當他打開盒子時,我看到裡面躺著不少的信封。爸爸邊將那些信封打開邊告訴我說:「在1994年,你爺爺奶奶因為掛念在安徽上大學的我,經常寫信,我這些年來都保存著。我寫給爺爺奶奶的信,也都在包頭,由爺爺奶奶保管。算下來,估計不低於100張呢!」
  • 和尚寫了首詠梅詩,大詩人隨手給他改了一個字,和尚叩頭感謝他
    最近英國人拍的《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的注意。筆者一個英國朋友問我:「杜甫的詩,字數也太少了吧?就這樣都能成為你們最偉大的詩人,不可思議」。我明白,他這樣說是因為看了古希臘人的《荷馬史詩》,他認為咱們的古詩也都該是洋洋灑灑寫上數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