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驚動教育部,打動了億萬父母!有人建議收為語文教材

2021-01-16 爺們贏在說話上



一位大學教授,給自己剛考入大學的女兒,寫了一封信!父親在信裡對當時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提了9點建議,涵蓋了道德、專業、知識、戀愛方方面面。


這封信不僅打動了千萬父母,甚至還驚動了教育部,《人民日報》也轉發薦讀。甚至有網友建議:把這篇文章作為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的第一課。



他們的故事:


這位父親叫吳輝,是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新聞傳播系的副教授。女兒吳陽去年考入西南林業大學,現在是英語專業大二的學生。吳輝本身就很有故事:曾當過10年小學和初中老師,快30歲時才考研,後來還讀了博士,直到成為大學老師。


吳輝是去年2、3月份開始寫這封家書的,當時女兒還在讀高三,他慢慢積累、醞釀了幾個月的時間,最後在高考前成文,高考結束後把信交到了女兒手上,這封家書改變了女兒的人生。


如今女兒正在上大學,考取雅思的同時,她主動參加了志願者社和記者社這兩個社團,還遠赴魯甸地震災區服務,成為學校名人。


那麼吳輝寫給女兒的那封信,究竟是什麼內容呢?很多家長看完了都說:說出了我心底所有想說又說不好的話……



一封驚動了教育部的家書


寶貝,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襁褓中咿呀學語,庭院裡蹣跚學步,都早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知不覺你已長大,轉眼你就上大學了。按理說,18 歲就是成年人,我本不該有什麼擔心。


只是你自從出生以來,從來沒有離開過家,我總擔心你在外面照顧不好自己。你說不希望在本地上大學,我理解,也支持。外面海闊天空,你可以任意飛翔。


你很討厭說教,但在你外出求學之際,我仍要囉唆幾句。對你未必有效,對我卻是安慰。


-01-

關於道德

道德首先是一種實踐

善良不能僅存於內心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個說法並不新鮮,我主要是想說怎麼做的問題。


道德首先是一種實踐,善良不能僅存於內心。記得有一次坐公交車,我主動給一位老人讓座。當時你和君姐都說,沒想到我會給人讓座。


我問你們,老師不就是這樣教你們的?你們說是,只是覺得做的時候有點不好意思。我理解年輕人的這種心理,我第一次幫助別人時,也很在乎別人的眼光。


現在想來,根本不必。一件好事,不存私利,有何擔心,怕啥議論?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只要信手拈來,就是一種善行。


當你可以幫助別人時,不要吝嗇。世界將因你的舉手之勞,變得更加美好。爸爸受過別人的恩惠,我們要懂得反哺社會的道理。


-02-

關於專業

挑專業就是挑興趣,不要用利益標準衡量


專業的好壞是相對的、辯證的。


今天的好專業不等於永遠的好專業。不要用利益的標準來衡量專業好壞。挑專業就是挑興趣,專業再熱,學科再強,你不喜歡,沒有意義。興趣的標準更穩定,利益的標準不長久。


做自己喜歡的事,看自己喜歡的書,是人生一大享受。挑你喜歡的,學你熱愛的,工作應有更多快樂,生活會有更高品質。


任何專業,只要學得足夠好,不愁得不到別人不曾得到的東西。


好比旅行,只要走得足夠遠,就能看得見別人未曾看見的風景。


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專業分工更為精細,但專業分工不能分得井水不犯河水。各種專業都是解釋世界的方式,廣泛涉獵,你會更具智慧。


-03-

關於知識

知識使人生擁有更多可能


「讀書無用論」是存在的,沒有讀書也發橫財的人也是有的。但個案不能說明問題,普遍現象才有說服力。


稍懂常識的人就知道,即使用金錢衡量,知識作用也不可忽視。不然,著名跨國公司對智力因素的高度重視就無法解釋。


只要做一個簡單的統計,就會發現知識與收入的正相關關係。讀書到底有沒有用,關鍵是如何看待有用,不能只用「金錢」這一個標準。知識使人生擁有更多可能。


知識決定一個人的氣質、趣味、眼界、欣賞水平、價值觀……這些都是影響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這些都是知識薰陶的結果,而不是金錢交換的產物。如果你大學畢業後,能認識到還有很多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那這個大學就沒有白上。


-04-

關於閱讀

讀經典,經典是時間選擇的產物


大學與高中最大的區別是,自由很多,揮霍自由的人也很多。希望你能利用這難得的自由,多讀些書。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喜歡閱讀,他們可以花很多時間逛街、淘寶、打遊戲、網聊……就是不肯花時間安安靜靜地閱讀。我曾給學生寫過一條讀書寄語:「趁年輕,認認真真跟好書來一次熱戀。」


我強調趁年輕,走上社會你就知道,抽出時間來讀書是多麼不易。


我還強調讀好書,有些書確實害人,思想貧乏,內容平庸。讀書像交友,要仔細甄別,非善勿近。


一個簡單的方法是讀經典,經典是時間選擇的產物,讀者挑剔的結果。一本書之所以成為經典,肯定有它的道理。只要是經典,只要你想讀,都可以去讀。


-05-

關於競爭

不靠人情關係

就靠本事競爭


如今這個年代,需用實力說話。


規則應該會越來越公平,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殘酷。爸爸是個倔強的人,辦事不喜歡求人,也很少求過別人。當初我從小學調到初中,是因為校長覺得我有教初中的水平。


後來,縣城的學校招聘6名老師,我考了第3名,可沒有被錄取,沒有關係,我不求別人。第二年我就考上了研究生,離開了那個地方。


不靠人情關係,就靠本事競爭。雖然這樣比較辛苦,但於外能贏得別人尊重,於內能得到心裡安穩,多好!


你要知道,一個人如果不想過低三下四的生活,就必須有能讓自己抬頭挺胸的資本。你要抓住機會,提高自己。直面風雨人生,迎接時代挑戰。


-06-

關於漂亮

內外兼修很重要

不要追求花瓶式的漂亮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子就更是如此吧。


人要懂得修飾自己,遺憾的是,這方面我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傳授給你。適當買些新衣服,戴首飾點綴,用化妝增色,都是可以的。


當然,漂亮、有魅力不僅僅是指外表。言談舉止,會傳遞一個人的風度;待人接物,可洩露一個人的修養。


內外兼修很重要,我可不希望你追求花瓶式的漂亮。再說,我們家裡還沒有一個人有當花瓶的資本。知識是最好的化妝品,良好的素養會讓人更有魅力,這是一種歲月都無法剝奪的吸引力。


-07-

關於戀愛

真愛深沉而非淺薄

真心無私而不貪婪


愛情很美好,爸爸希望你能找到意中人。


孩子,只要你幸福,我的一生就圓滿了。戀愛很嚴肅,對待須認真。感情不是拿來玩的,恩愛不是用來秀的。真愛深沉而非淺薄,真心無私而不貪婪。


你的愛人不是你的私有品。你可以想他,但不要輕易打擾他,你可以愛他,但不要牢牢限制他。


戀愛會讓人做出各種傻事而不自知,你是女孩子,要懂得潔身自好,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在去約會的路上就要想清楚。


愛的決定應該基於平時細緻的考察,而不是一時的衝動。希望你將來的男朋友正直、有涵養。如果你們是認真的,我會祝福你們。


-08-

關於交友 

遇事能讓則讓

有難可幫就幫


大學是讀書之所,也是交友之地。人的一生一定要有幾個交情過命的朋友。幸福人生不是取決於金錢財富,而是取決於社會關係。


朋友是廣泛的社會關係中的一種。快樂有人分享,你會更快樂;悲傷有人分擔,你不會太悲傷。各地都有人值得你牽掛,到處都有牽掛你的人,你會覺得世界充滿陽光,心裡如沐春風。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希望別人對自己好一點,自己首先就要對別人好一點。


大學宿舍,四人一寢,大家遠道而來,是前世定下的相遇。遇事能讓則讓,有難可幫就幫。與人玫瑰,手有餘香。


-09-

關於時間

不要總覺得年輕

幹什麼事都還早


時間最公平,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時光最易得,但也最不為人所珍惜。生活中常常聽人說,要把時間補回來。


時間是補不回來的,浪費了就是浪費了。不要總覺得自己還年輕,幹什麼事都覺得還早。有道是「記得少年騎木馬,轉眼已是白頭人」。大學生的時間往往會無謂地消耗在兩個方面,一是社團活動,二是上網。


適當參加社團活動,廣交朋友,增長見識,確是好事。但太多的課外活動,會使時間以各種光明正大的名義被浪費。


網絡很便利,網絡也很誤事。電腦、手機讓你時刻與外界保持聯繫,也讓你時刻受到外界幹擾。不妨在適當的時候,把網絡關閉,讓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寶貝,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你親自去實踐。爸爸不能教會你所有,也不能陪伴你一生。時光流逝,生命不會常在;總有一天,別離會成永遠。希望這些建議能有益於你。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快樂幸福。你若安好,我便幸福。

免責聲明:本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並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萬金難抵是家書——衡陽縣洪市鎮舉行「一封家書」活動
    此時的洪市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也正在為舉行「一封家書」的活動而忙碌著,用一封充滿盼歸之情的家書,給即將回到家鄉的人們增添一份來自家鄉的思念之情。寒冷的天氣並不能阻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的步伐,他們通過製作《致洪市鎮回家過年的親人們一封家書》、在集鎮發放家書、舉橫幅等方式向全鎮人民傳遞黨委政府的問候和祝福。「現在政府真的是有人情味啊!時刻都惦記著我們這些人!」
  • 繁體字和珠算納入中小學教材?教育部已確定,網友:這才真正減負
    在教育減負搞得如火如荼的熱潮下,有人仍覺得當今中小學生學習負擔太重,童年不夠快樂美好,活得太累像老太小老頭。然而,有政協委員反其道而行之,建議在中小學教材內增加教學內容的提案。其中一項涉及中小學語文,內容為「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另一項是關於中小學數學,內容為「將珠算重新納入小學數學課程」。教育部還沒來得及做出回復,家長就直言不諱地吐槽:@子涵媽媽:這樣提案有什麼意義?簡化漢字多年,人們都習慣使用簡化漢字,為什麼要回到從前使用繁體字?再說,即使回到從前,到底回到哪個「從前」呢?
  • 語文教材改版引網友熱議,教育部做法遭猛批,改版真的不合理嗎
    語文教材即將改版,引發社會共同關注,網友:語文學什麼 全國教育改革有了最新動向和歷史性變革!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其實,教材改版也不是什麼稀有的事情。
  • 華師教授給人教版教材挑錯 致信教育部長籲改正
    教授致信教育部部長  呼籲改錯  周熾成是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的教授,也是一位初三學生的父親。他在隨手翻看兒子的人教版教材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其中有不少事實錯誤、邏輯錯誤和用詞錯誤,甚至語文課本當中還有病句、錯句。  「有些錯誤實在是太離譜了。」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爭議與回應
    2019年秋學期起,中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開始統一使用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語文「統編本」教材審查首次實行學科審查、綜合審查、專題審查和終審制。 (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9年10月31日《南方周末》)「幾年來教材的編寫和修訂過程,就是持續不斷解疑、釋疑的過程。」從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中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開始統一使用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教材,簡稱「統編本」。
  • 課綱微調 臺「教育部」:不同觀點寫入教材
    (甘嘉雯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7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公立武陵高中30日舉行語文與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分組座談會,由於反課綱活動發言人林冠華30日在家裡燒炭自殺而備受矚目,座談會中,學生拉起反對布條,抗議臺「教育部」等官員的說法。
  • 教材頻被糾錯:語文、數學、英語均未能倖免(圖)
    圖片來源:揚州晚報  中新網11月20日電(唐云云)近日,北京林業大學教師施兵「找茬」大學英語教材,引發關注。他為教材挑錯的行為非常專業,歷時2年,查閱100多本教材、資料,撰寫近30頁的《大學英語教材質量分析報告》,而且還提交給了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也稱對查證屬實的問題將更正。
  • 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古詩文數佔比近半 必修冊以「勞動...
    【新民晚報 新民網】今天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即將於今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有關情況,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介紹,語文教材精選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名篇,注重題材的多樣性和體裁的覆蓋面,從古風、民歌、絕句、律詩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語文教材。   通知指出,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以下簡稱統編教材),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其中,義務教育六·三學制的地區,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法治教育專冊)統一使用統編教材,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   此次部編版教材可謂是「大有來頭」。
  • 致敬最美逆行者 抗疫家書展11月17日開幕
    今日(1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北京晚報和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聯合主辦的「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家書展」在中華世紀壇一層綜合展廳開幕。展示的60餘封家書裡飽含著牽掛、擔憂,訴說著理解和包容,講述著北京人的抗疫故事。
  • 教育部答覆全民普及邏輯知識建議:將加強邏輯學相關專業建設
    教育部網站11月25日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825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公布了教育部經商中國科協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在我國全民普及邏輯知識的建議」的具體內容。教育部在成文於10月23日的《答覆》中指出,加強邏輯知識教育,對於提升思維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推進我國基礎研究水平提升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教育部、中國科協採取一系列舉措,加強邏輯知識教育,推動提升全民邏輯知識素養。1.加強相關課程與教材建設。一是持續加強高校邏輯知識教育相關課程建設。
  • 四十周年四十封信 你的家書有可能被省檔案館收藏
    你有多久沒有讀到過一封家書,更有多久沒靜下心來給家人寫一封書信了?先來看看這兩封家書吧:「捨己為公,大公無私,公而忘私,是先進的;先公後私,公私兼顧,是允許的;先私後公,私字當頭,是要教育批評的;假公濟私,損公肥私,是要制止與打擊的;表面為公,暗中為私,是偽君子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教育部最新通知:一大波小學教材要更換!拿到新課本,家長這樣輔導更...
    5月7日,教育部官方網站掛出通知《教育部辦公廳關於2018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小學教材將進一步調整。此次教材變化主要涉及義務教育教學用書的變化。猿老師查看了《通知》,發現此次調整和中小學生統編教材的推進聯繫緊密。什麼是統編教材?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開始,中小學教材改版,事關所有中小學生
    一、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 1、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用書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程,無論六/三制和五/四制,中小學國家課程必須使用本文件所附目錄中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學國家課程教學用書按教育部批准的方案執行。
  • 諸葛亮一封短小的家書,一份慈父的愛意,讓人感受寧靜致遠
    不說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這是一封家書!這一篇文章其實是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一封家書,沒想到吧,還以為是諸葛亮自己因事而發的一篇文章又或者是勸諫其他人的文章。寫這篇文章時,他的兒子才8歲,而諸葛亮已經到晚年時期了。可以看出,諸葛亮不僅是自己正直,也教會他的兒子要正直。晚年這兩個字也能看出,他為了國家大事,都耽誤自己了。
  • 滬小一生將使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 分為上下兩冊
    ●從認字上來說,統編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從原來滬版教材的400字,減少到現在的300字,寫字表為100字,給小一新生更多的適應過度階段。  ●在一年級上的語文課本中,第一個環節就有「你說我做」的口語交際環節,在「學習準備期」設置的環節,能幫助孩子掌握語文使用規範和禮儀,認知一些簡單的漢字,培養傾聽的習慣。
  • 教育部: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教材建議,轉編寫出版單位
    教育部: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教材建議,轉編寫出版單位 澎湃新聞記者 程真 2019-09-04 08:42 來源:
  • 《傅雷家書》背後的真實故事
    昨天世界聞名的 華裔鋼琴演奏家傅聰去世了,從而在華夏大地又颳起了一陣《傅雷家書》旋風。說起這本書,雖然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小有影響,但是它真正在中國大陸大熱還是在2017年入選教育部編寫的全國初中語文課本以後了。現在連一些街頭販夫走卒之類的都會互相打聽哪個書店有賣《傅雷家書》,為啥?
  • 人教版語文教材大調整:送走魯迅 迎來史鐵生
    不過,拿到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的老師們發現,課本出現了不小的變化:30篇課文中,9篇被更換,單元順序也做了較大調整。  在一線教學者看來,新教材更接地氣,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  課文  更換9篇,改動1篇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中,30篇課文,有9篇被更換,一篇文章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