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編程活體機器人被美國攻克,能自我修復,未來或被用於戰爭

2020-09-03 天空阮站長

電影《終結者》裡面機器人的構思讓人驚嘆,但是機器人的材料還停留在金屬和納米層面,而這次攻克的活體機器人將是全生物形態。該研究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發起的,該局是監督軍事技術發展的聯邦機構。未來的武器可能不再是子彈或者核武器了,新形態的攻擊武器或將出現。

當然這個技術的誕生也會帶來其他領域的突破,特別是醫療領域。相關人員表示:「可以修復先天缺陷,將腫瘤「編程為」正常組織,外傷或退化性疾病後也可以再生,以至於戰勝衰老。」現在看起來有點神乎其神了,不過未來在科技領域的突破將會完全超出我們的想像。

此研究是由美國佛蒙特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和塔夫茨大學生物學家共同創造出來的,並且已經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佛蒙特大學的首席研究員之一約書亞·邦加德(Joshua Bongard)在新聞稿中說:「這些都是新穎的活體機器。它們既不是傳統的機器人,也不是已知的動物物種。它是一類新的人工製品:一種活的可編程生物。」

據悉,活體機器人xenobots採用青蛙表皮細胞和心臟細胞組成,這些細胞取自非洲爪蟾早期胚胎,xenobots長度少於1毫米,聚集了500到1000個皮膚細胞和心臟細胞,這些生物機器人預先裝載了自己的脂質和蛋白質沉積物食物來源,可以存活大約7天到10天。但它們無法繁殖或進化,直到細胞能量用完,它會像生物自然死亡一樣崩潰腐爛。

這些細胞能被切割後組裝起來,可以設計成任意形狀。並且xenobots能按照電腦程式設計的路線移動,還能負載一定的重量,可以在人體內部移動。xenobots是佛蒙特大學的超級計算機集群Deep Green設計出來的模型,研究人員在這個具有20000臺筆記本電腦計算能力的集群上演算了一種進化算法。並且代碼已經開源,託管於GitHub。通過給出的信息,能看出這種無意識形態的移動還很緩慢,不過在未來的高速發展中,將會得到改善。

當科學家對活體機器人剪切後,活體機器人能自我修復,這一現象符合生物特徵,可以看成是一個無大腦的生物,我們可以對它進行任意編寫,但是新的問題來了,那我們人類是不是也是這種模式的存在呢?更高級的生物在人類大腦中編寫好了程序,我們的生活也只是在一個程序之內。

xenobots和我們在電影中看見的喪屍有點類似,但是它是靠心肌細胞進行搏動來移動的,所以它的弱點在心臟部分。這一項新的科研成果必將引來無數科學家的研究,未來在高速發展中將會給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但是不要忘記危險,機器人足夠強大和智能的時候,人機大戰就不可避免了。

相關焦點

  • 機器人是活體的還能自我修復?地球離變成異形世界還有多遠
    最近一條關於「活體機器人」的新聞刷爆了小編所在的科學圈子。美國的兩所大學聯合團隊研製出了一款具有「生命」的活體機器人,甚至可以這樣認為,叫機器人已經不合適了,所以英文名字被叫做「Xenobots」。「Xenobots」就可以看作是一臺微型的生物計算機,其原材料可謂與眾不同,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來自非洲的爪蛙,通過提取這種青蛙的心臟細胞和表皮細胞製作了這款活體機器人。
  • 自我治癒,自我降解,全球首個活體異種機器人
    如今,機器人也在以不同形式出現著,它們再也不是我們印象中笨拙的大鐵塊了。今天和米為大家介紹一款活的機器人。近來,美國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稱,他們利用活蛙細胞設計並組裝了一種活體機器人,其可以自行移動,完成任務並可以在被切割後自行癒合。研究人員稱,這種機器人具有獨特優勢,有朝一日或可用於遞送藥物、清理有毒廢物等任務。
  • 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蟾蜍細胞構建進化算法設計,能動能自愈
    近日,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研究者使用進化算法研製了一種名為「Xenobot」的生物機器人。它由生物細胞構成,可進行編程修改、自由移動,即使被切開也能夠自動癒合。以下是 Xenobot 生物機器人的效果展示:顯微鏡下正在緩慢移動的 Xenobot。Xenobots 能夠集體行動(轉圈圈)。
  • 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誕生 可注入人體摧毀癌...
    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誕生 可注入人體摧毀癌細胞  olivia chan • 2020-01-14 14:46:07 來源:前瞻網
  • 「活體混凝土」橫空出世!藍藻細菌製成 具有自我修復、繁殖功能
    」被曝光後,日前引領未來式建築的「活體混凝土」又橫空出世。  這種「活體混凝土」是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科學家們研發的,它們由混合沙子,凝膠和細菌製成,具有自我生長、自我修復的強大功能,而且這種材料能大大降低碳足跡。
  • 活體機器人誕生,「五竹叔」要來了嗎?|新京報專欄
    活體機器人最大的進步在於,它是由生命演化和計算機編程功能結合而成,而此前的人造生命則純粹是生物合成。日前,《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來自美國佛蒙特大學和塔弗茨大學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設計出了一種可編程生物,被命名為Xenobot(異形機器人)。論文作者邦加德對這種人造生命做了定義:「它們既不是傳統的機器人,也不是已知的動物物種。這是一種活的、可編程的有機體。」
  • 科學家造出首個活體「異種機器人」,未來或可用於人體內送藥
    圖片來源:Douglas Blackiston記者:劉芳「異種機器人」項目是機器學習能力研究項目的一部分,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資助。人類終於開始扮演「上帝」的角色了?1月13日,四名美籍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利用計算機「算法」設計出了一種全新生命體,又名「異種機器人」(Xenobot)。論文顯示,這種亞毫米大小的「異種機器人」通常含有500到1000個細胞,能在培養皿中快速移動,自成組織,甚至運輸微小載荷。而組成「異種機器人」的細胞則源自於非洲爪蟾的皮膚和心肌。
  • 人類史上第一個活體機器人誕生,未來會製造出活體人類機器人嗎?
    活體機器人來了令人擔憂的事情終於出現了,最近美國科學家們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宣稱,他們用非洲爪蛙胚胎的皮膚,和心臟細胞,製造出了一種能夠被編程的機器人(它並非生物,不具備生命所有的功能和結構)。這種機器人雖然是活的,但它們的行動方式可以被電腦操控,當它們細胞裡儲存的能量用完後,它們又能像生物一樣死去,被微生物分解。儘管這種活體機器人目前只有1毫米左右,但人類卻擔心,一旦活體機器人技術成熟,科學家們會不會製作出一個活體人類機器人,到那時,人類又該會怎樣。
  • 全球首個用青蛙細胞製造「活體機器人」誕生,遭破壞時可自愈
    這是一種由生物細胞組成的可編程機器人,可自主移動。它不是新物種,不同於現有的器官或生物體,卻是活的生物體。科學家將非洲爪蟾的皮膚細胞和心肌細胞組裝成了全新的生命體,這些毫米級的異種機器人可以定向移動,還可以在遇到同類的時候 「搭夥」 合併。它們還可以被定製成各種造型,如四足機器人,如帶有 「口袋」 的機器人。
  • 美國科學家利用非洲爪蟾活體幹細胞研製出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
    1月15日新聞:美國佛蒙特大學與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國家科學基金會支持下,利用非洲爪蟾活體幹細胞研製出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xenobots」。
  • 腦洞大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用冰製造「可自我修復」的機器人
    這些年,大家可能和小編一樣,經常會在媒體聽到一種叫「可自我修復」的技術,也就是說,某種材料物質受損時「可自我修復」。這方面聽得最多的是屏幕,屏幕刮傷後,可自我修復復原。以前聽到這種消息,總感覺不靠譜、很懸,忽悠的成分居大。
  • 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切成兩半也能自己縫上
    【新智元導讀】美國科學家利用從青蛙胚胎中提取的活細胞,創造出第一臺有生命的機器!「它既不是傳統的機器人,也不是已知的動物物種,而是一類新的人工製品:一種活的、可編程生物。」「福利:1月16日,騰訊微信人工智慧高級研究員錢橋手把手教你「推薦系統與數據思維」!」活體機器人來了!
  • 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由蟾蜍細胞組成,受傷了還能自愈
    就在前不久,來自美國佛蒙特大學和塔夫特大學的科研團隊將非洲爪蟾的皮膚細胞和心肌細胞組裝成了全新的生命體,它被創造者命名為「Xenobot」,它剛誕生便登上了美國科學院的頂尖期刊PNAS。這些毫米級的異種機器人可以定向移動,還可以在遇到同類的時候 「搭夥」 合併,這也就是傳說中的「細胞活體機器人」。
  • 未來的軟機器人可能依賴於能夠導電,損壞和自我修復的新材料
    過去,機器人只能在工廠進行繁重的工作或進行精細的工作。現在,波士頓動力公司靈活的四足機器人Spot可供公司租藉以執行各種實際工作,這標誌著近年來人機之間的普通交互已經變得多麼普遍。儘管Spot具有通用性和魯棒性,但它卻被社會視為傳統機器人,即金屬和硬塑料的混合物。
  • 世界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切兩半後還能癒合,霍金的擔心會成真嗎
    就在1月13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這項最新的成果就是活體機器人的誕生。設計這個機器人的科學家之一的Bongard認為,未來我們可以利用類似的機器人進行人體藥物輸送。而這種活體機器人,它就像是生物一樣,可以被降解、完全沒有汙染。 它和我們平常見到的全部為金屬的機器人不同,完全由青蛙的細胞構成,但是又和一般的生物不同,因為它是用計算機進行設計,是一種可以進行編程的活的生物。所以它可以說是處於機器人和正常生物之間。
  • 機器人可自動探查活體腦細胞內部運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利用機器人操縱來自動發現和記錄活體大腦中神經元信息的方法,即用一種全細胞膜片鉗制動一個微小的空心玻璃針,在神經細胞的膜上開孔,以記錄其內部電活性
  • 什麼防彈衣能自我修復?美國科學家找到了材料:魷魚的牙齒
    能夠自我修復的裝甲,這是無數軍事科研人員的夢想,不過直到今天,沒有任何科學家能夠研發出具備自我修復能力的無機物質。不過,有機物作為構成生命的物質,其蘊藏的能力仍然沒有被人類吃透。美國科學家們最新的研究顯示,最先被用於軍事用途的可再生性的材料,很可能就來源於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質。
  • 微型雷射機器人,未來可用於人類血管修復
    據國外媒體報導,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推出了一款完整的機器人,該機器人小到可以安裝在人體的大部分部位,並且可以低成本大規模生產。根據周三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團隊研究報告,該機器人是在可變形微型機器人的基礎上構建的,該微型機器人是由摺紙啟發科恩教授啟發的,並成功克服了這一問題。該領域的主要障礙:缺少「可以與半導體處理無縫集成並響應標準電子控制信號的微執行器系統」。
  • 未來牙洞能自動修復!
    未來牙洞能自動修復 計劃明年進行臨床試驗)
  • 攻克175,人類長壽技術大盤點!
    技術二、納米機器人根據谷歌工程總監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的預測,到20世紀30年代,我們將向人體內輸送數以百萬計的微型機器人——納米機器人,增強我們的免疫系統,並在分子水平上保持健康的身體。這種只有人體血細胞大小的醫療器械,能以藥丸的形式吞下去,然後隨著血液進入體內,傳遞激素,修復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