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無名小鎮如今大受關注 美國有10個巴格達

2021-01-13 東方網

美伊開戰20多天來,巴格達的火車站、小機場荒廢了,餐廳和汽車旅館倒閉了,好一派悽涼景象,不過,這個巴格達不是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而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同名小鎮。實際上,美國叫巴格達的地方很多,它們原本名不見經傳,但自從伊拉克的巴格達遭美軍轟炸後就開始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巴格達都是小地方

美國的好多城鎮與外國的首都重名,光是叫巴黎和莫斯科的就有十幾個,有地方與巴格達同名就不足為怪了。據統計,美國叫巴格達的地方共有10處,分別位於加利福尼亞、佛羅裡達等9個州。不過,美國的巴格達都不大,沒有一個稱得上像樣的城市,其中只有三個巴格達設有郵局。

肯塔基的巴格達在邊境城市路易斯維爾附近,鎮上有一個郵局、兩家商店、一個食品廠和一個銀行。賓夕法尼亞的巴格達鎮只有三戶人家。比較起來,亞利桑那的巴格達算是一個大地方了,儘管位於邊遠地區,但該鎮銅礦開採業發達,全鎮人口近1500人,其中400人是礦工。鎮上除了高中,還有一個擁有11張床位的醫院,雖說不大,但醫生、護士、放射科、化驗室一應俱全。據了解,這裡乾淨整潔,房子都是紅瓦白牆,建築頗具西班牙式特色,連惟一的商業大街也突出西班牙風格。剩餘的巴格達多是彈丸之地,有的在地圖上要用放大鏡才能找出其位置,有的則已沒落,只有墓碑上的文字顯示其曾經存在。如加利福尼亞的巴格達就位於莫哈韋沙漠,這裡原本用做驛站,後因汽車改道廢棄了,鎮上除了松樹和灌木外一無所有;路易斯安那的巴格達現僅存一座墓碑,顯示出這裡曾是鋸業發達的小鎮,某印象派畫家曾在這裡度過晚年;德克薩斯的巴格達也僅存一個小學校和一座公墓。

名稱由來有說法

美國巴格達的名稱由來各有說法,有的與氣候有關,有的則來自傳說。例如,加利福尼亞的巴格達得名是因為天氣乾燥。據說從1912年到1914年兩年間沒下過一滴雨,創下美國最長的乾旱紀錄,才取了個和伊拉克首都一樣的名字。

63歲的克勞福是位鐵路退休職工,當年曾經跑過巴格達,他說有文獻證實這裡的巴格達與伊拉克的巴格達有聯繫。克勞富還風趣地說,加利福尼亞的巴格達很適合薩達姆流亡,保證他會自得其樂,因為他和那裡的氣候一樣「惹人討厭」

。亞利桑那、肯塔基和賓夕法尼亞三州的巴格達則源自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個兒子在幫父親往袋子(BAG)裡裝沙子、鹽或食物之類的東西,他裝叫他爸爸(DAD)拿袋子來,於是就叫出了「BAGDAD」,因此產生了巴格達這個名字。雖然當地居民承認這個故事有些惡作劇的性質,但他們堅持說這是真的,並稱不知道伊拉克首都的名字是否與這個故事有關。亞利桑那的巴格達還特別通過網站澄清,該地名的由來絕對和伊拉克首都沒關係,聲明說,「請注意,我們的拼寫少了一個『H』,與伊拉克的巴格達是兩回事。」

戰爭影響了巴格達

在伊拉克戰爭開打前,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些藏在沙漠或荒野中的「巴格達」,但自從3月20日美軍開始轟炸伊拉克首都,美國的巴格達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賓夕法尼亞州的巴格達鎮鎮長兼義務消防隊員唐拉普說:「我們這是休閒的好地方。這裡最重要的就是消防隊,當有貓爬上了樹或人生了病什麼的,居民都找消防隊。但現在有些不一樣了,經常有人慕名而來,在鎮裡問這問那,好像戰後到伊拉克旅遊的遊客一樣。」在肯塔基州的巴格達,一位在飼料加工廠工作的工人說:「我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各路媒體都來過我們這兒,還要我們表明對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態度。」

相關焦點

  • 中國一個無名東北小鎮,竟被美國國家地理當成封面,有何奧秘
    我們國家的範圍非常廣,各城市中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別是有些城市很有魅力,不僅有獨特的文化氛圍,還有唯美的景觀,成為遊客心中嚮往的理想場所, 但是,今天想說的是這個無名的東北小鎮,被美國國家地理用作封面,其他雜誌也提到過,你不知道是你的家鄉嗎?
  • 巴格達的曾經榮光與悲劇宿命
    新王朝的第二任統治者曼蘇爾決定為自己營造一座新都城,最終將原有的小鎮巴格達擴建為王都。英國記者、歷史學家和旅行作家,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成員和白金漢大學高級研究員賈斯廷·馬羅齊在其所著的《巴格達:和平之城,血腥之城》一書談到,巴格達並不是762年那一年才出現的。這座城市以南20公裡,就是帕提亞帝國和薩珊帝國的舊都泰西封城遺址。曼蘇爾意識到巴格達作為王都,有利於更好的控制兩河流域。
  • 「梅花J」詐死亡命沙漠小鎮 透露薩達姆逃亡內幕
    之後他便切斷和外界的所有聯繫銷聲匿跡,藏匿到一個距巴格達數百英裡之遙的沙漠小鎮中,只有少數關係極為密切的親戚知道他仍活著。  2 烏代泣別薩達姆  6月28日,哈桑通過「中間人」向《星期日泰晤士報》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他呆在薩達姆身邊最後的那段日子。  哈桑稱,4月9日美軍攻陷巴格達之後,薩達姆知道大勢已去,於是決定接受失敗的現實,並讓兩個兒子和他分開逃亡。
  • 秘魯的一個無名小鎮,地面突然出現很多巨畫,至今不知何人所為!
    在不斷滾滾前進的歷史長河之中,前人給後人留下眾多嘆為觀止的景觀,以及待人破解的奇妙現象,這些景觀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也是值得後人深入探究的對象,在這過程中之中,我們不僅會感嘆道前人技術的巧奪天工,更會沉醉於破解奇妙現象的奧秘之中,今天,小編就想向大家介紹一道人們探索了半個世紀的奇妙景觀
  • 美國媒體出臺評判巴格達之戰成敗的6點標準(圖)
    鑑於此,美國報刊上預測巴格達之戰的文章驟然增多,一些專家也紛紛提出了評判巴格達之戰成敗的標準,綜合分析後,記者發現各方提出的標準多集中在如下六點:轉自搜狐  (一) 戰爭造成的平民死傷較少,巴格達外觀只經歷「有限改變」。當然,那些現政府賴以生存的機關將被徹底摧毀。整個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必須保持完整,以便讓當地居民「很快適應新生活」。
  • 記者手記 | 巴格達,最漫長的夜
    對呵,去巴格達回來已經一年了。若不是劉俊提醒,在巴格達的十天於我而言似乎早已變成一個夢。但我知道這不是夢:新華社伊拉克分社當地僱員桑木送的薩達姆時期的錢幣,還在我書桌的一角,它旁邊放著一年前我戴的那塊手錶——從巴格達回來後,我再沒用過,現在看到的依然是當地時間,比中國晚五個小時。五個小時的時差之外,那是另一個世界。
  • 巴格達爆炸-搜狐新聞
    時間詳情1月4日巴格達北部的一座清真寺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40人死亡、72人受傷。2月13日伊拉克什葉派朝聖者隊伍在巴格達以南遭到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35人死亡、至少65人受傷。3月10日巴格達城西發生一起針對伊軍隊軍官和部族領導人的自殺式汽車炸彈爆炸事件,造成至少33人死亡、46人受傷。
  • 巴格達大使館被炸六人死亡,川普:伊朗想成為第二個伊拉克
    在這個綠區裡面自然有美國大使館。而美國大使館也是這片使館區最受武裝分子照顧的目標。這一次武裝分子的襲擊造成了六人死亡,部分建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自從今年以來隨著美國與伊朗關係的惡化,伊拉克的武裝分子相當活躍。美國巴格達大使館也不只一次遭到了襲擊。之所以會把美國大使館遭到襲擊與伊朗聯繫起來,主要就是因為伊朗在伊拉克有強大的武裝力量。這些武裝力量被統稱為伊拉克民兵組織。
  • 美軍突進巴格達意欲何為:第三種方案攻城
    美伊雙方各執一詞據西方媒體援引美國軍方的消息報導,從南線一路向巴格達挺進的美軍第3機械化步兵師坦克旅在4日控制了巴格達西南20多公裡處的薩達姆國際機場後,不等美英聯軍對巴格達實施合圍,出人意料地沿南部高速公路向巴格達城區突進;巴格達守軍的抵抗雖然延緩了美軍20輛主戰坦克和10輛裝甲戰車的推進速度,但未能阻止美軍「且戰且進」。
  • 巴格達的前世今生:創造與毀滅,輝煌與苦難,和平與血腥
    處在文明衝突的風暴中心的巴格達,近年來流行著一個這樣的笑話:「伊朗正拼命把美國趕出伊拉克。美國正拼命把伊朗趕出伊拉克。我們伊拉克人要不要離開自己的國家,把它留給你們?」這樣的黑色幽默的背後,巴格達乃至伊拉克人的尷尬和無奈一覽無遺。
  • 英國媒體分析美軍奪取巴格達的6種可能方案
    東方網4月7日消息:英國《泰晤士報》4日發表文章,談美軍如何奪取巴格達。認為美軍可能待增等援部隊再發動最後進攻。文章說,美軍對巴格達機場的佔領或部分佔領,向薩達姆政權證明,美國部隊現在已經到了他們的門口。這個機場可能成為調進更多兵力向巴格達發動總攻的中心。它還將為美國部隊提供一個用直升機向首都發動襲擊的戰略跳板。機動作戰需要速度和抓住時機。
  • 美國佛羅裡達州航空小鎮:家家有飛機
    修剪整齊的草坪、開闊的道路、寬敞的房屋,這個小鎮和美國其他典型的郊區似乎沒什麼不同,只除了一個差別。   這個小鎮原先是美國空軍基地,現在這裡居住著5000居民,飛機是這裡最流行的交通工具,飛機滑道從小鎮機場鋪設至1500個住戶家,700多個飛機庫遍布小鎮各處。
  • 巴格達和巴斯拉雙城記:見證陸海絲路此消彼長
    公元750年阿拉伯帝國領土(巴格達和巴斯拉位置示意圖)  這裡有底格裡斯河,已經把我們同遙遠的中國聯繫起來。  阿拔斯王朝的第二任哈裡發曼蘇爾動用了10萬工匠,用四年時間和1800萬金幣,於公元766年在底格裡斯河的西岸建起了新都巴格達。在波斯語中,「巴格達」是「天賜花園」的意思。
  • 據華盛頓郵報:美國將撤走部分巴格達的大使館工作人員。
    2020-12-03 04:44:48來源:FX168 據華盛頓郵報:美國將撤走部分巴格達的大使館工作人員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 巴格達電池——「外星生物」留下來的文明?
    人們永遠對更遙遠的太空,有無限的遐想。我們的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外星文明?我們的文明是否是外星文明「遺留」下來的?
  • 全球首都氣候風光斯裡蘭卡科倫坡、伊拉克巴格達
    4、5月及10、11月雨水最多,一月之中往往半月以上有雨。頻繁且有時伴隨著雷電的大雨傾瀉而下,使科倫坡這4個月的降雨總量多達1291毫米。由於降水多呈陣性,即使在這雨水特豐的季節裡,光照也比較充足,人們年年都在5月份歡慶一年一度、為期一周的「維莎迦」節。這是篤信佛教的斯裡蘭卡人紀念、慶祝釋迦牟尼誕生的節日。此間。成千上萬的農民從鄉村趕到首都科倫坡。
  • 瑞士為何是最受移民歡迎的國家?到了這座小鎮你就明白了!
    瑞士取代新加坡成為最新的全球最受歡迎移居地,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這裡絕美的風光——絕大部分的受訪外籍員工都表示瑞士的自然環境比自己的國家要好得多。在瑞士,最典型的居民點就是在鬱鬱蔥蔥的阿爾卑斯山間,和碧藍的湖泊畔的小鎮——譬如圖恩湖畔的施皮茨,到了這座歷史悠久,有著迷人的湖光山色的小鎮,你就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想到瑞士生活了。
  • 分析:從巴斯拉到巴格達--美稱攻城創戰爭史先例
    吳強轉自搜狐  據法國《世界報》8日分析,美軍在7日突入巴格達市中心,採取的是坦克衝入市中心,迅速佔領底格裡斯河的伊拉克總統府的突擊形式,這樣就在象徵意義上佔領了巴格達的心臟。而這一戰術幾乎是英軍坦克6日進入巴斯拉市中心的重演。
  • 10部好看的「小鎮恐怖片」,喪屍、怪物、外星人……
    今天空姐就來給你們推薦10部與「小鎮」有關的恐怖片。  作為上世紀9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青春恐怖片,《驚聲尖叫》堪稱許多80後美國人(可能也包括部分中國人)的童年噩夢。  暗無天光的小鎮午夜,戴著面具的可怕兇手,簡單粗暴的行兇手段,被害人的鮮血和尖叫……《驚聲尖叫》成為了一個時代全部恐怖片元素的集大成者。
  • 胖哥堅持健身2年,曾經300多磅的胖子,如今大變樣
    胖哥堅持健身2年,曾經300多磅的胖子,如今大變樣 僅僅是2年的健身時間,健身的效果會有多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