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分析美軍奪取巴格達的6種可能方案

2020-12-05 東方網

東方網4月7日消息:英國《泰晤士報》4日發表文章,談美軍如何奪取巴格達。認為美軍可能待增等援部隊再發動最後進攻。

文章說,美軍對巴格達機場的佔領或部分佔領,向薩達姆政權證明,美國部隊現在已經到了他們的門口。這個機場可能成為調進更多兵力向巴格達發動總攻的中心。它還將為美國部隊提供一個用直升機向首都發動襲擊的戰略跳板。機動作戰需要速度和抓住時機。美國第三步兵師和海軍陸戰隊第一師能夠向巴格達發動如此迅猛的攻勢,因為他們本來預料會遇到的頑強抵抗沒有成為現實。然而,如果駐守在巴格達的2萬名特別共和國衛隊和其它共和國衛隊的殘餘力量執行命令進行抵抗,推翻薩達姆政權的選擇就有一定的風險。

攻克巴格達十分困難。它是薩達姆政權的權力基礎。美國部隊儘管有強大的火力,發動規模較大的進攻還是得依賴秘密力量。

現在,這場戰鬥的進度可由聯軍決定。如果特種部隊以及美國的空中和太空電子系統提供的情報證明,巴格達防守緊密,地面部隊的指揮官可能認為穩妥的辦法,是等待配備大量坦克的美國第四步兵師。它可在第三步兵師和海軍陸戰隊第一師進攻巴格達時在首都周圍提供掩護。

以下是奪取巴格達的方案:

1、特種部隊向薩達姆政權的掩體發動進攻,收集有關伊拉克領導人下落的情報。中央情報局也在尋找薩達姆的下落。

2、中央情報局、軍情六處和軍方情報機構,與據認為發生動搖的伊拉克政權成員取得聯繫。

3、美國人利用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在攻擊直升機的密切配合下,攻佔該市的主要地區,實現有選擇的控制。展開巷戰,但是只在選定的地區,以便消滅抵抗力量。

4、用5000磅炸彈持續轟炸懷疑薩達姆藏身的掩體。

5、隨著該市部分地區的淪陷,美國部隊開始夜間巡邏,尋找抵抗力量。

6、隨著抵抗力量的消失,擴大控制範圍。

相關焦點

  • 美軍突進巴格達意欲何為:第三種方案攻城
    近兩天,有關美軍先鋒部隊突進巴格達的消息困擾著各國媒體。美伊雙方各執一詞據西方媒體援引美國軍方的消息報導,從南線一路向巴格達挺進的美軍第3機械化步兵師坦克旅在4日控制了巴格達西南20多公裡處的薩達姆國際機場後,不等美英聯軍對巴格達實施合圍,出人意料地沿南部高速公路向巴格達城區突進;巴格達守軍的抵抗雖然延緩了美軍20輛主戰坦克和10輛裝甲戰車的推進速度,但未能阻止美軍「且戰且進」。
  • 美國媒體出臺評判巴格達之戰成敗的6點標準(圖)
    人民網4月6日訊 隨著美軍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包圍局面初步形成,第三步兵師6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甚至進入到了距離一座薩達姆總統官邸不到兩公裡的地方「示威」,以顯示其「隨時能攻打巴格達的能力」。鑑於此,美國報刊上預測巴格達之戰的文章驟然增多,一些專家也紛紛提出了評判巴格達之戰成敗的標準,綜合分析後,記者發現各方提出的標準多集中在如下六點:轉自搜狐  (一) 戰爭造成的平民死傷較少,巴格達外觀只經歷「有限改變」。當然,那些現政府賴以生存的機關將被徹底摧毀。整個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必須保持完整,以便讓當地居民「很快適應新生活」。
  • 美軍首要任務直取巴格達 英國將主攻重鎮巴斯拉
    據路透社16日報導,英國部分軍方人士和軍事分析專家指出,目前駐紮在海灣地區的英軍一旦得到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的命令,將擔當起從南方戰線攻打伊拉克的主要角色。屆時,他們不僅要迅速攻佔伊拉克南部重鎮巴斯拉,並將負責保衛那裡所有油田的安全。  將吸取海灣戰爭教訓  這些不願透露姓名的英國消息靈通人士稱,英軍進攻伊拉克的地面戰爭計劃事實上早已初露端倪。
  • 分析:從巴斯拉到巴格達--美稱攻城創戰爭史先例
    吳強轉自搜狐  據法國《世界報》8日分析,美軍在7日突入巴格達市中心,採取的是坦克衝入市中心,迅速佔領底格裡斯河的伊拉克總統府的突擊形式,這樣就在象徵意義上佔領了巴格達的心臟。而這一戰術幾乎是英軍坦克6日進入巴斯拉市中心的重演。
  • 剖析美軍作戰方案之三:中心開花——首取巴格達
    而在美軍中具有更高機動性的空中機動/空降部隊,在上述兩案中,將主要擔負配合重裝部隊地面進攻的輔助性任務。在下面的方案中,美軍將充分利用其空中機動/空降部隊的高機動性,實施更為大膽的立體機動進攻作戰。▲、第三案:西線主攻、南北助攻、蛙跳攻擊、中心開花、首取巴格達。即:將主攻方向選在伊境內無重兵設防的西部方向,南北兩線均為助攻方向。
  • 美國權威媒體分析聯軍初步獲勝三大原因及特點
    東方網消息: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儘管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近日警告稱美伊戰爭尚未結束,但在過去的21天裡,美軍已經實現了部分重要目標。美軍部隊已經佔領了伊拉克三分之二的領土,這其中還包括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而美軍陣亡的士兵人數僅100人左右。
  • 巴斯拉守軍頑抗為美英巴格達之戰敲響警鐘(圖)
    這樣看來,擁有500萬人口、且多數居民非常忠誠於薩達姆的巴格達絕對將是塊美英難啃的硬骨頭。此外,巴格達守軍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裝備水平上看,都遠遠強于堅守巴斯拉的民兵武裝。因此,為徹底清除隱患,英軍最後必須進入巴斯拉「搜查每間房屋」,但這樣一來,英國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區分武裝分子和平民」。類似情況必將也在巴格達發生,當地早已有數萬特別共和國衛隊成員隱藏各處居民區,專等美軍上門了。
  • 伊拉克民兵武裝再遭美軍空襲,華盛頓進入戒備狀態
    繼伊朗高級軍官被襲身亡後伊拉克民兵武裝再遭美軍空襲據海外網援引今日俄羅斯、路透社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4日凌晨1點12分左右,報導援引一名伊拉克軍方人士的話說,這支由三輛汽車組成的車隊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塔季地區北部郊區遭遇襲擊。報導稱,6名民兵在襲擊中喪生,另有3人重傷。現場有汽車燃燒 圖源:推特另據伊拉克國家電視臺消息,此次襲擊是美軍所為。
  • 聯軍攻巴格達關鍵:北方戰線開闢+控制巴斯拉
    從戰局方面分析,美軍幾乎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會發動對巴格達的進攻:  一是北方戰線成功闢開,這其中又要考慮到美軍在處理與庫德人的問題,  二是從巴斯拉到巴格達的路線全線成功肅清,這個肅清是指聯軍完全控制巴斯拉,能夠確保補給輸送順利。
  • 原是無名小鎮如今大受關注 美國有10個巴格達
    美伊開戰20多天來,巴格達的火車站、小機場荒廢了,餐廳和汽車旅館倒閉了,好一派悽涼景象,不過,這個巴格達不是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而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同名小鎮。實際上,美國叫巴格達的地方很多,它們原本名不見經傳,但自從伊拉克的巴格達遭美軍轟炸後就開始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 英國媒體:要想實現2050年目標,中國離不開7種武器,觀點很蹊蹺
    01.中國2050年目標:最關鍵的7種武器先前我國公布了一份2050年軍事強國發展計劃,瞬間引起各國關注,有不少西方媒體認為,若是中國可以順利實現該目標,在軍事裝備領域將完成追趕,起碼可以達到與美比肩的水平,英國媒體特地就此事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中註明了中國要想在2050年比肩美國,就需要依賴7種武器,這一觀點令不少人感到蹊蹺。02.7種武器究竟是什麼?
  • 美軍又栽跟頭!伊朗活捉一架捕食者無人機,或與兩盟友分享戰利品
    美軍又栽跟頭了!真相是,美軍近期表現搶眼的MQ-1B「捕食者」攻擊無人機栽了。6月30日,美軍承認一架無人機在伊拉克薩拉赫丁省失聯。但是,在伊拉克的伊朗什葉派民兵組織發布推文稱,他們利用有效的電子幹擾設備,成功「活捉」了一架美軍MQ-1B「捕食者」無人機。
  • 伊戰四周年將近 美軍醞釀「薩爾瓦多模式」撤軍
    再過一周,就是美軍發動伊拉克戰爭4周年的日子了,但美軍在伊拉克的強大兵力仍無法控制住那裡的動蕩局面。美軍飛機接連墜落,士兵傷亡數字不斷增加,在伊拉克進退兩難之際,美國媒體傳出駐伊美軍人海戰術不靈,準備用「薩爾瓦多模式」撤出駐軍的聲音。
  • 巴格達-柏林鐵路:德意志帝國插向大英海權的利刃
    英國、俄羅斯和法國都向土耳其當局推銷起自己的鐵路方案。但前兩者因為在印度和中亞的複雜利益,而被奧斯曼人拒之門外。法國則因一直對黎巴嫩地區富有企圖,也在稍後被宣布競標失敗。最終,還是讓利最多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數年後獲得了這條鐵路的建設與經營權。
  • 簡訊:美軍佔領底格裡斯河上一座主要橋梁
    簡訊:美軍佔領底格裡斯河上一座主要橋梁   新華網消息:美國國防部官員2日早些時候說,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佔領了底格裡斯河上的一座主要橋梁,為數千美軍士兵向巴格達推進鋪平了道路。  據路透社報導,一位官員說,「這是美軍的一次重大行動。」
  • 巴格達伊核問題會談結束 談判雙方未達成協議
    中新網5月25日電 綜合報導,為期兩天的新一輪伊朗核問題會談2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正式結束。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會後表示,此次伊核問題會談沒有達成協議,各方將於6月18日至19日在莫斯科再次舉行會談。
  • 美退役準將:對付巴格達地下掩體的幾種方案
    東方網4月7日消息:據美國有線新聞網報導,聯軍星期天繼續對巴格達發動更多的突襲。雖然聯軍越來越接近於推翻薩達姆政權,但薩達姆的確切位置和命運仍不為人知。西方專家一直稱,在底格裡斯河邊的一個共和和宮地下有一個造價為6千萬美元、面積為6000平方英尺(約600平方米)的地下掩體。專家們一直認為,這可能是伊拉克領導層隱藏的地方。
  • 美軍空襲巴格達機場,伊朗將軍被炸死;"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宣告滅絕;國產HPV疫苗329元一支 | 每日大新聞
    這是繼白鱀豚(極危,CR,可能已滅絕)和長江鰣魚被研究人員宣布功能性滅絕之後的又一壞消息。該專家稱,這一結果正在上報IUCN辦公室,隨後將在IUCN紅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