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孫聞)中國科學院空間碎片專家12日表示,俄美衛星相撞後產生的碎片可能對我國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產生影響。
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空間碎片行動計劃顧問都亨表示,俄美2顆衛星碰撞事故發生在距地約790公裡處,碰撞後產生的大量碎片大致也會分布在這個高度的殼層上。
都亨說,撞擊剛剛發生後產生的碎片呈雲狀分布,是密集的一團,隨時間推移會逐漸散開,目前還不清楚這個碎片雲的直徑。「這個碎片雲會對軌道高度在700公裡到900公裡範圍內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產生較大影響。」他說,「這個軌道高度內有許多應用衛星,包括我國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和資源一號等對地觀測衛星。」
都亨介紹,描述衛星運行的參數有傾角、速度、近地點和遠地點等,目前可以用這些參數來描述俄美衛星碎片雲的運行姿態。他說:「如果目前在用衛星與碎片雲在同一軌道高度,而且傾角相同的話,發生碰撞的概率就很小。如果傾角不同的話,它們的軌道面就會相交,即使速度一樣的話也會發生碰撞。」
都亨說,俄美衛星相撞事件發生後,空間中心立即對所有在這一軌道高度和相近高度運行的衛星進行監測。他說:「只要碎片雲的運行數據一公布,我們在用的應用衛星會不會碰撞都可以計算出。屆時可以對具備變軌功能的衛星的運行姿態作出調整。」
衛星相撞 美國宇航局拒絕清理產生的太空垃圾
星島網 美國宇航局(NASA)新聞發言人貝斯·迪基表示,NASA正在對美俄衛星相撞後對NASA衛星可能遭遇的危險進行評估,但目前來看發生撞擊軌道附近衛星以及國際空間站受到影響的可能性非常小。他同時認為,撞擊事件的衛星不屬美國宇航局所有,該局不會清理此次撞擊產生的太空垃圾。
據媒體報導,迪基稱,在接近發生撞擊事件的地球上空約700公裡軌道上,NASA有多顆衛星正在運行,但她不能給出具體數量。根據目前的風險評估,附近軌道的衛星未來可能受影響的機率並不高。同樣,位於撞擊軌道下方幾百公裡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國際空間站可能受碎片撞擊的機率也比之前「輕微」調高了。
當被問到NASA是否調查發生衛星撞擊的原因時,迪基表示,撞擊事件的衛星不屬美國宇航局所有,因此NASA沒有調查發生撞擊的原因,不會清理此次撞擊產生的太空垃圾,也不對撞擊事件本身發表任何評價。
美國廣播公司引用NASA太空軌道殘骸計劃署首席科學家尼古拉斯·詹森的話說,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因為撞擊後衛星的殘骸仍聚攏在一起,很難看出其具體狀態,只有在殘骸「塵埃落定」後才能評估真正的危險,並根據這一結果決定是否調整附近衛星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