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閃電發展傳輸物理特徵和機制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先導以擊穿空氣的形式為隨後強烈的閃電放電過程提供電離通道,其發展傳輸的物理過程和機制是閃電物理研究的關鍵問題。但由於閃電具有的瞬時性和隨機性,以及先導快速傳播過程的微弱光輻射和電磁輻射,對先導的探測存在較大難度,國際上提出的閃電物理研究十大難題中,就有四個與先導過程直接相關。
-
中國科學家首次記錄到球狀閃電及光譜,來聊聊閃電那些事
閃電閃電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不同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一般發生在積雨雲中)。閃電的厲害之處在於能量的瞬間釋放。它所產生的強大電流、灼熱的高溫、猛烈的衝擊波、劇變的靜電場和強烈的電磁輻射等物理效應給人們帶來了多種危害。
-
閃電激發發光的極光「精靈」和絢麗的伽馬射線閃
黑暗蓬鬆的雷雨雲不只會引發劇烈的暴風雨,還會產生了一些地球上最高能的閃光,且這種照亮整個夜空的光被稱作超聲波「精靈」。如今,新發現更清晰地描繪了暴風雨的天空無聲片刻中發生的事情。1994年,在窺視太空尋找這些信號的時候,NASA的一個儀器碰巧接收到了離自己不遠處地球上的雷暴雲射出的伽馬射線閃。這些閃光是地球上最高能量的自然現象,被稱作地球伽馬射線閃(TGFs)。它們是在雷暴的強電場激發大氣粒子然後發出輻射時產生的。但是我們對於引起這種高能現象的原因知之甚少。
-
土星白天現罕見高強度藍色閃電 共打閃八次
土星在白天出現高強度藍色閃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一組由太空飛行器卡西尼號(Cassini)拍攝的土星照片,照片顯示土星在白天罕見地出現高強度的閃電,其強度接近地球上最強的閃電。
-
冰雹雲中的閃電活動特徵
雹災危害巨大,作為對流性天氣中的一種,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下,冰雹雲中的閃電活動特徵。學者們研究發現,冰雹雲中「正地閃」發生的比率較高。什麼是「正地閃」呢,雲體與大地相接觸的放電現象稱為「地閃」。通常情況下,雲體對大地放電的過程都是將雲內負電荷輸送到地面的負極性放電,即負地閃,但是也有一些放電過程是將雲內的正電荷輸送到地面,這種現象被稱為正地閃。由於正地閃的峰值電流和所中和的電荷量較通常的負地閃大得多,所以冰雹雲通常比其他對流雲蘊含了更多的能量,造成的危害也更大。科學家們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降雹通常發生在正地閃快速增加的階段,因此,正地閃的頻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冰雹的發生。
-
閃電可以有多大?成像技術發展正不斷帶來新發現
最近的一些發現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閃電的規模究竟能達到多大?我們應該擔心這些大氣中的「重量級選手」嗎?當強正電荷在雷暴雲的一個區域發展,而強負電荷在另一個區域發展時,它們之間就會產生電流,進而產生閃電。
-
大氣所揭示華北春季極端「倒春寒」的特徵和環流演變過程
東亞地區冬季寒潮/冷湧通常伴隨強烈的西伯利亞高壓加強和表面氣溫下降,引發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給公眾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目前已經有較多的研究結果揭示了其變化特徵和機制。但是,春季的冷事件(俗稱「倒春寒」)卻鮮有研究涉及。
-
...深入理解罕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或有望幫助闡明機體胰島素產生的...
2020年1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埃克塞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罕見類型的糖尿病進行研究揭示了胰島素產生的分子機制;研究者表示,揭示為何嬰兒會患上一種罕見類型的糖尿病或能闡明一種新型的生物學通路,並幫助理解胰島素產生的原理
-
罕見的閃電奇觀,閃電是再平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了
原創/張仿趣談罕見的閃電奇觀,閃電是再平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了閃電是再平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了,尤其在夏季雷雨天,常伴有耀眼的閃電,或如枝叉,或如鋒利的長劍,總之人人都見過。不過,這裡要向你介紹的,可不是你我常能見到的這種閃電,而是一反常態的黑色閃電、球狀閃電和聯球閃電。
-
地球上最罕見的17種大氣現象,見過5個說明你見過世面
7、球狀閃電球狀閃電是一種罕見的現象,在雷暴期間,通常在雷擊之後,會出現帶有小而捲起的發光球體。他們傾向於緩慢而不規則地移動,留下煙跡。它們在消失之前似乎是相當短暫的。12、月虹也被稱為黑夜彩虹,月虹是罕見的,因為各種條件必須剛好適合它們的產生。月虹只是一道彩虹,但它是由月光而不是陽光產生的。基本上就是光對水滴的折射。由於月球上的光線較少,光線太微弱,無法刺激人眼的錐狀色感受器。
-
罕見球狀閃電謎團,宙斯之杖閃電劈下的火球(自然現象)
在這個奇怪的地球上,沒一秒鐘都發生約一百次閃電現象。不同的環境形成的閃電也會不同,而這個球狀閃電就是在閃電打雷時形成的閃球。罕見球狀閃電謎團很多人曾質疑它的存在,但隨著進一步的探索,球狀閃電謎團的詭秘面紗,相信很快被揭開。 罕見自然現象
-
2019年極端IOD正事件發生機制獲揭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研究員杜巖就2019年極端IOD事件提出了一種解釋機制,研究成果發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合作者包括來自日本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
-
新研究顯示大氣現象「精靈閃光」和「怪異閃電」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
「精靈閃光」和「怪異閃電」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根據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太空飛行器收集的數據,一項新發表的研究顯示,被稱為「精靈閃光」(sprites)和「怪異閃電」(elves)的大氣現象可能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
-
探秘宙斯之杖——球狀閃電之謎
韋斯科夫在一次關於球閃的講座中提到其導師玻爾就是一名球閃目擊者。科學家們從大量目擊報告統計出了球閃的主要特徵: 跟普通閃電緊密相關;維持球體 (20-50cm) 超過1秒; 在空氣中懸浮並水平運動;可在飛機和密閉空間內形成, 還可傳過玻璃;產生刺激性氣味和發出嘶嘶或嗡嗡聲;安靜或爆裂消失。這確立了球閃的真實存在性,同時又體現它和普通閃電許多不同的神秘之處。
-
生活地理 | 紅色的閃電是怎麼產生的?
在這種低氣壓環境下,強烈閃電產生的電場擾動容易導致空氣介質的電擊穿,其原理同我們平常所看到的電火花是類似的。有些「紅色精靈」在天際仿若巨大的「紅色水母」,有的呈「皇冠」甚至「胡蘿蔔」的形狀。 「紅色精靈」是「幽靈閃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形態,此外還有「藍色射流」「巨型噴流」和「光暈」等形式的「幽靈閃電」。但這些現象更為罕見或者更難記錄到,因此相關報導和研究較少。
-
英國攝影師捕捉到罕見「精靈」閃電
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英國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在本周二拍攝到一束罕見的閃電,在雷暴雲上方存在神秘的「紅色精靈」和「藍色噴流」閃電,拍攝的位置位於約克郡以東,此前英國地區並沒有有關類此閃電的記錄,顯然本次發現的罕見閃電也是北海地區出現的雷暴雲「向上放電」現象。
-
閃電的電壓有多高,一次閃電將釋放多少能量?
閃電是一種常見的大氣放電現象,放電電壓高達百萬伏特以上,瞬間電流超過十萬安培,溫度高達2萬度,弧形閃電的長度從數百米到數百公裡不等。閃電的形成原理雲層中帶有靜電荷,當兩片雲層相互靠近時,就會在雲層之間產生電場,空氣是電的不良導體,當電場強度超過一定值時就會把空氣擊穿,被擊穿的空氣瞬間成為等離子體,而等離子體是電的良導體,於是就產生了強烈的放電現象。
-
當閃電遇到暴風雪:雷打雪現象的成因
粉紅色點跡指示的是閃電的能量情況。不過,這場風暴也讓紐約州和新英格蘭州部分地區的人們有機會見識到一種罕見而激動人心的現象——雷打雪(thundersnow)。這種現象發生在暴風雪導致的打雷和閃電過程中,是令氣象學家欣喜若狂的絕佳研究機會。在暴風雪期間看到閃電似乎有點奇怪,但事實上,雷打雪並沒有那麼神秘。
-
罕見的球狀閃電,球狀閃電是什麼?
182年過去了,球狀閃電的成因是什麼,至今還沒有確切的答覆,有幾種主流的假說。球狀閃電的特徵它的顏色通常是紅色、白色、橙色、黃色、玫瑰色以及藍色,形狀大多是圓球形、橢球形或紡錘形,多為球形。直徑一般在幾釐米到幾十釐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