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型羽衣甘藍引進繁育及其栽植技術

2021-01-11 吉山花瑤

觀賞型羽衣甘藍引進繁育及其栽植技術

湯陽澤

(葉緣有細小的皺摺,耐寒力比圓葉系稍差)、珊瑚狀裂葉系(新形態的葉牡丹,葉面較寬大,葉緣有深裂的缺刻,形狀似珊瑚分支,耐寒力極強,但變色較慢)、孔雀羽狀裂葉系(葉緣缺刻比珊瑚狀更細小,形似孔雀羽毛,耐寒性極強)等品種。每個品系中的代表種詳見表1。羽衣甘藍原產於地中海至歐洲北海沿岸,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現今在英國、德國、美國和荷蘭廣泛種植,品種繁多。我國引種繁育時間較短,近些年才從荷蘭、日本等地引入。羽衣甘藍含有大量的礦物質,營養價值較高,因此一般作為蔬菜進行栽培。由於很多的羽衣甘藍品種色彩斑斕、形態特異,所以被廣泛用作觀葉植物,用於公園和花壇等環境景觀的布景,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園林綠化中廣泛應用。現對觀賞型羽衣甘藍的主要栽植技術進行介紹。

1 羽衣甘藍的生物學特性

羽衣甘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也稱牡丹菜、海甘藍,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為甘藍種的一個變種,接近野生種。因其葉片散生,既不形成花球,又不形成葉球,也稱羽葉甘藍。

1.1 形態特徵

羽衣甘藍為 2 年生草本植物,在栽培繁育時,於第1 年形成蓮花狀葉叢,株高 30~40cm,經冬季低溫春化後,於翌年春天抽薹、開花、結實,開花後株高可達150~200 cm。莖生葉為倒卵圓形,葉面光滑,被有蠟粉。總狀花序,小花 20~40 朵,異花授粉。角果,側膜胎座,千粒重 3~4g。主要園藝栽培品種有 2 類:紅葉類,心葉呈淡紫紅、紫紅或雪青色,莖稈紫紅色;白葉類,心葉呈黃白色、白色或淡黃色,莖稈呈綠色。

1.2 生長習性

羽衣甘藍性喜冷涼氣候,具有極強的耐寒性,能耐受短時 -10~-15℃的低溫。種子在 3~5℃下可緩慢發芽,高於 15℃發芽較快,在 20~25℃時萌發最快。莖和葉的最適生長溫度為 18℃左右,能耐受短期霜凍,並且在溫度回升後可正常生長。羽衣甘藍對栽植土壤要求不嚴,耐貧瘠、耐肥、耐鹽鹼,但不耐澇,黏壤土至砂土均可以種植,適宜的土壤 p H 範圍為 6.0~7.5。短日照植物,生長適溫為 20~25℃。花期 4 月,於 5~6 月採收種子,以種子繁殖為主,一般在 7、8 月進行播種。田間管理要求比較簡單粗放。

2 常見的觀賞型羽衣甘藍品種

常見的觀賞型羽衣甘藍品系主要有圓葉系(葉為圓形或微皺形,葉緣圓形或波浪狀,耐寒力強)、皺葉系(葉緣有細小的皺摺,耐寒力比圓葉系稍差)、珊瑚狀裂葉系(新形態的葉牡丹,葉面較寬大,葉緣有深裂的缺刻,形狀似珊瑚分支,耐寒力極強,但變色較慢)、孔雀羽狀裂葉系(葉緣缺刻比珊瑚狀更細小,形似孔雀羽毛,耐寒性極強)等品種[。每個品系中的代表種詳見表1。

表 1 常見的觀賞型羽衣甘藍代表種

3 羽衣甘藍的栽植管理技術

3.1 育苗方式

由於羽衣甘藍種子較小,千粒重僅 3~4g,並且後期用於布景時需要移栽,因此一般採用穴盤育苗方式進行栽植。穴盤育苗有以下 4 個優點:一是出苗日期一致、苗大小整齊,植株健壯;二是植株根系能與基質網結形成結實的根坨,脫盤移植時不易傷根,提高移植成活率;三是移栽後無明顯緩苗期,植株生長較快;四是利於規模化生產及管理,生產效率高。

3.2 播種前準備

需選用疏鬆、透氣性好、保水保肥的基質用於羽衣甘藍的播種,如草炭 + 蛭石(體積比 3︰1)的混合基質,草炭 + 炭化糠灰 + 珍珠巖(體積比 2︰1︰1)的混合基質。將混勻的基質進行高溫蒸汽滅菌,並使用多菌靈 500 倍液或甲基託布津 1000 倍液對基質進行消毒。

使用高床擺放穴盤,以便在雨季及時排水。播種前搭好拱棚架,覆蓋遮陽網,準備塑料薄膜用於抵擋雨水衝刷,以提高出苗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3.3 播種

羽衣甘藍的觀賞期從 11 月持續到翌年的 3 月,一般在 7~8 月播種。對於北方寒冷地區,可在 8 月下旬~9 月下旬進行播種。播種在大棚或日光溫室內進行,降霜前覆蓋薄膜,做好保溫。穴盤播種的程序包括裝盤、壓穴、播種、覆蓋、澆水和覆膜。

3.3.1 裝盤。復配基質後,邊攪拌混合邊噴溼,以基質剛好能手抓成團為宜。將噴溼的基質裝滿穴盤,用刮板從穴盤的一方向另一方撥動,使每個孔穴都裝滿基質,並保證各個格室清晰可見。在裝盤時切忌用力壓實,壓實會導致基質透氣性減弱,不利於種子萌發。

3.3.2 壓穴。將裝滿基質的穴盤每 4~5 盤疊放成一摞,並在每摞上放 1 只空盤,將盤均勻下壓至深度達到0.5~1 cm 即可。

3.3.3 播種。用人工或機械(如六針式播種器、全自動播種機)方式進行播種,每穴播 1 粒種子,避免漏播。

3.3.4 覆蓋。播種後,覆蓋一層基質(≤0.5cm),並用刮板將多餘的基質去掉。

3.3.5 澆水。播種覆蓋後的穴盤需及時澆水,採用噴壺或噴霧器澆水,噴灑時要輕而勻,需澆透水,以穴盤底部有水滲出為宜。

3.3.6 覆膜。將已播種澆水後的育苗盤鋪放到苗床中,然後在苗床上覆蓋一層地膜。在覆膜時,在育苗盤上放置小竹條,以保證穴盤與薄膜間有通氣的空隙。

3.4 苗期管理

播種 2 天左右,胚根長出,此時用噴霧器噴溼苗床,溫度保持在 24℃左右。出苗後,及時將地膜揭去,防止形成「高腳苗」。子葉展開後,不僅要保持苗床溫度,還需給予適當的光照,及時間苗和移苗補缺,保證每穴有 1 棵幼苗,並將苗床噴溼。當所有幼苗長出真葉並且高度約為 4cm 時,適當施用 50mg/kg 水溶性氮肥以使幼苗健壯。這之後幼苗進入快速生長期,應適當控制水分,同時光照應充足。每 7 天施用 50~75mg/kg氮肥 1 次。待幼苗長至 4~6 片真葉後,植株成形,此時需控制水分、加強通風、適當補充光照。

3.5 移植

待幼苗長至 4~5 片真葉時,可移植到營養缽中。選擇合適規格的營養缽(如 15cm×13cm),既保證能滿足羽衣甘藍生長需要,又不浪費基質。選用疏鬆透氣、保水保肥的混合基質,可適當添加有機肥(如雞糞)。移植前對基質進行消毒和殺蟲(如加入 20%克百威或地蟲淨顆粒混勻),用薄膜密封 3 天,然後去除薄膜晾置 1 周即可。移栽時營養缽中的土壤高度以接近子葉為宜。在上盆時,緩苗期需做好遮陽措施,防止小苗被日光灼傷失水死亡。

3.6 定植期管理

定植初期,需要控制基質含水量,保持溼度在70%左右。澆水時把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以利於植株根系的伸展發育。

定植期羽衣甘藍幼苗生長迅速,對肥水需求量較大,需及時補充肥水。定植後 1 周左右,植株進入快速生長期,此時每周施肥 1 次;當羽衣甘藍冠徑達到20cm 後,施肥周期延長至半個月,主要施加磷、鉀複合肥,施肥後及時澆水。定植後需定期稀盆,以防植株生長過快,葉片互相遮蔽,導致下部葉見光少出現黃化或發生病害,一般每月稀 1 次盆,稀盆時及時去除長出營養缽底部的根系。

3.7 出圃

觀賞型羽衣甘藍的出圃時間一般在 11 月中下旬。出圃時,保證植株冠幅達到 30~35cm,株型整齊,顏色均勻。

4 病蟲害防治

4.1 常見病害防治

羽衣甘藍抗病能力強,病害較少,主要防治霜黴病、黑斑病及菌核病等病害。這些病害症狀及防治措施詳見表 2。

4.2 常見蟲害防治

羽衣甘藍易發生的蟲害有菜蚜、斜紋夜蛾、菜青蟲等,如果不及時預防和清除,將會極大地影響觀賞效果。常見的蟲害及防治措施詳見表 2。

5 預防早抽薹

羽衣甘藍的最佳觀賞期一般從 11 月中下旬持續到翌年 3 月,隨著春天溫度的升高,羽衣甘藍植株會逐漸抽薹,導致觀賞價值降低。因此,延緩或者抑制羽衣甘藍抽薹,將會大大提高其觀賞價值,延長觀賞時間,增強春季羽衣甘藍的觀賞價值。在羽衣甘藍的培育過程中,可以採用以下方法延緩其抽薹:①選育晚抽薹品種,如江蘇省農科院培育的耐凍性強、晚抽薹品系———冬春系列。②推遲播種期,調整羽衣甘藍播種育苗的時間,從 7 月底 ~8 月初調整到 9 月上中旬,在幼苗長到7~8 片真葉時進行定植。③合理施肥,定植期施足基肥,667m2施加腐熟的有機肥 2000~3000kg 及三元複合肥 80~100kg 作為基肥。④噴施植物激素:2 月底 ~3月初時,結合澆水給羽衣甘藍植株噴施 1000 ~ 2000mg/kg 的青鮮素溶液,均勻噴溼全株葉片。

表 2 觀賞型羽衣甘藍常見病害及防治措施

相關焦點

  • 羽衣甘藍:一種可吃,也可觀賞的花卉
    細細觀察它們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首先是葉片的顏色,捲心菜呈現綠色,而羽衣甘藍中心的部分多呈粉紫色,另外,羽衣甘藍的中心部位並不是卷著生長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讓它擺脫了捲心菜的稱呼吧。冬季,首都街頭不乏羽衣甘藍的身影,因它耐寒抗凍,且顏色豐富,成了北方綠化帶的主力軍,為寒冬送上了一股暖意。
  • 南竹北移 陝西將栽植試驗延伸至黃土高原地區
    據悉,作為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竹類種質資源庫,省樓觀臺林場3年引進新竹種37個,竹子種類累計達20屬180種。 作為我國「南竹北移」試驗基地,省樓觀臺林場在引進竹子新品種的基礎上,近年來不斷推進竹子北上。2018年,該林場在宜君縣建立「南竹北移」種質資源試驗基地,栽植耐寒、耐旱優良竹子品種進行試驗,取得初步成功,使竹子栽植向北推進了兩個緯度。
  • 花花世界 | 羽衣甘藍
    結構和形狀與捲心菜非常相似,區別在於羽衣甘藍的中心不會捲成團。栽培一年植株形成蓮座狀葉叢,經冬季低溫,於翌年開花、結實。總狀花序頂生,花期4~5月,蟲媒花,果實為角果,扁圓形,種子圓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 園藝品種形態多樣,按高度可分高型和矮型;按葉的形態分皺葉、不皺葉及深裂葉品種;按顏色,邊緣葉有翠綠色、深綠色、灰綠色、黃綠色,中心葉則有純白、淡黃、肉色、玫瑰紅、紫紅等品種。
  • 萬餘株地被菊首次被引進太原栽植培育
    中國園林網8月17日消息:「紫勳章」、「黃金時代」、「紅珍珠」、「白雪山」、「北國之春」、「名流千秋」……8月15日,14個品種、1萬餘株地被菊首次被引進太原市苗木儲備中心進行栽植培育。國慶節期間,省城市民有望在街頭欣賞到這種優雅綻放的菊花。
  • 玉淵潭公園3萬餘株羽衣甘藍「笑」迎遊客
    目前,玉淵潭公園「櫻落花谷」景區內,3萬餘株羽衣甘藍正「笑」迎遊客。記者了解到,公園在景區種植的羽衣甘藍面積達4000平方米,並首次在花田間鋪設環保彩色木屑,形成色彩斑斕的大地景觀。  據介紹,去年底公園在「櫻落花谷」新景區首次嘗試種植羽衣甘藍,受到遊客歡迎。
  • 羽衣甘藍 美到不捨得吃掉
    羽衣甘藍的適應性強,顏色華美,蘊含的豐富營養令它成為西餐餐桌上一道受寵的佳餚。因其漂亮的外觀和有層次的葉片結構,在秋季的蔬菜花園和盆栽組合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觀賞型的羽衣甘藍屬於蕓薹屬家族中的一員,該科屬中我們熟悉的蔬菜還有捲心菜、花椰菜、白菜花和球芽甘藍。
  • 羽衣甘藍的栽培技術,技術要點你知道多少?學會並不難
    羽衣甘藍別名花包萊、葉牡丹、彩葉甘藍。為十字花科,甘藍屬。原產於西歐、日本。【形態特徵】羽衣甘藍為二年生觀葉草本花卉,是「甘藍」萊的園藝變種。葉緊密互生,團抱成球形。葉片較寬大,葉緣細密皺褶具波狀起伏,心部葉片的色彩豐富,不同品種有紫紅、桃紅、青灰、淡黃至乳白色。
  • 羽衣甘藍的種植方法,喜歡可以收藏
    園藝品種形態多樣,按高度可分高型和矮型;按葉的形態分皺葉、不皺葉及深裂葉品種;按顏色,邊緣葉有翠綠色、深綠色、灰綠色、黃綠色,中心葉則有純白、淡黃、肉色、玫瑰紅、紫紅等品種。羽衣甘藍在美國非常受歡迎,因為含鈣率是10%,維生素A133%,維生素C134%。羽衣甘藍植株高大,根系發達,主要分布在30釐米深的耕作層。莖短縮,密生葉片。
  • 適合種在庭院裡供人觀賞的羽衣甘藍,這裡有一些栽種秘訣
    羽衣甘藍它的原產地一開始是在西歐的,不過現在各地都有栽培的,這個花它喜歡日照充足的地方,是比較抗凍的,如果是整天將它放在太陽下,植株就會長得非常茂盛,它是那種比較緊湊的植株。不過它要在中性的土壤裡面栽培,晚上的溫度最好是在氣度到十度左右,這時候葉片開始著色。
  • 可以當花卉觀賞的菜,秋季可買些種子培育羽衣甘藍,特耐寒的植物
    羽衣甘藍是甘藍的一個變異品種,是十字類蕓薹屬的蔬菜,不過它主要是用來觀賞的,並不是用來吃的,也可食用,但是口感不是很好,葉子是比較硬的,且略微苦澀。相信很多朋友都在花市,或者是一些城市綠化的花壇上看到羽衣甘藍的身影,特別是在冬春時節,它現在已經成功變成了景觀植物,羽衣甘藍的名字源自「羽衣霓裳」,因為羽衣甘藍的葉片上有很多層次分明的皺褶,看起來如華麗的裙擺一般。羽衣甘藍的品種極其豐富,它的葉子的形態各不相同,有的形態就看起來像一朵特別大的盛開蓮花,它葉片上會有很多迷人的景觀。
  • 觀賞型香港四照花的特徵特性及播種繁殖技術
    觀賞型香港四照花的特徵特性及播種繁殖技術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植物應用種類的不斷創新,本土化苗木的開發應用尤受重視。山茱萸科中有很多觀賞價值高的樹種一直處於未開發的野生狀態,如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hongkongensis),其為常綠喬木,產於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經過 5 年的栽培觀測,在長江流域以南栽培基本獲得成功。1 特徵特性1.1 形態特徵香港四照花,常綠小喬木,高達 18 m。
  • 漂亮的羽衣甘藍,能看又能吃
    沒錯,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羽衣甘藍。相信很多網友們都有過栽培經歷了,它不僅僅是好看,而且非常的好吃。羽衣甘藍又名綠葉甘藍、牡丹菜、花包菜等,是一種十字花科芸苔屬的兩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地中海的小亞細亞一帶,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的栽培。羽衣甘藍的品種眾多,根據葉子形狀可以分為圓葉系列、皺葉系列和羽衣系列。
  • 羽衣甘藍早春栽培,如何操作呢?
    羽衣甘藍原產地希臘,在歐洲栽培比較普遍,主要分為食用和觀賞兩大類,90年代傳入我國。其別稱牡丹菜、無頭甘藍和海甘藍等,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以採收成長的嫩株或者採摘捲曲的羽狀嫩葉為蔬菜的一個甘藍變種,為兩年生草本植物。種植比較簡單,營養價值不錯,其維生素C和曬元素含量是甘藍類蔬菜之首,還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 這麼漂亮的羽衣甘藍能吃嗎?對身體好嗎?怎麼吃?
    羽衣甘藍葉片形態美觀多変,心葉色彩絢麗如花,整株酷似一朵盛開的牡丹花,人們形象地稱之為「葉牡丹」。又因其喜冷涼氣候,較耐寒,可忍受多次短暫的霜凍,在百花凋零的冬季和早春,是布置露地花壇、花臺及盆栽陳設美化時不可多得的優秀園林觀賞植物。
  • 種豬品種的選擇與繁育技術(一)(《現代高效規模養豬 實戰技術問答...
    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種豬場是以繁育種豬為目的的豬場,同時也要從其繁育的種豬上面獲取利益,那麼這個利益的獲取是多方面的。但近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的消費者對於紅肉需求較大,促使了種豬繁育與引進朝著瘦肉型,甚至絕對瘦肉型發展,那麼從品種上說常規品種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個別豬場選擇那種瘦肉超多的種豬作為父本和母本,繁育出的種豬體型健美,肌肉發達,但這種豬由於瘦肉率過高,體內的脂肪以及一些原本存在脂肪的器官、系統發育受到了影響,特別是生殖系統。
  • 陽江無花果樹苗價格技術管理歡迎您【峻毅苗木】
    中國大型藍莓苗育苗基地供應藍莓苗本公司主營業務為藍莓苗木繁育、藍莓種植、藍莓產品生產和銷售。由於公司在藍莓品種繁育、藍莓種植技術方面的示範效應突出,被科技部列為「星火計劃」單位,被江蘇省農科院列為藍莓種植示範園區。其種植園區的建設是按照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進行統籌規劃,建立50多棟溫室和冷棚。到目前為止,公司存有藍莓品種20多個、種植藍莓近500畝、具有年繁育種苗1000萬株的能力。
  • 羽衣甘藍那麼難吃,憑什麼成為「超級食物」?
    但那個時候,羽衣甘藍不是拿來吃的,而是以觀賞植物的形式示人。 這是因為,羽衣甘藍雖然可食用,但口感粗糙,略帶苦味,用一句話表述如下 >滿滿一冰箱羽衣甘藍。
  • 不怕凍的羽衣甘藍,做成盆栽養家裡,比花還好看
    前兩天花花所在的城市也下雪了,走在路上的時候,發現路邊的綠化帶種的羽衣甘藍倍冰雪覆蓋起來,太陽一曬亮晶晶的,非常漂亮。羽衣甘藍是特別耐寒的一種植物,零下十度都凍不死,今天花花就帶著大家來仔細了解一下羽衣甘藍這種植物,花友們趕緊跟著花花一起來好好了解一下吧~羽衣甘藍長什麼樣?
  • 美洲紅䴉的人工飼養與繁育技術
    美洲紅䴉的人工飼養與繁育技術王春豔等美洲紅䴉(Eudocimusruber)隸屬於鳥綱鸛形目䴉科䴉亞科美洲䴉屬,別稱紅䴉、朱紅鷺,主要分布於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至巴西的部分沿海地帶,日常以沙灘、鹹水湖、紅樹林和沼澤中的蟹類
  • 有種網紅花,雖然像花菜,但在歐洲和日本卻很火,它就是羽衣甘藍
    這種紫色的「花菜」叫羽衣甘藍。羽衣甘藍又叫葉牡丹、牡丹菜,因為它的葉色分寸豐富而且多變,葉形也是不盡相同的,葉的邊緣有紫紅、綠、紅、粉等不同的顏色,葉面則有淡黃、綠等顏色,整個植株形狀好像牡丹,所以羽衣甘藍也被人們地稱為"葉牡丹",而且因為它的葉色豐富多變。所以,它的花語為華美。